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倒梧桐記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誰知成棟十月二十四日到贛州府城下,二十六日五更黎明,聞城上呼董大哥者三。
成棟于夢中驚醒曰:董大成是吾中軍,彼呼之,吾軍已為彼有矣!亟披藍布短馬衣,跨一騾,不言疾走虔關,至梅關六百裡,兩晝夜大雨中,奔蹶前趨。
彼領兵三十萬,分為十大營,各營一總戎,成棟棄軍而走,十總戎亦尾之而行。
至進南安府城門,成棟若夢初覺,顧謂十人曰:爾等何得亦來?諸人曰:大老爺走矣,我不得不來。
成棟怒曰:胡說。
即手刃愛将楊□□。
二十萬士卒、器械,盡棄贛州城下,止餘百人南下,亦無顔再入端溪面君,因順流直下珠江,為再舉計。
此信達朝中,諸臣工亦不以為異,各為封章為轉升,仕籍紛紛,無别想、别技代成棟分憂。
若有過計如何外禦、如何内備,其啧為愚人矣。
至通政使疏陳乞職者,日以千計,閣臣票拟,止有「看議具奏」四字。
吏部門前如破窯記彩樓招贅一曲,瞎眼拆腳,俱來冀望。
文選司雖掌铨選之權,無出選之地。
廣東一省,非奉成棟旨咨,大小有司,不得擅為除授。
桂林、平樂則留守閣臣瞿式耜為政,慶遠、柳州則新興伯焦琏為政。
焦琏者,陳邦傅出京時京債主也。
浔、南、思、太四府,則原思恩伯今慶國公陳邦傳為政。
文選所以副乞陳之望,第給一空劄,為後日到部憑據而已。
兩衙門迎合彭年意,求元允歡顔,因共擊陳邦傅。
邦傅故浙東人,原廣西總兵,隆武三年春,挂征蠻将軍印。
成棟素賤惡之,以其丁亥年二月先有降表到羊城故也。
至是擊之者,科臣金堡最勁。
邦傅上疏雲:皇上兩三年幾次奔逃,流離颠沛之極,并無一位兩衙門官兵共嘗辛苦。
何今日即次稍安,侍禦濟锵,議論紛纭若是?如以臣為無饷無兵竊取勳爵,請即遣金堡為臣監軍,觀臣十年糧草、十萬鐵騎。
已醜年正月初十日疏入,十一日朱天麟票拟,有「金堡何來、朕亦未悉」之句。
時,嚴起恒久欲擠朱而無其隙,即以此票拟字樣密示吏科丁時魁。
時魁陡然震怒,連夜約結兩衙門,于十三日早盡率現在科道十六人進入丹墀,共言強臣箝結言官之口,将來唐末節度可虞、宗周守府再見,因哄叫而出曰:我等不做官矣。
将公服袍帶擲棄庭中,小帽白衣冠而出,所恃者李元允也。
元允承彭年之橐鑰,權通大内,勢逼至尊。
時,永曆帝正在穿堂,召太仆馬光追論五年前永州被難逃入全州事。
忽聞外變,兩手震索,茶遂傾衣,情實可憫。
可恨時魁等隐情,金堡原任臨清州知州,李賊來時,不知雲何,杜工部有喜達行在詩「辛苦賊中來」之句,謂嘲其痛筋也。
十四日早,特降谕旨,敕李元允各到十六位科道門,谕令仍入辦事,前本另發票拟,閣臣朱天麟即日放還田裡。
諸臣以為豐裁矯矯,中興侍禦第一美舉。
天麟于是不得不挂冠。
天麟舉動,原不協輿情,其未出山時,變姓名隐,居太平府山中,知有李成棟歸明之事,适王太監保到山買蘇木,因盛款之。
王具疏特薦,詳述天麟肴馔之盛、禮儀之恭而不諱,彼不知大體,以為薦之懇摯耳。
嚴,王二相則不容有第三人,直以「該部知道」還之。
又求慶國陳邦傅特疏,嚴、王二相諒,拟以宗伯召。
時為六月初一日。
閱三日,天麟朝見矣,宗伯篆王化澄兼攝。
初五日,化澄以禮篆送天麟,天麟不受也,往返推辭,自旦至暮,終不允諾。
科道兩衙門傳揭曰:天麟原以閣臣薦,豈宜授之宗伯。
今當合詞以閣臣請。
明日疏上,則仍以「該部知道」還之。
于是,天麟不得不受宗伯矣。
無已,乃營大兒日生為侍禦,即令管河道事;次兒月生為中翰,弟天鳳為大行,又雇鄉兵四十五人挺鎗揭旗,随侍左右,雲為将來出将地。
凡會客講話,非日昃夜分不了。
在蘇為朱怪,在廣為朱癡,至是一門擯逐,半系自取。
又去秋七月,帝駕留浔州時,帝允邦傅居守浔州,寫敕中書張立先得銀二十四兩,遂以世字易居字,亦并發之,欲追其敕,更正居字,然而未果也。
正月二日,以攻陳邦傅為正課,其餘總不暇計。
至李成棟,舊冬十一月還羊城,整頓兵馬,十一月二十七日,又上南雄,于滇陽峽中,忽見所殺之将楊某索命,成棟攀弓射之,身随弦去,堕入水中。
救起神情慘然,從此亦不敢踰梅關,駐軍信豐縣城中。
二月二十六日,出師南下,三更先發火器手三百,責付曰:如前遇敵兵,盡發火炮,我為後應;不爾竟前走。
至黎明杳無炮聲,衆皆曰:火器軍決然前往,吾當拔營。
披甲上馬,言未絕口,清兵殺入,滿營潰亂。
蓋火器手遇清兵,當欲取火,奈暴雨忽至,火為雨滅,火炮半聲不發,三百火器手砍斬不遺一人故也。
成棟營後即系急流大山澗,有見成棟被甲未完,乘一跛馬渡澗者;及過澗後,覓之無有也。
成棟于夢中驚醒曰:董大成是吾中軍,彼呼之,吾軍已為彼有矣!亟披藍布短馬衣,跨一騾,不言疾走虔關,至梅關六百裡,兩晝夜大雨中,奔蹶前趨。
彼領兵三十萬,分為十大營,各營一總戎,成棟棄軍而走,十總戎亦尾之而行。
至進南安府城門,成棟若夢初覺,顧謂十人曰:爾等何得亦來?諸人曰:大老爺走矣,我不得不來。
成棟怒曰:胡說。
即手刃愛将楊□□。
二十萬士卒、器械,盡棄贛州城下,止餘百人南下,亦無顔再入端溪面君,因順流直下珠江,為再舉計。
此信達朝中,諸臣工亦不以為異,各為封章為轉升,仕籍紛紛,無别想、别技代成棟分憂。
若有過計如何外禦、如何内備,其啧為愚人矣。
至通政使疏陳乞職者,日以千計,閣臣票拟,止有「看議具奏」四字。
吏部門前如破窯記彩樓招贅一曲,瞎眼拆腳,俱來冀望。
文選司雖掌铨選之權,無出選之地。
廣東一省,非奉成棟旨咨,大小有司,不得擅為除授。
桂林、平樂則留守閣臣瞿式耜為政,慶遠、柳州則新興伯焦琏為政。
焦琏者,陳邦傅出京時京債主也。
浔、南、思、太四府,則原思恩伯今慶國公陳邦傳為政。
文選所以副乞陳之望,第給一空劄,為後日到部憑據而已。
兩衙門迎合彭年意,求元允歡顔,因共擊陳邦傅。
邦傅故浙東人,原廣西總兵,隆武三年春,挂征蠻将軍印。
成棟素賤惡之,以其丁亥年二月先有降表到羊城故也。
至是擊之者,科臣金堡最勁。
邦傅上疏雲:皇上兩三年幾次奔逃,流離颠沛之極,并無一位兩衙門官兵共嘗辛苦。
何今日即次稍安,侍禦濟锵,議論紛纭若是?如以臣為無饷無兵竊取勳爵,請即遣金堡為臣監軍,觀臣十年糧草、十萬鐵騎。
已醜年正月初十日疏入,十一日朱天麟票拟,有「金堡何來、朕亦未悉」之句。
時,嚴起恒久欲擠朱而無其隙,即以此票拟字樣密示吏科丁時魁。
時魁陡然震怒,連夜約結兩衙門,于十三日早盡率現在科道十六人進入丹墀,共言強臣箝結言官之口,将來唐末節度可虞、宗周守府再見,因哄叫而出曰:我等不做官矣。
将公服袍帶擲棄庭中,小帽白衣冠而出,所恃者李元允也。
元允承彭年之橐鑰,權通大内,勢逼至尊。
時,永曆帝正在穿堂,召太仆馬光追論五年前永州被難逃入全州事。
忽聞外變,兩手震索,茶遂傾衣,情實可憫。
可恨時魁等隐情,金堡原任臨清州知州,李賊來時,不知雲何,杜工部有喜達行在詩「辛苦賊中來」之句,謂嘲其痛筋也。
十四日早,特降谕旨,敕李元允各到十六位科道門,谕令仍入辦事,前本另發票拟,閣臣朱天麟即日放還田裡。
諸臣以為豐裁矯矯,中興侍禦第一美舉。
天麟于是不得不挂冠。
天麟舉動,原不協輿情,其未出山時,變姓名隐,居太平府山中,知有李成棟歸明之事,适王太監保到山買蘇木,因盛款之。
王具疏特薦,詳述天麟肴馔之盛、禮儀之恭而不諱,彼不知大體,以為薦之懇摯耳。
嚴,王二相則不容有第三人,直以「該部知道」還之。
又求慶國陳邦傅特疏,嚴、王二相諒,拟以宗伯召。
時為六月初一日。
閱三日,天麟朝見矣,宗伯篆王化澄兼攝。
初五日,化澄以禮篆送天麟,天麟不受也,往返推辭,自旦至暮,終不允諾。
科道兩衙門傳揭曰:天麟原以閣臣薦,豈宜授之宗伯。
今當合詞以閣臣請。
明日疏上,則仍以「該部知道」還之。
于是,天麟不得不受宗伯矣。
無已,乃營大兒日生為侍禦,即令管河道事;次兒月生為中翰,弟天鳳為大行,又雇鄉兵四十五人挺鎗揭旗,随侍左右,雲為将來出将地。
凡會客講話,非日昃夜分不了。
在蘇為朱怪,在廣為朱癡,至是一門擯逐,半系自取。
又去秋七月,帝駕留浔州時,帝允邦傅居守浔州,寫敕中書張立先得銀二十四兩,遂以世字易居字,亦并發之,欲追其敕,更正居字,然而未果也。
正月二日,以攻陳邦傅為正課,其餘總不暇計。
至李成棟,舊冬十一月還羊城,整頓兵馬,十一月二十七日,又上南雄,于滇陽峽中,忽見所殺之将楊某索命,成棟攀弓射之,身随弦去,堕入水中。
救起神情慘然,從此亦不敢踰梅關,駐軍信豐縣城中。
二月二十六日,出師南下,三更先發火器手三百,責付曰:如前遇敵兵,盡發火炮,我為後應;不爾竟前走。
至黎明杳無炮聲,衆皆曰:火器軍決然前往,吾當拔營。
披甲上馬,言未絕口,清兵殺入,滿營潰亂。
蓋火器手遇清兵,當欲取火,奈暴雨忽至,火為雨滅,火炮半聲不發,三百火器手砍斬不遺一人故也。
成棟營後即系急流大山澗,有見成棟被甲未完,乘一跛馬渡澗者;及過澗後,覓之無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