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

關燈
№長慶001 【蓋】 大唐故馬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京内倉使朝議郎行内侍省内府局令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賜绯魚袋扶風郡馬府君墓志銘并序南安郡單少達述噫!父能播聖善之聲,内德垂品哲之範。

    有一於此,流慶必遠。

    功濟之美,直無荒逸也。

    得乎大使曾,蘊道邁德,優遊奉君。

    祖負才抱能,佐理垂裕。

    大使綜煩處劇,綱紀有聲。

    所謂世濟,不失於人臣,存我家寶。

    孩提秀發,聰慎芳猶,奉琴歸我。

    國心蹤橫,特承诏旨,宣夷靖海,契合聖心。

    内守雍雍,外能禁律。

     曾曆班位佐附,握恩著迹,自修勤孝,殆今二紀。

    素風儉德,性用廓然。

    大使以禮接親賓,以恩意育孤割。

    其於朋友支奉忠信,必道之以節,供之以均,其於勖之以勤,感之以悅,足見曾子奉親,管仲追友。

    發一呵而衆子成器,不施一扌失而下隸激忠。

    嘻然知戚族之和馥,孑爾浃鄉闾之譽觀。

    務處閑則理佛經而樂天命,屬多擦則考至理而拔人倫。

    此非高祖之貞,皇祖之明,亡考之成,則曷表大使知自天生哉!於!天地生成,不待萬物之報;父母顧複,不期孝子之心。

    所痛者季女尚笄而未行,幼子亦冠而未立昔也。

    生涯有限,厚眷無窮。

    春秋七十二,以元和十五年七月一日遘疾彌留,十二月一日殁於長安京兆府長安縣解第,榮從義養。

    長子惟晟,賈誼有才,顔回不秀。

    次子惟良,志學上達,予期大來,慧而未泰,屢屈有時。

    皆泣血叩心,哀哀扶護,以其長慶元年正月廿三日安厝於長安縣龍門鄉,禮也。

    惟晟等予育志生之父,摧斷金之舊。

    慮以陵谷傥變,琬琰庶旌,詞則斐然,分同泫苦。

    詞曰: 皇天無親,唯德是鄰,锺慶自遠,挺生忠臣。

    忠臣之德,聰性綢直,訓洽外姻,禮窮内則。

    克家以孝,從以下恩,生惠谕地,養德比坤。

    享年匪高,榮侍初及,冥殁迄然,風樹何入。

    望望諸子,遑遑季女,有昆可,無父何處。

    六親仰成,一旦俄傾,匪我潸然,皆同涕零。

    莽莽蒼榛,幽幽黃壤,天長地久,音徽可想。

    周峰之地,泾渭以東,秦川瀝瀝,松柏多風。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長慶002 【蓋】 大唐故康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幽州盧龍軍節度衙前兵馬使朝散大夫檢校光祿卿兼監察禦史贈莫州刺史會稽康公墓志銘并序刻石以紀,始終景行也。

    康公以長慶元年五月十日終於長安永樂裡官舍,其年其月廿五日葬於長安縣龍首鄉興台裡先代茔之東北。

    嗚呼哀哉!公諱志達,字志達,本會稽人也。

    自曾祖曰延慶,皇朝左威衛大将軍,徙居為京兆長安人也。

     祖曰孝義,皇朝萬安府折沖,累贈戶部尚書。

    考曰日知,皇朝兵部尚書、左威衛上将軍贈尚書左仆射,以忠信奉上竭誠。

    建中三年将趙州,拔城赴阙,拜晉、慈、隰等州節度使。

    公即仆射第四子也。

    溫恭其德,謹信在躬,未嘗虧儀也。

    貞元末,範陽劉侍中濟以金帛邀公,慕其才也。

    況非獨弧矢之能,兼謀略可則,而授職焉。

     今年本軍選能,薦於朝。

    朝以軍臨戎虜,藉舊将,拜檢校光祿卿,還,使授天子命之日,已遇疾,未及朝謝而終。

    诏贈莫州刺史,春秋五十四。

    娶河南元氏,父志寬,皇涿州範陽縣丞之女也。

    早年先逝,有子一人,曰元質;一女适隴西李繼宗。

    噫,古人有诔,今銘曰: 昔為他鄉之職,今還先人之域。

    行可紀,名可傳,銘石埋土,日月在天。

    辭城郭兮掩原野,去人間兮歸大夜。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長慶003 【蓋】 弘農楊府君墓志之銘 【志文】 唐故朝議郎衛尉寺丞上柱國弘農楊府君夫人梁氏合墓志銘并序承務郎行饒州餘幹縣尉翰林待诏郗從周撰并書公諱峄,神州萬年人也。

    昔關西孔子太尉公之苗商,簪纓官族,枝派嗣賢,茂德穹崇,繼於公矣。

    曾祖谔,祖思禮,皇任潭州流陽縣主保父勖,皇任循王府胄曹參軍。

    公即胄曹之次子也。

    七歲讀書,究典墳之奧旨;習諸律令,得刑法之微文。

    悟解卓然,實逾在昔。

    一為高論,遐迩稱奇。

    大理之長有聞,特狀奏為大理獄丞是。

    官不稱才,怏然慚恥。

    司刑固請,禮難推辭。

    及其任也,盡諸五聽,恭守三章。

    次授金州司倉參軍,職列掾曹,政臨縣邑。

    調補兵部主事,官非意請,權臣所留。

    次授仆寺丞,幹蠱奉職,累有殊能。

    宰執有聞,命與言論。

    談天下之利病,可驗否臧;論損益之盈虛,懸知進退。

    執政以曆官所議,不議清除,又抑其才,授中書主書。

    參議大計,無不深當,禮遇益重,進秩酬之。

    拜衛尉寺丞。

     公私ム賴,人頗懷之。

    考迹未三,沉こ而至。

    日來月往,鹹望痊平。

    何期天喪賢哲,元和十四年己亥歲十月十五日,殁於萬年縣永興裡之私第也,享齡七十有二。

     嗚呼!惟令德而空存,痛芳名而長逝。

    夫人梁氏,淑儀乎内,不聽乎外,類桂花之早落,同梧葉之先。

    啟穸告延,蔔居宅兆。

    以長慶二年壬寅歲二月十一日合葬於萬年縣崇義鄉之原,禮也。

    嗣子士真,登仕郎、前虔州司戶參軍;次子士輿。

    皆早承庭訓,夙禀義方,仁孝居心,哀恸逾禮。

    天性之道,有感若斯,從周以謬承愛獎,述乎斯文,懼陵谷有移,芳猷無紀,銜悲抒辭,乃為銘曰: 猗欤府君,據德依仁,居官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