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倒梧桐記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林,四十大哨船掖護之,猶不失身榮。
首相,妻兒恒在膝下也。
總之,無君之報,魁楚可鑒焉。
丁亥永曆元年正月朔,永曆再達梧州,于知府陸世廉,取庫銀五十兩,為雇夫費,北進府江,所召次輔李永芳、晏日曙、冏卿田芳銀、台鄭封等俱潛入博白縣深山,随行者惟總憲王化澄、大司農吳炳、宮詹方以智、文選吳貞毓、省唐針、台程源、中翰吳其靁、洪士彭、大金吾馬吉祥而已。
式耜仍留端溪,同朱治■〈忄間〉為守禦計。
複逗遛梧江者幾日。
二月初,式耜方尾永曆帝至桂林,亦改府署為行宮,在途先已拜方以智,吳炳并相;知湖廣武岡州及長、衡、永、寶四府清朝兵馬未至,尚為野渡橫舟矣。
方、吳二相随駕北上,駐武岡;瞿式耜留守桂林,王化澄亦協理閣務,馬吉祥并三宮于三月初往湖南,上武岡;衡永道臣嚴起恒郊迎,面闊身長,品有相狀,遂拜相。
百日間,崇祯末年河南江北未剿流寇曹志建、王朝俊等,奚啻數百頭目,今皆逼入湖南,來歸者悉賜五等爵。
又晉何騰蛟為制台、加宮保,駐衡陽。
李自成殘兵高必正等,聲言百萬,流入長沙等處,騰蛟具奏,堵允錫制之,題曰忠貞營,分為十營,聲勢稍振。
不意八月二十四日下午,武岡敗,刃斫北關,棄釜餐而走;除帝駕、三宮,無不徒步跣足而奔。
呱呱世子,兩匝月矣,竟委沙灘。
中宮嫡妹與王皇親嫡母,乘輿出城,亦迷失無蹤。
吳炳不及出而死。
又恐清兵于正路自全州、灌陽入桂林,帝與逃難臣工,從間道踉跄至肇遠府,僅覓二小艇,載帝與三宮。
十一月中至象州,意欲進南甯府,為永永不出之計。
又為新興伯焦琏亂兵所阻,寥寥文武,皆以青衣裹頭,胼手胝足,面無生氣,幾欲散去。
馬吉翔左右帝,力挽衆,乃分閣臣王化澄、吏左吳貞毓、司禮龐天壽,護三宮上南甯。
永曆帝仍溯十八陡逆流北上。
十二月初三日,舟達桂林,得息殘喘焉。
式耜與起恒并相,君臣上下,皆鍵戶避兵;人無土著,街無獨行;柴米貨物,價昂五倍;軍丁居貨,交易不以善顔;無不度日如年者。
戊子永曆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夜三更,霍允中者,永城伯也;忽搶入大内,劫帝于寝被中,置之城外。
将文武百官捆吊索勒,逼盡所有,一晝夜飽揚。
帝雖裸體,幸無傷。
留守閣臣瞿式耜,搶掠罄盡,隻身逃下平樂府,桂林不可駐足矣。
金吾馬吉翔,備布袍、竹轎掖帝而行,遇水濡足,過嶺扳枝,所不免也。
三月初十日入南甯,随至者内閣嚴起恒、馬吉翔、吏科許兆進、兵科吳其靁、戶科尹三聘、禮科洪士彭、大司馬蕭琦七人耳。
帝意直欲進土州,蕭琦上十便、十不便疏止之。
君臣資斧,空乏實甚。
起恒以首揆兼太宰,即于十五日廣為開選;邕城通二十四土州,槟榔客、鹽布客及土樂戶,皆列鴛班。
四月初一日,生世子。
王化澄翊護三宮功,請冊為太子。
诏曰萬喜,赦天下。
時田州、果化州等土官來朝,行在文武各曲意徇奉,冀得其歡心,思為異日逃入之東道主。
土巡司皆升為邑宰,土邑宰皆升為知府,竟有道銜與土知府。
蓋土司舊規,原加一等行事,以道銜與之,彼竟俨然開府矣。
此三百年不破之格也。
初十日,羊城總鎮李成棟反叛清朝,以全廣還。
永曆帝遣洪天擢、潘曾緯、李绮三人赍奏敦請駕跸端州,滿朝驚喜,非可言喻。
然無有信之者,亦姑應之而已。
先是,成棟丁亥年二月收繳兩廣文武印信,大小不下五千顆,于中取出制台印藏之。
有一愛妾,雲間所得青樓也;獨攜往閩粵,揣知其意,因朝夕慫惥,成棟置不理至今者。
四月初三日晚飯侍酒,複挑之。
成棟撫幾曰:憐此雲間眷屬也。
蓋成棟本來家眷,悉駐在松江府城内;愛妾曰:吾敢獨享富貴乎?先死尊前,以成君子之志。
遂取刀自刎。
成棟抱屍哭曰:女子乎,是矣。
當即取梨園袍裳、腰金、吉服、晉賢冠,四拜而斂之,出兩廣制台印,具疏迎永曆帝于南甯。
洪、潘、李三人到後,又有沈原宥者,再赍成棟速駕之奏至,知其事果真。
于是,彈冠之興,草木皆飛。
王化澄杜門半年有餘,忽爾入直矣。
朱天麟變姓名,隐太平府,走别窦,邀拜相矣。
晏清自田州出家宰矣。
張鳳翼兵科兼翰林修撰矣。
張佐辰與扶綱自貴州來,司文選考功矣。
顧之俊于制中亦來随駕,上天地人三策,水火藥三用矣。
張起、王者友等各造一名色,營考選矣。
吳江縣書役王正國為吏部司務矣。
董雲襄為大行矣。
潘駿觀進兵曹、王署戶曹矣。
龐天壽掌司禮矣。
吳貞毓吏侍兼副憲先,遣下廣答谕李成棟矣。
又下考貢之旨,村師巫童以及缁衣黃冠,凡能搦管出黑字于紙上者,悉投一呈,曰山東、山西某府、某縣生員,然必取其極遠者,以無可證也。
曳裾就道,
首相,妻兒恒在膝下也。
總之,無君之報,魁楚可鑒焉。
丁亥永曆元年正月朔,永曆再達梧州,于知府陸世廉,取庫銀五十兩,為雇夫費,北進府江,所召次輔李永芳、晏日曙、冏卿田芳銀、台鄭封等俱潛入博白縣深山,随行者惟總憲王化澄、大司農吳炳、宮詹方以智、文選吳貞毓、省唐針、台程源、中翰吳其靁、洪士彭、大金吾馬吉祥而已。
式耜仍留端溪,同朱治■〈忄間〉為守禦計。
複逗遛梧江者幾日。
二月初,式耜方尾永曆帝至桂林,亦改府署為行宮,在途先已拜方以智,吳炳并相;知湖廣武岡州及長、衡、永、寶四府清朝兵馬未至,尚為野渡橫舟矣。
方、吳二相随駕北上,駐武岡;瞿式耜留守桂林,王化澄亦協理閣務,馬吉祥并三宮于三月初往湖南,上武岡;衡永道臣嚴起恒郊迎,面闊身長,品有相狀,遂拜相。
百日間,崇祯末年河南江北未剿流寇曹志建、王朝俊等,奚啻數百頭目,今皆逼入湖南,來歸者悉賜五等爵。
又晉何騰蛟為制台、加宮保,駐衡陽。
李自成殘兵高必正等,聲言百萬,流入長沙等處,騰蛟具奏,堵允錫制之,題曰忠貞營,分為十營,聲勢稍振。
不意八月二十四日下午,武岡敗,刃斫北關,棄釜餐而走;除帝駕、三宮,無不徒步跣足而奔。
呱呱世子,兩匝月矣,竟委沙灘。
中宮嫡妹與王皇親嫡母,乘輿出城,亦迷失無蹤。
吳炳不及出而死。
又恐清兵于正路自全州、灌陽入桂林,帝與逃難臣工,從間道踉跄至肇遠府,僅覓二小艇,載帝與三宮。
十一月中至象州,意欲進南甯府,為永永不出之計。
又為新興伯焦琏亂兵所阻,寥寥文武,皆以青衣裹頭,胼手胝足,面無生氣,幾欲散去。
馬吉翔左右帝,力挽衆,乃分閣臣王化澄、吏左吳貞毓、司禮龐天壽,護三宮上南甯。
永曆帝仍溯十八陡逆流北上。
十二月初三日,舟達桂林,得息殘喘焉。
式耜與起恒并相,君臣上下,皆鍵戶避兵;人無土著,街無獨行;柴米貨物,價昂五倍;軍丁居貨,交易不以善顔;無不度日如年者。
戊子永曆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夜三更,霍允中者,永城伯也;忽搶入大内,劫帝于寝被中,置之城外。
将文武百官捆吊索勒,逼盡所有,一晝夜飽揚。
帝雖裸體,幸無傷。
留守閣臣瞿式耜,搶掠罄盡,隻身逃下平樂府,桂林不可駐足矣。
金吾馬吉翔,備布袍、竹轎掖帝而行,遇水濡足,過嶺扳枝,所不免也。
三月初十日入南甯,随至者内閣嚴起恒、馬吉翔、吏科許兆進、兵科吳其靁、戶科尹三聘、禮科洪士彭、大司馬蕭琦七人耳。
帝意直欲進土州,蕭琦上十便、十不便疏止之。
君臣資斧,空乏實甚。
起恒以首揆兼太宰,即于十五日廣為開選;邕城通二十四土州,槟榔客、鹽布客及土樂戶,皆列鴛班。
四月初一日,生世子。
王化澄翊護三宮功,請冊為太子。
诏曰萬喜,赦天下。
時田州、果化州等土官來朝,行在文武各曲意徇奉,冀得其歡心,思為異日逃入之東道主。
土巡司皆升為邑宰,土邑宰皆升為知府,竟有道銜與土知府。
蓋土司舊規,原加一等行事,以道銜與之,彼竟俨然開府矣。
此三百年不破之格也。
初十日,羊城總鎮李成棟反叛清朝,以全廣還。
永曆帝遣洪天擢、潘曾緯、李绮三人赍奏敦請駕跸端州,滿朝驚喜,非可言喻。
然無有信之者,亦姑應之而已。
先是,成棟丁亥年二月收繳兩廣文武印信,大小不下五千顆,于中取出制台印藏之。
有一愛妾,雲間所得青樓也;獨攜往閩粵,揣知其意,因朝夕慫惥,成棟置不理至今者。
四月初三日晚飯侍酒,複挑之。
成棟撫幾曰:憐此雲間眷屬也。
蓋成棟本來家眷,悉駐在松江府城内;愛妾曰:吾敢獨享富貴乎?先死尊前,以成君子之志。
遂取刀自刎。
成棟抱屍哭曰:女子乎,是矣。
當即取梨園袍裳、腰金、吉服、晉賢冠,四拜而斂之,出兩廣制台印,具疏迎永曆帝于南甯。
洪、潘、李三人到後,又有沈原宥者,再赍成棟速駕之奏至,知其事果真。
于是,彈冠之興,草木皆飛。
王化澄杜門半年有餘,忽爾入直矣。
朱天麟變姓名,隐太平府,走别窦,邀拜相矣。
晏清自田州出家宰矣。
張鳳翼兵科兼翰林修撰矣。
張佐辰與扶綱自貴州來,司文選考功矣。
顧之俊于制中亦來随駕,上天地人三策,水火藥三用矣。
張起、王者友等各造一名色,營考選矣。
吳江縣書役王正國為吏部司務矣。
董雲襄為大行矣。
潘駿觀進兵曹、王署戶曹矣。
龐天壽掌司禮矣。
吳貞毓吏侍兼副憲先,遣下廣答谕李成棟矣。
又下考貢之旨,村師巫童以及缁衣黃冠,凡能搦管出黑字于紙上者,悉投一呈,曰山東、山西某府、某縣生員,然必取其極遠者,以無可證也。
曳裾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