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曆
關燈
小
中
大
折雙洞,江沉兩劍,以寶曆二年四月十二日合於唐縣西北三裡府君之舊茔,禮也。
於戲!荒郊月慘,暮景雲昏,幽墳掩瘗兮玉厘罷開,暗室沉冥兮圖天不曉。
嗣子泣血居喪,哀毀逾禮,慮陵谷隳變,刊石為銘,扃於泉戶。
其詞曰: 處室家兮俱德芳,懿譽惟仁兮何居孀?恩不造兮於穹蒼,壯年子稚尚淪亡。
孤鸾影減劍又沉,靈兮冥冥會窮荒,泉門一閉夜長長,千秋日月徒更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北卷第一冊) №寶曆008 【蓋】 失。
【志文】 唐故亳州司兵參軍趙郡李府君墓志銘侄女婿河東裴缜撰府君諱群,享年四十有九。
官曆郡掾邑佐,自軍民之長者七政,真攝由之。
禀剛健而莅□,敷誠信而與物。
笃實貞确,鄉黨有譽,服義奉教者知所慕焉。
寶曆二年,歸閑於洛陽。
以四月十七日,終於伊川之别墅。
爰蔔七月一日,歸於先茔,禮也。
曾祖柬,同州刺史;祖印,尚書倉部員外郎;考胄,尚書刑部郎中、兼侍禦吏、知□。
君即刑部之第二子也。
襲祖宗之餘慶,禀□知之惠和,智周其身,迹感於義。
與善無報,竟孤其分,不享豐祿,不濟永年,夭殁有生,神徵孰信?夫人吳興姚氏,有□男且稚,二女未笄,惟是一日二日洎逾月之事,實從父弟前和王府參軍友沖主焉。
為缜獲接姻好,見銘石。
其詞曰: 蒼蒼平原,新阡舊阡,昭穆列侍,前賢後賢。
□□□夜,複土終天,寂寞佳城,曆千萬年。
前河南府河陰縣尉裴綽書(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三冊) №寶曆009 【蓋】 大唐故賈公墓志之銘 【志文】 唐故朝議郎内供奉守慶州司馬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賈公故夫人颍川縣太君陳氏墓志銘并序 承務郎前太常寺協律郎李參撰公諱光,其先武威人也。
皇考諱仲素,不仕。
公江山秀氣,生為人,風神散朗,德義資身。
性惟忠直,言必三思,清慎居心,與物無競。
在官克勤,志理有襦之風;在私克儉,於家實盈於倉廪。
訓子弟,習之以禮樂,教之以義方;與朋友交,言而必信。
實可以為人之師也。
豈謂中宵墜露,勖且收光。
大廈折其棟梁,江海沉乎舟楫。
夫人颍川縣太君陳氏,四德鹹備,六行無虧。
婦禮母儀,殊過前史,三從之義,九族皆知。
仿之者如雲,教之者如雨。
何期逝川不息,落日難留。
倏忽之間,恩慈永隔。
子有數人,且奔亡之外,唯有一存。
即存者溫也。
至孝用心,若憑佛力,錯磨貞石,钅周寫經文尊勝真言立於墳側。
辍哀就禮,孝道克全;竭産罄資,用修喪事。
以寶曆二年十月十五日遷葬於京兆府萬年縣川鄉鄭村。
奇哉!孝子時當孝理,無計報于劬勞,空志之于墳邃。
銘曰: 公惠納賢用,雄聲未解,内之供奉,外之司馬。
勤事於公,冫食飲無暇,君子人與,君子人也!夫人德為婦首,行可母師,擇鄰訓子,所見皆奇。
可觀兮吝止,不忒兮其儀。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寶曆010 【蓋】 失。
【志文】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司空(下泐)分司東都上柱同樂安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孫公墓志并序 從表侄金紫光祿大夫守(下泐)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充太清宮使□文□大學士上柱國彭陽縣開男食邑三百戶令狐絢撰聖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禦極之十□年七月□□居守左仆射孫□陳□秩病,請□□任。
天子優寵元老,乃拜儉校司空、兼太子少師、分司東都,□□伸之顯衛,以就良已。
诏下之明日,三川守臣以急章聞曰:公十四日薨。
天子怛然悼耆德特□□□會入廷臣,中吊赙之禮,以三師追褒,冊命恩數有加焉。
公諱簡,字樞中,其先有妫之後,齊太公田和其裔也。
和孫□為齊大夫,以伐樂安之功,遂封於樂安,因賜姓孫氏。
吳将軍武書之孫,子孫在吳會,稱富春氏,吳主其後也。
其□遷者□□□□至隋并州晉陽縣令,唐封晉陽公諱孝敏,公之七代祖。
晉陽公生仲将,為唐郓州壽張丞。
壽張生希莊,為韓王典簽。
典簽生諱嘉之,即公之高祖也,天冊中,擢進士第□□萃科,有文學重名,後累官至宋州司馬,贈秘書監。
自晉陽公而下,位雖不隆而道德皆顯。
曾大父諱逖,開元中三擢甲科,初入第三等,又入第二等,超拜左拾遺。
大名铿發,□耀當代。
雄名如蕭穎士、顔真卿、李華,鹹出座下。
累遷中書舍人、刑部郎贈尚書右仆射,缢曰文公。
□大父諱宿,又傅文公之業,登制舉,為谏議大夫、中書舍人,終華州刺史。
烈考諱公器,又繼詞科高第,曆監察,後為濠、信二州刺史、邕管經略使
於戲!荒郊月慘,暮景雲昏,幽墳掩瘗兮玉厘罷開,暗室沉冥兮圖天不曉。
嗣子泣血居喪,哀毀逾禮,慮陵谷隳變,刊石為銘,扃於泉戶。
其詞曰: 處室家兮俱德芳,懿譽惟仁兮何居孀?恩不造兮於穹蒼,壯年子稚尚淪亡。
孤鸾影減劍又沉,靈兮冥冥會窮荒,泉門一閉夜長長,千秋日月徒更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北卷第一冊) №寶曆008 【蓋】 失。
【志文】 唐故亳州司兵參軍趙郡李府君墓志銘侄女婿河東裴缜撰府君諱群,享年四十有九。
官曆郡掾邑佐,自軍民之長者七政,真攝由之。
禀剛健而莅□,敷誠信而與物。
笃實貞确,鄉黨有譽,服義奉教者知所慕焉。
寶曆二年,歸閑於洛陽。
以四月十七日,終於伊川之别墅。
爰蔔七月一日,歸於先茔,禮也。
曾祖柬,同州刺史;祖印,尚書倉部員外郎;考胄,尚書刑部郎中、兼侍禦吏、知□。
君即刑部之第二子也。
襲祖宗之餘慶,禀□知之惠和,智周其身,迹感於義。
與善無報,竟孤其分,不享豐祿,不濟永年,夭殁有生,神徵孰信?夫人吳興姚氏,有□男且稚,二女未笄,惟是一日二日洎逾月之事,實從父弟前和王府參軍友沖主焉。
為缜獲接姻好,見銘石。
其詞曰: 蒼蒼平原,新阡舊阡,昭穆列侍,前賢後賢。
□□□夜,複土終天,寂寞佳城,曆千萬年。
前河南府河陰縣尉裴綽書(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三冊) №寶曆009 【蓋】 大唐故賈公墓志之銘 【志文】 唐故朝議郎内供奉守慶州司馬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賈公故夫人颍川縣太君陳氏墓志銘并序 承務郎前太常寺協律郎李參撰公諱光,其先武威人也。
皇考諱仲素,不仕。
公江山秀氣,生為人,風神散朗,德義資身。
性惟忠直,言必三思,清慎居心,與物無競。
在官克勤,志理有襦之風;在私克儉,於家實盈於倉廪。
訓子弟,習之以禮樂,教之以義方;與朋友交,言而必信。
實可以為人之師也。
豈謂中宵墜露,勖且收光。
大廈折其棟梁,江海沉乎舟楫。
夫人颍川縣太君陳氏,四德鹹備,六行無虧。
婦禮母儀,殊過前史,三從之義,九族皆知。
仿之者如雲,教之者如雨。
何期逝川不息,落日難留。
倏忽之間,恩慈永隔。
子有數人,且奔亡之外,唯有一存。
即存者溫也。
至孝用心,若憑佛力,錯磨貞石,钅周寫經文尊勝真言立於墳側。
辍哀就禮,孝道克全;竭産罄資,用修喪事。
以寶曆二年十月十五日遷葬於京兆府萬年縣川鄉鄭村。
奇哉!孝子時當孝理,無計報于劬勞,空志之于墳邃。
銘曰: 公惠納賢用,雄聲未解,内之供奉,外之司馬。
勤事於公,冫食飲無暇,君子人與,君子人也!夫人德為婦首,行可母師,擇鄰訓子,所見皆奇。
可觀兮吝止,不忒兮其儀。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寶曆010 【蓋】 失。
【志文】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司空(下泐)分司東都上柱同樂安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孫公墓志并序 從表侄金紫光祿大夫守(下泐)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充太清宮使□文□大學士上柱國彭陽縣開男食邑三百戶令狐絢撰聖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禦極之十□年七月□□居守左仆射孫□陳□秩病,請□□任。
天子優寵元老,乃拜儉校司空、兼太子少師、分司東都,□□伸之顯衛,以就良已。
诏下之明日,三川守臣以急章聞曰:公十四日薨。
天子怛然悼耆德特□□□會入廷臣,中吊赙之禮,以三師追褒,冊命恩數有加焉。
公諱簡,字樞中,其先有妫之後,齊太公田和其裔也。
和孫□為齊大夫,以伐樂安之功,遂封於樂安,因賜姓孫氏。
吳将軍武書之孫,子孫在吳會,稱富春氏,吳主其後也。
其□遷者□□□□至隋并州晉陽縣令,唐封晉陽公諱孝敏,公之七代祖。
晉陽公生仲将,為唐郓州壽張丞。
壽張生希莊,為韓王典簽。
典簽生諱嘉之,即公之高祖也,天冊中,擢進士第□□萃科,有文學重名,後累官至宋州司馬,贈秘書監。
自晉陽公而下,位雖不隆而道德皆顯。
曾大父諱逖,開元中三擢甲科,初入第三等,又入第二等,超拜左拾遺。
大名铿發,□耀當代。
雄名如蕭穎士、顔真卿、李華,鹹出座下。
累遷中書舍人、刑部郎贈尚書右仆射,缢曰文公。
□大父諱宿,又傅文公之業,登制舉,為谏議大夫、中書舍人,終華州刺史。
烈考諱公器,又繼詞科高第,曆監察,後為濠、信二州刺史、邕管經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