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憶童年
關燈
小
中
大
我生于光緒廿一年乙未(一八九五年),就是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那一年。
我父親是熱心西學熱心維新的人,所以家裡一面挂着一幅彩色石印的光緒皇帝的像,一面挂着一個外國女孩子的像,堆着一個笑臉,雙手拿着一頂破爛草帽,裡邊承着幾粒新生的雞蛋。
我母親愛它,所以挂起來。
這便是我的家。
我母親針線紅籃裡,有一本不知怎樣流到我家的美國婦女雜志,大概所謂Slickmagazine,紙張是光滑的。
母親用那本舊雜志來放她的繡線。
影響于我最深的,一是我的父親,二是我的二姐,三是漳洲的西溪的山水。
最深的還是西溪的山水。
父親是維新派,又是做夢的理想家,替我做入柏林大學的夢。
二姐是勉勵我上進讀書成名的人。
以外我有一個溫柔謙讓天下無雙的母親,她給我的是無限無量恒河沙數的母愛,永不罵我,隻有愛我。
這源泉滾滾晝夜不息的愛,無影無蹤,而包羅萬有。
說她影響我什麼,指不出來,說她沒影響我,又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大概就是像春風化雨。
我是在這春風化雨母愛的庇護下長成的。
我長成,我成人,她衰老,她見背,留下我在世。
說沒有什麼,是沒有什麼,但是我之所以為我,是她培養出來的。
你想天下無限量的愛,是沒有的,隻有母愛是無限量的。
這無限量的愛,一人隻有一個,怎麼能夠遺忘? 我們家居平和縣坂仔之鄉,父親是長老會牧師。
坂仔又稱東湖,在本地人,"湖"字是指四面高山圍繞的平原。
前後左右都是層巒疊嶂,南面是十尖(十峰之謂),北面是陡立的峭壁,名為石缺,狗牙盤錯,過嶺處危崖直削而下。
日出東方,日落西山,早霞餘晖,都是得天地正氣。
說不奇就不奇,說奇是大自然的幻術。
南望十尖的遠嶺,雲霞出沒。
幼年聽人說,過去是雲霄縣。
在這雲山千疊之間,隻促少年孩子的夢想及幻想。
生長在這雄壯氣吞萬象的高山中,怎能看得起城市中之高樓大廈?如紐約的摩天,說他"摩天",才是不知天高地厚,哪裡配得上?我的人生觀,就是基于這一幅山水。
人性的束縛,人事之騷擾,都是因為沒有見過,或者忘記,這海闊天空的世界。
要明察人類的渺小,須先看宇宙的壯觀。
又一使我不能忘懷的是西溪的夜月。
我十歲,父親就令我同我的三哥(憾廬)四哥(早殁)到廈門鼓浪嶼入小學。
坂仔到廈門不過一百二十裡,但是船行而下,那時須三四天。
漳洲西溪的"五篷船"隻能到小溪,由小溪到坂仔的十二三裡,又須換小艇,過淺灘處(本地人叫為"濑")船子船女須跳下水,幾個人把那隻艇肩扶逆水而上。
但是西溪五篷船是好的。
小溪到龍溪,一路山明水秀,遲遲其行,下水走兩天,上水須三天。
幼年的我,快樂無比的享受這山川的靈氣及夜月的景色。
船常在薄暮時停泊江中。
船尾總有一小龛,插幾根香,敬馬祖婆,有時也有關聖帝爺。
中國平民總是景仰忠勇之氣,所以關羽成為大家心悅誠服的偶像。
在那夜色蒼茫的景色,船子抽他的旱煙,喝他的苦茶。
他或同行的人講給我們聽民間的故事。
遠處他船的篝燈明滅,隔水吹來的笛聲,格外悠揚。
這又叫我如何看得起城市中水泥筆直的大道? 父親是幽默成性,常在講台上說笑話。
但他也有義憤填胸之時。
他身體是好的,是幼時窮苦練出來的。
我幼時常看見他肩上的疤痕。
我祖母也是強壯的;他曾經在本鄉五裡沙,用挑擔的木棍(叫"禀擔")把男人趕出鄉外。
他告訴我們小時肩挑賣糖,天雨時祖母又趕緊炒豆,叫他挑賣豆仔酥。
也因為監獄
我父親是熱心西學熱心維新的人,所以家裡一面挂着一幅彩色石印的光緒皇帝的像,一面挂着一個外國女孩子的像,堆着一個笑臉,雙手拿着一頂破爛草帽,裡邊承着幾粒新生的雞蛋。
我母親愛它,所以挂起來。
這便是我的家。
我母親針線紅籃裡,有一本不知怎樣流到我家的美國婦女雜志,大概所謂Slickmagazine,紙張是光滑的。
母親用那本舊雜志來放她的繡線。
影響于我最深的,一是我的父親,二是我的二姐,三是漳洲的西溪的山水。
最深的還是西溪的山水。
父親是維新派,又是做夢的理想家,替我做入柏林大學的夢。
二姐是勉勵我上進讀書成名的人。
以外我有一個溫柔謙讓天下無雙的母親,她給我的是無限無量恒河沙數的母愛,永不罵我,隻有愛我。
這源泉滾滾晝夜不息的愛,無影無蹤,而包羅萬有。
說她影響我什麼,指不出來,說她沒影響我,又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大概就是像春風化雨。
我是在這春風化雨母愛的庇護下長成的。
我長成,我成人,她衰老,她見背,留下我在世。
說沒有什麼,是沒有什麼,但是我之所以為我,是她培養出來的。
你想天下無限量的愛,是沒有的,隻有母愛是無限量的。
這無限量的愛,一人隻有一個,怎麼能夠遺忘? 我們家居平和縣坂仔之鄉,父親是長老會牧師。
坂仔又稱東湖,在本地人,"湖"字是指四面高山圍繞的平原。
前後左右都是層巒疊嶂,南面是十尖(十峰之謂),北面是陡立的峭壁,名為石缺,狗牙盤錯,過嶺處危崖直削而下。
日出東方,日落西山,早霞餘晖,都是得天地正氣。
說不奇就不奇,說奇是大自然的幻術。
南望十尖的遠嶺,雲霞出沒。
幼年聽人說,過去是雲霄縣。
在這雲山千疊之間,隻促少年孩子的夢想及幻想。
生長在這雄壯氣吞萬象的高山中,怎能看得起城市中之高樓大廈?如紐約的摩天,說他"摩天",才是不知天高地厚,哪裡配得上?我的人生觀,就是基于這一幅山水。
人性的束縛,人事之騷擾,都是因為沒有見過,或者忘記,這海闊天空的世界。
要明察人類的渺小,須先看宇宙的壯觀。
又一使我不能忘懷的是西溪的夜月。
我十歲,父親就令我同我的三哥(憾廬)四哥(早殁)到廈門鼓浪嶼入小學。
坂仔到廈門不過一百二十裡,但是船行而下,那時須三四天。
漳洲西溪的"五篷船"隻能到小溪,由小溪到坂仔的十二三裡,又須換小艇,過淺灘處(本地人叫為"濑")船子船女須跳下水,幾個人把那隻艇肩扶逆水而上。
但是西溪五篷船是好的。
小溪到龍溪,一路山明水秀,遲遲其行,下水走兩天,上水須三天。
幼年的我,快樂無比的享受這山川的靈氣及夜月的景色。
船常在薄暮時停泊江中。
船尾總有一小龛,插幾根香,敬馬祖婆,有時也有關聖帝爺。
中國平民總是景仰忠勇之氣,所以關羽成為大家心悅誠服的偶像。
在那夜色蒼茫的景色,船子抽他的旱煙,喝他的苦茶。
他或同行的人講給我們聽民間的故事。
遠處他船的篝燈明滅,隔水吹來的笛聲,格外悠揚。
這又叫我如何看得起城市中水泥筆直的大道? 父親是幽默成性,常在講台上說笑話。
但他也有義憤填胸之時。
他身體是好的,是幼時窮苦練出來的。
我幼時常看見他肩上的疤痕。
我祖母也是強壯的;他曾經在本鄉五裡沙,用挑擔的木棍(叫"禀擔")把男人趕出鄉外。
他告訴我們小時肩挑賣糖,天雨時祖母又趕緊炒豆,叫他挑賣豆仔酥。
也因為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