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關于《人間世》①
關燈
小
中
大
①原題為《關于本刊》。
凡創作的理想,必經過相當的試驗、誤會、堅持,然後成功。
本刊出版以來,經各方投稿者的贊助,始有今日,近來外稿越來越多而越好,更能接近原來的理想。
但是在本人仍認為心中想要實現的理想雜志尚未實現,其能實現與否須靠撰稿人幫忙,所以把這一點意思寫下如左。
本刊宗旨在提倡小品文筆調,即娓語式筆調,亦曰個人筆調,閑适筆調,即西洋之FamiliarStyle,而範圍卻非如古之所謂小品。
要點在擴充此娓語筆調之用途,使談情說理叙事紀實皆足以當之。
其目标仍是使人"開卷有益,掩卷有味"八個大字。
要達到這八個大字的目标,非走上西洋雜志之路不可。
西洋雜志好的就是叫人開卷有益,掩卷有味。
中國的雜志文字,輕者過輕,重者過重,内容有益便無味,有味便無益。
如某雜志一翻開目錄,就是××之鳥瞰,××之展望,××之檢讨,××之動向,老實說,誰會去讀這些文章,故曰有益而無味。
如小品之風也月也雪也金魚也,味倒有矣,而益則無,雖可讀,卻非不可不讀,讀了也毫無所得,故曰有味而無益。
然在西洋雜志卻常見既有味又有益的作品,增加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靈機,非但可讀,并且不可不讀。
我嘗給他分析一下,得以下結果: (一)意見比中國自由。
因用了個人筆調,篇篇是有獨見,得自經驗,出自胸襟的話,或牧師叙述為何不叫他的兒子做牧師,教科書書局編輯揭教科書之黑幕,某人贊成納妾,某人反對蜜月旅行,大家自由的,大膽的,發揮下去,這是有價值的文學,也即是誠實的文學。
中國所以如此大家依樣畫葫蘆,因為中國人善罵,怕罵便不能說出心中的話,而結果流為白茅千裡世界。
口未開已先知其衛道,筆未下已可斷其投機。
故必有人敢挨罵,吊詭谲奇,才能打破這個僞道學的局面。
《論語》曾經有過兩篇大膽的文章,一是洋人寫的《開房間》,一是女子寫的《一月一次的刑罰》,便是此種大膽的文字,也是誠實的文字。
(二)文字比中國通俗。
西洋雜志撰文者,并不把文字看成寶貝,就是用筆說話而已,而且因為西洋雜志是要給家家戶戶婦人小子看的,他們已經演成極通俗的雜志文體,叫人人看得下去。
(三)作者比中國普遍。
中國文字成為一種階級的專利,報上投稿者,都是靠筆吃飯的人。
這些人三成是書呆子,七成是未曾好好讀書的。
我自己二者兼而有之,我們這般人談天說地有什麼價值?叫我寫一篇蕃薯種法我是寫不來的。
因為你也是文人,我也是文人,說來說去還是我們的玩意兒,看誰書袋掉的利害,筆鋒練的尖利,誰便是高手,但是這種文字有什麼價值?西洋人沒有這樣尊重文學,所以雜志投稿的人,也各種各式的人都有。
有賣汽車的教人買舊汽車的秘訣,有救火隊長叙述
凡創作的理想,必經過相當的試驗、誤會、堅持,然後成功。
本刊出版以來,經各方投稿者的贊助,始有今日,近來外稿越來越多而越好,更能接近原來的理想。
但是在本人仍認為心中想要實現的理想雜志尚未實現,其能實現與否須靠撰稿人幫忙,所以把這一點意思寫下如左。
本刊宗旨在提倡小品文筆調,即娓語式筆調,亦曰個人筆調,閑适筆調,即西洋之FamiliarStyle,而範圍卻非如古之所謂小品。
要點在擴充此娓語筆調之用途,使談情說理叙事紀實皆足以當之。
其目标仍是使人"開卷有益,掩卷有味"八個大字。
要達到這八個大字的目标,非走上西洋雜志之路不可。
西洋雜志好的就是叫人開卷有益,掩卷有味。
中國的雜志文字,輕者過輕,重者過重,内容有益便無味,有味便無益。
如某雜志一翻開目錄,就是××之鳥瞰,××之展望,××之檢讨,××之動向,老實說,誰會去讀這些文章,故曰有益而無味。
如小品之風也月也雪也金魚也,味倒有矣,而益則無,雖可讀,卻非不可不讀,讀了也毫無所得,故曰有味而無益。
然在西洋雜志卻常見既有味又有益的作品,增加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靈機,非但可讀,并且不可不讀。
我嘗給他分析一下,得以下結果: (一)意見比中國自由。
因用了個人筆調,篇篇是有獨見,得自經驗,出自胸襟的話,或牧師叙述為何不叫他的兒子做牧師,教科書書局編輯揭教科書之黑幕,某人贊成納妾,某人反對蜜月旅行,大家自由的,大膽的,發揮下去,這是有價值的文學,也即是誠實的文學。
中國所以如此大家依樣畫葫蘆,因為中國人善罵,怕罵便不能說出心中的話,而結果流為白茅千裡世界。
口未開已先知其衛道,筆未下已可斷其投機。
故必有人敢挨罵,吊詭谲奇,才能打破這個僞道學的局面。
《論語》曾經有過兩篇大膽的文章,一是洋人寫的《開房間》,一是女子寫的《一月一次的刑罰》,便是此種大膽的文字,也是誠實的文字。
(二)文字比中國通俗。
西洋雜志撰文者,并不把文字看成寶貝,就是用筆說話而已,而且因為西洋雜志是要給家家戶戶婦人小子看的,他們已經演成極通俗的雜志文體,叫人人看得下去。
(三)作者比中國普遍。
中國文字成為一種階級的專利,報上投稿者,都是靠筆吃飯的人。
這些人三成是書呆子,七成是未曾好好讀書的。
我自己二者兼而有之,我們這般人談天說地有什麼價值?叫我寫一篇蕃薯種法我是寫不來的。
因為你也是文人,我也是文人,說來說去還是我們的玩意兒,看誰書袋掉的利害,筆鋒練的尖利,誰便是高手,但是這種文字有什麼價值?西洋人沒有這樣尊重文學,所以雜志投稿的人,也各種各式的人都有。
有賣汽車的教人買舊汽車的秘訣,有救火隊長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