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
關燈
小
中
大
№乾符001
【蓋】
唐故夫人王氏墓志銘
【志文】
故太原郡夫人王氏墓志銘并序 中散大夫守處州長史兼侍禦史上柱國王陟撰将仕郎守内侍省内府局令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王廷贊書皇唐鳳翔監軍使特進守左領軍衛上将軍知内侍省事馬公公度夫人王氏,其先太原祈人也,漢丞相安國侯陵之後。
曆魏晉至于皇唐,九代名德,功濟生人,分土建侯,勒功書社。
弈世載德,生我右神策軍護軍中尉、開府公元宥。
夫人即開府公之第二女也。
國家纂虞夏之風,繼文明之業,山河葉祉,生甫及申。
於是我特進光輔四君,儀刑百辟,好是懿德,結慶閨門。
故夫人百兩有行,歸于我馬氏。
淑性茂質,天禀自然,始以華未笄,清劭播聞於九族,翟拜之日,慶光延合於六姻。
既而内範休明,令儀溫肅,履勤儉之節,得幹家之方。
沛國太夫人榮於高堂,八十有一。
夫人每柔色以溫之,怡聲以悅之,至於造請話言,未嘗不啟沃尊旨。
故四十餘年,實锺恩愛。
由是我特進得範會之家事,盡宣孟之忠勤。
此亦夫人内贊之道,刑于家國者也。
有子七人,長曰師*,宣徽供奉官、奉義郎、行内侍省内寺伯、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次曰師,給事郎、行内侍省内府局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次曰師球,将仕郎、守内皆省内府局令、上柱國,賜绯魚袋;次曰師*,将仕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次曰師,将仕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次曰疇,内飛龍廄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劍州司馬、侍禦史,上柱國,次曰師,将仕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并謝樹芳枝,侯門令器,依仁履德,佩玉锵金,美哉!出勳胄之門,配公侯之室,身開國邑,子列天庭。
人之榮願,是亦極矣。
嗟乎!賦命有數,天實為之。
以鹹通十五年秋九月十二日寝疾,而終於循德裡之第也,春秋六十,戚屬纏遺愛之悲,一家痛殲奪之苦。
于甯之禮,龜吉筮從。
以乾符二年秋七月廿二日安厝于京兆府長安縣丞平鄉先茔之西南,禮也。
易歲而殡,蔔年也。
銘所以紀述清芬,載揚令德,以陟末學祗命斯文,式薦短章,以為銘曰: 世德洋洋,鴻休降祥。
是生淑德,為門之光。
言從百兩,宋子河鲂。
宛矣夫人,惠然天真。
聿修四德,延和六姻。
牧卑以禮,持謙以仁。
悠然天道,綿邈神理。
德不與年,善無臻祉。
殲奪之悲,纏于戚裡。
黯黯真宅,冥冥壽府。
寒野雲愁,荒阡月苦。
聿來此堂,駕言終古。
中書省镌玉冊官宣節校尉前州五交府折沖上騎都尉邵建初刻(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乾符002 【蓋】 故範氏夫人志 【志文】 唐故北海範氏夫人墓志銘并序朝請郎前行泗州漣水縣主簿張承光撰夫人即故淮南節度押衙兼監察諱甯之長女。
幼自閨帷,克修令範,及笄,适東海徐公鼎。
公少探武略,早迹轅門,守職□州,居貔貅之列,防遏長容鎮,頗著撫禦之能。
夫人夙持婦道,雅習母儀。
生女三人,長适崔氏元甫,鳳翔右職;次适賴氏途,亦隴崇班,台憲殿中;次适夏侯氏名*,試大理評事,即當代名族。
夫人令範雍和,顯播六親;端嚴幹濟,超邁九族。
節操無虧於婦道,貞莊不徇於夫榮。
偏锺愛於夏侯氏之幼女,涉江波,曆途路,未嘗暫忘膝下之歡。
遂感夏侯評事之敬奉承順,知無不為。
方自宣城,将還洛邑,不意遘疾,於乾符二年七月七日終于揚州揚子縣之旅館,享年五十五。
以其年十月六日葬于洛陽縣北部鄉北袁村,水陸三千裡,費用數百千,皆夏侯氏之仁孝,竭力盡儀,哀敬畢備。
将期不朽,故刊石而紀焉。
銘曰: 北海盛族,慶贻懿德,婦道無虧,母儀不忒。
呼嗚!積善無應,疾心忽侵,奄從逝謝,哀痛良深。
宅兆雲吉,期安此山,勒于貞珉,用紀徽音。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乾符003 【蓋】 黃公墓志 【志文】 唐故雄武軍捉生将太中大夫試殿中監黃公墓志銘并序鄉貢詞士張敬撰上府君諱直,字全直,本自江夏人也。
自後冠劍相襲,賢豪繼踵,忠扶社稷,勳勒鼎彜,影當步於崇崗,志非能於培*,即我是盛於斯焉。
曾王父諱文,王父諱賓,俱不仕;鹹以心慕幽奇,道閑雅素,居清虛而避祿,混名姓以逃榮。
笑甯生和牛,輕馮子彈铗。
皇考諱晖,巡檢馬步都将;毓德美行,和資仁,以嚴訓肥名,以孝悌博譽。
義順忠勇,早以洽於京華,機略惠賢,久而郁於鄉裡。
府君忠谠從軍,廉潔守職,奉上必期於盡心,於事每思於報國。
自鹹通四年起家,授定虜鎮烽鋪将虞候。
迄八年,遷納降軍防鎮副将,至九年,充招召大将。
使府益弘恩渥,用獎幹勞,遷雄武軍捉生将。
志多果敢,器兆英威。
展籌謀之縱橫,解營陣之舒卷。
劍離霜匣,使戎夷之懾心;箭發朱弦,聞虎兕之膽碎。
其藝行之有斯能矣!府君生於燕,仕於燕,衣錦之榮,十五餘載;何期不蒙靈,疾起膏肓,於鹹通十三祀冬十二月有五日,終於桃林裡之私第,春秋五十有五。
夫人鹿氏,外著孝敬,内貯柔和,年自初笄,歸於令族。
有子四人,長曰元冀,次曰元禮,次曰元益,次曰元感。
鹹以擗踴絕漿,哀号過禮。
有女一人在室,即以乾符二年十月十一日遷窆於海北鄉興壽裡之原,禮也。
尚恐歲序疏□,山川改移,乃勒斯文,用旌罔極。
銘曰: 偉哉黃氏,茂族傳榮,内惟慈孝,外著忠貞。
禍兮福依,福兮禍伏,隙影駒奔,流年電促。
悄悄幽邃,慘慘愁雲,唯餘垅月,永樹□□。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二冊) №乾符004 【蓋】 大唐故張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慶州軍事判官試協律郎張府君墓銘并序再從弟鄉貢進士奧撰兄諱邵,字楚封,其先範陽方城人也。
晉司空華二十一代孫。
國朝所謂三戟張氏,蓋以軒冕之盛。
高祖去邈,皇太仆卿、贈尚書左仆射。
曾祖亻間,皇衛尉少卿、贈鴻胪卿。
祖國,皇尚辇奉禦,父彰,皇鳳翔府号縣令。
先夫人河南丘氏,即常州别駕岌之女也。
繼先夫人博陵崔氏,即婺州金華縣令恁之女也。
兄器禀和茂,與物無競,幼自聰明,長而有禮。
學能探於奧秘,詞乃著於缣缃。
道惡浮華,性宗澹默,不趨名而苟退,自養高而守志。
嘗以杯酒自恕,篇什怡性,譚言雅調,難與比倫。
今右軍步軍大将軍李公宗元比鎮鐵顆,慕其為人,因以署職,後遷牧慶州,就辟為ヘ。
雖從職兩處而非正祿,豈不由命也!無何遘疾,以鹹通十三年十月廿二日,終於坊州升平界之郊墅,享年六十五。
乾符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歸窆於萬年縣畢原,先茔之封,禮也。
有子五人,長曰好郎,次泰郎、益郎、次胡兒,次師兒。
有女三人:長曰願娘,适李氏;次棣娘,适李氏;幼曰嫔娘。
皆泣血茹荼,柴毀骨立。
忽一日,好等哀号遽告為志。
奧以偏奉恩懿,敢伫拙讷之詞,略叙述才業。
銜悲雪涕,是為銘曰: 天地不仁兮喪慈仁人,福善徒雲兮悲咽難申。
畢原路左兮松賈惟新,萬古千秋兮其道彌倫。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乾符005 【蓋】 唐故左太君夫人墓銘 【志文】 唐故贈朝散大夫奚官局令賜绯魚袋楊公故夫人左太君墓志銘鄉貢進土袁标撰凡有生全問望,沒著靈魂。
故憑文以遺芳後代者,則太君之謂也。
太君,昔周時褒貶春秋封為素臣字丘明者,即遠祖也。
貫京兆府萬年縣。
曆代枝苗,名傳高尚。
太君氣锺異格,性負奇聰,柔情多憫默之風,宜家著肅雍之德。
凝姿松茂,啟□蘭芬。
幼懷詠雪之才,長受瓊之□。
自标梅當潔,爰适我父。
慶顯也珠玉交晖,和鳴也*鸾并翼。
休徵疊□,班秩祟遷。
累除上郡之ヘ戎,兼領王師之剪寇。
與大唐不期偕老,先謝明時。
有二子,長曰彥符,次曰彥夷。
二子雖孤,素範有則,皆由太君,幹母之蠱,繼於義方。
勤學倍於轲親,待士濃於亻品□。
故長男彥符拜宣徽院供奉官,翔雲漢,拖紫腰金,才堪柱石之推,坐人權衡之議。
母以極慈育子,男以至孝奉親。
鹹通十一年奏加邑号太君。
寵錫傍流於閨闼,榮光下耀於泉台。
六服頒身,九嫔連爵。
如斯門内之貴,世無得而逾焉。
長子鹹通十二年薨。
太君如鳳摧一翼,劍斷五情。
轉節用以勤家。
奉蒸嘗而愈潔。
次子彥夷,鹹通十三年加朱绂,陟殊階。
棣萼倫芳,弓裘不墜。
嫡孫全敏,以幹濟拔群,恩波薦洽,乾符二年賜绯魚袋。
次孫全魯,以明傑忠勤,選充内養。
又孫全耀,綠绶任上騎都尉。
兒孫相次,爵祿日新,赫赫盈堂,诜诜侍座。
有時縱步,獨攜鸠杖之遊;或欲娛情,即玩彩衣之戲。
誰謂福兮禍伏,月滿蟾吞。
忽染沉こ,旋歸大夜,享年七十有二,乾符三年四月一日寝疾於長安興甯裡私第。
於是孤子孝系等昊天罔極,泣血絕漿。
在諒陰之中,孝當全節。
於五月廿六日禮葬附於先茔。
儀注畢備,靈需白馬,丹清笳。
慘慘而羽葆前迎,曆曆而薤歌齊唱。
幽魂一往,泉戶長扃。
燃燭而月朗遙天,傳響而風鳴松葉。
其銘曰: 颀當明代兮子立殊勳,恩加邑号兮封為太君。
戴冠佩绶兮儀加六親,身行平地兮如蹑青雲。
保持貴壽兮七十二春,忽與子孫兮生死長分。
痛歸蒿裡兮永掩玄門,千号萬叫兮聞之不聞。
曾孫辛郎著(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乾符006 【蓋】 失。
【志文】 唐故□容經略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上柱國武威安府君墓志銘鄉貢進士顔欽撰□士之處世,各有其志,或藝文以取榮達,或講武以建功名,然後移孝資忠,自家形國,積善餘慶,豈□□哉!公諱玄朗,字子遠,其先武威人也。
其命氏啟胤,則國史家諜之所詳焉,今可得而略也。
曾祖*,奉天定難功臣、華州鎮國軍同關鎮遷使;大父靖,朝散大夫、檢校秘書監、使持節潘州諸軍事、守潘州刺史、兼監察禦史;烈考貫言,守容州普甯縣令,又招讨巡官、知順州軍州事,皆宗彜重器,崇構宏材,或竭股肱之力,以夷天步;或居牧守之位,以著人謠。
慶靈湮郁,光啟後嗣。
公幼挺節操,夙砺鋒,氣蘊風雲,志懷霜雪。
□穰且之法令,敦郄谷之詩書。
爰自弱齡,乃登戎秩,機謀屢中,班序*加,頻預偏俾,亟彰勳績。
屬者□連雞洞,境接交邕,蠻類繁,烽鼓歲警。
藉其式遏,必在良能。
前政廉問,以□公負統衆之才,出於流輩,委帥師之任,允謂得人。
乃命公充海門防戍軍都知兵馬使。
公深圖密慮,物莫能窺,潔己勵躬,衆皆攸仰。
至於繕兒戈甲,訓練師徒,故得士識廉平,人知禮信。
方期慰薦,以被□寵榮,競□與□□焉遘疾,醫筮不乏,藥禱無徵,俄锺夢楹,奄歎遊岱。
以乾符二年八月廿三日,終於海門軍營官舍,享年四十有七。
其年十一月廿三日,歸於普甯縣安育鄉思傳裡錄啟原之大茔,禮也。
夫人河東柳氏。
簪裾茂族,璋貞□,德□禮經,言契詩教,居室亟聞其義讓,宜家将極其顯榮。
婦道既敦,母儀
曆魏晉至于皇唐,九代名德,功濟生人,分土建侯,勒功書社。
弈世載德,生我右神策軍護軍中尉、開府公元宥。
夫人即開府公之第二女也。
國家纂虞夏之風,繼文明之業,山河葉祉,生甫及申。
於是我特進光輔四君,儀刑百辟,好是懿德,結慶閨門。
故夫人百兩有行,歸于我馬氏。
淑性茂質,天禀自然,始以華未笄,清劭播聞於九族,翟拜之日,慶光延合於六姻。
既而内範休明,令儀溫肅,履勤儉之節,得幹家之方。
沛國太夫人榮於高堂,八十有一。
夫人每柔色以溫之,怡聲以悅之,至於造請話言,未嘗不啟沃尊旨。
故四十餘年,實锺恩愛。
由是我特進得範會之家事,盡宣孟之忠勤。
此亦夫人内贊之道,刑于家國者也。
有子七人,長曰師*,宣徽供奉官、奉義郎、行内侍省内寺伯、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次曰師,給事郎、行内侍省内府局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次曰師球,将仕郎、守内皆省内府局令、上柱國,賜绯魚袋;次曰師*,将仕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次曰師,将仕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次曰疇,内飛龍廄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劍州司馬、侍禦史,上柱國,次曰師,将仕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并謝樹芳枝,侯門令器,依仁履德,佩玉锵金,美哉!出勳胄之門,配公侯之室,身開國邑,子列天庭。
人之榮願,是亦極矣。
嗟乎!賦命有數,天實為之。
以鹹通十五年秋九月十二日寝疾,而終於循德裡之第也,春秋六十,戚屬纏遺愛之悲,一家痛殲奪之苦。
于甯之禮,龜吉筮從。
以乾符二年秋七月廿二日安厝于京兆府長安縣丞平鄉先茔之西南,禮也。
易歲而殡,蔔年也。
銘所以紀述清芬,載揚令德,以陟末學祗命斯文,式薦短章,以為銘曰: 世德洋洋,鴻休降祥。
是生淑德,為門之光。
言從百兩,宋子河鲂。
宛矣夫人,惠然天真。
聿修四德,延和六姻。
牧卑以禮,持謙以仁。
悠然天道,綿邈神理。
德不與年,善無臻祉。
殲奪之悲,纏于戚裡。
黯黯真宅,冥冥壽府。
寒野雲愁,荒阡月苦。
聿來此堂,駕言終古。
中書省镌玉冊官宣節校尉前州五交府折沖上騎都尉邵建初刻(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乾符002 【蓋】 故範氏夫人志 【志文】 唐故北海範氏夫人墓志銘并序朝請郎前行泗州漣水縣主簿張承光撰夫人即故淮南節度押衙兼監察諱甯之長女。
幼自閨帷,克修令範,及笄,适東海徐公鼎。
公少探武略,早迹轅門,守職□州,居貔貅之列,防遏長容鎮,頗著撫禦之能。
夫人夙持婦道,雅習母儀。
生女三人,長适崔氏元甫,鳳翔右職;次适賴氏途,亦隴崇班,台憲殿中;次适夏侯氏名*,試大理評事,即當代名族。
夫人令範雍和,顯播六親;端嚴幹濟,超邁九族。
節操無虧於婦道,貞莊不徇於夫榮。
偏锺愛於夏侯氏之幼女,涉江波,曆途路,未嘗暫忘膝下之歡。
遂感夏侯評事之敬奉承順,知無不為。
方自宣城,将還洛邑,不意遘疾,於乾符二年七月七日終于揚州揚子縣之旅館,享年五十五。
以其年十月六日葬于洛陽縣北部鄉北袁村,水陸三千裡,費用數百千,皆夏侯氏之仁孝,竭力盡儀,哀敬畢備。
将期不朽,故刊石而紀焉。
銘曰: 北海盛族,慶贻懿德,婦道無虧,母儀不忒。
呼嗚!積善無應,疾心忽侵,奄從逝謝,哀痛良深。
宅兆雲吉,期安此山,勒于貞珉,用紀徽音。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乾符003 【蓋】 黃公墓志 【志文】 唐故雄武軍捉生将太中大夫試殿中監黃公墓志銘并序鄉貢詞士張敬撰上府君諱直,字全直,本自江夏人也。
自後冠劍相襲,賢豪繼踵,忠扶社稷,勳勒鼎彜,影當步於崇崗,志非能於培*,即我是盛於斯焉。
曾王父諱文,王父諱賓,俱不仕;鹹以心慕幽奇,道閑雅素,居清虛而避祿,混名姓以逃榮。
笑甯生和牛,輕馮子彈铗。
皇考諱晖,巡檢馬步都将;毓德美行,和資仁,以嚴訓肥名,以孝悌博譽。
義順忠勇,早以洽於京華,機略惠賢,久而郁於鄉裡。
府君忠谠從軍,廉潔守職,奉上必期於盡心,於事每思於報國。
自鹹通四年起家,授定虜鎮烽鋪将虞候。
迄八年,遷納降軍防鎮副将,至九年,充招召大将。
使府益弘恩渥,用獎幹勞,遷雄武軍捉生将。
志多果敢,器兆英威。
展籌謀之縱橫,解營陣之舒卷。
劍離霜匣,使戎夷之懾心;箭發朱弦,聞虎兕之膽碎。
其藝行之有斯能矣!府君生於燕,仕於燕,衣錦之榮,十五餘載;何期不蒙靈,疾起膏肓,於鹹通十三祀冬十二月有五日,終於桃林裡之私第,春秋五十有五。
夫人鹿氏,外著孝敬,内貯柔和,年自初笄,歸於令族。
有子四人,長曰元冀,次曰元禮,次曰元益,次曰元感。
鹹以擗踴絕漿,哀号過禮。
有女一人在室,即以乾符二年十月十一日遷窆於海北鄉興壽裡之原,禮也。
尚恐歲序疏□,山川改移,乃勒斯文,用旌罔極。
銘曰: 偉哉黃氏,茂族傳榮,内惟慈孝,外著忠貞。
禍兮福依,福兮禍伏,隙影駒奔,流年電促。
悄悄幽邃,慘慘愁雲,唯餘垅月,永樹□□。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二冊) №乾符004 【蓋】 大唐故張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慶州軍事判官試協律郎張府君墓銘并序再從弟鄉貢進士奧撰兄諱邵,字楚封,其先範陽方城人也。
晉司空華二十一代孫。
國朝所謂三戟張氏,蓋以軒冕之盛。
高祖去邈,皇太仆卿、贈尚書左仆射。
曾祖亻間,皇衛尉少卿、贈鴻胪卿。
祖國,皇尚辇奉禦,父彰,皇鳳翔府号縣令。
先夫人河南丘氏,即常州别駕岌之女也。
繼先夫人博陵崔氏,即婺州金華縣令恁之女也。
兄器禀和茂,與物無競,幼自聰明,長而有禮。
學能探於奧秘,詞乃著於缣缃。
道惡浮華,性宗澹默,不趨名而苟退,自養高而守志。
嘗以杯酒自恕,篇什怡性,譚言雅調,難與比倫。
今右軍步軍大将軍李公宗元比鎮鐵顆,慕其為人,因以署職,後遷牧慶州,就辟為ヘ。
雖從職兩處而非正祿,豈不由命也!無何遘疾,以鹹通十三年十月廿二日,終於坊州升平界之郊墅,享年六十五。
乾符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歸窆於萬年縣畢原,先茔之封,禮也。
有子五人,長曰好郎,次泰郎、益郎、次胡兒,次師兒。
有女三人:長曰願娘,适李氏;次棣娘,适李氏;幼曰嫔娘。
皆泣血茹荼,柴毀骨立。
忽一日,好等哀号遽告為志。
奧以偏奉恩懿,敢伫拙讷之詞,略叙述才業。
銜悲雪涕,是為銘曰: 天地不仁兮喪慈仁人,福善徒雲兮悲咽難申。
畢原路左兮松賈惟新,萬古千秋兮其道彌倫。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乾符005 【蓋】 唐故左太君夫人墓銘 【志文】 唐故贈朝散大夫奚官局令賜绯魚袋楊公故夫人左太君墓志銘鄉貢進土袁标撰凡有生全問望,沒著靈魂。
故憑文以遺芳後代者,則太君之謂也。
太君,昔周時褒貶春秋封為素臣字丘明者,即遠祖也。
貫京兆府萬年縣。
曆代枝苗,名傳高尚。
太君氣锺異格,性負奇聰,柔情多憫默之風,宜家著肅雍之德。
凝姿松茂,啟□蘭芬。
幼懷詠雪之才,長受瓊之□。
自标梅當潔,爰适我父。
慶顯也珠玉交晖,和鳴也*鸾并翼。
休徵疊□,班秩祟遷。
累除上郡之ヘ戎,兼領王師之剪寇。
與大唐不期偕老,先謝明時。
有二子,長曰彥符,次曰彥夷。
二子雖孤,素範有則,皆由太君,幹母之蠱,繼於義方。
勤學倍於轲親,待士濃於亻品□。
故長男彥符拜宣徽院供奉官,翔雲漢,拖紫腰金,才堪柱石之推,坐人權衡之議。
母以極慈育子,男以至孝奉親。
鹹通十一年奏加邑号太君。
寵錫傍流於閨闼,榮光下耀於泉台。
六服頒身,九嫔連爵。
如斯門内之貴,世無得而逾焉。
長子鹹通十二年薨。
太君如鳳摧一翼,劍斷五情。
轉節用以勤家。
奉蒸嘗而愈潔。
次子彥夷,鹹通十三年加朱绂,陟殊階。
棣萼倫芳,弓裘不墜。
嫡孫全敏,以幹濟拔群,恩波薦洽,乾符二年賜绯魚袋。
次孫全魯,以明傑忠勤,選充内養。
又孫全耀,綠绶任上騎都尉。
兒孫相次,爵祿日新,赫赫盈堂,诜诜侍座。
有時縱步,獨攜鸠杖之遊;或欲娛情,即玩彩衣之戲。
誰謂福兮禍伏,月滿蟾吞。
忽染沉こ,旋歸大夜,享年七十有二,乾符三年四月一日寝疾於長安興甯裡私第。
於是孤子孝系等昊天罔極,泣血絕漿。
在諒陰之中,孝當全節。
於五月廿六日禮葬附於先茔。
儀注畢備,靈需白馬,丹清笳。
慘慘而羽葆前迎,曆曆而薤歌齊唱。
幽魂一往,泉戶長扃。
燃燭而月朗遙天,傳響而風鳴松葉。
其銘曰: 颀當明代兮子立殊勳,恩加邑号兮封為太君。
戴冠佩绶兮儀加六親,身行平地兮如蹑青雲。
保持貴壽兮七十二春,忽與子孫兮生死長分。
痛歸蒿裡兮永掩玄門,千号萬叫兮聞之不聞。
曾孫辛郎著(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乾符006 【蓋】 失。
【志文】 唐故□容經略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上柱國武威安府君墓志銘鄉貢進士顔欽撰□士之處世,各有其志,或藝文以取榮達,或講武以建功名,然後移孝資忠,自家形國,積善餘慶,豈□□哉!公諱玄朗,字子遠,其先武威人也。
其命氏啟胤,則國史家諜之所詳焉,今可得而略也。
曾祖*,奉天定難功臣、華州鎮國軍同關鎮遷使;大父靖,朝散大夫、檢校秘書監、使持節潘州諸軍事、守潘州刺史、兼監察禦史;烈考貫言,守容州普甯縣令,又招讨巡官、知順州軍州事,皆宗彜重器,崇構宏材,或竭股肱之力,以夷天步;或居牧守之位,以著人謠。
慶靈湮郁,光啟後嗣。
公幼挺節操,夙砺鋒,氣蘊風雲,志懷霜雪。
□穰且之法令,敦郄谷之詩書。
爰自弱齡,乃登戎秩,機謀屢中,班序*加,頻預偏俾,亟彰勳績。
屬者□連雞洞,境接交邕,蠻類繁,烽鼓歲警。
藉其式遏,必在良能。
前政廉問,以□公負統衆之才,出於流輩,委帥師之任,允謂得人。
乃命公充海門防戍軍都知兵馬使。
公深圖密慮,物莫能窺,潔己勵躬,衆皆攸仰。
至於繕兒戈甲,訓練師徒,故得士識廉平,人知禮信。
方期慰薦,以被□寵榮,競□與□□焉遘疾,醫筮不乏,藥禱無徵,俄锺夢楹,奄歎遊岱。
以乾符二年八月廿三日,終於海門軍營官舍,享年四十有七。
其年十一月廿三日,歸於普甯縣安育鄉思傳裡錄啟原之大茔,禮也。
夫人河東柳氏。
簪裾茂族,璋貞□,德□禮經,言契詩教,居室亟聞其義讓,宜家将極其顯榮。
婦道既敦,母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