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關于《人間世》①

關燈
救火的内行話,我讀了也有味也有益。

    中國教科書的黑幕,有書局老闆敢寫出來嗎?中國銀行界怎樣靠公債維持,寫來豈非有味而又有益的文章,但是銀行經理,他肯執筆嗎?交易所夥計他敢執筆嗎?上海愛多亞路寶成裡之夜生活,小癟三鴉片鬼不乏能文之人,他們肯特寫出來嗎?中國納妾者,離婚者多多少少,他們肯赤條條把他們實情實理講出來嗎?再淺一點,男女同學是好是壞,此中不乏問題,為何沒人肯來反對或辯護,或叙述他或她的經驗?更淺一點,結婚男女第一年經驗如何,誰肯老實寫來?再高一點,考試院成立以來所幹何事,有人能系統的記載及說明其苦衷嗎?這些都可代表西洋雜志的文章題目。

    可見中國雜志是死的,西洋雜志是活的。

    西洋雜志是反映社會,批評社會,推進人生,改良人生的,讀了必然增加智識,增加生趣。

    中國雜志是文人在亭子間制造出來的玩意,是讀書人互相慰藉無聊的消遣品而已。

     本刊為要打開此一條路,拟先将二種想法開始做去。

    (一)提倡"特寫"。

    特寫是西洋雜志所謂Features。

    特寫之特征是材料須直接由現實社會去調查搜尋,然後組織成篇,或加以批評意見。

    西洋記者都受過這種訓練,要攢入社會中去訪察材料,不容你随便拿起筆來,抄抄書亂放屁。

    從前美國記者AgnesSmedley住上海,這位美國姑娘才利害哩!她不會說中國話,但是不到幾個月,已寫成上海工廠生活之大文,竟有許多我們都還不知道的事實。

    她就是跑,她不輕視外勤工作。

    所以她的材料是活的。

    文筆好見解好的人,寫出來自然好,因為他能抓到重要問題,而不失于瑣碎,又能運用輕松筆調,寫來叫人喜歡。

    譬如西洋ArthurRansome,WalterDuran-ty便是此類有學問有思想的上乘記者,他們的文章聲價非常之高。

    本刊登過的《王德林》、《牙行》、《馬來人》及《鬥行》諸篇便屬于特寫性質。

    随舉一二題目,如《古北口之戰》、《我入關的經驗》、《今日之青島》、《易培基之行蹤》、《一來年之江民聲》便是,隻要大家有好腳腿,肯跑,便有文章可做。

     (二)辟"西洋雜志文"一欄。

    從下期起,取消"譯叢",而添此欄,每期四五千字。

    宗旨:(A)叫許多不懂洋文的人也可看到西洋雜志文,(B)叫人看西洋雜志文之體裁筆調及材料是怎樣個樣式。

    我們不管文學不文學,此欄并不要介紹西洋文學,隻是叫人見識見識西洋雜志是怎樣有益而且有味與社會人生有關之文字。

    要想投稿的也可以來。

     話雖這樣說,非破除文人階級,等到中國的銀行經理、救火隊長、教育行政官、書局老闆、流氓癟三、獄卒監犯都肯撰稿,我這理想終久不會實現。

    今日雜志文一大毛病就是:文人筆力太好而腳腿太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