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我編《當代漢英詞典》①
關燈
小
中
大
","改善投資環境","探勘大陸礁層的石油資源",而"由輕油裂解的設備,年産乙烯二十萬噸以上"。
這種思想比前精确多了,與古文"雞有五德",思想文字,全不同了。
現代語文、英文、法文所能表出,我們也能表出。
三、定辭——定辭是本書的基要工作,目的為定單音組及多音組的辭語(WORDS)及其文法詞類。
國語有多少辭語,到現在無人曉得。
這個悲慘的局面,是作者發憤負起這重大責任的原因。
以前的字書,忽略"詞"的形成及其詞類。
文言是多單音組的,現代的國語決不是。
因為在文字上,我們已有部首的分别,如"胡、湖、糊、蝴",不受同音字的困擾。
在口語上,一定須解決這個困擾,所以胡成胡子、糊成漿糊、蝴成蝴蝶、虎成老虎、月稱月亮、日稱太陽。
因為意思明了,是語言第一條通則,多音組的辭語自然而然演化出來。
今日的國語,八成是多音組的,文言之單音必定加上一音。
例如通常的助動詞及介詞: 能——能夠但——但是可——可以雖——雖然必——必須且——而且将——将要或——或者需——需要如——如果應——應該倘——倘使我們文化思想的字就是多音辭。
如問題、答案、會議、議論、相信、懷疑、服從、決定、研讨、夢想、推敲、推測、推動、推舉、贊成、反對等,不一而足。
所以,辭不定,就意象不明,學者捉摸不定。
"重"字有沉重一義,而不能不舉出嚴重(時局、病勢),隆重(典禮)、穩重、厚重(人品)。
相反的"輕"一字,孳乳成為輕浮(人品——形容詞)、輕松(一下——動詞),輕易(不可告人——狀詞)。
輕慢(鄙薄)是他動詞,輕薄是形容詞,或作他動詞用,(給他輕薄一頓)。
沒有這些多音組的辭,我們隻能說粗鄙光滑滑的字了。
四、情景——由以上所述,我們可知國語中,辭語有情景的限制,用處各有不同,或他地可能用,此地不能用。
凡語言都始于"情景",最平常如打電話叫對方不要挂起來,便是一種情景,英文為waitaminute,法文為nequittezpa,德文為einAugenblick,情景同而文字不同。
這種情景的限制,必一一标出。
本書中(AC)即指經書、史記、漢書、六朝古文的古義,現在并不通行。
在這部詞典古義從簡,不過聊備一格而已,且不必舉例。
(MC)即指中古白話,是已往白話文學,唐詩、宋詞、元曲及明清小說,所有過去的白話,現在并不通用,出處可查國語詞典。
(LL)指文言與白話相對。
由古文中提煉出來之辭語,雖然或出詩、書、易,但已渾成國語之一部。
但文言辭語不宜亂用,否則行文時,多古僻字句。
(DIAL)指方言辭語及用法。
此外很多辭語,用處用地都有情景的限制。
如 (Court)限于禮貌稱呼時用之。
(SI)即指俚語。
此外,還有譏諷(satir),戲谑(facet),輕鄙(derog),謾罵(abuse),鄙俚(vulgar),文雅(litr)等用法,合時用之,則得宜。
(Coll)指口語,在口語上用之,行文則難登大雅之堂。
五、傳神——白居易說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上自聖賢,下至愚癔,微及豚魚,幽及鬼神,群分而氣同,形異而情一。
未有聲入而不應,情交而不感者"(《與元稹書》)。
他獨得千古之秘,深知語言發乎情景,而寄托音聲,始由音聲生出意義。
語言不但達意,且可傳神。
傳神必有其地其時,故又曰:"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
"文章詩歌,都有感人作用,必得其地,必得其事,必得其情,必得其景,然後感人也深。
故本書于辭語之用處,三緻意焉。
這種思想比前精确多了,與古文"雞有五德",思想文字,全不同了。
現代語文、英文、法文所能表出,我們也能表出。
三、定辭——定辭是本書的基要工作,目的為定單音組及多音組的辭語(WORDS)及其文法詞類。
國語有多少辭語,到現在無人曉得。
這個悲慘的局面,是作者發憤負起這重大責任的原因。
以前的字書,忽略"詞"的形成及其詞類。
文言是多單音組的,現代的國語決不是。
因為在文字上,我們已有部首的分别,如"胡、湖、糊、蝴",不受同音字的困擾。
在口語上,一定須解決這個困擾,所以胡成胡子、糊成漿糊、蝴成蝴蝶、虎成老虎、月稱月亮、日稱太陽。
因為意思明了,是語言第一條通則,多音組的辭語自然而然演化出來。
今日的國語,八成是多音組的,文言之單音必定加上一音。
例如通常的助動詞及介詞: 能——能夠但——但是可——可以雖——雖然必——必須且——而且将——将要或——或者需——需要如——如果應——應該倘——倘使我們文化思想的字就是多音辭。
如問題、答案、會議、議論、相信、懷疑、服從、決定、研讨、夢想、推敲、推測、推動、推舉、贊成、反對等,不一而足。
所以,辭不定,就意象不明,學者捉摸不定。
"重"字有沉重一義,而不能不舉出嚴重(時局、病勢),隆重(典禮)、穩重、厚重(人品)。
相反的"輕"一字,孳乳成為輕浮(人品——形容詞)、輕松(一下——動詞),輕易(不可告人——狀詞)。
輕慢(鄙薄)是他動詞,輕薄是形容詞,或作他動詞用,(給他輕薄一頓)。
沒有這些多音組的辭,我們隻能說粗鄙光滑滑的字了。
四、情景——由以上所述,我們可知國語中,辭語有情景的限制,用處各有不同,或他地可能用,此地不能用。
凡語言都始于"情景",最平常如打電話叫對方不要挂起來,便是一種情景,英文為waitaminute,法文為nequittezpa,德文為einAugenblick,情景同而文字不同。
這種情景的限制,必一一标出。
本書中(AC)即指經書、史記、漢書、六朝古文的古義,現在并不通行。
在這部詞典古義從簡,不過聊備一格而已,且不必舉例。
(MC)即指中古白話,是已往白話文學,唐詩、宋詞、元曲及明清小說,所有過去的白話,現在并不通用,出處可查國語詞典。
(LL)指文言與白話相對。
由古文中提煉出來之辭語,雖然或出詩、書、易,但已渾成國語之一部。
但文言辭語不宜亂用,否則行文時,多古僻字句。
(DIAL)指方言辭語及用法。
此外很多辭語,用處用地都有情景的限制。
如 (Court)限于禮貌稱呼時用之。
(SI)即指俚語。
此外,還有譏諷(satir),戲谑(facet),輕鄙(derog),謾罵(abuse),鄙俚(vulgar),文雅(litr)等用法,合時用之,則得宜。
(Coll)指口語,在口語上用之,行文則難登大雅之堂。
五、傳神——白居易說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上自聖賢,下至愚癔,微及豚魚,幽及鬼神,群分而氣同,形異而情一。
未有聲入而不應,情交而不感者"(《與元稹書》)。
他獨得千古之秘,深知語言發乎情景,而寄托音聲,始由音聲生出意義。
語言不但達意,且可傳神。
傳神必有其地其時,故又曰:"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
"文章詩歌,都有感人作用,必得其地,必得其事,必得其情,必得其景,然後感人也深。
故本書于辭語之用處,三緻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