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關燈
小
中
大
我的記憶是張永興,又平常總認為在都亭橋下兼營葷粥面食生意的他們家屬是姓張,所以在沒有更客觀的證明之前,不想依據别個人的記憶來改正自己的記憶了。
七九頁:施姓師爺即施理卿,名燮。
那時他由幕而官,所以離開南京,辛亥後還曾做過江海關監督,湖北交涉員兼海關監督,并未先歸道山。
七三頁:義房十二世兄弟中間,應把黻臣(即恩老爺,亦稱恩官)加入。
藕琴公下應加“子四,長冠五,次鳳華,鳳翎,鳳安,返紹時隻剩冠五一人,餘皆夭折,因黻臣無子女,以冠五兼祧”。
七一頁:戊戌六月玉田公去世,是丁酉之誤。
案此處原文不誤。
查辛醜日記,六月十九日項下雲:玉田叔祖三周年拜忏。
又我于丁酉年初往杭州,至戊戌五月回家,玉田公去世的時候我曾往送入殓,所以不可能是在丁酉年間。
一四四頁:申屠泉不是被人抛磚擊死的,乃是和一個名叫阿意的泥水匠盜掘了朱姓的祖墳,事發潛逃,不知所終。
一四六頁:傅澄記米店老闆名傅阿三,小老闆傅德全。
一四九頁:唐将軍廟在長慶寺南首,廟與寺之間尚隔一關帝廟,不過裡面和寺是走得通的。
穆神廟在長慶寺的斜對面,說間壁誤。
一四七頁:屠寶林太娘還有兩個兒子,一名阿煥,已娶妻,一名阿燮,沒有成家,本來都是錫箔司務,後來不知為何均出外謀生。
阿燮一去不返,傳說已做了和尚;阿煥回來過一次,再出去以後就不知去向了。
一四一頁:屠寶林太娘的柴店叫屠正泰。
錫箔店的老闆名叫王咬臍。
一五六頁:魯老太太的放腳是和我的女人謝蕉蔭商量好一同放的。
“金魚”在說了放腳是要嫁洋鬼子的話以外,還把她們稱為“妖怪”。
金魚的老子(即椒生)也給她們兩人加了“南池大掃帚”的稱号,并責藕琴公家教不嚴,藕琴公卻冷冷的說了一句:“我難道要管媳婦的腳麼?”這位老頑固碰了一鼻子灰,就一聲不響的走了。
一一九頁:近鄰以搖船為生的四十,系六十之誤。
一〇三頁:在有一年年終,椒生和藕琴公在祝福祀神後,說起阿桐有好多天沒有出來了,該要餓死了吧?他兩人商量着叫我和仲翔各去拿了廿塊年糕兩串粽子,由我和仲翔拎着糕粽照着燈,四個人一道到大書房。
桐生是面牆躺着,見了亮光,擡頭一看,仍複躺下。
仲翔叫了兩聲“桐店王”,椒生和藕琴公接着說,這是給你過年的,你慢慢的吃,一下子吃的太多是要吃壞的。
他卻仍然高卧,愛理不理的說:“安東好者!”(放在那裡好了)根本不是饅頭,也不是仲翔的事。
你的記載大概是誤信了仲翔的讕言吧。
案這兩則關于桐生的訂正都很好很有價值。
仲翔的勢利刻薄大家也多知道,但他人很聰明,戊戌以後就頗有新黨的氣味,當時與魯迅很談得來,因此時常聽他的談話,無意中就把有些讕言也聽了下來了。
一〇七頁:十五老太爺一直活到己亥以後,己亥是一八九九年,我于一九〇一年辛醜回到紹興的,還曾見過他。
一〇一頁:給桐生募錢買一套賣麻花燒餅的家夥,和替他向麻花攤擔保的,乃是伯而不是仲翔,這是藍老太太和謙少奶奶在罵桐生的時候,每次據為口實的。
至于仲翔他是一個勢利刻薄的人,他不向桐生剝削,已屬萬幸,哪肯幹這樣賠錢負責的傻事情呢?所以他在新台門賣掉後,拼住到老台門裡,在他将死的前兩年,也和他的老父一樣,念經茹素,忏悔平生了。
一八五頁:浙江初任教育司長是名鈞業的沈馥生,而不是衡山,大概是由鈞業誤憶到鈞儒吧?案此處本文中所說不誤,我到在杭州頭發巷的教育司去住過一個多月,看見沈衡山好多次,不會得誤記。
沈鈞業雖是紹興人,常聽陳子英說起,卻始終沒有見過面,所以和他是毫無關系的。
一九五四,十,二十。
七九頁:施姓師爺即施理卿,名燮。
那時他由幕而官,所以離開南京,辛亥後還曾做過江海關監督,湖北交涉員兼海關監督,并未先歸道山。
七三頁:義房十二世兄弟中間,應把黻臣(即恩老爺,亦稱恩官)加入。
藕琴公下應加“子四,長冠五,次鳳華,鳳翎,鳳安,返紹時隻剩冠五一人,餘皆夭折,因黻臣無子女,以冠五兼祧”。
七一頁:戊戌六月玉田公去世,是丁酉之誤。
案此處原文不誤。
查辛醜日記,六月十九日項下雲:玉田叔祖三周年拜忏。
又我于丁酉年初往杭州,至戊戌五月回家,玉田公去世的時候我曾往送入殓,所以不可能是在丁酉年間。
一四四頁:申屠泉不是被人抛磚擊死的,乃是和一個名叫阿意的泥水匠盜掘了朱姓的祖墳,事發潛逃,不知所終。
一四六頁:傅澄記米店老闆名傅阿三,小老闆傅德全。
一四九頁:唐将軍廟在長慶寺南首,廟與寺之間尚隔一關帝廟,不過裡面和寺是走得通的。
穆神廟在長慶寺的斜對面,說間壁誤。
一四七頁:屠寶林太娘還有兩個兒子,一名阿煥,已娶妻,一名阿燮,沒有成家,本來都是錫箔司務,後來不知為何均出外謀生。
阿燮一去不返,傳說已做了和尚;阿煥回來過一次,再出去以後就不知去向了。
一四一頁:屠寶林太娘的柴店叫屠正泰。
錫箔店的老闆名叫王咬臍。
一五六頁:魯老太太的放腳是和我的女人謝蕉蔭商量好一同放的。
“金魚”在說了放腳是要嫁洋鬼子的話以外,還把她們稱為“妖怪”。
金魚的老子(即椒生)也給她們兩人加了“南池大掃帚”的稱号,并責藕琴公家教不嚴,藕琴公卻冷冷的說了一句:“我難道要管媳婦的腳麼?”這位老頑固碰了一鼻子灰,就一聲不響的走了。
一一九頁:近鄰以搖船為生的四十,系六十之誤。
一〇三頁:在有一年年終,椒生和藕琴公在祝福祀神後,說起阿桐有好多天沒有出來了,該要餓死了吧?他兩人商量着叫我和仲翔各去拿了廿塊年糕兩串粽子,由我和仲翔拎着糕粽照着燈,四個人一道到大書房。
桐生是面牆躺着,見了亮光,擡頭一看,仍複躺下。
仲翔叫了兩聲“桐店王”,椒生和藕琴公接着說,這是給你過年的,你慢慢的吃,一下子吃的太多是要吃壞的。
他卻仍然高卧,愛理不理的說:“安東好者!”(放在那裡好了)根本不是饅頭,也不是仲翔的事。
你的記載大概是誤信了仲翔的讕言吧。
案這兩則關于桐生的訂正都很好很有價值。
仲翔的勢利刻薄大家也多知道,但他人很聰明,戊戌以後就頗有新黨的氣味,當時與魯迅很談得來,因此時常聽他的談話,無意中就把有些讕言也聽了下來了。
一〇七頁:十五老太爺一直活到己亥以後,己亥是一八九九年,我于一九〇一年辛醜回到紹興的,還曾見過他。
一〇一頁:給桐生募錢買一套賣麻花燒餅的家夥,和替他向麻花攤擔保的,乃是伯而不是仲翔,這是藍老太太和謙少奶奶在罵桐生的時候,每次據為口實的。
至于仲翔他是一個勢利刻薄的人,他不向桐生剝削,已屬萬幸,哪肯幹這樣賠錢負責的傻事情呢?所以他在新台門賣掉後,拼住到老台門裡,在他将死的前兩年,也和他的老父一樣,念經茹素,忏悔平生了。
一八五頁:浙江初任教育司長是名鈞業的沈馥生,而不是衡山,大概是由鈞業誤憶到鈞儒吧?案此處本文中所說不誤,我到在杭州頭發巷的教育司去住過一個多月,看見沈衡山好多次,不會得誤記。
沈鈞業雖是紹興人,常聽陳子英說起,卻始終沒有見過面,所以和他是毫無關系的。
一九五四,十,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