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圃雜記上
關燈
小
中
大
松江蔣黃門用和在京師時,(「松江蔣黃門用和在京師時」,明紀錄彙編本作「松江将董用和在京師時」。
)其寓舍與于侍郎謙相對。
用和生子,親友緻賀禮,定日會客,先已發書。
至日,宰牲陳設已畢,忽聞于公喪母,舉哀于家。
用和曰:「于公有喪,而吾家燕客,非人情也。
」遂辍飲具,令人遍告諸客,請易他日。
人甚異焉。
用和一日與同官葉某退朝,(「用和一日與同官葉某退朝」,「葉某」,明紀錄彙編本作「葉盛」。
)并辔徐行。
暑日方中,用和行愈緩,葉不能堪,曰:「君何不策馬?」用和曰:「子以熱乎?」葉曰:「然。
」用和曰:「我與子熱,馬獨不熱耶?」終不加鞭。
其性度如此。
嘉定宣嗣宗,為人溫雅,初授中書舍人,後進官郎中,仍掌制诰。
一日,宣宗幸内閣,喜甚,以銀錢撒地。
令諸從官競取,惟手疾者多得。
嗣宗俟諸臣取畢,徐拾一文。
上顧謂曰:「此秀才何不愛财耶?」以重币賜之。
嗣宗中亦遭貶斥,不久複官,卒于京。
學士南郡楊公哭之以詩。
吾鄉劉廷美佥憲,薄于仕宦,雖愛作詩,京師稱為劉八句。
年方五十,即乞緻仕。
成化初,瓊台邢公宥為郡守,以梅花求題,廷美賦絕句雲:「歲寒相見在天涯,玉色珠光帶露花。
笑殺玄都狂道士,種桃何不種梅花。
」邢公得詩甚喜。
後邢公以郡中久荒,陂蕩起稅,民頗弗悅,或有以詩風之者曰:「量盡沙邊到水邊,隻留滄海與青天。
漁舟若過閑洲渚,為報沙鷗莫浪眠。
」邢公聞之,疑為廷美所作,大銜之。
此詩蓋宋人刺賈似道者,邢公不察也。
京師娼女有高三姐,自幼美姿容。
昌平侯楊俊見之屬意,因與之狎,猶處子也。
昌平侯去備北邊者數載,高閉門謝客。
天順初,昌平為石亨所忌,奏以正統十四年,大駕陷土木,(「大駕陷土木」,「木」原作「寨」,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昌平坐視不救為不忠。
朝廷命斬于市。
親戚故吏無一往者,獨高素服往哭,親吮其血,仍以絲綴其首,(「仍以絲綴其首」,原脫「以絲」,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買棺殓之,遂缢而死。
甫裡周國賓,有學之士也。
跛一足,因自号「跛樵」。
永樂初,江陰大家張氏延主其塾,奉之甚厚。
每出入,恒以肩輿随之,雖如廁亦然。
一日主人出,命門下人侍飯,遽抗主席,國賓怒,叱之去。
明日,遂束書以歸。
後主人邀請,而卒不往。
前輩風度之高如此。
袁廷玉在太宗藩邸,屢相,有奇驗。
太宗登極,授太常寺丞。
一日,出宋元諸君畫像,命廷玉相,廷玉見宋太祖、太宗,曰:「英武之主。
」自真宗至度宗,曰:「此皆秀才皇帝。
」元自世祖至文宗,曰:「皆是吃綿羊肉郎主。
」及見順帝,則曰:「又是秀才皇帝也。
」太宗大笑,厚賜之。
豈順帝果合尊太師之子邪?(合尊,乃宋幼主趙顯之号也。
) 王半軒先生止仲,嘗主吾鄉趙澤民家塾。
澤民富而愛賢,命廚人每食必具一單詣先生求判,方敢進食。
先生雅喜啖蛙。
隆冬,澤民以蛙蟄不忍。
先生疑主人有慢意,明日遂行。
其友勸之曰:「賓主盡東南之美,何遽去邪?」先生曰:「甯能郁郁久居于此?」其友曰:「然則今将何之?」曰:「第往金陵耳。
」時高皇帝造邦,法制嚴峻,其友複痛沮止。
先生大聲曰:「虎穴中好歇息也。
」迤■〈辶裡〉至京,久無知者。
偶舍于藍都督第傍,藍有家人子肄業先生。
一日歸,藍取其學課以觀,重加稱賞。
因延見先生。
先生所談皆韬略,無一語及文。
藍驚喜曰:「先生文武才也,相見晚矣!」乃徙至府中,以師事之。
未幾,藍氏禍作,或勸先生曰:「可以行矣。
」先生曰:「臨難無苟免。
」遂被執。
先生亦迂士也。
吾鄉沉處士恒吉,嘗蓄一金絲犬,長不過尺,甚馴。
處士日宴客,犬必卧幾下。
後三載,處士病,犬即不食。
數日,處士卒,殓于正寝。
犬盤旋而号,竟夕方罷。
停柩者期年,犬日夜卧其側。
将葬,遂一觸而斃。
物之義如此。
湯胤績為參将守邊。
一日,胡寇突至,胤績領兵出戰,為寇所
)其寓舍與于侍郎謙相對。
用和生子,親友緻賀禮,定日會客,先已發書。
至日,宰牲陳設已畢,忽聞于公喪母,舉哀于家。
用和曰:「于公有喪,而吾家燕客,非人情也。
」遂辍飲具,令人遍告諸客,請易他日。
人甚異焉。
用和一日與同官葉某退朝,(「用和一日與同官葉某退朝」,「葉某」,明紀錄彙編本作「葉盛」。
)并辔徐行。
暑日方中,用和行愈緩,葉不能堪,曰:「君何不策馬?」用和曰:「子以熱乎?」葉曰:「然。
」用和曰:「我與子熱,馬獨不熱耶?」終不加鞭。
其性度如此。
嘉定宣嗣宗,為人溫雅,初授中書舍人,後進官郎中,仍掌制诰。
一日,宣宗幸内閣,喜甚,以銀錢撒地。
令諸從官競取,惟手疾者多得。
嗣宗俟諸臣取畢,徐拾一文。
上顧謂曰:「此秀才何不愛财耶?」以重币賜之。
嗣宗中亦遭貶斥,不久複官,卒于京。
學士南郡楊公哭之以詩。
吾鄉劉廷美佥憲,薄于仕宦,雖愛作詩,京師稱為劉八句。
年方五十,即乞緻仕。
成化初,瓊台邢公宥為郡守,以梅花求題,廷美賦絕句雲:「歲寒相見在天涯,玉色珠光帶露花。
笑殺玄都狂道士,種桃何不種梅花。
」邢公得詩甚喜。
後邢公以郡中久荒,陂蕩起稅,民頗弗悅,或有以詩風之者曰:「量盡沙邊到水邊,隻留滄海與青天。
漁舟若過閑洲渚,為報沙鷗莫浪眠。
」邢公聞之,疑為廷美所作,大銜之。
此詩蓋宋人刺賈似道者,邢公不察也。
京師娼女有高三姐,自幼美姿容。
昌平侯楊俊見之屬意,因與之狎,猶處子也。
昌平侯去備北邊者數載,高閉門謝客。
天順初,昌平為石亨所忌,奏以正統十四年,大駕陷土木,(「大駕陷土木」,「木」原作「寨」,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昌平坐視不救為不忠。
朝廷命斬于市。
親戚故吏無一往者,獨高素服往哭,親吮其血,仍以絲綴其首,(「仍以絲綴其首」,原脫「以絲」,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買棺殓之,遂缢而死。
甫裡周國賓,有學之士也。
跛一足,因自号「跛樵」。
永樂初,江陰大家張氏延主其塾,奉之甚厚。
每出入,恒以肩輿随之,雖如廁亦然。
一日主人出,命門下人侍飯,遽抗主席,國賓怒,叱之去。
明日,遂束書以歸。
後主人邀請,而卒不往。
前輩風度之高如此。
袁廷玉在太宗藩邸,屢相,有奇驗。
太宗登極,授太常寺丞。
一日,出宋元諸君畫像,命廷玉相,廷玉見宋太祖、太宗,曰:「英武之主。
」自真宗至度宗,曰:「此皆秀才皇帝。
」元自世祖至文宗,曰:「皆是吃綿羊肉郎主。
」及見順帝,則曰:「又是秀才皇帝也。
」太宗大笑,厚賜之。
豈順帝果合尊太師之子邪?(合尊,乃宋幼主趙顯之号也。
) 王半軒先生止仲,嘗主吾鄉趙澤民家塾。
澤民富而愛賢,命廚人每食必具一單詣先生求判,方敢進食。
先生雅喜啖蛙。
隆冬,澤民以蛙蟄不忍。
先生疑主人有慢意,明日遂行。
其友勸之曰:「賓主盡東南之美,何遽去邪?」先生曰:「甯能郁郁久居于此?」其友曰:「然則今将何之?」曰:「第往金陵耳。
」時高皇帝造邦,法制嚴峻,其友複痛沮止。
先生大聲曰:「虎穴中好歇息也。
」迤■〈辶裡〉至京,久無知者。
偶舍于藍都督第傍,藍有家人子肄業先生。
一日歸,藍取其學課以觀,重加稱賞。
因延見先生。
先生所談皆韬略,無一語及文。
藍驚喜曰:「先生文武才也,相見晚矣!」乃徙至府中,以師事之。
未幾,藍氏禍作,或勸先生曰:「可以行矣。
」先生曰:「臨難無苟免。
」遂被執。
先生亦迂士也。
吾鄉沉處士恒吉,嘗蓄一金絲犬,長不過尺,甚馴。
處士日宴客,犬必卧幾下。
後三載,處士病,犬即不食。
數日,處士卒,殓于正寝。
犬盤旋而号,竟夕方罷。
停柩者期年,犬日夜卧其側。
将葬,遂一觸而斃。
物之義如此。
湯胤績為參将守邊。
一日,胡寇突至,胤績領兵出戰,為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