卷之四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六年。
己醜。
五月。
己未朔。
○辛酉。
遣屠賴率将士往太原益其軍。
○考選庶吉士成亮、何采、焦毓瑞、王清、張士甄、高光夔、諸豫、張璇、葉樹德、季開生、王紹隆、朱廷璟、範廷元、許缵曾、李儀古、範正脈、劉嗣美、于朋舉、唐夢赉、莊朝生等、二十人習清書。
徐緻覺、方懸成、周<範土>、林雲京、左敬祖、胡亶、張道湜、楊旬瑛、張表、安煥、周體觀、姜圖南、黃元衡、馬葉曾、吳正治、曹本榮、周曾發、郭一鹗、徐必遠、朱绂等、二十人習漢書。
命内院學士查布海、蔣赫德、胡統虞、劉肇國教習。
○癸亥。
攝政王多爾衮、以京城水苦。
人多疾病。
欲于京東神木廠、創建新城移居。
因估計浩繁。
止之。
○升禮部副理事官哈喇庫、為都察院副都禦史。
○甲子。
授一甲一名進士劉子壯為内翰林國史院修撰。
二名進士熊伯龍、為内翰林弘文院編修。
三名進士張天植、為内翰林秘書院編修。
○升通政使司副理事官閻印為順天府府尹。
○乙醜。
予殉難江南英山縣知縣史良植、祭葬如例。
○丁卯。
轉山東右布政使盧震陽為本省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升河南參議管按察使事丁文盛、為福建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福建按察使周亮工、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以郭退、覺羅碩博會、為禮部理事官。
○己巳。
以河工告竣。
加河道總督楊方興兵部尚書。
河南巡撫吳景道兵部右侍郎銜。
○庚午。
夏至。
祭地于方澤遣固山額真明安達禮行禮 ○辛未。
遣官祭關聖帝君 ○多羅郡王精濟薨。
年六□山戊不□ ○壬申。
谕兵部。
滿洲漢人俱屬吾民。
原無二視之理。
但迩來用兵亦出于不得已豈可苦累良民。
今後行軍不論多寡其領兵主将、可嚴饬将士等糧豆草束悉照部定之數支用、不得分外多取。
其鍋、蓆、<釒算刂>刀、馬槽等物須委幹員、親自看驗。
酌量取用。
牧馬完日、令各旗章京親驗、照數發還。
仍約束兵丁、民間之物、毋許秋毫侵犯。
不時遣官稽察。
如有搶奪害民者即時察出、治以重罪。
該管者連坐。
并嚴饬各牛錄、各撥什庫、轉行所屬。
今後有搶漢人一物者、即行處斬。
家奴有犯、罪及家長。
其牛錄章京撥什庫、及屯撥什庫、若不嚴為曉谕、一并治罪有帶弓箭軍器夥衆劫奪者不分首從、悉行處斬。
爾部即通行遠近地方城市鄉村。
遍張告示。
曉谕通知。
○癸酉。
朝鮮國王李倧以太祖配天覃恩遣陪臣鄭太和等表謝兼貢方物宴赉如例 ○甲戌。
工部尚書金之俊、請假葬親。
許之 ○贈殉難山東兖西道副使黃登孝、為光祿寺卿。
蔭一子入監讀書 ○定公以下、四品以上官員。
出京執事。
三等公、和碩額驸、用金黃傘二柄。
旗十面。
侯伯、金黃傘一柄旗十面。
一品官、金黃傘一柄。
旗八面。
二品官、金黃傘一柄。
旗六面。
三品官、金黃傘一柄。
旗四面。
四品官、旗四面。
其在京所用扇棍等物仍照舊行。
○乙亥。
以故一等精奇尼哈番塞赫子法喀拜他喇布勒哈番于國柱子之遵各襲職 ○贈陣亡拖沙喇哈番徐成名、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以其子文登襲職。
○以軍功升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曹得先、為三等精奇尼哈番。
○以昂阿、有勸伊主四子部落貝勒僧格歸順功。
授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以巴爾達齊、自井奇裡烏喇、率兄弟來歸、授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其同來薩哈連、鐘嫩、額讷布、俱為三等阿達哈哈番。
圖占、席岱、堪齊奇、堪褚堪、查裡穆、俱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丙子。
擢浙江嘉湖道參議李栖鳳、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
巡撫廣東提督軍務以三等阿達哈哈番郭肇基、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
巡撫廣西提督軍務。
○免山西太原、平陽、汾州三府、遼澤二州本年水災額賦 ○吏部尚書陳名夏等奏言舊例各省道府州縣等官、俱俟三年考滿。
方準升遷今地方需人若必待考滿勢難懸缺應将各省道府州縣等官曆俸三年撫按有薦者酌量推轉從之 ○初宣大總督耿焞因姜鑲謀叛不能覺察、降為巡撫。
至是、吏部以耿焞不堪複任巡撫、請以左布政使用。
從之。
○丁醜。
改封恭順王孔有德、為定南王。
懷順王耿仲明為靖南王。
智順王尚可喜為平南王。
各授金冊金印。
賜孔有德冊文曰。
爾孔有德原系明臣。
見明國之氣運衰微遂起兵行元帥事。
蹂躏山東地方。
全攜所部将吏軍民、航海來歸。
原給都元帥敕印。
于崇德元年。
四月二十七日。
優加冊印封恭順王。
俾功名富貴帶砺山河、子孫世世承襲。
一切過犯盡皆原宥。
後随多羅勤郡王、取旅順口時、爾率所部兵協攻平定朝鮮國時、爾率所部、随輔政叔德豫親王、破其授兵。
和碩英親王取皮島時、爾率所部兵協攻。
圍困錦州時和碩鄭親王破洪承疇兵時、爾
己醜。
五月。
己未朔。
○辛酉。
遣屠賴率将士往太原益其軍。
○考選庶吉士成亮、何采、焦毓瑞、王清、張士甄、高光夔、諸豫、張璇、葉樹德、季開生、王紹隆、朱廷璟、範廷元、許缵曾、李儀古、範正脈、劉嗣美、于朋舉、唐夢赉、莊朝生等、二十人習清書。
徐緻覺、方懸成、周<範土>、林雲京、左敬祖、胡亶、張道湜、楊旬瑛、張表、安煥、周體觀、姜圖南、黃元衡、馬葉曾、吳正治、曹本榮、周曾發、郭一鹗、徐必遠、朱绂等、二十人習漢書。
命内院學士查布海、蔣赫德、胡統虞、劉肇國教習。
○癸亥。
攝政王多爾衮、以京城水苦。
人多疾病。
欲于京東神木廠、創建新城移居。
因估計浩繁。
止之。
○升禮部副理事官哈喇庫、為都察院副都禦史。
○甲子。
授一甲一名進士劉子壯為内翰林國史院修撰。
二名進士熊伯龍、為内翰林弘文院編修。
三名進士張天植、為内翰林秘書院編修。
○升通政使司副理事官閻印為順天府府尹。
○乙醜。
予殉難江南英山縣知縣史良植、祭葬如例。
○丁卯。
轉山東右布政使盧震陽為本省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升河南參議管按察使事丁文盛、為福建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福建按察使周亮工、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以郭退、覺羅碩博會、為禮部理事官。
○己巳。
以河工告竣。
加河道總督楊方興兵部尚書。
河南巡撫吳景道兵部右侍郎銜。
○庚午。
夏至。
祭地于方澤遣固山額真明安達禮行禮 ○辛未。
遣官祭關聖帝君 ○多羅郡王精濟薨。
年六□山戊不□ ○壬申。
谕兵部。
滿洲漢人俱屬吾民。
原無二視之理。
但迩來用兵亦出于不得已豈可苦累良民。
今後行軍不論多寡其領兵主将、可嚴饬将士等糧豆草束悉照部定之數支用、不得分外多取。
其鍋、蓆、<釒算刂>刀、馬槽等物須委幹員、親自看驗。
酌量取用。
牧馬完日、令各旗章京親驗、照數發還。
仍約束兵丁、民間之物、毋許秋毫侵犯。
不時遣官稽察。
如有搶奪害民者即時察出、治以重罪。
該管者連坐。
并嚴饬各牛錄、各撥什庫、轉行所屬。
今後有搶漢人一物者、即行處斬。
家奴有犯、罪及家長。
其牛錄章京撥什庫、及屯撥什庫、若不嚴為曉谕、一并治罪有帶弓箭軍器夥衆劫奪者不分首從、悉行處斬。
爾部即通行遠近地方城市鄉村。
遍張告示。
曉谕通知。
○癸酉。
朝鮮國王李倧以太祖配天覃恩遣陪臣鄭太和等表謝兼貢方物宴赉如例 ○甲戌。
工部尚書金之俊、請假葬親。
許之 ○贈殉難山東兖西道副使黃登孝、為光祿寺卿。
蔭一子入監讀書 ○定公以下、四品以上官員。
出京執事。
三等公、和碩額驸、用金黃傘二柄。
旗十面。
侯伯、金黃傘一柄旗十面。
一品官、金黃傘一柄。
旗八面。
二品官、金黃傘一柄。
旗六面。
三品官、金黃傘一柄。
旗四面。
四品官、旗四面。
其在京所用扇棍等物仍照舊行。
○乙亥。
以故一等精奇尼哈番塞赫子法喀拜他喇布勒哈番于國柱子之遵各襲職 ○贈陣亡拖沙喇哈番徐成名、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以其子文登襲職。
○以軍功升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曹得先、為三等精奇尼哈番。
○以昂阿、有勸伊主四子部落貝勒僧格歸順功。
授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以巴爾達齊、自井奇裡烏喇、率兄弟來歸、授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其同來薩哈連、鐘嫩、額讷布、俱為三等阿達哈哈番。
圖占、席岱、堪齊奇、堪褚堪、查裡穆、俱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丙子。
擢浙江嘉湖道參議李栖鳳、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
巡撫廣東提督軍務以三等阿達哈哈番郭肇基、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
巡撫廣西提督軍務。
○免山西太原、平陽、汾州三府、遼澤二州本年水災額賦 ○吏部尚書陳名夏等奏言舊例各省道府州縣等官、俱俟三年考滿。
方準升遷今地方需人若必待考滿勢難懸缺應将各省道府州縣等官曆俸三年撫按有薦者酌量推轉從之 ○初宣大總督耿焞因姜鑲謀叛不能覺察、降為巡撫。
至是、吏部以耿焞不堪複任巡撫、請以左布政使用。
從之。
○丁醜。
改封恭順王孔有德、為定南王。
懷順王耿仲明為靖南王。
智順王尚可喜為平南王。
各授金冊金印。
賜孔有德冊文曰。
爾孔有德原系明臣。
見明國之氣運衰微遂起兵行元帥事。
蹂躏山東地方。
全攜所部将吏軍民、航海來歸。
原給都元帥敕印。
于崇德元年。
四月二十七日。
優加冊印封恭順王。
俾功名富貴帶砺山河、子孫世世承襲。
一切過犯盡皆原宥。
後随多羅勤郡王、取旅順口時、爾率所部兵協攻平定朝鮮國時、爾率所部、随輔政叔德豫親王、破其授兵。
和碩英親王取皮島時、爾率所部兵協攻。
圍困錦州時和碩鄭親王破洪承疇兵時、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