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瑜珈與煉丹

關燈
精液,未得咽。

    複前法閉息內觀。

    納心丹田,調息漱津,皆依前法。

    如此者三。

    津液滿口,即低頭咽下,以氣進入丹田。

    須用意精猛,令津與氣谷穀然有聲。

    徑入丹田,又依前法為之。

    凡九閉息三咽津而止。

    然後以左右手熱摩兩腳心,及臍下腰脊問,皆令熱徹。

    次以兩手摩熨眼面耳項,皆令極熱。

    仍案捉鼻樑左右五七下。

    梳頭百餘梳而臥,熟寢至明。

     吞咽唾液是根據下面生理的推論,與道家五行宇宙論密切相關,我們未免覺得怪誕,可是對相信此種宇宙論的人則頗有道理。

    蘇東坡所寫最難懂的一篇散文叫"續養生論",在這篇文章裏,他把中國極其難懂的古語"龍從火裏出""虎向水中生"解釋得十分令人滿意。

    蘇東坡說,我們隨時都在焚燒自己的精力,主要是兩種方式:第一:包括種種情緒上的紛擾,如惱怒、煩悶、情愛、憂愁等;第二:包括汗、淚、排洩物。

    在道家的宇宙論裏,火用虎代表,水用龍代表。

    代表火或控制火者為心,代表水者為腎。

    根據蘇東坡的看法,火代表正義,所以在心控制身體之時,其趨勢是善。

    另一方面,人的行動著受腎控制,其趨勢則為邪惡(腎一字在中國包含性器)。

    所以腎控制人體之時,人就為獸欲所左右,於是"龍從水中生",意即毀損元氣。

    在另一方面,我們就受心火所引起的情緒不寧所騷擾了。

    我們怒則鬥,失望憂愁則頓足,喜則舞。

    每逢情緒如此激動,身上的精力元氣則由心火而焚毀,此之謂"虎從火裏出"。

    照蘇東坡說,這兩種毀損元氣都是"死之道也"。

    因此我們應當藉心神的控制,一反水火正常的功能。

    而吞咽唾液是把心火向腎方面壓下去之意。

     此外,道家還努力追求"外丹",又名"方士丹",也就是"仙丹",就是長生不死之藥。

    像歐洲的煉金術士一樣,中國道士求"方士丹",一為變低級金屬為純金,一為返老還童,恢復青春。

    也和歐洲的煉金術士一樣,中國道士也主要用汞的化合物來制煉。

    因為汞的特殊勝質,有如金屬的光澤,重量大,其比重近于黃金(原子重各自為二百、一百九十七),比較易於流動,和金屬物如金與銅,因接觸而混合,還有變成氣體、粉末、液體等有趣的變化——因此,這種金屬自然引起煉金術士的注意,不管東方、西方,都認為是最容易煉成人造金的原料。

    在蘇東坡時代,中國的煉金術大部分是受阿拉伯的影響,就和歐洲一樣。

    但是在漢代,卻有記載,說有中國人煉金成功,我們想大概是用金的化合物煉的。

    在晉朝有道士葛洪,曾說用金與水銀煉製成藥,可延緩衰老或死亡。

    他說:"凡草木燒之即燼,而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轉成丹砂,其去幾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

    "他又說丹分為九品,按煉製程式而效力不同。

    最精者人服後三日成仙,最次者則需時三年。

    煉丹之原料為朱砂、白礬、雄黃(三硫化砷)、磁石,以及曾青。

     《春請記聞》的作者何精——他父親曾由蘇東坡推薦為官——曾在書中以一章之多的篇幅記載長生不死之藥,有關長生不死之藥的種種情形,當時很流行。

    何返所說的幾個人,本書上已經提過,另有幾個人是何蓬的親戚,其中有數則故事是作者經驗之談。

    此書和一本叫《蘇沈良方》的書(傳為蘇東坡與沈括合編),記載過一切煉朱砂的方法。

    若讀完那些故事和煉丹方法,就會得到下列的印象。

    總是有一座煉丹爐,煉丹者用水銀、硫磺、銅、銀、砷、合金、硝酸鹽,或是硝石煉製。

    也許他們還試試硫化金。

    硫化汞(辰砂)和硫化金,都可用做紅顏料。

    各類汞合金還當藥物服用。

    按當時並不可靠的記載,不少的道士都有化鋼成金的秘方。

    必然有造出紫紅色的金化合物,鑄成各式器皿,曾經大發其財。

    也可能有道士在銅器上塗水銀,當做銀子賣與無知鄉民。

    他們將金汞融合,自然不是難事。

    他們又將硫和汞混合,稱為"黃金",又稱為"死硫"。

     有一個故事流傳,說有一個道士確能造出真金,京都的商人都試不出是偽造。

    由於何蓬的記述,我相信那個道士用的是金礦砂,他能從其中提煉黃金。

    其中詭詐之處是道士說他用的是一種銅砂,所以用銅變黃金的說法自然就轟動了。

    他能向何精的一個親戚表演銅變金。

    他說那礦砂是銅,他說他以銅砂狀攜帶,而不以純銅,是因為純銅在路途中有被偷竊的危險。

    那礦砂在火上加熱,但並不融化。

    等道士在鍋中放入一點白色粉末,結果變成了黃金。

     道士的經歷是這樣:道士和兩個朋友在幾年前決定各奔前程,約定十年之後在某處相會。

    他們在中間這段日子分頭去尋求"道士丹"的秘訣。

    等再度相遇,便大家共用此一秘訣。

    尋到此秘訣的人把經過告訴別人,他自己並沒做富商,已然出了家。

    下麵便是他的經過。

     幾個朋友在指定的地方相會時,大家比較尋求的結果。

    已經出家的那個道士告訴朋友他已得到妙訣,隻是所煉成品尚含有雜質,有欠精純。

    一個朋友說他已得到一種藥粉,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