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
關燈
小
中
大
名者近辱,不貪不求,從吾聽欲。
賢哉馬君,深見倚伏,任波行藏,令吾宗族。
人之所争,義然後取,人之所急,義然後與。
自南自北,或出或處,德及邦鄰,道光行旅。
積而能散,和而不同,施人無倦,在困能通。
既分弱,爰及孤窮,親朋感義,闾裡欽風。
嘗聞善人,天福其運,今也則亡,吾所不信。
故泉路迫,白日光盡,哀彼神遊,才登耳順。
君有令子,嗣業其昌,君有令女,柔德其芳。
爰封馬鬣,式表龍崗,維觀行而旌德,與地久而天長。
元和八年歲次癸巳十月庚辰朔十五日甲午葬(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元和048 【蓋】 失。
【志文】 唐故徐氏府君墓志銘并序府君諱清,字思靜,東海之郡焉。
自祖偃公之苗裔矣,即廿四代孫,值永嘉之亂,子孫星散,諸郡而居,枝葉芬芳,百川雖會。
於越州會稽縣移風鄉為桑梓。
祖宗□璀,雖不榮仕,土豐豪望,詞筆若雲,久為本邑府吏。
立性秉直,百行無虧,系代相承,宗□和順。
自祖至孫,無遺十失之也。
府君不求榮祿,閉門靜居,謙□兮能省其身,恂恂隆道之德也。
春秋八壽。
貞元十七年忽因染疾,方藥無依,即其年十二月廿二日終於泉壤。
何期昊天,擗踴匍匐,泣血□□。
歲無大利,權殡數年,慘烈風霜,□遵□法。
府君□一男二女。
男曰幹,長女奴奴,次女李□□□餘毒□□□夫人锺氏,孀過儉節,性澈寒松,揖撫□□傷於□□春秋有九,即元和元年降疾,至五月廿九日而終。
然生懷結發之情,死同泉穴之室。
嗚呼!今克元和八年歲次癸巳十月庚辰卅日己酉吉辰,蔔宅安厝,發故於旌善鄉趙全村原,禮也。
緣依祖氏大墓,歲遠難明,乃為銘曰: 我生世兮能幾時?受榮華兮豈與衰苦期!俄然四大兮不和順,惚飄兮無所依。
形沉魄散兮名不朽,千金黯黯兮歸山雙。
幽墳盡志兮同一丘,永入泉台兮是長久。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二冊) №元和049 【蓋】 失。
【志文】 故左千牛衛長史渤海高公合墓銘并序鄉貢進士李說複撰并書維元和八年冬十一月日戊午左千牛衛長史氏捐館舍于磁州立義裡第,春秋四百四十五甲子,巷之居人,辍春相吊。
三日庚申,殇□□階,明月□中,葬我公於昭義縣臨水鄉之西原,近先君□,順我公之孝心,禮也。
公諱承金,字承金,渤海人也。
齊文宜帝都邺,子孫食邑於臨水,遂徙家焉。
周衰,齊主夏盟,高子實為宗卿。
元氏□擾,天命文宣,爰革魏正。
□□之後,宜乎鹹祥克勤墜清修養丘園之□,以高尚為事。
笑子張之幹祿,□甯戚之飯牛,好爵莫得而糜焉。
故天锺美於我公□□□而□□□而貞固□刀筆為吏,文而無害,攻書劍之術,□□有□郡以□聞,拜朝散郎、龍衛兵曹,遷左千牛衛長史。
以□□為憂,告歸中歲;嘉止足之□養老上庠。
□□□□□□蔬食之樂,其道故□□□水德音無□。
夫人□功蘇氏,賢明淑慎,君子好仇,窈窕幽閑,□邦之媛。
先公□年而殁,至是焉。
有子懷術,蘭州廣武府果毅;心泣血,喪緻其哀,追養繼孝,葬之以禮。
懼岸谷将化,咨說複為銘,詞曰: 石鼓聳兮銅台平,漳河曲兮滏水清。
高标丘珑九原上,千秋萬歲識佳城。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北卷第一冊) №元和050 【蓋】 唐故李府君墓志之銘 【志文】 原文自左向右豎行唐故隴西郡李府君墓志銘并序長安沙門法穎文府君李氏,隴西之枝,諱潮,字潮。
祖忠,考嵩,并窠宦於世,習古人之風,壽考林泉,稱達者也。
府君踵之,事逾於前矣。
性和而平,心厚而質。
處事不撓,居閑自怡,立身忠孝,理家恩惠,朋執謙信,庭訓義方,鄉黨稱賢,宗族歸美,承祀奠祭,兢勤無失於時,有方於古人矣。
至於徽猷事行,節義風規,略而不書,蓋取其簡易。
元和八年癸巳歲積禍成瘵,藥無能施。
夏六月三日,殁於長安縣懷德裡之第,享年五十有七矣。
於戲!有松桂之心,無龜鶴之壽,天不可問,于嗟命夫!即以九年正月十三日,葬於長安縣高陽原胡趙村先茔之側。
前夫人車氏,貞元中先逝,蒙府君之送終,今夫人呂氏,扶疾護喪,承府君之遺□,哀毀過禮,斯情叵源。
嗣子賢,哭無時,食忘味,杖而方起。
次子興亦然。
有二女,長适周,次适女,哀思可絕。
法穎述德刊珉,章府君之萬一。
銘曰: 恭維府君,隴西之李,弈葉流芳,簪裾降祉。
德為時英,行椎仁軌,望如山,汪若水。
一。
恭惟府君,德茂蘭薰,如金如玉,若桂若筠。
無工無仕,□□有文,一身遺美,千載芳芬。
二。
於戲府君,與善何言,生(下殘)無門。
身随逝水,名字空存,孤孀恸哭,血淚(下殘)遂旌幡,祖考之側,高陽之原,清風白(下殘)松柏子孫。
四。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元和051 【蓋】 失。
【志文】 河間郡太夫人宋氏墓志銘嘗聞女德尚矣,美莫大於仁,唯賢哲婦稱之壽莫遠,其名不朽,負雙美者難乎哉。
則我太夫人兼之有也。
夫人姓宋氏,京兆府萬年縣人。
昔兩晉中禮經廢缺,置生員凡百數,身障绛紗,複傳授周官學,号曰宣文君。
夫人即宣文君十四代從孫之女也。
至檢校太子賓客兼禦史中丞,諱再榮,位顯於家,即夫人之先考也。
夫人德操貞明,姿儀□麗,雅有識度,言詞可尊。
克婦道,禮遵於肅恭;睦家族,事光□敬愛。
頃自初笄,□每見而言曰:我女異絕,有繼吾家晉代從祖始學矣。
不可□嫁與凡人哉。
於是周□文武之士,一見彭城公劉氏議德信紫,王孫氣雄射人世,必濟家國艱危,英略莫測,靡不列軍師成績。
宋公益敬而厚,曰:若劉氏論我女,我即嫁之。
彭城公聞之,言知冠勇,己不豁難,義烈勳庸,誠實誠也。
冀不疑。
方遣媒氏進金帛於宋公。
宋公遂見休躍,諾而受之,笑謂妻子曰:我家事亦足矣。
以夫人與劉氏生二男:嗣子郯王府長史,襲彭城郡王泰清;季子崇仁府折沖都尉泰謙。
□□□戚之喪毀瘠,不勝之纟襄,孝為揚名,人感流涕。
唐元和八年十月十八日卒於京師興甯裡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三。
九年正月廿五日即葬川東南萬年縣崇道鄉界。
龜筮未□吉未之合也。
緬懷陵谷之變,式旌令德之銘,其文曰: 徽美夫人,時稱之賢,四德永哲,七行哉宣。
位坤降祉,履陰永傳,克茂閨範,發輝人言。
有典有則,無頗無偏,松貞淑質,燭謝明時。
瞻娥不及,望甚母儀,薤歌流詠,玉筋空悲,佳城此閉,泉戶何其。
川阜代變,芳音不移。
(西安碑林藏石) №元和052 【蓋】 失。
【志文】 唐故右領軍衛泾州純德府折沖都尉太原郭府君墓志銘并序古之位以昭功,行以表德,苟德位之兼著,其難乎?曰:惟府君有之矣!府君諱韬,字宏家,本汾州人也。
其先自周德休明,虢公封國,号郭聲近,因而為氏。
洎西漢裒公,以侍中稱貴;東晉泰公,以有道推賢。
盛德昭華,子孫承慶。
故及烈祖祟,以道濟家邦,時高傑出。
皇考諱期,以含真養素,樂道辭榮,爰暨府君,允膺宗德。
幼懷貞亮,長遇幹戈,至大曆中,以武毅經時,事昭義□先仆射嵩,作鎮漳南,保甯河朔,除戎伐叛,累效勳勞。
連帥嘉之,尋奏授右領軍衛泾州純德府折沖,獎忠勤也。
於時屬兩河無象,封略猶虞,公遂懷厭世之謀,不食諸侯之粟,退身安命,七十三年,不幸以元和九祀二月廿日寝疾,言終於路之私第。
嗚呼!公之先夫人申氏,皇故徵士之第七女也。
以柔明婉懿之德,來嫔有道之家,履義執笄,三十餘載,以貞元廿一年正月廿五日,先終於公之室,享齡六十有一。
於戲!公之自兆傾梧之災,尤感祀先之義,遂再嫔常氏,□紹宜家之名。
□夫人有三男一女,長女曰十二娘,适孫氏;長嗣曰叔密,仲嗣曰和密,明敏□時,譽流花府。
和以溫良守禮,義重人倫,遂率幼嗣叔僧及孝婦武氏等,哀深泣血,禮慎孝終,遂蔔用其歲之四月八日,奉先君之靈榇,啟皇妣之帷裳,歸於郡城西南韓公之原,禮也。
夫其祟孝節,紹家聲,追述□章,昭示不朽,其在文乎?爰訪讠叟才,以□□志。
其詞曰: 虢□之孫,林宗之嗣,弈葉昭華,□年耀美。
始虞夭壽,永保後凋,何言星殒,複歎□銷。
父訓斯終,母儀先落,魄生新天,舟沉夜墼。
蒸蒸孝嗣,戚戚良嫔,淚染□□,層纏□墳。
墳草萎,歲華暮,老烏夜啼山月著。
昭昭盛德烈。
子孫子孫榮萬古。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元和053 【蓋】 貴鄉縣令盧公墓志銘 【志文】 唐故朝散大夫魏州貴鄉縣令盧公墓志銘并序夫源長者其流清,本固者其幹蔚,澤潤溥博,枝葉繁昌,是宜保族肥家,弈世載德,官婚不雜,垂裕後昆。
斯其所以為當代之甲也。
不然夫何貴於士族哉!公諱侶,字子益,範陽涿人也。
五代祖思道,北齊黃門侍郎、周大司徒、隋武陽郡守;高祖赤松,皇朝兵部尚書;曾祖承泰,皇朝齊州長史、贈德州刺史;祖齊卿,皇朝銀青光祿大夫、太子詹事、贈太子少保;父成軌,皇朝大理評事、贈易州刺史;司徒擅挾天之才,名播寰宇;尚書挺璋之德,望重南宮。
長史蘊佐理之才,少保究天人之學。
慶锺後嗣,克生賢浚公即易州之元子也。
弱冠,鄉舉秀才。
屬燕薊僭逆,淪陷虜塵,競負其才,不列科第。
雖累遭迫脅,而志尚不回。
天誘其衷,終以智免。
公幼有奇節,識洞韬钤,志懷經濟,尤重交結。
時昭義速率薛公有總角之舊,素相親重,奏授試光祿寺丞,攝衛州别駕。
一郡之政,委公決焉。
殿最黜陟,必核其實。
尋除朝散大夫、磁州别駕。
連率薨,公亦辭滿,遂東遊梁宋,嘯詠林泉。
後拜魏州貴縣令。
時屬節将盜兵,幹我國紀。
公志懷忠谠,屢抗危言,繇是忌之,且畏動衆,遂移攝莘縣令,旋構五縣歸順國家。
統帥馬公褒異殊績,方欲上聞。
未出賊封,蒼遑遇害,春秋五十有七。
嗚呼!蘊宏才而位不列公卿,秉忠節而時遭艱否。
聞知者鹹為悼心。
哀哉!遂權窆於州清漳縣。
夫人河南獨孤氏,勳戚之胤,笄年配公。
壺則婦儀,禮無違者。
先公一歲寝疾而終。
有子三人,女五人,長子權,好學修文,不幸早世。
次曰拱,見任秘書郎。
文華著聲,有名當代,累佐戎幕,曆官風憲。
次曰拯。
鹹禀先訓,不墜家聲。
比阻于戈,未遑封樹,久蓄哀憤,銜恤私門,爰自魏郊,請假營護。
元和九年四月廿六日歸葬於河南府偃師縣亳邑鄉首陽原先茔之次,夫人獨孤氏焉,禮也。
秘書以正倫業文之士,或辯官婚,俾志於銘,以虞陵谷。
銘曰: 族茂地崇,有侯有公,世載勳德,代襲儒風。
落落司徒,蔚為文雄,繼業垂慶,克生我公。
遭時不造,道阻命屯,未展良圖,身喪虜塵。
賢哉令嗣,名播清時,遠奉裳帷,歸葬洛師。
乾崗既蔔,松阡已行,禮備其儀,時惟厥良。
千萬秋兮,子孫其昌。
前左監門衛兵曹參軍戴正倫撰(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三冊) №元和054 【蓋】 失。
【志文】 唐故中散大夫檢校銜尉少卿兼監察禦史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張君墓志銘并序夫有生必謝,孰能獨存生而事之死而祭葬者矣。
公諱良輔,字位,其先清河郡人也。
因仕故韓,相公朝觐,而居京兆萬年縣焉。
曾祖,祖韶遠,考乾嵩,皆以從逸為心,高上不仕。
公孝悌為立行之源,仁風作禮義之始,恢恢海量,雄雄德聲。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書劍雙美,忠孝兩全。
積善襲於家風,餘慶贻於身後。
善其武則濤濤水上生波;窮其文則蕭蕭風度松嶺。
奮迅喬木,青雲自緻者也。
元和初,銜恩定蜀,深謀遠播於國都。
旋複獻捷於丹墀。
君王猶美於忠赤。
遂拜檢校衛尉少卿兼監察禦史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知左神策馬步都巡使。
夫人陸氏,封清河郡君之邑号也。
是以功成立身於柏台之宦。
名徇遐著,得繡衣增榮,侍禦位重於當時。
夫人封邑以榮族,享年六十有一,元和九年四月十一日寝疾而終於崇仁裡之私第也。
即用五月十四日京兆府萬年縣崇道鄉蛇村西北上一裡之禮也。
令子有八:長子氵雲,次子深、淩、氵利、恩郎、甯歌、老老、儀郎。
愛女有二。
男則忠孝立身,女乃針規誡慎。
痛榮祿之不逮,泣風樹而無追。
窀窆有期,祖奠将設。
餘乃忝為姻屬,志結平生,怆然有詞,敢為銘曰: 巍巍張氏,溫溫令德,美譽高振,其儀不忒。
悲離人代,域茔域,星城之東,*水之側。
龍鱗增峻,松煙黛色,丘墳壘壘,萬古誰測!勒石為銘,作後人識。
鄉貢進士陸南述太原郭逵書(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元和055 【蓋】 大唐故吳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正議大夫持節都督雲州刺史充大同軍使兼侍禦史賜紫金魚袋長樂郡王食邑三千戶渤海吳府君墓志銘并序鄉貢進士王叔簡撰并書公諱卓,字山立,其先太伯以建國命氏,吳有世家。
其後子孫盛強,勳德茂著,至秦州伏羌縣令、贈澤州刺史遊。
伏羌生光祿卿、贈太子少保燕客。
光祿生開府儀同三司、太子詹事仲孺。
詹事生公。
公即詹事之次子也。
生而好學,不喜狎弄,豁達大度,如老成人。
始以門籍蔭庥,名位坐至。
制除太常寺協律郎。
節宣樂章,舉視禮數。
尚以不求諸己,退又改為。
遂脫其冠裳,孜諸墳籍。
逾年,以童子明經上第。
特拜衛尉寺主簿。
糾平更之署,肅宮門之禁。
遷秘書省秘書郎。
優遊世渠,雠校内府。
授太子司議郎。
雖規谏無聞,而侍從斯在。
轉殿中省尚衣奉禦,仍賜绯魚袋。
足蹑煙霄,手持禦服,藝有十善,譽流京師。
屬天步方艱,王師薄伐。
公詣阙陳請,願身先登,揀練家僮,自成卒伍。
乃署行營節度副使、兼太子右贊善大夫。
陳師於襄城之野,轉戰於汝水之墳。
旋遇朱Г亂常,腥穢宮阙。
公慨然憤發,不俟駕行,杖劍西來,誓赴國難。
會西平王晟擁兵於渭,作鎮東門,多公之功,書奏天子。
乃拜太子中舍,封長樂郡王。
□妖氛殄滅,寰海廓清,除簡王府司馬。
無何,丁太夫人之艱。
後十句,又丁詹事之□。
哀号過禮,毀瘠不形。
西平王累陳表章,有诏許公起複,授甯遠将軍、□監門衛中郎。
墨從戎,摧鋒岐下。
參牙門之職,冠虎贲之師。
逮西平人觐,公隸屬神策,宿衛中禁,垂二十年。
上加勤勞,授循王府長史。
未幾遷□王傅。
帝子升堂,王系擁,三益之友,聞於聖聰。
除雲州刺史兼侍禦史,統十百夫,食二千石。
六條不紊,三載政成。
天不*遺,殲我良吏。
春秋六十三,元和八年正月十五日終於位。
裡有慈仁之美,内無行歌之聲。
公之孤侄寮,根自天性,發為孝慈,與次子從儉泣護靈車,越三千裡。
以元和九年七月廿八日歸葬於少陵原,先茔,禮也。
夫人河東裴氏,河南洛陽令賽之女。
先公而逝。
有子五人:長曰宰,同州司法參軍;次曰從師,靖陵挽郎;次曰從儉,豐陵挽郎;次曰獻可,前通王府參軍;次曰從巽。
□号天,以申罔極,高柴泣血,顔氏居喪,吳氏子其後乎!以叔簡忝接姻姬,備詳行實,敢刊貞石,以休令聞。
銘曰: 振振公子,見於國危,挺身東征,摧兇汝圻,建中季年,帝幸奉天,公自襄城,兵屯渭川。
從國元老,操戈被堅,西平建功,天子□□。
大将軍勞,酬勳王府,□成師範,克諧友輔。
王念朔野,俾其分憂,露冕施化,(下殘)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元和056 【蓋】 失。
【志文】 唐故徵士京兆田府君墓志銘并序府君諱鸾,字,京兆人也。
以祖世官遷汾晉,因家太原,故今為潞國人矣。
其先自帝颛顼,以水德承運,啟妫育姜,乃後敬仲強齊,代興田氏。
至威王以雄分七國,孟嘗以義振四豪,安平命世以興唐,秋棄時以輔漢,昭灼天海,光輝盛門,故及德祖琳以道德居華,皇考昂以詩書肄業。
爰暨府君,禀天地之和,挺五行之秀,謙恭日用敬因心,務道德之真源,樂家邦之義府。
恒謂信義者人倫之大節,好施者保甯之義方,與其抗志經時,未若歸真祟福。
於是恬神淨域,廣施冫青涼,窮十部之真經,缋三身之法像。
至若言深妙旨,性達真如,雖習鑿戴憑,未足多也。
則知君子勤道,達士外名,與夫泊沒波流,未可同年而語。
若乃昭家以睦,訓子以恭,信為族黨宗師,豈止人倫龜鏡者矣。
始謂仁資專永,慶應方來;豈虞積害無徵,藏舟靡周,生人之感,何痛如之!日以元和三祀十月廿三日寝疾,言□於大□坊之私第,春秋九十有三。
於戲!夫人齊郡史氏,皇故守珍公之四女也。
始從笄歲門,守義閑家,載罹皇紀,不幸以元和九祀八月九日終養於先公之正室,享齡六十有五。
悲夫!偕老之願則違,同歸之運俄促。
夫人生一子,長曰少華,以明允忠長,從事花府,年将不感,遇疾而終。
幼孫飒飒啟先祖之靈榇,奉皇祖妣之裳帷,蔔用其年十月六日,合於府城西南太平鄉七裡之原,禮也。
尚恐陵移代革,滅聲塵於後時;是用勒石昭銘,志遺芳於不朽。
銘曰: 帝祚垂芳,慶洽靈長,奕世邁德,興回育姜。
爰洎府君,承家守祀,婉夫人,謀孫翼子。
同塵偕老兮百代攸歸,百日佳城兮一朝已矣。
哀哀孝孫突無時,灑淚昭銘千萬祀。
奴謹謹勾當修(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元和057 【蓋】 大唐故王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朝議郎行宣州司法參軍上柱國王君墓志銘并序試太常寺奉禮郎周*撰元和十年乙未秋八月四日,十朋告猷葬故宣城郡王法掾於長安城坤維龍首原,迩觐先茔,禮也。
而公孟兄傷泫請志,感雍賢而紀實。
公諱叔甯,系首天嗣,見殊太伯。
缑峰仙舉,載史明之,未仙遺芳,為太原茂族。
曾王父朝議大夫試澤州司馬承訓,玄宗扈臣,獎勞而授。
王父忻州定襄縣丞逸。
烈考處士珍,頤素韬彩,郡ヘ邑佐,懿垂先人。
林胡并,遷家秦雍。
公幼而莊敏前德,清躬祗庭。
教以詩禮,性能适時。
均輸膺職,嘉乃凝績,奏授文林郎歙州參軍。
地官籍公,留而彰課,又改金州西城縣丞;再留懋庸,超授朝議郎行宣州司法參軍上柱國。
時以戍淮師衆,馳ㄞ安州。
恭地官之命,司我軍實。
噫!旬未浃,風為疠,複命以疾,扶維到家,恪職安親,不敢稱玻母兄視療,得匪萦灼,和醫候之,惑於勿藥。
歲猶乙未,殛於暫痊。
夏六月廿三日,終於布政裡第,享年五十三。
嗟而量浚齡促,天且難忱。
母隴西李氏,柏舟誓弘,教子翹立,辭養泉戶,弭奉晨羞,哭哀宵晝。
元兄緒,嶽州司馬。
釋弟惠清,西明寺供奉律德。
弟政,試左武衛倉曹參軍。
弟冕早世。
手足斷而苦季,路哀不除。
孀妻謝氏,毀擊心,感傷草木;猶子□信,祭嗣公*。
或出或處,恸慕皆深。
協茲令晨,厝於秋野。
尚曦行旅,家哀誰抑!或此文字,綿胤之光。
異世海田,可尋貞矗詞曰: 昔皇嗣,晝仙舉,仙遐枝,人茂楚。
德夫君,奉使輸,官三任,勵一身。
身染□,職在公,旋弟殁,夜泉中。
母妻泣,悲苦集,棣萼□,秋賈立。
志遺銘,光素旌,淑問地,草樹青。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元和058 【蓋】 失。
【志文】 唐故河東節度兵馬使同節度副使特進試太子賓客奉天定難功臣試太常寺上柱國東菀郡王食邑三千戶臧府君墓志銘并序臧君之先,東菀郡人焉。
曆諸侯之地,久處宦徒。
隋任河東元戎,□用因之,今為太原人焉。
曾祖諱懷義,銀青光祿大夫、安北都護、豐州都督、河元軍使;祖皇□方直,绛州刺史、安北都護、鎮北軍使;皇考諱晔,朔方節度押衙、兼知中軍兵馬使;□□公諱昌裔;積代名家言行君子,□頤雅量,昂藏容止,孤秀風神,識達今古,岸谷威英,一心事主,水清無□,泛愛賓朋,外耿内謙,文華溢衆,進能讓德,獨立不群,撫下常情,恒懷拯救。
春秋六十有九,以元和十年五月十二日寝疾膏肓,終於太原府會同坊之私第也。
嗚!容華尚壯,奄謝明時,籲嗟痛哉!良可悲矣。
是時蓍龜指兆,白鹞開茔,扶護靈延,以其年秋仲月廿二日,窆於東都河南縣金谷鄉之原龍崗之下先祖大茔安厝,禮也。
夫人高平郡曹氏,風儀穎悟,挺達璋,敷訓教於閨門,德行光於九族,初笄之年,秦晉為疋。
必謂光榮偕老,保壽遐齡,豈料霜居,此時相失,五情摧裂。
嗟琴瑟之斷弦,号訴穹倉,雨淚成血。
夫人與嗣子七人,磬竭家有,營備兇儀。
天何言哉!降茲禍釁。
長子曰繼宗,淮南節度衙前虞候。
次子曰繼察,次子繼寄,河東衙前子弟,次子繼宰,次子繼寂,次子繼寵,次子繼等,号恸過禮,舉慕無從,七日絕漿,泣高柴之血。
恐陵移谷變,刻石勒銘,以光泉戶。
乃為銘曰: 天之運轉,隙影難留,人生大限,其死也休。
魂遊蒿裡,□瘗陰幽,峨峨墳隴,萬古千秋。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三冊) №元和059 【蓋】 大唐故裴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遊擊将軍撫王府典軍河東裴公墓志銘并序登仕郎前行晉州臨汾縣尉範陽張真撰維唐元和十年龍集乙未冬十月六日,撫王府典軍河東裴公因遘時疾,終於上都萬年縣勝業裡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二。
公諱華,字華,其先绛州聞喜人也。
衣冠族望,天下稱之,嗚呼!夫積善者慶流於後,德遠者嗣胤其昌。
繼生賢明,克仁克孝,信矣。
曾祖良士,皇歙州司戶參軍,守職公勤,執心正直。
祖澄,遁世不耀,藏器俟時。
樂道衡門,善閑琴酒。
名高巢許,德邁夷齊。
真隐逸之士也。
父鳳,皇左監門衛倉曹參軍,拜環衛之司,勤出納之[A092],享年不永,強仕而終。
公即監門之長子也。
少專儒學,長習弧矢,精黃石公之三略,善養由基之七劄。
年方弱冠,志慕從戎。
解褐授朔州尚德府别将,始筮仕也。
累遷執戟中侯、司階、司戈。
洎於斯任,直於禁省,朱绂煥然,王之爪牙,國之武士,信為美矣。
嗚呼!天乎不*,禍殲厥身,匪裡巷之辍舂,亦朋友之興歎,有足悲夫!即以其年十一月十七日,蔔葬于萬年長樂鄉少陵原,權也。
夫人溫氏,以貞元六年二月八日先公而亡,有阻通年,未遂合,将俟時矣。
有子四人,長曰綸,次曰誼,次曰綱,幼曰經。
感禀義方之訓,不墜克家之風。
綸前深王府功曹參軍,誼前右威衛執戟,皆孝則因心,哀能過禮,崩摧泣血,毀瘠危身,能購斯文,紀於泉戶,銘曰: 厥有貴士,河東令族,名列衣冠,家傳世祿。
禀命不延,流年何促?棟折梁摧,人安取則?塗車逶迤,旌翩翻,風凄薤露,日慘寒原。
霜凝垅樹,月吊松門,古皆共盡,今複何言。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元和060 【蓋】 失。
【志文】 唐太原郡夫人太原郡田氏墓志銘并序鄉貢進士□巨淮撰夫禀氣自天,受生成性。
得陰陽之粹質,配禮義以□人。
□夫人之操□者也。
夫人父公諱淦,字累遷。
皇任班秩彜淪終盧州。
大長大懿,冀年椿日泊,少謝幽扃。
夫人笄年十有初九,适事隴西郡王府君。
原夫執君子之風猷,合班超之武術。
守職為政,可道潛□。
授右神策軍府□□使,元從奉天定難功臣、鎮軍大将軍、行左金吾衛大将軍、□□□卿、上柱國、隴西縣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永嘉郡王。
公諱元,字元。
宿著功勳,早從銳略。
随夫徇錄,至貞元六祀正月十有二日,敕封太原郡君。
夫人不幸,曷若遭此兇闵。
遂永貞元年十有二日薨謝私第,享年五十有九。
流落泉夜,逝水沉□。
有嗣子五人:長曰萬昌,累階朝議官守太子左贊善大夫;如花朝發,绛影夜沉,不幸少逝,終於徐隴。
次日□和,職守護軍中尉副使押衙,階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詹事、上柱國。
季曰泳,職守護軍中尉押衙兼知将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詹事、上柱國。
□曰萬,萬剛等,列職戎律,總統腦□,□任禁軍全□□武比慈□□□□親,從禮義以立身。
夫人省旬年精絕□寂守□□質誠行尤□□□□九年十有二月七日,膏肓□瘵□□□□遂□□長安縣休□坊之私第,行年六十有六。
於戲!大運數終,逝水流夜。
□□去住之傷,痛悟變□之悼。
今蓍龜協從,禮儀克制。
元和十年□□月廿一有三日合,用丁穴於同茔,禮葬長安縣龍首鄉祁□裡,為李府君王夫人茔兆,禮也。
□地崇隴,原野蕭條。
恸白楊之風,慘黃蒿之裡。
□□□影,霧結霜飛。
禮筵有經,制悲哀之難忍;周儀故典,□□□□□□。
□□罔極,叩地崩心,恐山河□□,陵谷複移。
□□□□□□□□□□□□咽,百行凄恻,一德号絕。
遂刊貞石,刻為銘曰: 赳赳武夫,英雄為性。
徒□從戎,依仁守□(下泐)□容人母。
長令子規,□□舍棄。
□令□□,永垂(下泐)□□荊榛□夜□(下泐)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元和061 【蓋】 失。
【志文】 唐故敦煌梁氏夫人墓志銘并序奉義郎前行江州尋陽縣尉周曼撰有唐衛尉楊丞夫人梁氏,其先自南朝,□業蓋世,特封郡國。
五代祖誼,皇朝散大夫亳州司馬。
曾祖憲誠,皇左千牛衛長史。
祖甯言,父師,道高不仕,志尚林薮。
簪纓茂緒,孝行承家。
夫人性禀惠和,生知禮則,爰歸盛族,□著清儀,上奉姑章,下修中饋,承顔順色,夙夜無違,閨門敬從,琴瑟諧韻。
六姻化其雍睦,舉族鹹師懿範。
資服有度,葉於家配。
方期五福攸歸,慶壽延永,嗚呼!風□内室,雲慘庭闱。
以元和十年三月卅日終永興裡第,享年六十有五。
楊丞痛悼,親族哀恻。
用十一年二月十三日,□厝於萬年縣川西南遙村平原,禮也。
長子士真,早以器能奉職司計丞,優授虔州司戶參軍,其於宇量凝肅,識理精敏,實為省使推重。
次子孟武,居家謹願,夙著令名,銜哀泣血,号毀過禮。
曼早承司戶惠眷,族叙弟兄,措詞直書,承命遽數,□慚才拙,莫盡平生。
銘曰: 華宗淑則,謙和靜默。
克□母儀,聿修四德。
動止規矩,慈愛周旋,六姻仰範,舉族推賢。
積善無徵,遽終天年。
哀哀令子,茹毒煩冤,龜筮葉從,虛儀式備。
将辭華館,來歸厚地。
大夜何長,泉宮永。
直筆镌銘,千秋不墜。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元和062 【蓋】 大唐故董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幽州盧龍節度監軍宣義郎内侍省掖庭局令員外置同正員上輕車都尉賜紫金魚袋隴西董府君墓志銘并序國子監廣文館進士習纟軍撰并書兼篆蓋夫易有象氣而茂之。
大道既幽,樸散得癢。
公諱文萼,字元昱,本河中寬鼎人也。
曾祖思,皇贈兖州都督。
祖琳,皇太子洗馬贈揚州大都督。
父秀,皇車大将軍左衛将軍知内侍省事魏國公,食實封三百戶。
鹹以有於勳□,書之國史。
公即魏國公之次子也。
遇聳奇峰,志出□表。
能襲盛業,承慶後昆。
爰自弱冠,職分清禁,名列天庭。
洎乎德宗皇帝,拜公殿前内養。
朝侍龍,暮直丹墀。
傳聖旨於霄漢之,播皇風於無方之域。
逮貞元初,西戎大下。
俯迩城阙,任以務弘國體,無以加兵敵之。
将仁義為幹橹,以忠信為甲胄。
乃诏於中書令渾公,泾州節度馬公及紫微重臣,盟會於平涼。
公捧綸旨,赴彼宣慰。
於是陳設備儀,國禮方啟。
不料犬獸之心,而臨事變革。
公當此日,執正不回,中矢及戈,傷膚刻骨。
上以委公捐軀徇國以表丹誠。
有诏加優,且令赴泾州将息,損日朝見。
及還阙,具奏艱險。
帝曰俞哉!公溫良秉禮,惟道是從。
恩惠以洽於六親,仁義以通於三益。
至於貞十一年,改授文直省;十六年賜绯魚袋;廿年遷宣義郎内侍省掖庭局令上輕車都尉,賜紫金魚袋。
惠澤偏濡,優诏盈箧;清機可範,莅位居明。
廿一年奉敕充回鹘告哀宜慰使。
跋涉沙碛,靡鹽不遑。
元和二年寵拜幽州盧龍節度監軍使。
四年屬恒陽背命,公與節度侍中劉公濟親統戎馬行營,誓剿狂寇。
及承宗悔過
賢哉馬君,深見倚伏,任波行藏,令吾宗族。
人之所争,義然後取,人之所急,義然後與。
自南自北,或出或處,德及邦鄰,道光行旅。
積而能散,和而不同,施人無倦,在困能通。
既分弱,爰及孤窮,親朋感義,闾裡欽風。
嘗聞善人,天福其運,今也則亡,吾所不信。
故泉路迫,白日光盡,哀彼神遊,才登耳順。
君有令子,嗣業其昌,君有令女,柔德其芳。
爰封馬鬣,式表龍崗,維觀行而旌德,與地久而天長。
元和八年歲次癸巳十月庚辰朔十五日甲午葬(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元和048 【蓋】 失。
【志文】 唐故徐氏府君墓志銘并序府君諱清,字思靜,東海之郡焉。
自祖偃公之苗裔矣,即廿四代孫,值永嘉之亂,子孫星散,諸郡而居,枝葉芬芳,百川雖會。
於越州會稽縣移風鄉為桑梓。
祖宗□璀,雖不榮仕,土豐豪望,詞筆若雲,久為本邑府吏。
立性秉直,百行無虧,系代相承,宗□和順。
自祖至孫,無遺十失之也。
府君不求榮祿,閉門靜居,謙□兮能省其身,恂恂隆道之德也。
春秋八壽。
貞元十七年忽因染疾,方藥無依,即其年十二月廿二日終於泉壤。
何期昊天,擗踴匍匐,泣血□□。
歲無大利,權殡數年,慘烈風霜,□遵□法。
府君□一男二女。
男曰幹,長女奴奴,次女李□□□餘毒□□□夫人锺氏,孀過儉節,性澈寒松,揖撫□□傷於□□春秋有九,即元和元年降疾,至五月廿九日而終。
然生懷結發之情,死同泉穴之室。
嗚呼!今克元和八年歲次癸巳十月庚辰卅日己酉吉辰,蔔宅安厝,發故於旌善鄉趙全村原,禮也。
緣依祖氏大墓,歲遠難明,乃為銘曰: 我生世兮能幾時?受榮華兮豈與衰苦期!俄然四大兮不和順,惚飄兮無所依。
形沉魄散兮名不朽,千金黯黯兮歸山雙。
幽墳盡志兮同一丘,永入泉台兮是長久。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二冊) №元和049 【蓋】 失。
【志文】 故左千牛衛長史渤海高公合墓銘并序鄉貢進士李說複撰并書維元和八年冬十一月日戊午左千牛衛長史氏捐館舍于磁州立義裡第,春秋四百四十五甲子,巷之居人,辍春相吊。
三日庚申,殇□□階,明月□中,葬我公於昭義縣臨水鄉之西原,近先君□,順我公之孝心,禮也。
公諱承金,字承金,渤海人也。
齊文宜帝都邺,子孫食邑於臨水,遂徙家焉。
周衰,齊主夏盟,高子實為宗卿。
元氏□擾,天命文宣,爰革魏正。
□□之後,宜乎鹹祥克勤墜清修養丘園之□,以高尚為事。
笑子張之幹祿,□甯戚之飯牛,好爵莫得而糜焉。
故天锺美於我公□□□而□□□而貞固□刀筆為吏,文而無害,攻書劍之術,□□有□郡以□聞,拜朝散郎、龍衛兵曹,遷左千牛衛長史。
以□□為憂,告歸中歲;嘉止足之□養老上庠。
□□□□□□蔬食之樂,其道故□□□水德音無□。
夫人□功蘇氏,賢明淑慎,君子好仇,窈窕幽閑,□邦之媛。
先公□年而殁,至是焉。
有子懷術,蘭州廣武府果毅;心泣血,喪緻其哀,追養繼孝,葬之以禮。
懼岸谷将化,咨說複為銘,詞曰: 石鼓聳兮銅台平,漳河曲兮滏水清。
高标丘珑九原上,千秋萬歲識佳城。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北卷第一冊) №元和050 【蓋】 唐故李府君墓志之銘 【志文】 原文自左向右豎行唐故隴西郡李府君墓志銘并序長安沙門法穎文府君李氏,隴西之枝,諱潮,字潮。
祖忠,考嵩,并窠宦於世,習古人之風,壽考林泉,稱達者也。
府君踵之,事逾於前矣。
性和而平,心厚而質。
處事不撓,居閑自怡,立身忠孝,理家恩惠,朋執謙信,庭訓義方,鄉黨稱賢,宗族歸美,承祀奠祭,兢勤無失於時,有方於古人矣。
至於徽猷事行,節義風規,略而不書,蓋取其簡易。
元和八年癸巳歲積禍成瘵,藥無能施。
夏六月三日,殁於長安縣懷德裡之第,享年五十有七矣。
於戲!有松桂之心,無龜鶴之壽,天不可問,于嗟命夫!即以九年正月十三日,葬於長安縣高陽原胡趙村先茔之側。
前夫人車氏,貞元中先逝,蒙府君之送終,今夫人呂氏,扶疾護喪,承府君之遺□,哀毀過禮,斯情叵源。
嗣子賢,哭無時,食忘味,杖而方起。
次子興亦然。
有二女,長适周,次适女,哀思可絕。
法穎述德刊珉,章府君之萬一。
銘曰: 恭維府君,隴西之李,弈葉流芳,簪裾降祉。
德為時英,行椎仁軌,望如山,汪若水。
一。
恭惟府君,德茂蘭薰,如金如玉,若桂若筠。
無工無仕,□□有文,一身遺美,千載芳芬。
二。
於戲府君,與善何言,生(下殘)無門。
身随逝水,名字空存,孤孀恸哭,血淚(下殘)遂旌幡,祖考之側,高陽之原,清風白(下殘)松柏子孫。
四。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元和051 【蓋】 失。
【志文】 河間郡太夫人宋氏墓志銘嘗聞女德尚矣,美莫大於仁,唯賢哲婦稱之壽莫遠,其名不朽,負雙美者難乎哉。
則我太夫人兼之有也。
夫人姓宋氏,京兆府萬年縣人。
昔兩晉中禮經廢缺,置生員凡百數,身障绛紗,複傳授周官學,号曰宣文君。
夫人即宣文君十四代從孫之女也。
至檢校太子賓客兼禦史中丞,諱再榮,位顯於家,即夫人之先考也。
夫人德操貞明,姿儀□麗,雅有識度,言詞可尊。
克婦道,禮遵於肅恭;睦家族,事光□敬愛。
頃自初笄,□每見而言曰:我女異絕,有繼吾家晉代從祖始學矣。
不可□嫁與凡人哉。
於是周□文武之士,一見彭城公劉氏議德信紫,王孫氣雄射人世,必濟家國艱危,英略莫測,靡不列軍師成績。
宋公益敬而厚,曰:若劉氏論我女,我即嫁之。
彭城公聞之,言知冠勇,己不豁難,義烈勳庸,誠實誠也。
冀不疑。
方遣媒氏進金帛於宋公。
宋公遂見休躍,諾而受之,笑謂妻子曰:我家事亦足矣。
以夫人與劉氏生二男:嗣子郯王府長史,襲彭城郡王泰清;季子崇仁府折沖都尉泰謙。
□□□戚之喪毀瘠,不勝之纟襄,孝為揚名,人感流涕。
唐元和八年十月十八日卒於京師興甯裡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三。
九年正月廿五日即葬川東南萬年縣崇道鄉界。
龜筮未□吉未之合也。
緬懷陵谷之變,式旌令德之銘,其文曰: 徽美夫人,時稱之賢,四德永哲,七行哉宣。
位坤降祉,履陰永傳,克茂閨範,發輝人言。
有典有則,無頗無偏,松貞淑質,燭謝明時。
瞻娥不及,望甚母儀,薤歌流詠,玉筋空悲,佳城此閉,泉戶何其。
川阜代變,芳音不移。
(西安碑林藏石) №元和052 【蓋】 失。
【志文】 唐故右領軍衛泾州純德府折沖都尉太原郭府君墓志銘并序古之位以昭功,行以表德,苟德位之兼著,其難乎?曰:惟府君有之矣!府君諱韬,字宏家,本汾州人也。
其先自周德休明,虢公封國,号郭聲近,因而為氏。
洎西漢裒公,以侍中稱貴;東晉泰公,以有道推賢。
盛德昭華,子孫承慶。
故及烈祖祟,以道濟家邦,時高傑出。
皇考諱期,以含真養素,樂道辭榮,爰暨府君,允膺宗德。
幼懷貞亮,長遇幹戈,至大曆中,以武毅經時,事昭義□先仆射嵩,作鎮漳南,保甯河朔,除戎伐叛,累效勳勞。
連帥嘉之,尋奏授右領軍衛泾州純德府折沖,獎忠勤也。
於時屬兩河無象,封略猶虞,公遂懷厭世之謀,不食諸侯之粟,退身安命,七十三年,不幸以元和九祀二月廿日寝疾,言終於路之私第。
嗚呼!公之先夫人申氏,皇故徵士之第七女也。
以柔明婉懿之德,來嫔有道之家,履義執笄,三十餘載,以貞元廿一年正月廿五日,先終於公之室,享齡六十有一。
於戲!公之自兆傾梧之災,尤感祀先之義,遂再嫔常氏,□紹宜家之名。
□夫人有三男一女,長女曰十二娘,适孫氏;長嗣曰叔密,仲嗣曰和密,明敏□時,譽流花府。
和以溫良守禮,義重人倫,遂率幼嗣叔僧及孝婦武氏等,哀深泣血,禮慎孝終,遂蔔用其歲之四月八日,奉先君之靈榇,啟皇妣之帷裳,歸於郡城西南韓公之原,禮也。
夫其祟孝節,紹家聲,追述□章,昭示不朽,其在文乎?爰訪讠叟才,以□□志。
其詞曰: 虢□之孫,林宗之嗣,弈葉昭華,□年耀美。
始虞夭壽,永保後凋,何言星殒,複歎□銷。
父訓斯終,母儀先落,魄生新天,舟沉夜墼。
蒸蒸孝嗣,戚戚良嫔,淚染□□,層纏□墳。
墳草萎,歲華暮,老烏夜啼山月著。
昭昭盛德烈。
子孫子孫榮萬古。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元和053 【蓋】 貴鄉縣令盧公墓志銘 【志文】 唐故朝散大夫魏州貴鄉縣令盧公墓志銘并序夫源長者其流清,本固者其幹蔚,澤潤溥博,枝葉繁昌,是宜保族肥家,弈世載德,官婚不雜,垂裕後昆。
斯其所以為當代之甲也。
不然夫何貴於士族哉!公諱侶,字子益,範陽涿人也。
五代祖思道,北齊黃門侍郎、周大司徒、隋武陽郡守;高祖赤松,皇朝兵部尚書;曾祖承泰,皇朝齊州長史、贈德州刺史;祖齊卿,皇朝銀青光祿大夫、太子詹事、贈太子少保;父成軌,皇朝大理評事、贈易州刺史;司徒擅挾天之才,名播寰宇;尚書挺璋之德,望重南宮。
長史蘊佐理之才,少保究天人之學。
慶锺後嗣,克生賢浚公即易州之元子也。
弱冠,鄉舉秀才。
屬燕薊僭逆,淪陷虜塵,競負其才,不列科第。
雖累遭迫脅,而志尚不回。
天誘其衷,終以智免。
公幼有奇節,識洞韬钤,志懷經濟,尤重交結。
時昭義速率薛公有總角之舊,素相親重,奏授試光祿寺丞,攝衛州别駕。
一郡之政,委公決焉。
殿最黜陟,必核其實。
尋除朝散大夫、磁州别駕。
連率薨,公亦辭滿,遂東遊梁宋,嘯詠林泉。
後拜魏州貴縣令。
時屬節将盜兵,幹我國紀。
公志懷忠谠,屢抗危言,繇是忌之,且畏動衆,遂移攝莘縣令,旋構五縣歸順國家。
統帥馬公褒異殊績,方欲上聞。
未出賊封,蒼遑遇害,春秋五十有七。
嗚呼!蘊宏才而位不列公卿,秉忠節而時遭艱否。
聞知者鹹為悼心。
哀哉!遂權窆於州清漳縣。
夫人河南獨孤氏,勳戚之胤,笄年配公。
壺則婦儀,禮無違者。
先公一歲寝疾而終。
有子三人,女五人,長子權,好學修文,不幸早世。
次曰拱,見任秘書郎。
文華著聲,有名當代,累佐戎幕,曆官風憲。
次曰拯。
鹹禀先訓,不墜家聲。
比阻于戈,未遑封樹,久蓄哀憤,銜恤私門,爰自魏郊,請假營護。
元和九年四月廿六日歸葬於河南府偃師縣亳邑鄉首陽原先茔之次,夫人獨孤氏焉,禮也。
秘書以正倫業文之士,或辯官婚,俾志於銘,以虞陵谷。
銘曰: 族茂地崇,有侯有公,世載勳德,代襲儒風。
落落司徒,蔚為文雄,繼業垂慶,克生我公。
遭時不造,道阻命屯,未展良圖,身喪虜塵。
賢哉令嗣,名播清時,遠奉裳帷,歸葬洛師。
乾崗既蔔,松阡已行,禮備其儀,時惟厥良。
千萬秋兮,子孫其昌。
前左監門衛兵曹參軍戴正倫撰(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三冊) №元和054 【蓋】 失。
【志文】 唐故中散大夫檢校銜尉少卿兼監察禦史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張君墓志銘并序夫有生必謝,孰能獨存生而事之死而祭葬者矣。
公諱良輔,字位,其先清河郡人也。
因仕故韓,相公朝觐,而居京兆萬年縣焉。
曾祖,祖韶遠,考乾嵩,皆以從逸為心,高上不仕。
公孝悌為立行之源,仁風作禮義之始,恢恢海量,雄雄德聲。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書劍雙美,忠孝兩全。
積善襲於家風,餘慶贻於身後。
善其武則濤濤水上生波;窮其文則蕭蕭風度松嶺。
奮迅喬木,青雲自緻者也。
元和初,銜恩定蜀,深謀遠播於國都。
旋複獻捷於丹墀。
君王猶美於忠赤。
遂拜檢校衛尉少卿兼監察禦史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知左神策馬步都巡使。
夫人陸氏,封清河郡君之邑号也。
是以功成立身於柏台之宦。
名徇遐著,得繡衣增榮,侍禦位重於當時。
夫人封邑以榮族,享年六十有一,元和九年四月十一日寝疾而終於崇仁裡之私第也。
即用五月十四日京兆府萬年縣崇道鄉蛇村西北上一裡之禮也。
令子有八:長子氵雲,次子深、淩、氵利、恩郎、甯歌、老老、儀郎。
愛女有二。
男則忠孝立身,女乃針規誡慎。
痛榮祿之不逮,泣風樹而無追。
窀窆有期,祖奠将設。
餘乃忝為姻屬,志結平生,怆然有詞,敢為銘曰: 巍巍張氏,溫溫令德,美譽高振,其儀不忒。
悲離人代,域茔域,星城之東,*水之側。
龍鱗增峻,松煙黛色,丘墳壘壘,萬古誰測!勒石為銘,作後人識。
鄉貢進士陸南述太原郭逵書(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元和055 【蓋】 大唐故吳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正議大夫持節都督雲州刺史充大同軍使兼侍禦史賜紫金魚袋長樂郡王食邑三千戶渤海吳府君墓志銘并序鄉貢進士王叔簡撰并書公諱卓,字山立,其先太伯以建國命氏,吳有世家。
其後子孫盛強,勳德茂著,至秦州伏羌縣令、贈澤州刺史遊。
伏羌生光祿卿、贈太子少保燕客。
光祿生開府儀同三司、太子詹事仲孺。
詹事生公。
公即詹事之次子也。
生而好學,不喜狎弄,豁達大度,如老成人。
始以門籍蔭庥,名位坐至。
制除太常寺協律郎。
節宣樂章,舉視禮數。
尚以不求諸己,退又改為。
遂脫其冠裳,孜諸墳籍。
逾年,以童子明經上第。
特拜衛尉寺主簿。
糾平更之署,肅宮門之禁。
遷秘書省秘書郎。
優遊世渠,雠校内府。
授太子司議郎。
雖規谏無聞,而侍從斯在。
轉殿中省尚衣奉禦,仍賜绯魚袋。
足蹑煙霄,手持禦服,藝有十善,譽流京師。
屬天步方艱,王師薄伐。
公詣阙陳請,願身先登,揀練家僮,自成卒伍。
乃署行營節度副使、兼太子右贊善大夫。
陳師於襄城之野,轉戰於汝水之墳。
旋遇朱Г亂常,腥穢宮阙。
公慨然憤發,不俟駕行,杖劍西來,誓赴國難。
會西平王晟擁兵於渭,作鎮東門,多公之功,書奏天子。
乃拜太子中舍,封長樂郡王。
□妖氛殄滅,寰海廓清,除簡王府司馬。
無何,丁太夫人之艱。
後十句,又丁詹事之□。
哀号過禮,毀瘠不形。
西平王累陳表章,有诏許公起複,授甯遠将軍、□監門衛中郎。
墨從戎,摧鋒岐下。
參牙門之職,冠虎贲之師。
逮西平人觐,公隸屬神策,宿衛中禁,垂二十年。
上加勤勞,授循王府長史。
未幾遷□王傅。
帝子升堂,王系擁,三益之友,聞於聖聰。
除雲州刺史兼侍禦史,統十百夫,食二千石。
六條不紊,三載政成。
天不*遺,殲我良吏。
春秋六十三,元和八年正月十五日終於位。
裡有慈仁之美,内無行歌之聲。
公之孤侄寮,根自天性,發為孝慈,與次子從儉泣護靈車,越三千裡。
以元和九年七月廿八日歸葬於少陵原,先茔,禮也。
夫人河東裴氏,河南洛陽令賽之女。
先公而逝。
有子五人:長曰宰,同州司法參軍;次曰從師,靖陵挽郎;次曰從儉,豐陵挽郎;次曰獻可,前通王府參軍;次曰從巽。
□号天,以申罔極,高柴泣血,顔氏居喪,吳氏子其後乎!以叔簡忝接姻姬,備詳行實,敢刊貞石,以休令聞。
銘曰: 振振公子,見於國危,挺身東征,摧兇汝圻,建中季年,帝幸奉天,公自襄城,兵屯渭川。
從國元老,操戈被堅,西平建功,天子□□。
大将軍勞,酬勳王府,□成師範,克諧友輔。
王念朔野,俾其分憂,露冕施化,(下殘)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元和056 【蓋】 失。
【志文】 唐故徵士京兆田府君墓志銘并序府君諱鸾,字,京兆人也。
以祖世官遷汾晉,因家太原,故今為潞國人矣。
其先自帝颛顼,以水德承運,啟妫育姜,乃後敬仲強齊,代興田氏。
至威王以雄分七國,孟嘗以義振四豪,安平命世以興唐,秋棄時以輔漢,昭灼天海,光輝盛門,故及德祖琳以道德居華,皇考昂以詩書肄業。
爰暨府君,禀天地之和,挺五行之秀,謙恭日用敬因心,務道德之真源,樂家邦之義府。
恒謂信義者人倫之大節,好施者保甯之義方,與其抗志經時,未若歸真祟福。
於是恬神淨域,廣施冫青涼,窮十部之真經,缋三身之法像。
至若言深妙旨,性達真如,雖習鑿戴憑,未足多也。
則知君子勤道,達士外名,與夫泊沒波流,未可同年而語。
若乃昭家以睦,訓子以恭,信為族黨宗師,豈止人倫龜鏡者矣。
始謂仁資專永,慶應方來;豈虞積害無徵,藏舟靡周,生人之感,何痛如之!日以元和三祀十月廿三日寝疾,言□於大□坊之私第,春秋九十有三。
於戲!夫人齊郡史氏,皇故守珍公之四女也。
始從笄歲門,守義閑家,載罹皇紀,不幸以元和九祀八月九日終養於先公之正室,享齡六十有五。
悲夫!偕老之願則違,同歸之運俄促。
夫人生一子,長曰少華,以明允忠長,從事花府,年将不感,遇疾而終。
幼孫飒飒啟先祖之靈榇,奉皇祖妣之裳帷,蔔用其年十月六日,合於府城西南太平鄉七裡之原,禮也。
尚恐陵移代革,滅聲塵於後時;是用勒石昭銘,志遺芳於不朽。
銘曰: 帝祚垂芳,慶洽靈長,奕世邁德,興回育姜。
爰洎府君,承家守祀,婉夫人,謀孫翼子。
同塵偕老兮百代攸歸,百日佳城兮一朝已矣。
哀哀孝孫突無時,灑淚昭銘千萬祀。
奴謹謹勾當修(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元和057 【蓋】 大唐故王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朝議郎行宣州司法參軍上柱國王君墓志銘并序試太常寺奉禮郎周*撰元和十年乙未秋八月四日,十朋告猷葬故宣城郡王法掾於長安城坤維龍首原,迩觐先茔,禮也。
而公孟兄傷泫請志,感雍賢而紀實。
公諱叔甯,系首天嗣,見殊太伯。
缑峰仙舉,載史明之,未仙遺芳,為太原茂族。
曾王父朝議大夫試澤州司馬承訓,玄宗扈臣,獎勞而授。
王父忻州定襄縣丞逸。
烈考處士珍,頤素韬彩,郡ヘ邑佐,懿垂先人。
林胡并,遷家秦雍。
公幼而莊敏前德,清躬祗庭。
教以詩禮,性能适時。
均輸膺職,嘉乃凝績,奏授文林郎歙州參軍。
地官籍公,留而彰課,又改金州西城縣丞;再留懋庸,超授朝議郎行宣州司法參軍上柱國。
時以戍淮師衆,馳ㄞ安州。
恭地官之命,司我軍實。
噫!旬未浃,風為疠,複命以疾,扶維到家,恪職安親,不敢稱玻母兄視療,得匪萦灼,和醫候之,惑於勿藥。
歲猶乙未,殛於暫痊。
夏六月廿三日,終於布政裡第,享年五十三。
嗟而量浚齡促,天且難忱。
母隴西李氏,柏舟誓弘,教子翹立,辭養泉戶,弭奉晨羞,哭哀宵晝。
元兄緒,嶽州司馬。
釋弟惠清,西明寺供奉律德。
弟政,試左武衛倉曹參軍。
弟冕早世。
手足斷而苦季,路哀不除。
孀妻謝氏,毀擊心,感傷草木;猶子□信,祭嗣公*。
或出或處,恸慕皆深。
協茲令晨,厝於秋野。
尚曦行旅,家哀誰抑!或此文字,綿胤之光。
異世海田,可尋貞矗詞曰: 昔皇嗣,晝仙舉,仙遐枝,人茂楚。
德夫君,奉使輸,官三任,勵一身。
身染□,職在公,旋弟殁,夜泉中。
母妻泣,悲苦集,棣萼□,秋賈立。
志遺銘,光素旌,淑問地,草樹青。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元和058 【蓋】 失。
【志文】 唐故河東節度兵馬使同節度副使特進試太子賓客奉天定難功臣試太常寺上柱國東菀郡王食邑三千戶臧府君墓志銘并序臧君之先,東菀郡人焉。
曆諸侯之地,久處宦徒。
隋任河東元戎,□用因之,今為太原人焉。
曾祖諱懷義,銀青光祿大夫、安北都護、豐州都督、河元軍使;祖皇□方直,绛州刺史、安北都護、鎮北軍使;皇考諱晔,朔方節度押衙、兼知中軍兵馬使;□□公諱昌裔;積代名家言行君子,□頤雅量,昂藏容止,孤秀風神,識達今古,岸谷威英,一心事主,水清無□,泛愛賓朋,外耿内謙,文華溢衆,進能讓德,獨立不群,撫下常情,恒懷拯救。
春秋六十有九,以元和十年五月十二日寝疾膏肓,終於太原府會同坊之私第也。
嗚!容華尚壯,奄謝明時,籲嗟痛哉!良可悲矣。
是時蓍龜指兆,白鹞開茔,扶護靈延,以其年秋仲月廿二日,窆於東都河南縣金谷鄉之原龍崗之下先祖大茔安厝,禮也。
夫人高平郡曹氏,風儀穎悟,挺達璋,敷訓教於閨門,德行光於九族,初笄之年,秦晉為疋。
必謂光榮偕老,保壽遐齡,豈料霜居,此時相失,五情摧裂。
嗟琴瑟之斷弦,号訴穹倉,雨淚成血。
夫人與嗣子七人,磬竭家有,營備兇儀。
天何言哉!降茲禍釁。
長子曰繼宗,淮南節度衙前虞候。
次子曰繼察,次子繼寄,河東衙前子弟,次子繼宰,次子繼寂,次子繼寵,次子繼等,号恸過禮,舉慕無從,七日絕漿,泣高柴之血。
恐陵移谷變,刻石勒銘,以光泉戶。
乃為銘曰: 天之運轉,隙影難留,人生大限,其死也休。
魂遊蒿裡,□瘗陰幽,峨峨墳隴,萬古千秋。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三冊) №元和059 【蓋】 大唐故裴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遊擊将軍撫王府典軍河東裴公墓志銘并序登仕郎前行晉州臨汾縣尉範陽張真撰維唐元和十年龍集乙未冬十月六日,撫王府典軍河東裴公因遘時疾,終於上都萬年縣勝業裡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二。
公諱華,字華,其先绛州聞喜人也。
衣冠族望,天下稱之,嗚呼!夫積善者慶流於後,德遠者嗣胤其昌。
繼生賢明,克仁克孝,信矣。
曾祖良士,皇歙州司戶參軍,守職公勤,執心正直。
祖澄,遁世不耀,藏器俟時。
樂道衡門,善閑琴酒。
名高巢許,德邁夷齊。
真隐逸之士也。
父鳳,皇左監門衛倉曹參軍,拜環衛之司,勤出納之[A092],享年不永,強仕而終。
公即監門之長子也。
少專儒學,長習弧矢,精黃石公之三略,善養由基之七劄。
年方弱冠,志慕從戎。
解褐授朔州尚德府别将,始筮仕也。
累遷執戟中侯、司階、司戈。
洎於斯任,直於禁省,朱绂煥然,王之爪牙,國之武士,信為美矣。
嗚呼!天乎不*,禍殲厥身,匪裡巷之辍舂,亦朋友之興歎,有足悲夫!即以其年十一月十七日,蔔葬于萬年長樂鄉少陵原,權也。
夫人溫氏,以貞元六年二月八日先公而亡,有阻通年,未遂合,将俟時矣。
有子四人,長曰綸,次曰誼,次曰綱,幼曰經。
感禀義方之訓,不墜克家之風。
綸前深王府功曹參軍,誼前右威衛執戟,皆孝則因心,哀能過禮,崩摧泣血,毀瘠危身,能購斯文,紀於泉戶,銘曰: 厥有貴士,河東令族,名列衣冠,家傳世祿。
禀命不延,流年何促?棟折梁摧,人安取則?塗車逶迤,旌翩翻,風凄薤露,日慘寒原。
霜凝垅樹,月吊松門,古皆共盡,今複何言。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元和060 【蓋】 失。
【志文】 唐太原郡夫人太原郡田氏墓志銘并序鄉貢進士□巨淮撰夫禀氣自天,受生成性。
得陰陽之粹質,配禮義以□人。
□夫人之操□者也。
夫人父公諱淦,字累遷。
皇任班秩彜淪終盧州。
大長大懿,冀年椿日泊,少謝幽扃。
夫人笄年十有初九,适事隴西郡王府君。
原夫執君子之風猷,合班超之武術。
守職為政,可道潛□。
授右神策軍府□□使,元從奉天定難功臣、鎮軍大将軍、行左金吾衛大将軍、□□□卿、上柱國、隴西縣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永嘉郡王。
公諱元,字元。
宿著功勳,早從銳略。
随夫徇錄,至貞元六祀正月十有二日,敕封太原郡君。
夫人不幸,曷若遭此兇闵。
遂永貞元年十有二日薨謝私第,享年五十有九。
流落泉夜,逝水沉□。
有嗣子五人:長曰萬昌,累階朝議官守太子左贊善大夫;如花朝發,绛影夜沉,不幸少逝,終於徐隴。
次日□和,職守護軍中尉副使押衙,階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詹事、上柱國。
季曰泳,職守護軍中尉押衙兼知将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詹事、上柱國。
□曰萬,萬剛等,列職戎律,總統腦□,□任禁軍全□□武比慈□□□□親,從禮義以立身。
夫人省旬年精絕□寂守□□質誠行尤□□□□九年十有二月七日,膏肓□瘵□□□□遂□□長安縣休□坊之私第,行年六十有六。
於戲!大運數終,逝水流夜。
□□去住之傷,痛悟變□之悼。
今蓍龜協從,禮儀克制。
元和十年□□月廿一有三日合,用丁穴於同茔,禮葬長安縣龍首鄉祁□裡,為李府君王夫人茔兆,禮也。
□地崇隴,原野蕭條。
恸白楊之風,慘黃蒿之裡。
□□□影,霧結霜飛。
禮筵有經,制悲哀之難忍;周儀故典,□□□□□□。
□□罔極,叩地崩心,恐山河□□,陵谷複移。
□□□□□□□□□□□□咽,百行凄恻,一德号絕。
遂刊貞石,刻為銘曰: 赳赳武夫,英雄為性。
徒□從戎,依仁守□(下泐)□容人母。
長令子規,□□舍棄。
□令□□,永垂(下泐)□□荊榛□夜□(下泐)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元和061 【蓋】 失。
【志文】 唐故敦煌梁氏夫人墓志銘并序奉義郎前行江州尋陽縣尉周曼撰有唐衛尉楊丞夫人梁氏,其先自南朝,□業蓋世,特封郡國。
五代祖誼,皇朝散大夫亳州司馬。
曾祖憲誠,皇左千牛衛長史。
祖甯言,父師,道高不仕,志尚林薮。
簪纓茂緒,孝行承家。
夫人性禀惠和,生知禮則,爰歸盛族,□著清儀,上奉姑章,下修中饋,承顔順色,夙夜無違,閨門敬從,琴瑟諧韻。
六姻化其雍睦,舉族鹹師懿範。
資服有度,葉於家配。
方期五福攸歸,慶壽延永,嗚呼!風□内室,雲慘庭闱。
以元和十年三月卅日終永興裡第,享年六十有五。
楊丞痛悼,親族哀恻。
用十一年二月十三日,□厝於萬年縣川西南遙村平原,禮也。
長子士真,早以器能奉職司計丞,優授虔州司戶參軍,其於宇量凝肅,識理精敏,實為省使推重。
次子孟武,居家謹願,夙著令名,銜哀泣血,号毀過禮。
曼早承司戶惠眷,族叙弟兄,措詞直書,承命遽數,□慚才拙,莫盡平生。
銘曰: 華宗淑則,謙和靜默。
克□母儀,聿修四德。
動止規矩,慈愛周旋,六姻仰範,舉族推賢。
積善無徵,遽終天年。
哀哀令子,茹毒煩冤,龜筮葉從,虛儀式備。
将辭華館,來歸厚地。
大夜何長,泉宮永。
直筆镌銘,千秋不墜。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元和062 【蓋】 大唐故董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幽州盧龍節度監軍宣義郎内侍省掖庭局令員外置同正員上輕車都尉賜紫金魚袋隴西董府君墓志銘并序國子監廣文館進士習纟軍撰并書兼篆蓋夫易有象氣而茂之。
大道既幽,樸散得癢。
公諱文萼,字元昱,本河中寬鼎人也。
曾祖思,皇贈兖州都督。
祖琳,皇太子洗馬贈揚州大都督。
父秀,皇車大将軍左衛将軍知内侍省事魏國公,食實封三百戶。
鹹以有於勳□,書之國史。
公即魏國公之次子也。
遇聳奇峰,志出□表。
能襲盛業,承慶後昆。
爰自弱冠,職分清禁,名列天庭。
洎乎德宗皇帝,拜公殿前内養。
朝侍龍,暮直丹墀。
傳聖旨於霄漢之,播皇風於無方之域。
逮貞元初,西戎大下。
俯迩城阙,任以務弘國體,無以加兵敵之。
将仁義為幹橹,以忠信為甲胄。
乃诏於中書令渾公,泾州節度馬公及紫微重臣,盟會於平涼。
公捧綸旨,赴彼宣慰。
於是陳設備儀,國禮方啟。
不料犬獸之心,而臨事變革。
公當此日,執正不回,中矢及戈,傷膚刻骨。
上以委公捐軀徇國以表丹誠。
有诏加優,且令赴泾州将息,損日朝見。
及還阙,具奏艱險。
帝曰俞哉!公溫良秉禮,惟道是從。
恩惠以洽於六親,仁義以通於三益。
至於貞十一年,改授文直省;十六年賜绯魚袋;廿年遷宣義郎内侍省掖庭局令上輕車都尉,賜紫金魚袋。
惠澤偏濡,優诏盈箧;清機可範,莅位居明。
廿一年奉敕充回鹘告哀宜慰使。
跋涉沙碛,靡鹽不遑。
元和二年寵拜幽州盧龍節度監軍使。
四年屬恒陽背命,公與節度侍中劉公濟親統戎馬行營,誓剿狂寇。
及承宗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