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貞
關燈
小
中
大
元年十月十九日,歸葬於偃師縣石橋店東北本家大茔之側,禮也。
其年歲在乙酉記。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二冊) №永貞005 【蓋】 失。
【志文】 唐故吳郡朱府君墓志銘并序公諱陽,字正中,其先承漢侍禦粱公緒,今為杭州鹽官縣人也。
祖諱初,父諱□,□即養之第四子。
幼有壯氣,長而敦行之仰也。
公伏枕之日,二子左右晨夕不離,出不改齊,人有憂色。
奈何天之命也。
嗚呼!以永貞元年九月廿四日*於此邑長平鄉之私第,年六十有七。
公娶闵氏。
有子長曰亮,次曰清。
毀不滅形,哀而執禮。
以其年十月廿日,窆於此鄉紫微山建茔,禮也。
恐桑田改,而為志焉。
詞曰: 長風蕭*,悲乎松柏,一旦泉台,千秋永隔。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大學卷第二冊) №永貞006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府君墓志并序亡人田廣進府君諱,其先雁門郡人也。
自宮食邑於洛,遷於河南數代矣。
曾皇嶽,祖皇文桂,皆侯伯受國,令德聽時,葉貴烈於數朝,爵花芳乎前史。
父諱早忄吳艱世,厭禮屬構身,視家冠為桎梏。
遂不求聞達。
大哉辱阝惟公元懷金谷之風亮,受洛川之秀氣,戶封八縣,家急依輕,上下和悅,家國墨治。
性念三真,自在於金台遼川;鶴号碧洞,指玉阙兮於霓裳九龍。
館号於紫府,曳雲服於玄都。
斌斌有信,濟濟安人。
孟冬漸首,昔葉銀霜。
是月也,曉中律應。
日也末旬,興功擇兆,蔔原圃於華遷,孤墳寂寂,松柏千年,奄墳空閨,朝吸東遐,怡然自樂,溫冫青無聞。
修道有教之門,立身於無遇之地。
将有道之家,面持福,付何锉礫,久壽無期。
以永貞元年歲在乙酉八月廿七日癸寅,不勝厥疾,藥茸無痊,福盡命殂,秋年七十六矣。
遂於再□十月廿六日辛酉,次男岫、次男岘、小男及、長孫公每、次孫公□付脯蕙宅,遷*難兮,需車與靈,魂馬前摧,哀哀叩烈伯,鳥哭西分。
遷神以窆於河南縣平樂鄉之北□□兆,禮也。
期日也,祥雲泌赴,玉女持漿,風條雨順,石随於皇堂。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永貞007 【蓋】 唐故隴西李公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隴西李府君墓志銘并序君諱伯,字千,其先隴西人也。
老君因生於李樹之下,遂以為氏。
君即伯陽之後胤也。
自源分流,别别子為祖,從宦□暨,今為清河郡溝河縣人也。
曾祖崇仁,祖思貞,父金馬,并家承餘慶,缵祖象賢,徽尚儒素,锱铢祿利,不以名害義,不以利傷人。
辯論徇齊,識度玄默,不*德以求達,允忘機以怡志。
君即府君之第四子也。
幼而岐嶷,長複倜傥,天與純和之性,志存貞廉之操。
才同荊玉,量苞滄溟。
器宇深沉,明鑒灼徹。
有經濟之略,居家理治,蘊良之德徽也,優遊也,居絆骥之鄉,宅乃依仁之裡。
日惟三省,行備九思。
惠敏圓回,标□峰峻,頗精圓教,至於耆年夙夜,常勤於念誦,心不懈倦。
悟浮生之如幻,祈妙法以為因。
命也有涯,歲不我與,以永貞元年龍集二月十三日寝疾,終於清河域之北五十裡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六。
遂以當年十二月廿五日,蔔宅於先茔之後鳳浦,下通龍泉,勸農之平原,禮也。
嗣子芬先死同共歡,号風樹之不止,恐桑田之再變,同申罔極之情,以終安厝之禮。
乃刊貞石,以贲佳城。
其詞曰: 地望雄傑,大枝令族,節操如筠,溫良比玉。
克明克哲,不吳不陽,操仁蘊德,好義韬光。
敦善崇因,悟身如電,耆年不倦,命有定分。
壽不能返,刊石勒名,千秋永記。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北卷第一冊)
其年歲在乙酉記。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二冊) №永貞005 【蓋】 失。
【志文】 唐故吳郡朱府君墓志銘并序公諱陽,字正中,其先承漢侍禦粱公緒,今為杭州鹽官縣人也。
祖諱初,父諱□,□即養之第四子。
幼有壯氣,長而敦行之仰也。
公伏枕之日,二子左右晨夕不離,出不改齊,人有憂色。
奈何天之命也。
嗚呼!以永貞元年九月廿四日*於此邑長平鄉之私第,年六十有七。
公娶闵氏。
有子長曰亮,次曰清。
毀不滅形,哀而執禮。
以其年十月廿日,窆於此鄉紫微山建茔,禮也。
恐桑田改,而為志焉。
詞曰: 長風蕭*,悲乎松柏,一旦泉台,千秋永隔。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大學卷第二冊) №永貞006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府君墓志并序亡人田廣進府君諱,其先雁門郡人也。
自宮食邑於洛,遷於河南數代矣。
曾皇嶽,祖皇文桂,皆侯伯受國,令德聽時,葉貴烈於數朝,爵花芳乎前史。
父諱早忄吳艱世,厭禮屬構身,視家冠為桎梏。
遂不求聞達。
大哉辱阝惟公元懷金谷之風亮,受洛川之秀氣,戶封八縣,家急依輕,上下和悅,家國墨治。
性念三真,自在於金台遼川;鶴号碧洞,指玉阙兮於霓裳九龍。
館号於紫府,曳雲服於玄都。
斌斌有信,濟濟安人。
孟冬漸首,昔葉銀霜。
是月也,曉中律應。
日也末旬,興功擇兆,蔔原圃於華遷,孤墳寂寂,松柏千年,奄墳空閨,朝吸東遐,怡然自樂,溫冫青無聞。
修道有教之門,立身於無遇之地。
将有道之家,面持福,付何锉礫,久壽無期。
以永貞元年歲在乙酉八月廿七日癸寅,不勝厥疾,藥茸無痊,福盡命殂,秋年七十六矣。
遂於再□十月廿六日辛酉,次男岫、次男岘、小男及、長孫公每、次孫公□付脯蕙宅,遷*難兮,需車與靈,魂馬前摧,哀哀叩烈伯,鳥哭西分。
遷神以窆於河南縣平樂鄉之北□□兆,禮也。
期日也,祥雲泌赴,玉女持漿,風條雨順,石随於皇堂。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永貞007 【蓋】 唐故隴西李公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隴西李府君墓志銘并序君諱伯,字千,其先隴西人也。
老君因生於李樹之下,遂以為氏。
君即伯陽之後胤也。
自源分流,别别子為祖,從宦□暨,今為清河郡溝河縣人也。
曾祖崇仁,祖思貞,父金馬,并家承餘慶,缵祖象賢,徽尚儒素,锱铢祿利,不以名害義,不以利傷人。
辯論徇齊,識度玄默,不*德以求達,允忘機以怡志。
君即府君之第四子也。
幼而岐嶷,長複倜傥,天與純和之性,志存貞廉之操。
才同荊玉,量苞滄溟。
器宇深沉,明鑒灼徹。
有經濟之略,居家理治,蘊良之德徽也,優遊也,居絆骥之鄉,宅乃依仁之裡。
日惟三省,行備九思。
惠敏圓回,标□峰峻,頗精圓教,至於耆年夙夜,常勤於念誦,心不懈倦。
悟浮生之如幻,祈妙法以為因。
命也有涯,歲不我與,以永貞元年龍集二月十三日寝疾,終於清河域之北五十裡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六。
遂以當年十二月廿五日,蔔宅於先茔之後鳳浦,下通龍泉,勸農之平原,禮也。
嗣子芬先死同共歡,号風樹之不止,恐桑田之再變,同申罔極之情,以終安厝之禮。
乃刊貞石,以贲佳城。
其詞曰: 地望雄傑,大枝令族,節操如筠,溫良比玉。
克明克哲,不吳不陽,操仁蘊德,好義韬光。
敦善崇因,悟身如電,耆年不倦,命有定分。
壽不能返,刊石勒名,千秋永記。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北卷第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