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呼謝恩,次拜祖先,次拜四方,視壁間懸所愛虎顧彪圖,亦就拜之,随執銅叉取下,卷置敕書旁,釋公服,短衣至房,則衆妾皆赫然梁間矣。
房中先積火藥,興升小幾,下張氏屍,解缳置藥上,次及衆妾皆畢,複出中堂,服公服,右秉燭,左抱敕書圖畫,大步而入,張母方懼而走,而房中烈焰貫天;将士奔救,見十七人駭骨皚然,乃取興平日所斫大棺,合而殓焉。
尚王聞而義之,迎其柩至廣州,葬之城南。
興有侄名茂公,文村破,複引殘兵據隔水文廳,久之方滅。
◎紀新會婦事順治壬辰,李定國攻新會。
城中食盡,将士殺人以食。
有莫氏婦,守者将食其姑,婦叩頭求代,守者曰:“孝婦能如是乎?”烹之而釋其姑。
有李氏婦,守者将食其夫,婦泣曰:“夫未有子,若殺之,是絕翁姑後,即餘亦終無子也;請食我乎?”守者烹之,而歸其元,使葬焉。
貧士梁某被縛将烹,一女才十歲,拜請代,守者憐之,父母得免。
門初閉,鄉人求入者數百,縣令欲勿許,守者曰:“此事急時十日糧也。
”啟而納之。
城圍凡八閱月,所食近萬人。
有一家數口被食者,事定後,遇守者于道,遽拜不已。
诘之,答曰:“我父母妻子皆葬公腹中,我他日無墳墓,寒食近矣,得不望公一拜乎?”守者慚而去。
某氏婦孀居,城圍時家人皆登陴,一卒抽刃劫之,怒其不從,斷首擲道旁。
其姊之夫見而欲收之,首重不可舉,歎曰:“姨禮義人也,禮與我無相見,殆為是乎?”趨而告妻之兄,兄自往收之,應手起矣。
◎粵西二臣何騰蛟字雲從,貴州黎平人;天啟辛酉舉于鄉,曆宮中外,才情精敏,所在見稱。
十六年冬,拜右佥都禦史,巡撫湖廣。
福王立,進兵部右侍郎,總督湖廣、四川、雲貴、廣西軍務。
左良玉舉兵迫,騰蛟解印付家人,将自刭;良玉兵至,為擁去,伺間躍入江水,飄十餘裡,一漁舟救之起,則漢關侯廟前也。
而家人懷印者亦至,相視大驚,覓漁舟忽不見;遠近謂騰蛟忠臣,得神佑,益歸心焉。
騰蛟乃間道抵長沙,集諸屬吏,痛哭盟誓,調副将王朝宣、張先壁、劉承胤兵,朝宣等先後至,兵稍振。
唐王初立,騰蛟複收李自成餘衆,衆号百萬。
丁亥八月,定南王兵渡洞庭,騰蛟迎戰而敗,棄長沙奔武岡。
武岡破,從王走桂林,複出取衡永,會諸将進攻長沙。
會馬進忠作亂大掠,奔還武岡,他守将皆潰,而南昌又已先破,乃奔湘潭,惟空城。
烏金王乘勝自間道來襲,騰蛟不為備,北将徐勇先入,勇騰蛟舊部将也,率其卒羅拜,勸之降。
騰蛟大怒,叱之,遂擁之去,不食七日,乃殺之。
永明王聞之哀悼,賜祭者九,贈湘中王,谥文烈。
騰蛟初生,其宅邊并中忽有五色魚躍起,光彩奪目,自此時出遊泳;比其死也,魚不複見雲。
瞿式耜字起田,号稼軒,常熟人;由進士曆官給谏,敢搏擊,雖權貴無所避,大臣多畏其口。
後因助錢謙益,沮溫體仁,會推,被谪,遂廢于家。
又以奸民讦其貪肆不法,逮治坐贖徒。
福王立,複起應天府丞,已擢右佥都禦史,巡撫廣西。
繼事永明王,以大學士留守桂林,招兵裕饷,日夕訓練,任大将焦琏為心腹。
定南王破全州,直叩嚴關,諸将皆遠遁,城中将士亦多棄去,式耜不能禁;部将戚良勳請式耜上馬遠走,式耜叱而追之。
俄而門人張同敞自靈州來谒曰:“事急矣,先生将奈何?”式耜曰:“封疆之臣,當死封疆。
”同敞曰:“然,公與城為存亡,敞即與公為存亡,君恩也,亦師義也。
”式耜曰:“不然,後事未可知,君亟去圖生以任其難,勿留此同死而為其易。
”同敞不可。
是夕,兩人相對秉燭危坐,一老兵侍,令召中軍徐高,付以敕印,令持送王。
黎明,有數騎至,式耜曰:“我兩人待死久矣。
”定南王慰之曰:“吾斷不殺忠臣;但兩公亦當知天命所歸,本藩聖裔,尚附興朝。
”語未竟,同敞罵曰:“逆賊何等辱我先聖!”突前欲批其頰,有德大怒,以刀背斷兩臂,與式耜同幽于民舍,猶日以詩酬唱。
至閏十一月十七日,将就刑,天忽大雷電,空中震擊者三,遠近稱異,遂與同敞俱死。
昆山歸乎來先生嘗和其絕命詩曰:“元臣日夜執戈眠,首尾經營曆四年;方冀時來能定國,那知力盡不回天?憑魂殺敵生前志,托夢歸鄉死後緣;浩氣乘雲詩句在,幾回讀罷淚潸然。
”又曰:“江陵相業故非常,身後凄涼行路傷,誰料有孫繩祖武,還能為國死封疆?當年朝局何須問?四代君恩不可忘;報答此時惟有命,精靈常在毅宗旁。
”蓋同敞江陵相國之曾孫也。
◎隸仆順治乙酉五月,王師至江甯,明提督曹存性将出迎,使麾下一卒前馬,卒問:“今日之事何如?”存性曰:“降耳!”卒曰:“公降我不降。
”存性曰:“若小人何知?勿複言。
”卒大呼曰:“我真不降也。
”撫膺号恸,立投中河橋下。
安遠侯柳昌祚出迎豫王,惟恐不及,一卒哭止之曰:“侯世受國恩,此行可緩,願自愛。
”昌祚叱之,卒猶牽衣力阻,昌祚手批其頰,行至中河橋,卒擗踴哭曰:“侯不我聽,我去侯死矣!”即自投于河。
野史氏曰:“春秋時士多仕于卿大夫家,卿大夫亦有與之同升者;秦漢而下,稱奴仆矣,士即甚無賴,罕有廁身于此;惟大将麾下丁壯,往往因功自拔,或緻顯爵,此輩中宜有賢者竄身其間。
如茲兩人,其皆烈士而隐者欤?抑餘又聞王師初下河南,明總督丁啟睿将迎降,其家丁控馬止之,因不見聽,自沉于河,此與江甯兩人相類。
而前此賊陷華陰,得邑人王氏之仆李亮,見其偉幹多力,欲留充前鋒,亮大罵不從,被磔死。
武愫受僞職,索吉服,仆某泣谏曰:”聖駕崩,主人不奔喪哭臨,又取吉服,想見新君乎?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望三思之!‘叩頭出血,愫叱之出,仆曰:“主人為名利所锢,不聽我言,必有後悔;李賊貪淫無道,天怒人怨,勢必不久;吾不忍見主人之身名兼喪也!’不食而卒。
又新會簡夙興者,家貧,自鬻于梁生,梁生以不發将見誅,簡請以身代,梁生泣曰:‘爾代我死誠義,然亦有所欲乎?’答曰:”無所欲也,我蒙主人衣食數十年,今以死報,何憾?惟貸某人百錢未償,主若為我償之,即瞑目矣。
‘遂死。
如是三人者,是又奴仆中之可書者矣。
“ ◎乞兒甲申之變,江甯有乞兒遇士人于路問曰:“相公知北都事乎?”士曰:“哀诏已至,崇祯皇帝自缢矣!”乞兒咨嗟不已,市酒飲之,繞秦淮岸而走,人以為醉,忽放聲大哭曰:“崇祯皇帝果死耶?”擗踴數十裡,望北叩頭,赴水死。
市人聞諸有司,祭而葬之。
或曰:“此即愧二先生也。
”乙酉五月,福王出奔,有乞兒題詩百川橋上曰:“三百年來養士朝,如何文武盡皆逃?綱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條。
”題畢,投水而死。
顧生曰:“嗚呼,此殆不食嗟來,以至斯極者耶?其死在王師未入時,故特止為奔逃者歎,不知後此之文武,求如一逃而不可得也!其時長千又有丐者,曳杖絮瓢,跛草ハ,且哭且笑,行至通濟橋,植杖挂瓢,脫草ハ,投水死。
人發其瓢,得二詩,痛傷國變,語甚激烈。
三乞皆江甯人。
而先是常熟有丐戶石電者,勇悍善用槍,從指揮包文達援桐城;文達追賊于宿松,恃勇輕進,陷于伏,電單騎往救,手斬數十人,與文達俱死焉;頭已去,猶持兵作擊刺狀,逾時始仆。
皖人念其功,奇其烈,招其魂而祭之忠宣餘公廟。
嗚呼,何乞人中之多忠義也!” ◎闖獻發難李自成初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延安府米脂縣雙泉堡人也。
曾祖世輔,祖海,父守忠,一名印,世為養馬戶。
母金氏,印死,金氏改适,流落甯夏,闖後未及迎而敗,至今土人猶戲傳永昌太後雲。
當萬曆丙午,江甯妖人劉元緒謀反,言有辟地李王,将以中秋出世,事發伏誅。
印初無子,禱于西嶽,夢神謂之曰:“當命破軍星為若子。
”至是年八月生;孩提時,教之字,頗能記憶,顧性跳踉不可制。
比長,偉軀蓬鬓,高顴深幽,鸱目曷鼻,聲如豺虎,走及奔馬;嘗學刀槊于同郡羅君彥,能盡其道,侪輩莫及。
崇祯改元之歲,秦中大饑,赤地千裡,白水王二者,塢衆墨其面,闖入澄城,殺知縣;由是府谷王嘉胤亦聚衆于黃龍山;他若漢南王大用、階州周大旺等所在蜂起。
其明年,山西巡撫耿如杞勤王之兵潰于良鄉,延綏甘肅之兵亦潰,竄走秦晉山谷間為盜,其魁高迎祥,自成戚也,始自稱闖王。
時自成年二十三,為驿書,歲荒逋賊。
裡人艾同知又逼其私債,囑邑令笞辱之,乃棄鄉裡,與從子過投甘州為兵;已複犯法,遂逃歸迎祥,自結一隊為闖将。
張獻忠亦延安府人,世居膚施縣柳樹澗,與自成同年生,長身而瘦,面微黃,剽勁果俠,人皆憚之,目為黃虎。
為府捕快,因事革役;去從軍,坐法當斬,已解衣伏斧,參将陳洪範奇其貌,救而活之。
即亡去為盜,依王嘉胤,戰辄先登,賊中号為八大王。
自盜起延綏,蔓延秦晉荊豫,西連巴蜀,東擾江淮,其最強者,闖獻而外,若過天星、闖塌天、曹操、革裡眼、左金王、老犭回犭回、袁時中之屬,不下數十部,朝廷或剿或撫,不能撲滅。
自成、迎祥轉寇山西河南,七年,入秦,為官軍所蹙,與獻忠同困于車箱峽,用顧君恩計以詭降脫。
掠平涼州,為左光先所破;竄出關,與群盜破鳳陽;還入秦,敗賀人龍、曹文诏,兵益強。
戰渭陽,為洪承疇所破,複竄出關,掠淮北,敗于滁州之朱龍橋;折而西,與祖家軍戰于歸德于裕州,皆不利;仍走秦,敗官軍于羅家山。
至米脂,呼邑令與之金,令文廟,且曰:“吾故鄉也,勿虐其民。
” 已而走韓城,将西掠,孫傳庭迎擊于屋,俘迎祥,自成竄秦州。
十一年,自秦入蜀,陷廣元、昭化、劍青、江油等州縣,進攻成都,不克,退與官軍戰于梓ㄅ原,大敗,盡亡其卒,獨與劉宗敏、田見秀等十八騎,竄入商洛山中。
已聞張獻忠反城,潛往投之,獻忠素惡自成,欲殺之;乃轉依老犭回犭回,卧病半月,犭回犭回畀以五百騎,仍出掠劫漢陽。
獻忠初據十八寨,四年,入晉,敗于曹文诏,嘉胤死,獻忠降而複叛。
六年,為官軍所迫,與群賊自毛家寨渡河擾梁楚,犯四川。
八年,自楚而東,陷風陽,焚皇陵,還兵而西,道麻城,将入關,已複出商洛,與官軍連戰,大敗,竄入山中。
九年,自均州東出,會群賊順流而下,烽火達淮陽,為左良玉所破,遁還楚,僞為官軍裝口宜城,良玉兵至,倉皇走,官軍追急,傷額破面,創甚,不能複戰。
部下有薛姓者,首相國觀子侄行也,勸之就撫。
賊念誠得國觀為主于内,撫可萬全;又聞陳洪範在追軍中,即飾名姝赍重寶以進,自陳:“大恩未報,願率所部随馬足自效。
”洪範為言之總理熊文燦,文燦先以閩海撫賊得厚賄,即踵故事行之,賊笑曰:“是欲劉香我也。
”舉人王秉貞、諸生徐以顯素無賴,教賊以孫吳書,造諸器械,在@@城操演者逾一年。
至己卯五月而複叛,破房縣,敗左良玉,勢甚猖獗。
其年冬,楊嗣昌督師,議先讨獻忠;獻忠自楚入蜀,官軍追破之瑪瑙山,遁入興歸箐谷間,掩旗息鼓,從白羊山走武昌。
汝才即曹操也,過天星即惠登相也。
方是時,獻忠未平,官軍皆西出,荊豫無備,而河南北大荒,土寇蜂起;自成久伏漢南,食盡衆散,屢欲自刭,義子李雙喜救止之。
自成乃謂其衆曰:“人言吾有天命,若等可蔔之神,如不吉,即殺我以降。
”其将劉宗敏者,藍田鍛工也,最骁勇,時亦欲降,自成與步入叢祠,令宗敏取神笤投之,三投皆吉。
宗敏還殺其兩妻曰:“我今生死從若。
”餘賊多有殺妻子願從者。
于是自成與百餘騎渡漢而北,中原蜂起之輩:若瓦罐子、一鬥、艾一、侯二等争歸之,旬日間衆至十餘萬,從此自成遂為盜魁,繼高迎祥稱闖王。
其年冬,獻忠挾羅汝才之衆而窺成都,首破開縣,殺骁将張令,屠綿州,降守将王光啟,進攻成都,不克,去,陷濾州。
嗣昌移駐重慶,檄諸将西追賊,而駕馭失宜,秦将賀人龍先以其兵北遁。
賊聞官軍将至,自濾州還兵渡南溪,走漢州德陽,東路空虛,官軍反自濾州蹑賊後。
辛巳正月追及賊于開縣之黃陵城,時士卒疲病,人無鬥志,獻忠在山巅,見左軍倚險自守,又不見秦兵旗幟,即悉精騎大呼馳下,官軍立潰。
嗣昌得報,急從夷陵還救,而賊已席卷而東,自開城一日夜馳四百裡,出巫山,至當陽,留羅汝才綴鄖陽之兵,自以精銳下宜都,殺驿騎于途,取其符檄,令養子李定國等先持至襄陽,诳門而入,夜半賊從中起,斬關納外衆,襄藩遂覆;嗣昌所儲軍資器械數十萬,悉為賊有,而洛陽亦先旬日陷矣。
自成之稱闖王也,有宋獻策者,長不滿三尺,上谶記雲:“十八子主神器。
” 自成乃大悅。
又逆案李精白之子岩,初為女賊紅娘子所得,強夫焉,後脫歸,當道者下之獄,紅娘子救出之,遂與磨勘被斥舉人牛金星同投賊,為之謀主。
三人始教賊收人心,據要害,以争天下。
又為“迎闖王不納糧”之謠,傳之遠近,于是歸賊者彌衆。
既破永甯,殺萬安王,遂乘勝直犯洛陽。
是月之朔,福王内殿基下大聲如獅吼,掘之深丈餘,見古鼎甚钜,舁之不動,仍掩焉,識者謂必有異變。
及賊至,将士力戰三日,斬獲頗多,而總兵王紹禹麾下,有所招逃兵數百為賊内應,城立破,福王及世子由崧缒城走,王以體肥不能遠去,賊得而殺之,稱其肉,重三百六十餘斤,脔分股割,與鹿肉烹,群賊胪食,名曰福祿宴。
遂移兵攻汴州,不能克,去屠密縣,敗官軍于新蔡,殺傅宗龍,再攻開封。
初,懷宗憤賊難制,密旨下秦撫汪喬年,發兩賊光冢,喬年發張氏冢,内有大蟻數石,沸湯殺之。
而李氏冢莫知其處,至是米脂令邊大受廉得之,穴在三峰子亂山中,相傳為異人所,有鐵燈醮火圹中,且留記曰:“燈常明,李氏興。
” 大受先破海圹,燈火尚熒熒然,剖其棺,骨黑如墨,頭額生白毛,腦後一穴如錢大,中伏小也,長數寸,爪角悉具,見日騰起,迎日光而咄咋者久之。
次破守忠棺,骨色如銅錄,生黃毛;餘圹皆血潤,亦有生毛者。
喬年臘也斬顱骨,函之以聞。
是日,自成即于汴州中箭,損左目,撤圍而退。
其年秋,賊敗官兵于孟家莊,害傅宗龍,又圍左良玉于郾城。
喬年聞宗龍死,悉師繼出,自成聞之憤踴曰:“是發我先冢者,急擊勿失。
”喬年進及襄城,遇賊,全軍皆沒;賊遂陷襄城,殺降将闖塌天李萬慶,又破南陽禹州,殺徽王,還攻開封。
周王益發金募兵殺賊,力戰三晝夜,賊死傷既多,複撤兵去,東陷歸德,屠陳州。
獻忠既破襄陽,旋棄去,休兵光固間,東出破随州,為左良玉所敗,折而西,羅汝才始去獻忠,北就
房中先積火藥,興升小幾,下張氏屍,解缳置藥上,次及衆妾皆畢,複出中堂,服公服,右秉燭,左抱敕書圖畫,大步而入,張母方懼而走,而房中烈焰貫天;将士奔救,見十七人駭骨皚然,乃取興平日所斫大棺,合而殓焉。
尚王聞而義之,迎其柩至廣州,葬之城南。
興有侄名茂公,文村破,複引殘兵據隔水文廳,久之方滅。
◎紀新會婦事順治壬辰,李定國攻新會。
城中食盡,将士殺人以食。
有莫氏婦,守者将食其姑,婦叩頭求代,守者曰:“孝婦能如是乎?”烹之而釋其姑。
有李氏婦,守者将食其夫,婦泣曰:“夫未有子,若殺之,是絕翁姑後,即餘亦終無子也;請食我乎?”守者烹之,而歸其元,使葬焉。
貧士梁某被縛将烹,一女才十歲,拜請代,守者憐之,父母得免。
門初閉,鄉人求入者數百,縣令欲勿許,守者曰:“此事急時十日糧也。
”啟而納之。
城圍凡八閱月,所食近萬人。
有一家數口被食者,事定後,遇守者于道,遽拜不已。
诘之,答曰:“我父母妻子皆葬公腹中,我他日無墳墓,寒食近矣,得不望公一拜乎?”守者慚而去。
某氏婦孀居,城圍時家人皆登陴,一卒抽刃劫之,怒其不從,斷首擲道旁。
其姊之夫見而欲收之,首重不可舉,歎曰:“姨禮義人也,禮與我無相見,殆為是乎?”趨而告妻之兄,兄自往收之,應手起矣。
◎粵西二臣何騰蛟字雲從,貴州黎平人;天啟辛酉舉于鄉,曆宮中外,才情精敏,所在見稱。
十六年冬,拜右佥都禦史,巡撫湖廣。
福王立,進兵部右侍郎,總督湖廣、四川、雲貴、廣西軍務。
左良玉舉兵迫,騰蛟解印付家人,将自刭;良玉兵至,為擁去,伺間躍入江水,飄十餘裡,一漁舟救之起,則漢關侯廟前也。
而家人懷印者亦至,相視大驚,覓漁舟忽不見;遠近謂騰蛟忠臣,得神佑,益歸心焉。
騰蛟乃間道抵長沙,集諸屬吏,痛哭盟誓,調副将王朝宣、張先壁、劉承胤兵,朝宣等先後至,兵稍振。
唐王初立,騰蛟複收李自成餘衆,衆号百萬。
丁亥八月,定南王兵渡洞庭,騰蛟迎戰而敗,棄長沙奔武岡。
武岡破,從王走桂林,複出取衡永,會諸将進攻長沙。
會馬進忠作亂大掠,奔還武岡,他守将皆潰,而南昌又已先破,乃奔湘潭,惟空城。
烏金王乘勝自間道來襲,騰蛟不為備,北将徐勇先入,勇騰蛟舊部将也,率其卒羅拜,勸之降。
騰蛟大怒,叱之,遂擁之去,不食七日,乃殺之。
永明王聞之哀悼,賜祭者九,贈湘中王,谥文烈。
騰蛟初生,其宅邊并中忽有五色魚躍起,光彩奪目,自此時出遊泳;比其死也,魚不複見雲。
瞿式耜字起田,号稼軒,常熟人;由進士曆官給谏,敢搏擊,雖權貴無所避,大臣多畏其口。
後因助錢謙益,沮溫體仁,會推,被谪,遂廢于家。
又以奸民讦其貪肆不法,逮治坐贖徒。
福王立,複起應天府丞,已擢右佥都禦史,巡撫廣西。
繼事永明王,以大學士留守桂林,招兵裕饷,日夕訓練,任大将焦琏為心腹。
定南王破全州,直叩嚴關,諸将皆遠遁,城中将士亦多棄去,式耜不能禁;部将戚良勳請式耜上馬遠走,式耜叱而追之。
俄而門人張同敞自靈州來谒曰:“事急矣,先生将奈何?”式耜曰:“封疆之臣,當死封疆。
”同敞曰:“然,公與城為存亡,敞即與公為存亡,君恩也,亦師義也。
”式耜曰:“不然,後事未可知,君亟去圖生以任其難,勿留此同死而為其易。
”同敞不可。
是夕,兩人相對秉燭危坐,一老兵侍,令召中軍徐高,付以敕印,令持送王。
黎明,有數騎至,式耜曰:“我兩人待死久矣。
”定南王慰之曰:“吾斷不殺忠臣;但兩公亦當知天命所歸,本藩聖裔,尚附興朝。
”語未竟,同敞罵曰:“逆賊何等辱我先聖!”突前欲批其頰,有德大怒,以刀背斷兩臂,與式耜同幽于民舍,猶日以詩酬唱。
至閏十一月十七日,将就刑,天忽大雷電,空中震擊者三,遠近稱異,遂與同敞俱死。
昆山歸乎來先生嘗和其絕命詩曰:“元臣日夜執戈眠,首尾經營曆四年;方冀時來能定國,那知力盡不回天?憑魂殺敵生前志,托夢歸鄉死後緣;浩氣乘雲詩句在,幾回讀罷淚潸然。
”又曰:“江陵相業故非常,身後凄涼行路傷,誰料有孫繩祖武,還能為國死封疆?當年朝局何須問?四代君恩不可忘;報答此時惟有命,精靈常在毅宗旁。
”蓋同敞江陵相國之曾孫也。
◎隸仆順治乙酉五月,王師至江甯,明提督曹存性将出迎,使麾下一卒前馬,卒問:“今日之事何如?”存性曰:“降耳!”卒曰:“公降我不降。
”存性曰:“若小人何知?勿複言。
”卒大呼曰:“我真不降也。
”撫膺号恸,立投中河橋下。
安遠侯柳昌祚出迎豫王,惟恐不及,一卒哭止之曰:“侯世受國恩,此行可緩,願自愛。
”昌祚叱之,卒猶牽衣力阻,昌祚手批其頰,行至中河橋,卒擗踴哭曰:“侯不我聽,我去侯死矣!”即自投于河。
野史氏曰:“春秋時士多仕于卿大夫家,卿大夫亦有與之同升者;秦漢而下,稱奴仆矣,士即甚無賴,罕有廁身于此;惟大将麾下丁壯,往往因功自拔,或緻顯爵,此輩中宜有賢者竄身其間。
如茲兩人,其皆烈士而隐者欤?抑餘又聞王師初下河南,明總督丁啟睿将迎降,其家丁控馬止之,因不見聽,自沉于河,此與江甯兩人相類。
而前此賊陷華陰,得邑人王氏之仆李亮,見其偉幹多力,欲留充前鋒,亮大罵不從,被磔死。
武愫受僞職,索吉服,仆某泣谏曰:”聖駕崩,主人不奔喪哭臨,又取吉服,想見新君乎?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望三思之!‘叩頭出血,愫叱之出,仆曰:“主人為名利所锢,不聽我言,必有後悔;李賊貪淫無道,天怒人怨,勢必不久;吾不忍見主人之身名兼喪也!’不食而卒。
又新會簡夙興者,家貧,自鬻于梁生,梁生以不發将見誅,簡請以身代,梁生泣曰:‘爾代我死誠義,然亦有所欲乎?’答曰:”無所欲也,我蒙主人衣食數十年,今以死報,何憾?惟貸某人百錢未償,主若為我償之,即瞑目矣。
‘遂死。
如是三人者,是又奴仆中之可書者矣。
“ ◎乞兒甲申之變,江甯有乞兒遇士人于路問曰:“相公知北都事乎?”士曰:“哀诏已至,崇祯皇帝自缢矣!”乞兒咨嗟不已,市酒飲之,繞秦淮岸而走,人以為醉,忽放聲大哭曰:“崇祯皇帝果死耶?”擗踴數十裡,望北叩頭,赴水死。
市人聞諸有司,祭而葬之。
或曰:“此即愧二先生也。
”乙酉五月,福王出奔,有乞兒題詩百川橋上曰:“三百年來養士朝,如何文武盡皆逃?綱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條。
”題畢,投水而死。
顧生曰:“嗚呼,此殆不食嗟來,以至斯極者耶?其死在王師未入時,故特止為奔逃者歎,不知後此之文武,求如一逃而不可得也!其時長千又有丐者,曳杖絮瓢,跛草ハ,且哭且笑,行至通濟橋,植杖挂瓢,脫草ハ,投水死。
人發其瓢,得二詩,痛傷國變,語甚激烈。
三乞皆江甯人。
而先是常熟有丐戶石電者,勇悍善用槍,從指揮包文達援桐城;文達追賊于宿松,恃勇輕進,陷于伏,電單騎往救,手斬數十人,與文達俱死焉;頭已去,猶持兵作擊刺狀,逾時始仆。
皖人念其功,奇其烈,招其魂而祭之忠宣餘公廟。
嗚呼,何乞人中之多忠義也!” ◎闖獻發難李自成初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延安府米脂縣雙泉堡人也。
曾祖世輔,祖海,父守忠,一名印,世為養馬戶。
母金氏,印死,金氏改适,流落甯夏,闖後未及迎而敗,至今土人猶戲傳永昌太後雲。
當萬曆丙午,江甯妖人劉元緒謀反,言有辟地李王,将以中秋出世,事發伏誅。
印初無子,禱于西嶽,夢神謂之曰:“當命破軍星為若子。
”至是年八月生;孩提時,教之字,頗能記憶,顧性跳踉不可制。
比長,偉軀蓬鬓,高顴深幽,鸱目曷鼻,聲如豺虎,走及奔馬;嘗學刀槊于同郡羅君彥,能盡其道,侪輩莫及。
崇祯改元之歲,秦中大饑,赤地千裡,白水王二者,塢衆墨其面,闖入澄城,殺知縣;由是府谷王嘉胤亦聚衆于黃龍山;他若漢南王大用、階州周大旺等所在蜂起。
其明年,山西巡撫耿如杞勤王之兵潰于良鄉,延綏甘肅之兵亦潰,竄走秦晉山谷間為盜,其魁高迎祥,自成戚也,始自稱闖王。
時自成年二十三,為驿書,歲荒逋賊。
裡人艾同知又逼其私債,囑邑令笞辱之,乃棄鄉裡,與從子過投甘州為兵;已複犯法,遂逃歸迎祥,自結一隊為闖将。
張獻忠亦延安府人,世居膚施縣柳樹澗,與自成同年生,長身而瘦,面微黃,剽勁果俠,人皆憚之,目為黃虎。
為府捕快,因事革役;去從軍,坐法當斬,已解衣伏斧,參将陳洪範奇其貌,救而活之。
即亡去為盜,依王嘉胤,戰辄先登,賊中号為八大王。
自盜起延綏,蔓延秦晉荊豫,西連巴蜀,東擾江淮,其最強者,闖獻而外,若過天星、闖塌天、曹操、革裡眼、左金王、老犭回犭回、袁時中之屬,不下數十部,朝廷或剿或撫,不能撲滅。
自成、迎祥轉寇山西河南,七年,入秦,為官軍所蹙,與獻忠同困于車箱峽,用顧君恩計以詭降脫。
掠平涼州,為左光先所破;竄出關,與群盜破鳳陽;還入秦,敗賀人龍、曹文诏,兵益強。
戰渭陽,為洪承疇所破,複竄出關,掠淮北,敗于滁州之朱龍橋;折而西,與祖家軍戰于歸德于裕州,皆不利;仍走秦,敗官軍于羅家山。
至米脂,呼邑令與之金,令文廟,且曰:“吾故鄉也,勿虐其民。
” 已而走韓城,将西掠,孫傳庭迎擊于屋,俘迎祥,自成竄秦州。
十一年,自秦入蜀,陷廣元、昭化、劍青、江油等州縣,進攻成都,不克,退與官軍戰于梓ㄅ原,大敗,盡亡其卒,獨與劉宗敏、田見秀等十八騎,竄入商洛山中。
已聞張獻忠反城,潛往投之,獻忠素惡自成,欲殺之;乃轉依老犭回犭回,卧病半月,犭回犭回畀以五百騎,仍出掠劫漢陽。
獻忠初據十八寨,四年,入晉,敗于曹文诏,嘉胤死,獻忠降而複叛。
六年,為官軍所迫,與群賊自毛家寨渡河擾梁楚,犯四川。
八年,自楚而東,陷風陽,焚皇陵,還兵而西,道麻城,将入關,已複出商洛,與官軍連戰,大敗,竄入山中。
九年,自均州東出,會群賊順流而下,烽火達淮陽,為左良玉所破,遁還楚,僞為官軍裝口宜城,良玉兵至,倉皇走,官軍追急,傷額破面,創甚,不能複戰。
部下有薛姓者,首相國觀子侄行也,勸之就撫。
賊念誠得國觀為主于内,撫可萬全;又聞陳洪範在追軍中,即飾名姝赍重寶以進,自陳:“大恩未報,願率所部随馬足自效。
”洪範為言之總理熊文燦,文燦先以閩海撫賊得厚賄,即踵故事行之,賊笑曰:“是欲劉香我也。
”舉人王秉貞、諸生徐以顯素無賴,教賊以孫吳書,造諸器械,在@@城操演者逾一年。
至己卯五月而複叛,破房縣,敗左良玉,勢甚猖獗。
其年冬,楊嗣昌督師,議先讨獻忠;獻忠自楚入蜀,官軍追破之瑪瑙山,遁入興歸箐谷間,掩旗息鼓,從白羊山走武昌。
汝才即曹操也,過天星即惠登相也。
方是時,獻忠未平,官軍皆西出,荊豫無備,而河南北大荒,土寇蜂起;自成久伏漢南,食盡衆散,屢欲自刭,義子李雙喜救止之。
自成乃謂其衆曰:“人言吾有天命,若等可蔔之神,如不吉,即殺我以降。
”其将劉宗敏者,藍田鍛工也,最骁勇,時亦欲降,自成與步入叢祠,令宗敏取神笤投之,三投皆吉。
宗敏還殺其兩妻曰:“我今生死從若。
”餘賊多有殺妻子願從者。
于是自成與百餘騎渡漢而北,中原蜂起之輩:若瓦罐子、一鬥、艾一、侯二等争歸之,旬日間衆至十餘萬,從此自成遂為盜魁,繼高迎祥稱闖王。
其年冬,獻忠挾羅汝才之衆而窺成都,首破開縣,殺骁将張令,屠綿州,降守将王光啟,進攻成都,不克,去,陷濾州。
嗣昌移駐重慶,檄諸将西追賊,而駕馭失宜,秦将賀人龍先以其兵北遁。
賊聞官軍将至,自濾州還兵渡南溪,走漢州德陽,東路空虛,官軍反自濾州蹑賊後。
辛巳正月追及賊于開縣之黃陵城,時士卒疲病,人無鬥志,獻忠在山巅,見左軍倚險自守,又不見秦兵旗幟,即悉精騎大呼馳下,官軍立潰。
嗣昌得報,急從夷陵還救,而賊已席卷而東,自開城一日夜馳四百裡,出巫山,至當陽,留羅汝才綴鄖陽之兵,自以精銳下宜都,殺驿騎于途,取其符檄,令養子李定國等先持至襄陽,诳門而入,夜半賊從中起,斬關納外衆,襄藩遂覆;嗣昌所儲軍資器械數十萬,悉為賊有,而洛陽亦先旬日陷矣。
自成之稱闖王也,有宋獻策者,長不滿三尺,上谶記雲:“十八子主神器。
” 自成乃大悅。
又逆案李精白之子岩,初為女賊紅娘子所得,強夫焉,後脫歸,當道者下之獄,紅娘子救出之,遂與磨勘被斥舉人牛金星同投賊,為之謀主。
三人始教賊收人心,據要害,以争天下。
又為“迎闖王不納糧”之謠,傳之遠近,于是歸賊者彌衆。
既破永甯,殺萬安王,遂乘勝直犯洛陽。
是月之朔,福王内殿基下大聲如獅吼,掘之深丈餘,見古鼎甚钜,舁之不動,仍掩焉,識者謂必有異變。
及賊至,将士力戰三日,斬獲頗多,而總兵王紹禹麾下,有所招逃兵數百為賊内應,城立破,福王及世子由崧缒城走,王以體肥不能遠去,賊得而殺之,稱其肉,重三百六十餘斤,脔分股割,與鹿肉烹,群賊胪食,名曰福祿宴。
遂移兵攻汴州,不能克,去屠密縣,敗官軍于新蔡,殺傅宗龍,再攻開封。
初,懷宗憤賊難制,密旨下秦撫汪喬年,發兩賊光冢,喬年發張氏冢,内有大蟻數石,沸湯殺之。
而李氏冢莫知其處,至是米脂令邊大受廉得之,穴在三峰子亂山中,相傳為異人所,有鐵燈醮火圹中,且留記曰:“燈常明,李氏興。
” 大受先破海圹,燈火尚熒熒然,剖其棺,骨黑如墨,頭額生白毛,腦後一穴如錢大,中伏小也,長數寸,爪角悉具,見日騰起,迎日光而咄咋者久之。
次破守忠棺,骨色如銅錄,生黃毛;餘圹皆血潤,亦有生毛者。
喬年臘也斬顱骨,函之以聞。
是日,自成即于汴州中箭,損左目,撤圍而退。
其年秋,賊敗官兵于孟家莊,害傅宗龍,又圍左良玉于郾城。
喬年聞宗龍死,悉師繼出,自成聞之憤踴曰:“是發我先冢者,急擊勿失。
”喬年進及襄城,遇賊,全軍皆沒;賊遂陷襄城,殺降将闖塌天李萬慶,又破南陽禹州,殺徽王,還攻開封。
周王益發金募兵殺賊,力戰三晝夜,賊死傷既多,複撤兵去,東陷歸德,屠陳州。
獻忠既破襄陽,旋棄去,休兵光固間,東出破随州,為左良玉所敗,折而西,羅汝才始去獻忠,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