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小酒店裡

關燈
無論鹹亨也罷,德興也罷,反正酒店的設備都是差不多的。一間門面,門口曲尺形的櫃台,靠牆一帶放些中型酒瓶,上貼玫瑰燒五加皮等字,藍布包砂土為蓋。直櫃台下置酒壇,給客人吊酒時順便摻水,手法便捷,是酒店官本領之所在,橫櫃台臨街,上設半截栅欄,陳列各種下酒物。店的後半就是雅座,擺上幾個狹闆桌條凳,可以坐上八九十來個人,就算是很寬大的了。下酒的東西,頂普通的是雞肫豆與茴香豆。雞肫豆乃是用白豆鹽煮漉幹,軟硬得中,自有風味,以細草紙包作粽子樣,一文一包,内有豆可二三十粒。為什麼叫作雞肫豆的呢?其理由不明白,大約為的嚼着有點軟帶硬,仿佛像雞肫似的吧。茴香豆是用蠶豆,即鄉下所謂羅漢豆所制,隻是幹煮加香料,大茴香或是桂皮,也是一文起碼,亦可以說是為限,因為這種豆不曾聽說買上若幹文,總是一文一把抓,夥計也很有經驗,一手抓去數量都差不多,也就擺作一碟。此外現成的炒洋花生,豆腐幹,鹽豆豉等大略具備,但是說也奇怪,這裡沒有葷腥味,連皮蛋也沒有,不要說魚幹鳥肉了。本來這裡是賣酒附帶吃酒,與飯館不同,是很平民的所在,并不預備闊客的降臨,所以隻有簡單的食品,和樸陋的設備正相稱。但是五十年前,讀書人都不上茶館,認為有失身份,吃酒卻是可以,無論是怎樣的小酒店,這個風氣也是很有點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