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
關燈
小
中
大
速開送禮部。
彙送内院。
以備纂修 ○壬申。
命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定遠大将軍。
統兵讨湖廣逆賊李錦。
賜之敕曰。
茲命爾充定遠大将軍。
統領大兵、前往湖廣地方、征巢□刀李錦等賊。
凡事與諸将同心協謀而行。
毋謂自知、不聽人言。
毋謂兵強、輕視逆寇。
宜嚴偵探、毋緻疎虞。
抗拒不順者。
戮之。
不得已而後降者、殺無赦。
其從前被賊。
迫脅、大兵一到、即來迎降者、悉行赦宥。
有能殺賊、擒賊、歸正者、仍分别。
升賞總以安民為首務。
須嚴禁兵将。
申明紀律。
凡歸順良民。
不得擅取一物。
務體朕定亂救民至意。
其行間将領功績死罪。
察實紀明彙奏。
諸将如有應得之罪、及甲喇章京以下、無論大小過犯、俱與諸将商酌、徑行處分。
爾受茲重任。
宜益殚忠猷。
用張撻代。
立奏蕩平。
以安黎庶。
欽哉。
○癸酉。
上出獵。
○賞蘇尼特部落騰機特等緞疋等物。
○甲戌。
固山貝子吞齊喀、坐讦告鄭親王後。
複私饋以鷹馬降為鎮國公。
仍奪所屬一牛錄。
罰銀二千兩。
○丁醜。
上還宮。
○封多羅貝勒尼堪、為多羅敬謹郡王。
○轉戶部右侍郎戴明說、為本部左侍郎。
升大理寺卿梁雲構、為戶部右侍郎。
○以蘇尼特部落故郡王騰機思弟騰機特、襲封。
○戊寅。
增設浙江杭州城守副将一員兵二千名移衢州總兵于金華。
從督臣陳錦請也。
○己卯。
解鑲藍旗藍拜固山額真任為梅勒章京。
以固山貝子吞齊、為固山額真。
正紅旗前鋒侍衛塞勒布、為前鋒參領。
○添設八旗閑散章京滿洲、每旗七員。
蒙古、每旗三員。
秩五品。
○以鑲藍旗漢軍海爾圖、為甲喇章京。
○以柳玉琳、為刑部理事官。
○以故三等阿達哈哈番海山叔外錫、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哈爾撒子穆察哈、拜他喇布勒哈番、巴圖子噶達洪、各襲職。
○庚辰。
升太常寺少卿孟明輔、為通政使司左通政。
通政使司左參議段國璋、為右通政 ○補順天府府丞張若麟、為原官 ○升山東右布政使蘇弘祖、為陝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山西屯牧道副使張國士、為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兖西兵備道。
陝西固原道副使吳一元、為浙江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溫處道。
江南江甯道參議張天機、為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
湖廣荊西道參議石鳳台、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關西道。
山西大同左衛道參議李起龍、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洮岷兵備道。
陝西榆林道參議、李申北、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沂州道。
山西口北道參議朱國诏、為江南按察使司副使、淮徐兵備道。
陝西河西道參議耿應衡為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分巡紹台兵備道。
直隸易州道佥事李允昌為河南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佥事、密雲兵備道。
江南江甯道佥事何平、為福建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山西冀甯道佥事王镛、為浙江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金衢道補原任湖廣武昌道參議郝絅、為浙江布政使司參議、屯田水利道。
○辛巳。
上禦太和殿受喀爾喀部落紮薩克圖汗下貢使額爾德尼囊素等朝賜宴。
○是夜、有流星大如碗。
赤色有光、起自中天。
西北行至近濁聲如雷 ○丙戌。
升陝西潼關道參政盧震陽、為山東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江南太平府知府鐘鼎為本省按察察使司副使、分巡江甯道江甯府知府林天擎、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江甯道。
陝西西安府知府王希舜、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河西道。
山西潞安府知府田起龍。
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冀甯道大同府知府孔思周、為陝西按察。
使司副使、固原兵備道。
河南開封府知府周荃、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荊西道。
直隸保定府知府張羽偉、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易州道。
山西汾州府知府王化淳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口北道。
禮部郎中徐一範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大同左衛道兵部郎中孫士甯、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榆林兵備道。
工部員外郎楊天祥、為河間長蘆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降補山東浙州道參議祝思信、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蔚州屯牧道。
○增設浙江水師三千名 ○戊子。
孝慈武皇後忌辰。
遣官祭福陵。
○固山貝子博和托薨谥溫良。
○輔國公杜倫卒。
谥懷愍 ○己醜。
平南大将軍恭順王孔有德等、班師還冬十月壬辰朔享太廟遣鎮國公拜尹圖行禮 ○頒順治六年時憲書 ○癸巳。
升戶部左給事中袁懋功、為刑科都給事中刑科左給事中朱之弼為工科都給事中。
轉吏科右給事中高桂、禮科右給事中楊璜
彙送内院。
以備纂修 ○壬申。
命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定遠大将軍。
統兵讨湖廣逆賊李錦。
賜之敕曰。
茲命爾充定遠大将軍。
統領大兵、前往湖廣地方、征巢□刀李錦等賊。
凡事與諸将同心協謀而行。
毋謂自知、不聽人言。
毋謂兵強、輕視逆寇。
宜嚴偵探、毋緻疎虞。
抗拒不順者。
戮之。
不得已而後降者、殺無赦。
其從前被賊。
迫脅、大兵一到、即來迎降者、悉行赦宥。
有能殺賊、擒賊、歸正者、仍分别。
升賞總以安民為首務。
須嚴禁兵将。
申明紀律。
凡歸順良民。
不得擅取一物。
務體朕定亂救民至意。
其行間将領功績死罪。
察實紀明彙奏。
諸将如有應得之罪、及甲喇章京以下、無論大小過犯、俱與諸将商酌、徑行處分。
爾受茲重任。
宜益殚忠猷。
用張撻代。
立奏蕩平。
以安黎庶。
欽哉。
○癸酉。
上出獵。
○賞蘇尼特部落騰機特等緞疋等物。
○甲戌。
固山貝子吞齊喀、坐讦告鄭親王後。
複私饋以鷹馬降為鎮國公。
仍奪所屬一牛錄。
罰銀二千兩。
○丁醜。
上還宮。
○封多羅貝勒尼堪、為多羅敬謹郡王。
○轉戶部右侍郎戴明說、為本部左侍郎。
升大理寺卿梁雲構、為戶部右侍郎。
○以蘇尼特部落故郡王騰機思弟騰機特、襲封。
○戊寅。
增設浙江杭州城守副将一員兵二千名移衢州總兵于金華。
從督臣陳錦請也。
○己卯。
解鑲藍旗藍拜固山額真任為梅勒章京。
以固山貝子吞齊、為固山額真。
正紅旗前鋒侍衛塞勒布、為前鋒參領。
○添設八旗閑散章京滿洲、每旗七員。
蒙古、每旗三員。
秩五品。
○以鑲藍旗漢軍海爾圖、為甲喇章京。
○以柳玉琳、為刑部理事官。
○以故三等阿達哈哈番海山叔外錫、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哈爾撒子穆察哈、拜他喇布勒哈番、巴圖子噶達洪、各襲職。
○庚辰。
升太常寺少卿孟明輔、為通政使司左通政。
通政使司左參議段國璋、為右通政 ○補順天府府丞張若麟、為原官 ○升山東右布政使蘇弘祖、為陝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山西屯牧道副使張國士、為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兖西兵備道。
陝西固原道副使吳一元、為浙江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溫處道。
江南江甯道參議張天機、為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
湖廣荊西道參議石鳳台、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關西道。
山西大同左衛道參議李起龍、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洮岷兵備道。
陝西榆林道參議、李申北、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沂州道。
山西口北道參議朱國诏、為江南按察使司副使、淮徐兵備道。
陝西河西道參議耿應衡為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分巡紹台兵備道。
直隸易州道佥事李允昌為河南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佥事、密雲兵備道。
江南江甯道佥事何平、為福建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山西冀甯道佥事王镛、為浙江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金衢道補原任湖廣武昌道參議郝絅、為浙江布政使司參議、屯田水利道。
○辛巳。
上禦太和殿受喀爾喀部落紮薩克圖汗下貢使額爾德尼囊素等朝賜宴。
○是夜、有流星大如碗。
赤色有光、起自中天。
西北行至近濁聲如雷 ○丙戌。
升陝西潼關道參政盧震陽、為山東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江南太平府知府鐘鼎為本省按察察使司副使、分巡江甯道江甯府知府林天擎、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江甯道。
陝西西安府知府王希舜、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河西道。
山西潞安府知府田起龍。
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冀甯道大同府知府孔思周、為陝西按察。
使司副使、固原兵備道。
河南開封府知府周荃、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荊西道。
直隸保定府知府張羽偉、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易州道。
山西汾州府知府王化淳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口北道。
禮部郎中徐一範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大同左衛道兵部郎中孫士甯、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榆林兵備道。
工部員外郎楊天祥、為河間長蘆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降補山東浙州道參議祝思信、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蔚州屯牧道。
○增設浙江水師三千名 ○戊子。
孝慈武皇後忌辰。
遣官祭福陵。
○固山貝子博和托薨谥溫良。
○輔國公杜倫卒。
谥懷愍 ○己醜。
平南大将軍恭順王孔有德等、班師還冬十月壬辰朔享太廟遣鎮國公拜尹圖行禮 ○頒順治六年時憲書 ○癸巳。
升戶部左給事中袁懋功、為刑科都給事中刑科左給事中朱之弼為工科都給事中。
轉吏科右給事中高桂、禮科右給事中楊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