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岱、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擢雲南道監察禦史金廷獻、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偏沅等處。
○壬午。
征南大将軍固山額真譚泰固山額真何洛會等奏報平複江西捷音。
雲官兵于去年七月初十日。
薄南昌府城下、圍困賊兵、至本年正月十八日固山額真何洛會、領護軍參領喀爾他喇、署甲喇章京根特巴圖魯至城南、豎雲梯進攻。
十九日、午後、蒙古固山兵先登。
叛賊金聲桓、中二矢、投水死。
仍磔屍示衆。
生擒王得仁、正法。
賊黨盡殲。
南昌、九江、南康、瑞州、臨江、袁州等府、地方俱平。
獲金銀騾馬、船隻、珠、珀、珊瑚、玉、帛、貂裘等物無算。
下兵部察叙。
○開福建鼓鑄。
○癸未。
平西大将軍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奏報、賊黨劉遷、攻代州、據其外關。
章京艾松古、遊擊高國勝、并蒙古兵三百人、俱被困。
臣随遣多羅端重郡王博洛多羅承澤郡王碩塞等、率兵往援。
豎梯攻外關。
蒙魁等相繼先登大破之。
斬賊渠郎芳。
遷遁去代州圍解。
下兵部。
○輔國公錦柱卒。
谥懷儀。
○乙酉。
山東巡撫呂逢春奏報、土賊杜全張文齊等、分據村落、築城浚壕勢甚猖獗。
臨清總兵宜永貴同滿洲大兵往巢□刀、毀其巢穴。
斬全、文齊、并賊首二千餘級下兵部察叙。
○丙戌。
四川巡撫李國英奏報、叛将王基城、舊部林時泰等前殺基城來降臣是以待之不疑令分防中江、潼川射洪等處時泰等屢次乞糧臣以非額設未給遂據城噪叛殺死射洪知縣楊于朝臣随遣副将曹純忠遊擊惠成傑等分兵攻巢□刀斬獲無算時泰等俱潰遁得上□日、林時泰等、着嚴行巢□刀捕。
毋緻逋誅。
○己醜。
萬壽聖節遣固山貝子吳達海、祭太廟。
○轉内翰林秘書院侍講學士張端、為國史院侍讀學士。
升弘文院侍讀白允謙為本院侍讀學士。
秘書院侍讀呂崇烈、為本院侍讀學士。
國史院編修劉正宗、為本院侍講學士。
國史院檢讨魏天賞、為弘文院侍講學士。
國史院編修李呈祥、為本院侍讀。
秘書院檢讨王崇簡、為本院侍讀。
秘書院檢讨張丕吉、為弘文院侍讀。
國史院檢讨喬廷桂、為本院侍講。
弘文院檢讨嶽映鬥、為本院侍講。
國史院檢讨張懸錫為秘書院侍講。
二月。
庚寅朔。
○辛卯。
兵部以總兵官任珍陣獲僞官兵四十九名、俱撫養不殺、奏。
聞得上□日、凡平定地方降者撫之以示恩抗者、殺之以示懲。
如此、則人皆感恩畏死求生而來歸矣。
今平西王等、将陣獲之人、撫而不殺。
以為敵聞之必曰抗者被獲、尚加撫養。
我等若降、亦将撫我、蓋冀其不抗而來歸也。
殊不知敵人見抗者亦撫。
降者亦撫是抗拒者亦不誅也。
有戰而已誰肯先降。
此事甚不合理。
爾部其移咨平西王吳三桂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知。
○壬辰。
遣陝西道監察禦史張瑃巡按四川。
○癸巳。
召出征固山額真兵部侍郎明安達禮、回京辦理部務。
○喀爾喀部落碩雷汗下碩克推邵尚書塔布囊等、五十戶來歸。
○升太仆寺卿趙繼鼎、為太常寺卿。
○戶部奏言自大帥偏裨、及千把總、均有領兵征巢□刀之責。
馳驅追逐、必資馬力若一人止備一騎。
恐緻困疲。
今議提督總兵、養馬十五匹。
總兵養馬十二匹。
副将、養馬八匹。
參将遊擊、各養馬六匹。
都守中軍、各養馬四匹。
千把總、各養二匹。
永為定例。
從之。
○甲午。
命大學士範文程、剛林、祁充格、洪承疇、甯完我、宋權學士王文奎、為會試主考官。
○丁酉。
遣大學士範文程、祭先師孔子。
○以吳國柄、吳士俊、為梅勒章京。
郎載為甲喇章京。
○以刑部他赤哈哈番張朝珍、為工部啟心郎。
○内院大學士剛林等奏言、臣民章奏天語批答、應分曹編輯以垂法戒、備章程。
為纂修國史之用令六科每月錄送吏館付翰林官分任編纂。
請以梁清寬陳爌朱之錫、黃志遴、法若真、王無咎、張宏俊李昌垣李中白、莊冋生、孫自式、章雲鹭等、為編纂官報可。
○戊戌。
祭。
大社大稷遣固山貝子吳達海行禮。
○己亥。
江甯巡按窦蔚、題表節孝、江浦縣民楊天瑞妻顧氏、十七□山戊不□、适天瑞。
未幾夫故。
守節迄今四十五□山戊不□。
溧陽縣民楊光祿妻陳氏年二十一□山戊不□、夫故。
守節迄今六十五□山戊不□。
廣德州民濮陽景彥妻許氏、夫故。
守節迄今七十□山戊不□。
潛山縣民程士朝妻聶氏、十九□山戊不 □、夫故。
守節迄今七十九□山戊不□。
其子繼昇、值母病兩次割股以療親。
下所司知之。
○庚子。
宴喀爾喀部落碩雷汗下來歸碩克推等于禮部。
并賜衣帽、甲胄弓矢等物。
○癸卯。
命攝政王多爾衮、總統内外官兵、征巢□刀大同。
○升工科給事中魏裔介、為吏科右給事中。
禮科給事中姚文然、為本科右給事中。
兵科給事中李化麟、為本科右給事中。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熊維傑、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冀甯道。
升禮部郎中
○擢雲南道監察禦史金廷獻、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偏沅等處。
○壬午。
征南大将軍固山額真譚泰固山額真何洛會等奏報平複江西捷音。
雲官兵于去年七月初十日。
薄南昌府城下、圍困賊兵、至本年正月十八日固山額真何洛會、領護軍參領喀爾他喇、署甲喇章京根特巴圖魯至城南、豎雲梯進攻。
十九日、午後、蒙古固山兵先登。
叛賊金聲桓、中二矢、投水死。
仍磔屍示衆。
生擒王得仁、正法。
賊黨盡殲。
南昌、九江、南康、瑞州、臨江、袁州等府、地方俱平。
獲金銀騾馬、船隻、珠、珀、珊瑚、玉、帛、貂裘等物無算。
下兵部察叙。
○開福建鼓鑄。
○癸未。
平西大将軍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奏報、賊黨劉遷、攻代州、據其外關。
章京艾松古、遊擊高國勝、并蒙古兵三百人、俱被困。
臣随遣多羅端重郡王博洛多羅承澤郡王碩塞等、率兵往援。
豎梯攻外關。
蒙魁等相繼先登大破之。
斬賊渠郎芳。
遷遁去代州圍解。
下兵部。
○輔國公錦柱卒。
谥懷儀。
○乙酉。
山東巡撫呂逢春奏報、土賊杜全張文齊等、分據村落、築城浚壕勢甚猖獗。
臨清總兵宜永貴同滿洲大兵往巢□刀、毀其巢穴。
斬全、文齊、并賊首二千餘級下兵部察叙。
○丙戌。
四川巡撫李國英奏報、叛将王基城、舊部林時泰等前殺基城來降臣是以待之不疑令分防中江、潼川射洪等處時泰等屢次乞糧臣以非額設未給遂據城噪叛殺死射洪知縣楊于朝臣随遣副将曹純忠遊擊惠成傑等分兵攻巢□刀斬獲無算時泰等俱潰遁得上□日、林時泰等、着嚴行巢□刀捕。
毋緻逋誅。
○己醜。
萬壽聖節遣固山貝子吳達海、祭太廟。
○轉内翰林秘書院侍講學士張端、為國史院侍讀學士。
升弘文院侍讀白允謙為本院侍讀學士。
秘書院侍讀呂崇烈、為本院侍讀學士。
國史院編修劉正宗、為本院侍講學士。
國史院檢讨魏天賞、為弘文院侍講學士。
國史院編修李呈祥、為本院侍讀。
秘書院檢讨王崇簡、為本院侍讀。
秘書院檢讨張丕吉、為弘文院侍讀。
國史院檢讨喬廷桂、為本院侍講。
弘文院檢讨嶽映鬥、為本院侍講。
國史院檢讨張懸錫為秘書院侍講。
二月。
庚寅朔。
○辛卯。
兵部以總兵官任珍陣獲僞官兵四十九名、俱撫養不殺、奏。
聞得上□日、凡平定地方降者撫之以示恩抗者、殺之以示懲。
如此、則人皆感恩畏死求生而來歸矣。
今平西王等、将陣獲之人、撫而不殺。
以為敵聞之必曰抗者被獲、尚加撫養。
我等若降、亦将撫我、蓋冀其不抗而來歸也。
殊不知敵人見抗者亦撫。
降者亦撫是抗拒者亦不誅也。
有戰而已誰肯先降。
此事甚不合理。
爾部其移咨平西王吳三桂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知。
○壬辰。
遣陝西道監察禦史張瑃巡按四川。
○癸巳。
召出征固山額真兵部侍郎明安達禮、回京辦理部務。
○喀爾喀部落碩雷汗下碩克推邵尚書塔布囊等、五十戶來歸。
○升太仆寺卿趙繼鼎、為太常寺卿。
○戶部奏言自大帥偏裨、及千把總、均有領兵征巢□刀之責。
馳驅追逐、必資馬力若一人止備一騎。
恐緻困疲。
今議提督總兵、養馬十五匹。
總兵養馬十二匹。
副将、養馬八匹。
參将遊擊、各養馬六匹。
都守中軍、各養馬四匹。
千把總、各養二匹。
永為定例。
從之。
○甲午。
命大學士範文程、剛林、祁充格、洪承疇、甯完我、宋權學士王文奎、為會試主考官。
○丁酉。
遣大學士範文程、祭先師孔子。
○以吳國柄、吳士俊、為梅勒章京。
郎載為甲喇章京。
○以刑部他赤哈哈番張朝珍、為工部啟心郎。
○内院大學士剛林等奏言、臣民章奏天語批答、應分曹編輯以垂法戒、備章程。
為纂修國史之用令六科每月錄送吏館付翰林官分任編纂。
請以梁清寬陳爌朱之錫、黃志遴、法若真、王無咎、張宏俊李昌垣李中白、莊冋生、孫自式、章雲鹭等、為編纂官報可。
○戊戌。
祭。
大社大稷遣固山貝子吳達海行禮。
○己亥。
江甯巡按窦蔚、題表節孝、江浦縣民楊天瑞妻顧氏、十七□山戊不□、适天瑞。
未幾夫故。
守節迄今四十五□山戊不□。
溧陽縣民楊光祿妻陳氏年二十一□山戊不□、夫故。
守節迄今六十五□山戊不□。
廣德州民濮陽景彥妻許氏、夫故。
守節迄今七十□山戊不□。
潛山縣民程士朝妻聶氏、十九□山戊不 □、夫故。
守節迄今七十九□山戊不□。
其子繼昇、值母病兩次割股以療親。
下所司知之。
○庚子。
宴喀爾喀部落碩雷汗下來歸碩克推等于禮部。
并賜衣帽、甲胄弓矢等物。
○癸卯。
命攝政王多爾衮、總統内外官兵、征巢□刀大同。
○升工科給事中魏裔介、為吏科右給事中。
禮科給事中姚文然、為本科右給事中。
兵科給事中李化麟、為本科右給事中。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熊維傑、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冀甯道。
升禮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