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新台門

關燈
《魯迅的家世》的第一節說,覆盆橋周家分作三房,叫作緻房中房及和房,中房的大部分移住在過橋台門,緻房的大部分移住在新台門,還有一部分留在老屋裡。這話是說得很對的,但末了一句稍欠明了,或者可以改為和房以及緻房中房的小部分都留在老屋裡,緻房底下又分智仁勇三房,留在老屋的是勇房的一派。

    我們所要說的隻是百草園,所以那老屋與過橋兩處隻好按下不表了。在新台門的智仁兩房底下各分作三房,智房下是興立誠三房,仁房下是禮義信三房,魯迅是屬于興房的。在魯迅的好些小說以及《朝華夕拾》裡,出現的智仁兩房的英雄頗不少,現在不及細說,隻好等後面有機會再談吧。

    台門的結構大小很不一定,大的固然可以是宮殿式的,但有些小台門也隻是一個四合房而已。例如魯迅的外婆家在安橋頭,便是如此,朝南臨河開門,門鬥左右是雜屋,明堂東為客室,西為廚房,中堂後面照例是退堂,兩旁前後各兩間,作為卧房。退堂北面有一塊園地,三面是籬笆。普通大一點的就有幾進,大抵大門儀門算一進,廳堂各一進,加上後堂雜屋,便已有五進了,大門儀門及各進之間都有明堂,直長的地面相當不小,至于每進幾開間,沒有一定,大抵自五間以至九間吧。就新台門來說,講房份應當直說,但講房屋卻該先來橫說才行,因為廳的間架與堂以後住屋的大小不同,所以要在這中間分一段落。廳屋三間,迤西一帶是大小書房及餘屋,後來出租開張永興壽材店的,這一部分有必要時再來說它。從大堂前起便是整排的房屋,西邊六間,所以這一進是九開間的,但後堂前三間外,因為地面稍收小,隻有五間帶一條弄堂,末一進也是同樣的寬,都是雜屋,沒有什麼結構。住屋分配是堂屋左右及迤西六間(即第三進),又第四進西偏三間半,第五進的西半,歸智房居住,仁房住在第三四進的東部,後園由智仁兩房另行分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