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摯 李嗣業卒于相州代之】
郝廷玉【善格鬬善布陣】
李國臣 栢良器【年二十四更六十四戰伏弩解李希烈寜陵之圍】
李抱玉【從光弼戰河陽差功第一 詳見代宗】
崔光逺【元宗西狩留為京兆尹 斬乗火亂入宮阙者 斬賊将 懼祿山奔靈武上使複為京兆 回至渭北斬賊二千自是賊常避其鋒 鎮魏州潰圍走誤斬良将李處崟 鎮荊襄沈飲賊郭恒約黨項入防 成都平李奂而不能禁士卒之剽掠】
李泌【見肅宗靈武議國事 辤官 勸幸彭原俟西北兵賦 諌與張良姊愽 谏賜張良姊七寳鞍 谏良姊正位中宮宜待上皇命 請迎上皇 相徳宗詳見後】
杜鴻漸【肅宗按兵平涼未知所适為定計至靈武力勸即位 相代宗詳見後】
李勉【靈武劾大将管崇嗣背阙坐笑帝歎有勉乃知朝廷之尊 谏殺闗東俘後歸者自至 詳見徳宗】
王栖曜【一矢殒祿山将邢超遂救曹州 見徳宗】
來瑱【尚名節 有大志 張鎬薦能斷大事有禦侮才 守颍川破賊甚衆人目為來嚼鐡 鎮山南兩破思明餘黨襄漢士宜其政 朝廷易鎮諷衆留已 裴荗表其恐難制代宗诏代鎮而圖之荗大敗被禽 程元振谮之流死】
田神功【嘗戰不勝降思明 禽劉展 鎮淄青 鎮兖郓解宋圍 鎮河南 見光弼待官屬均禮始折節謙損】
路嗣恭【神烏臧姑二縣考績為天下防 渭南令主杜化東陽二驿當闗畿用兵儲具有素子儀以靈武初複百姓凋弊戎落未安請以嗣恭鎮朔方披荊棘立軍府威令大行 江西觀察善治财賦 嶺南将哥舒晃殺莭度大擾平之 因晃事誅角賈沒其财數百萬 為元載防賈明觀出竟 代宗時賂楊炎錄前功三事貪而無識】
李适【中有道科 哥舒翰敗于潼闗請竭禁藏募死士 言中人監軍之弊因言臣數言之不聽故陛下有今日行 負氣敢言權近側目 言諸生不可分鎮 輔國惡其才毀之 谏肅宗分劒南為東西川兩鎮百姓弊于調度 鎮西川失松維二州 語王覇衮衮不厭 功名自許言浮其術政寛簡所涖人便 五十為詩即工毎一篇即時傳布】
令狐彰【自思明處籍士馬州縣獻欵遂鎮滑亳魏博田疇大辟 貢賦如期 遣兵防秋所過不受供儗 将死赦子歸私第 悉上軍府兵仗财用簿防 表劉晏李勉自代】
烏承玼【與族兄承思号轅門二龍 敗奚契丹 饬史思明束身本朝 子重?】
仆固懐恩【鐡勒側人 自正觀世為金徽都督 善鬬識戎情 從郭子儀讨祿山雲中下馬邑 防光弼于常山趙郡走思明 與子儀赴靈武 子玢敗降虜防歸斬之将士殊死戰破其衆奉诏乞師回纥 從子儀下馮迎河東 統回纥兵從複兩京 從子儀破安太清下懐衛州】
【攻相州為先鋒 然剛決犯上子儀能優容之光弼代子儀懐恩常悒悒不樂 印山之戰不用令故敗 代宗立遂叛引吐蕃回纥入冦卒為叛臣 以後詳見代宗叛臣類】
李忠臣【即董秦 從劉正臣赴難屢立戰功 與田神功下平原樂安 破慶緒将下诏褒谕從子儀圍相州 陷思明挈五百人冐圍歸光弼诏賜姓氏 與平東都 至徳宗時遂為叛臣詳見代宗徳宗臣類】
李懐玉【即李正己 從侯希逸 讨史朝義 代宗初軍士逐希逸而代為淄青節度遂為藩鎮
詳見代宗藩鎮類】
劉昌【史朝義圍宋州說李岑屑麯堅守 見徳宗】
韓滉【聚斂 軍興賦稅無藝滉深文鈎録 詳見代徳宗】
崔羣【乞上勿問子儀家與嬖人争财之訟人謂識大體 诰吳少誠擅決洧水溉田竦然聽命】韋陟【招谕永王璘 與髙适來瑱盟辭旨慷慨 永王敗趣赴鳯翔陟馳徃慰谕李廣琛從永王亂者帝疑顧望不用 詳見元宗】
于休烈【修史 谏冬至元日賀皇後 詳見元宗】
栁芳【史臣 繼韋述成史起髙宗訖肅宗乾元 天寳棄取不倫 後與髙力士俱貶黔中因質開元天寳事本末為唐歴然無褒貶】冕【與父芳并居集賢 攷禮詳明徳宗嘉異 以議論勁切執政出之 以乆踈斥上表乞歸朝觐闗中置牧區調民牛馬民間怨苦】
徐浩【四方诏令多出其手 遣辭贍速而書法至精參太上皇诰冊寵絶一時 為右丞言自林甫國忠有司就宰相府斷事尚書以下未省郎署請如故事有司斷獄必刑部審覆詳斷複始此李輔國譛貶之 代宗召拜防稽縣公出鎮嶺南以環貨數十萬饷元載李栖筠傳 與薛邕分典選托邕拟妾弟畏安尉李栖筠劾為明州别駕晚節治廣領選頗嗜财惑于所嬖以敗 父峤之授書法 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 草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渇骥奔泉】
元結【元魏之後 十七折節向學事元徳秀 陽俊謂一第恩子 肅宗問天下士蘇源明薦之上時議三篇設問答備言得失 為山南參謀募戰士降劇賊五千 瘗戰死者 諌親征思明發宛葉兵守泌陽險全十五城 水部員外郎參山南東道來瑱府勸給父母随子在軍者衣食曰渠有責其義勇而不勸孝慈耶 代宗立固辭丐侍親歸樊上 益著書作自釋 道州常蠻亂後戶裁四千結為守不忍加賦乞免租稅及租庸使和市物十三萬給為民營舍給田免徭役流亡歸者萬餘容管經畧身谕蠻豪綏定八州民樂其徳立石頌徳】
【忠義】顔杲卿【真卿同五世祖 剛正明濟 書判超等席豫推伏 祿山表假守常山 祿山反與長史袁履謙謀起兵 真卿以平原相掎角傳檄河北言王師二十萬 入土門遣郭仲邕曵柴揚塵賊棄圍走 钜鹿廣平河間并斬僞刺史傳首常山 樂安傳首上谷文安信都魏邺皆自固兄弟兵大振 祿山大懼使思明攻之 糧矢盡城陷不降罵賊至死不絶 履謙為賊斷手足脔之】
孥泉明【有孝莭 以徃太原約王承業免于難 父故将妻奴三百餘人轉徙不自存悉力贍給求父與履謙屍斂塟 郫令教化清明誅宿盜人情翕然 貧而廉相從百口飦粥不給無愠歎】
賈循【蘇颋謂今頗牧 祿山使守幽州杲卿招之以傾賊巢 謀洩祿山殺以狥】
張廵【鄧人 愽通羣書 氣志髙邁所交必大人長者 開元末擢進士 清河令有治績 困阨歸者傾赀振護 以楊國忠為國恠朝官不可為調真源令 誅猾吏華南金 政簡民安 谯郡守楊萬石遣迎祿山廵遂舉兵 令狐潮圍之六旬大小數百戰潮走 大将六人勸降廵設天子像朝拜而引六人斬之 糧盡取潮鹽米千斛矢盡縛藁人千餘得賊箭數十萬 複遣之賊不備因斫潮潮大亂 圍四月賊常數萬巡才千餘戰輙克 賊将楊朝宗謀趨甯陵絶巡糧路巡防衆至睢陽與太守許逺姚訚等合 遣雷萬春南霁雲戰甯陵北殺萬餘人朝宗走 拜河南副節度 安慶緒遣尹子琦等十餘萬攻之日中二十戰逺譲巡治兵而已居下子琦敗去拜廵禦史中丞 子琦聞廵欲攻陳留複圍之巡親督戰賊漬五月剡蒿矢試子琦霁雲一發中其左目賊退七月複圍之食盡救不至巡殺愛妾奴逺殺僮羅雀鼠煑铠弩以食 說賊将李懐忠等降皆得】
【其死力 霁雲冐萬衆出請救于許叔冀賀蘭進明皆不應 賊益急衆議東奔廵逺以睢陽江淮保障不可 十月士病不能戰被執罵賊不降與霁雲姚訚萬春等三十六人遇害 巡讀書不過三為文不藁 睢陽士卒居人一見皆識其姓字 四百戰斬賊将三百卒十餘萬 用兵未嘗依古法以少擊衆未嘗敗 凡食三萬口人知将死而無畔者 城破遺民四百而已 亡三日而救至十日而賊亡 李翰謂天下不亡皆其功史贊謂賊下得愽食東南牽制首尾全江淮财賦濟中興雙廟至今】
許逺【敬宗曽孫 寛厚長者明吏治 與巡同年而長巡呼兄 巡死逺被送至偃師亦不屈死巡子去疾訟其獨全 李翰為巡?缺逺事昌黎非之曰逺非畏死者 史贊逺後死不為屈】
南霁雲【幼為人操舟 髙衡擊賊汴州以為先鋒遣至張巡計事留事巡不肯歸 巡受圍築台募萬死一生獨喑嗚而來 射賊無不應?而斃】
雷萬春【令狐潮圍雍邱六矢着面不動 方畧不及霁雲而強毅用命則同】
姚闿【崇從孫 豪蕩飲□ 素善巡 為城父令同守睢陽】
程千裡【祿山反募兵河東因鎮之而守上黨戰功多禽賊将蔡希徳幾得而救至 橋壊見執敕諸騎還報可失将不可失城 慶緒囚之為嚴莊所害】
龐堅【祿山反與薛原同守颍川 阿史那承慶悉鋭攻之 晝夜戰自正月盡十一月城陷 二人不降賊縛之至死】
張興【一飯鬥米肉十斤 為饒陽禆将祿山攻之嬰城彌年 城陷持十五斤刀擊賊賊為氣懾思明?馬前勸之降問曰大丈夫不能為國掃除反為其下何哉 鋸解死且罵曰吾能裒疆死兵敗賊衆】
【卓行】甄濟【肅宗使污賊官羅拜之】
權臯【皆不污于祿山并詳見元宗】
【孝友】侯知道 程俱羅【穿圹作冡身執其勞有助者挽哭而卻之 李華作二孝贊 廬墓
哭無莭 知道七年俱羅三年】
何澄粹【池州人 親病俗尚?不進藥澄剔股以進 号青陽孝子】
【隠逸】秦系【避亂剡溪 結廬泉州南安九日山穴石為研注老子 刺史徃見而系未嘗至城門 姜公輔之谪築室與相近忘流落之苦 塟公輔山下張建封聞其不可緻請就加校書郎 善劉長卿 長卿自以為五言長城系用偏師攻之年八十 南安人立亭其山号髙士峯】
張志和【金華人 防幹肅宗見賞重待诏翰林 貶還以親既死不仕 居江湖稱煙波釣徒着
元真子亦自名 着太易 兄鶴齡恐遁世不還築室越州東郭茨以生草 釣不設餌志不在魚 縣令使浚渠無忤色 觀察陳少遊徃為終日留表其居曰元真坊辟其門回回軒巷為搆梁人号大夫橋 帝賜奴婢各一志和配之号漁童樵青 對陸羽太虛為室明月為燭與四海諸公共處 湖州谒真卿願為浮家泛宅徃來苕霅間 善圖山水酒酣或擊鼓大笛防筆輙成憲宗圖其真求其漁歌不能緻 李徳裕比嚴光】
陸羽【字鴻漸 或言僧得之水濵長自筮得鴻漸于陸因為姓名其師教旁行書言無兄弟絶後嗣非孝師怒之使執糞除又使牧牛 亡去為優人署伶師太守李齊物異之授書 遂居火山門貌陋 吃而辨 聞善若已 見過規切 與人期雨雪虎狼不避 上元初更隠苕溪稱桑苎翁阖門著書或獨行野中誦詩不得意恸而歸人謂接輿 拜太子文學徙太祝不就 徳宗貞元】
【時卒 嗜茶着經天下益知飲茶 鬻茶者祀為茶神 常白熊廣其論 李季卿召烹茶不禮之羽愧因着毀茶論其後尚茶成風 回纥入朝始驅馬市茶】
【儒學】啖助【丹陽簿秩滿屏居甘足疏糗 攷春秋三家短長号集傳十年乃成 又攝其綱為例統 謂邱明孔子前時人 愛公谷以左氏解多誤 髙弟趙匡陸質錄助春秋集注号纂例 時大歴間施士匄以易強防以論語皆自名其學 士匄子陵最卓異】
施士匄【吳人 兼善左氏春秋 二經教授愽士秩滿諸生上疏乞留之凡十九年】仲子陵【舍峨眉 好古學通後蒼大小戴禮乗傳過家黔中選補 家惟圖書及酒】
【文藝】蘇源明【守東平請廢濟陽以東平 不受祿山僞官 兩京平知制诰數陳政治得失 思明
陷洛谏親征十不可遂罷東幸】
李翰【華子 天寳末房琯韋陟薦為史官宰相不肯拟 傳張巡功狀上之帝感悟巡大節始白于世義士多之 文精宻而思遲 常從令皇甫曽求音樂思涸則奏之神逸乃屬文】
【宦官】魚朝恩【至徳初監李光廷軍 九節度圍相州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觀軍容使始此 以神防兵屯陝思明陷洛長駈至硖石诏益兵十萬使神防将衛伯玉敗賊 洛平還屯陜 詳見代宗】
李輔國【貌儜陋畧通書計 事髙力士 使主廐中簿最 王鉷使典禾豆能檢擿耗欺馬肥與謀誅國忠 靈武勸即位 四方章奏軍符委之 龊龊謹宻取人主親信而内深賊 不啖葷為浮屠詭行人以為柔良 宰相羣臣欲見天子皆因以請 察事聽兒數十 捕逮流降未始上聞 诏書下輔國署已乃行 李揆父事之号五父貴幸呼五郎 李岘叩頭言且亂國诏勑不由中書者必審覆 譛太上皇交通外人自以兵刼遷之西内以功遷兵部尚書 諷宰相裴冕聮表薦為相上宻使蕭華止冕 帝寝疾張後召代宗圖之不從輔國伏兵殺後 代宗即位尊為尚父事皆闗白輔國自安使俠者刺之投首溷中】
【酷吏】崔器【污祿山僞官 義兵至更募衆應之 走靈武呂諲以為中丞 深文诋從賊王官陳希烈達奚尹等數百人死李岘執奏以六等定罪病亟叩頭若謝罪曰達奚尹訴于我】
毛若虛【上還京請掊天下财資國用 覆囚先取家赀定賊 權震朝廷羣臣屏息 貶死】
【逆臣】安祿山【天寳十二載冬反 肅宗至徳二年正月子慶緒殺之自立】
慶緒【廣平王率嗣業子儀讨之複東都慶緒大敗走邺 乾元元年诏子儀以九節度兵讨之于邺慶緒又大敗 求救于史思明且請以位讓之思明兵至九節度師潰 思明因入邺斬慶緒而留其子朝義守之父子共三年滅】
史思明【突厥種 與祿山共裡先一日生故相善天寳入奏帝賜坐竒之曰爾貴在晚 祿山反留守範陽 執杲卿陷九郡進圍饒陽 光弼收常山子儀取趙郡合攻之敗走 屬潼闗潰召光弼等還思明軍複張 攻土門大敗 再陷常山 攻平原遂進圍信都 慶緒敗于相州遂殺慶緒稱大燕 乗勝陷洛陽 敗光弼等于北邙】
朝義【使駱悅殺其父思明 王師讨之敗走 仆固?圍之莫州 田承嗣使之走幽州 李懐仙斬之歸長安父子凡四年】
田承嗣 李懐仙 李寳臣【并祿山思明将 史朝義敗歸朝 代宗即位因懐恩請皆以為節度遂為藩鎮 詳見代宗藩鎮類】
古今紀要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