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 四七與五十
關燈
小
中
大
四七有一個時期住在後園的“三間頭”裡。上文已經說及那是仁房所有的房屋,在園的東北角,從大門口進去,要走通五進房子,再通過整個園地,這園裡傳說有一條大火練蛇,是要撲燈光的,夏天野草長得三四尺高,他于晚間在這當中來去自如,這倒也是很可佩服的。随後他遷移到大書房裡,這不知道是在哪一時代,大抵已在他的晚年,他就在那裡病殁,至于年月那也已無可考了。
在大宗族的祠堂裡,舉行春秋祭祀,飲胙時小輩自由坐下在每桌的上下兩旁,隻留下旁邊的一把太師高椅,等輩分上排定的人來坐。這人反正是不認識的,輩分至少要高三輩,叫他作太公總是不會錯的,可能是一個二三十歲的店夥,也可能是癟三樣的人,全是要碰巧。在宗祠裡這種情形無法避免,平常吃忌日酒便比較好辦,例如四七那副尊容,衣服不幹淨,而且口多微詞,始終對于他的長兄夫婦醜诋惡罵,不肯休止;沒有固定坐位的小孩們便可以自主的不到他那一桌上去,沒有什麼困難。可是假如你不避忌他,跑去坐在他那裡,他也會知道你的好感,表示一點客氣,雖然他的嘲罵或是朗誦未必因而有所改變。對于他,大概隻有用這兩極端中的某一種辦法。
四七這人給予你以一種不愉快的印象,即使他的言動于你毫無關系,相反的是五十,他是個大陰謀家,可是人家見了他不但不害怕,而且反覺得可親近。我想這好有一比,四七大抵有點像狗,特别是一隻外國的牛狗,而五十則是一頭貓吧。五十據說曾在縣衙門的什麼庫房裡做過事,不過我們認識他時,早已什麼事都不幹,隻在誠房寄食,過着相當舒适的生活。這也是一個不可解的謎。他平常總說,“沒有錢愁它什麼,到時候總自會來的。”這句話不知有何事實或理論的根據,但在他卻并不是說的玩話,因為我們的确看他沒有窮過,說他有錢呢,那也當然并不是的,這些難問題我們無法解答,所能知道的也就隻是表面的瑣事罷了。
在大宗族的祠堂裡,舉行春秋祭祀,飲胙時小輩自由坐下在每桌的上下兩旁,隻留下旁邊的一把太師高椅,等輩分上排定的人來坐。這人反正是不認識的,輩分至少要高三輩,叫他作太公總是不會錯的,可能是一個二三十歲的店夥,也可能是癟三樣的人,全是要碰巧。在宗祠裡這種情形無法避免,平常吃忌日酒便比較好辦,例如四七那副尊容,衣服不幹淨,而且口多微詞,始終對于他的長兄夫婦醜诋惡罵,不肯休止;沒有固定坐位的小孩們便可以自主的不到他那一桌上去,沒有什麼困難。可是假如你不避忌他,跑去坐在他那裡,他也會知道你的好感,表示一點客氣,雖然他的嘲罵或是朗誦未必因而有所改變。對于他,大概隻有用這兩極端中的某一種辦法。
四七這人給予你以一種不愉快的印象,即使他的言動于你毫無關系,相反的是五十,他是個大陰謀家,可是人家見了他不但不害怕,而且反覺得可親近。我想這好有一比,四七大抵有點像狗,特别是一隻外國的牛狗,而五十則是一頭貓吧。五十據說曾在縣衙門的什麼庫房裡做過事,不過我們認識他時,早已什麼事都不幹,隻在誠房寄食,過着相當舒适的生活。這也是一個不可解的謎。他平常總說,“沒有錢愁它什麼,到時候總自會來的。”這句話不知有何事實或理論的根據,但在他卻并不是說的玩話,因為我們的确看他沒有窮過,說他有錢呢,那也當然并不是的,這些難問題我們無法解答,所能知道的也就隻是表面的瑣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