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
關燈
小
中
大
闱。
朝稱善賞,苴白茅而拖紫绂,時謂得賢。
非夫詞贍班馬,器周管晏,孰能被服恩榮,周旋禁闼。
斯之盛者矣。
尋除黃門侍郎,方當補衮揆路,陪告成之禮;锵玉宸樞,翼和平之化。
而輔仁愆報,摧梁雲及。
邦人殒涕,若子□之雲亡。
名輩興嗟,均叔寶之長逝。
粵以神龍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寝疾薨於京師萬年縣大甯裡第,春秋六十有七。
□中德侔厚載,仁深敦叙,言念宗子,有懷傷悼。
特降令旨,遣中使臨柩慰問,賜絹百匹,錫黼衣一襲。
錦衾一張。
□□皇□,緬懷近臣,載加追遠,特降恩制,贈禮部尚書,赙米粟布帛,喪事所須,并令官給,鹹率禮而加隆焉。
粵以其年十二月廿四日遷葬於雍州萬年縣義豐鄉銅人原,禮也。
公行歸忠厚,志尚沖和,舍禮讓以為心,踐仁恕而成德。
若乃事親竭力,□戚稱其孝也;憂國忘身,缙紳稱其忠也;敦睦兄弟,閨庭稱其義也;敬愛朋執,鄉黨稱其仁也。
詩雲: 思皇多士,生此王國。
王國克生,惟周之桢。
公可謂當之矣。
嗣子晉等,夙延庭诰,克嗣家聲。
踐霜露以增絕,攀風枝而永慕。
思述鴻徽,用旌不朽;竊循固陋,累沐清猷。
官聯叨國士之知,親好忝恩腴之末。
無鬼之色,雖均於有道;勒銘之麗,多謝於中郎。
中書舍人鄭,□簧學圃,藻缋詞場,古之曹劉,當代遷固,式圖懿業,庶光泉壤。
其銘曰: 昭昭祖德,豕韋是國,赫赫家邦,龍乃飾。
鴻勳既昌,疊彼翼商,儒術之冠,於休相漢。
濟美實繁,斯文亦煥,偉才出,明德幽贊。
大父之業,克光累葉,中台之精,載發家聲。
副宰司憲,納言掌衡,典墓垂烈,忠義作程。
降生君子,允膺阙祉,德宗四科,言應千裡。
周旋禮樂,醞藉圖史,溫良晦朔,揖讓終始。
儲坊禮闼,備職兩宮,天人鏡,推賢百工。
舟利川巨,門榮棟隆,班遷志郁,張左詞雄。
石室共扃,*闱蘭緒,暫屬鸾*,方看鵬舉。
式慰士倫,允瞻朝序,歲聿雲徂,時不我與。
曆數休祀,衣冠哲人,亨衢始步,窮壤九淪。
逝日臨子,悲年在辰,虛堂有夜,幽壟無春。
顧接疇曩,叨延賞激,餘擢糾繩,公居衡石。
公拜東省,餘參西掖,前後恩遇,暄寒心迹。
義葉通家,哀深遇隙,撫遺孤之在疚,刊徽範而無ル。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神龍020 【蓋】 失。
【志文】 大唐洛州合宮縣翟泉鄉章善裡故朝議郎行秘書省太史丞左敬節,春秋六十有七。
以神龍三年三月十八日卒於陶化坊私第,以其年四月六日殡于合宮縣平樂鄉之原。
禮也。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神龍021 【蓋】 大唐故任夫人墓志銘 【志文】 維大唐神龍三年歲次丁未四月廿四日,雍州栎陽縣嚴明府夫人任氏卒於延康裡私第,春秋。
粵若來五月五日壬寅權殡於雍州萬年縣*州鄉之白鹿原。
嗚呼哀哉!夫人有德有容,克言克藝,宜我家室,光我瑟琴,育子惟三,曆年未十。
沉疾一構,棄此而亡,天乎天,何毒之甚?略銘之曰: 悲夫皇天,今我哭訴,茲婦柔哲,罔違德度。
不知何愆,中年奄故,忍棄沖藐,俾予偏露。
箧笥非主,脂粉猶香,聽靡遺息,瞻無一光。
去此堂奧,歸乎野荒,臨穴臆,風吹白楊。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一冊) №神龍022 【蓋】 大唐故崔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蕲州錄事參軍崔君墓志銘并序君諱師,字素臣,博陵人也,因宦遂家於此。
昔周王以命曆,惟永五等,分封齊侯,以霸道克隆,一匡區夏。
其後公卿接武,賢良挺生,漢魏以還,風流鼎盛;晉宋而下,蘭菊彌芬。
曾祖志,北齊正信員外郎、息州長史;祖深□,梓州别駕、潞州長史;父大壽,早亡。
君祖德與簡牒相輝,家聲與衣冠不墜,承百圍之遠蔭,繼三葉之靈根,侍戟紫庭,腰月地,解褐辰州參軍,衤失滿,綢蕲州錄事參軍。
紀謬繩違,不避強禦;懷貞履慎,有若冰霜。
六曹資其綱紀,十部賴其風化。
炎涼驟革,檀柘忽諸,年序告期,園廬式返,吏人攀仰,有去思來晚之謠;僚友推挹,得清謹公忠之舉。
将欲琢磨道德,莅職升平,遘疾彌留,奄辭人事,春秋六十有九,終於家。
嗚呼哀哉!鄧攸無兒,怨諸天道;陶朱潤室,竟入仙方。
夫人劉氏,痛結頹城,悲生同穴。
即以神龍三年歲次丁未五月戊戌朔廿三日庚申,葬於太行山之南月水之東豐潤鄉原,禮也。
恐海變山飛,朝遷市廢,冀丘墳之可辯,勒銘頌於幽房。
其銘曰: 水發江漢,玉産荊藍,爰有俊哲,蔚為時談。
資忠履信,自北徂南,辰陵擢穎,蕲春激貪。
甫辭高衤失,言返舊廬,養生無驗,輔德□虛。
沉疴遽積,閱水雖居,凄恨泉壤,刻篆永與。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神龍023 【蓋】 失。
【志文】 原文詞語混亂,頗可疑,姑存之。
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涪州諸軍事行涪州刺史武當郡天國公楊府君墓志之銘君諱思,字泰,弘農人也。
夫天地變動,水火風兮;死生馳骛,泡電空兮;子女玉帛,愛必終兮;象馬園池,施不窮兮;志士達人,理玄通兮。
汾水之北,河之東兮;我有竹林,歸木雄兮;和合安樂,多紹隆兮;盤龍刻鳳,拖蜿虹兮;積善餘慶,茲為盛兮;□子孫□,裕後昆兮。
望動三張,譽傾三賈。
有仁可富,家設赈貧之倉;有德可尊,門開陸沉之館。
去神龍二年九月;今歸葬曰死,用神龍三年八月七日,洛州合宮縣之界内,北芒高塬為宅田。
蛇茅四尺,所向無前;犀甲七裡,何攻不克?指麾而空小月,呼吸而□貴霜。
輕身重義,既當萬人之敵;飲至策動,即預□夫之長。
然則诃那在俗,莫匪天親之死懷,襄陽寓居,是為釋徹之同氣。
破六賊,降四魔,召冠法明,功參勝友,表裹置合,影響相成。
非甚盛莫,熟能偕緻。
雖一門歡愛,田家之樹不分;而四海悲涼,林公之先乃相。
與來上國,訪他山,塵沙匍匐於萬裡,土石勒求於一字。
下官才謝興公,人惠彥伯,東南風響,恨ヌ勒之無歸;西北雲,欣道安之不死。
竊同偈頌,敢述銘雲。
神龍三年八月七日(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神龍024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绛州绛邑府左果毅都尉□君墓志君諱俨,字思俨,其先太原人也。
祖任京縣,子孫因家於洛陽。
自鶴駕遊於雲空,凫履飛於闾闱。
靈源派□,仙胄代興。
曾祖緒,隋任洛陽縣丞;志屈□霞,且徒勞於累秩;職班黃绶,獨馳聲於□京。
祖壽,上柱國;父□,上護軍;壯士銜恩占募,功參於柱國;輕生掉戰,疇□動□於護軍。
君幼而行孤,長不俗偶,學窮武略,名預觐□,弓開而雀鳥驚号,劍□而白猿悲泣。
爰升高義,擢授衛官,俄遷右金吾衛中候,又轉颍川府别将,尋遷昭武校尉、鄭州管城府□果毅,又除绛州绛邑府左果毅都尉。
皆承□遷□,酬征勞也。
南□□征,驟著鷹揚之,四罰五罰,累遷犀首之班。
所□□拱北宸,環兩曜之合璧;豈其魂遊東岱,瘗千古之佳□。
以大唐神龍三年七月一日終於長安,即以其年歲次丁未八月景寅朔七日壬申,權窆於合宮縣平□鄉北邙山原,禮也。
河山千古,方深沒後之悲;松賈三秋,非複生前之事。
子進等哀纏露□,思起風□,式紀徽猷,遂刊貞石。
其詞曰: 惟君此生,遭遇升平,忠以報國,功以揚名。
小年何促,高位無成。
一辭白日,永隔幽明。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神龍025 【蓋】 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周上柱國懷州河内縣景福府校尉李修己墓志銘并序君諱修己,字玄方,懷州河内人也。
源夫保姓受氏,開國承家,層構□高,派流綿遠,東周季葉,柱史播其芳聲;西漢昌辰,都尉騰其義實。
通家之門廣,仙舟之譽載彰,海内挹其清流,天下仰其風範。
斯并詳諸史諜,此可略而言焉。
曾祖哲,隋任易州參軍;祖*,隋任青州司戶;父楷,唐任懷州市令;并風概标舉,璋朗澈,嶷然共嵇仞齊高,湛爾與黃陂等浚。
或職參卿士,譽洽周行;或務總黎萌,聲優斷割。
理劇旗亭之内,撥繁之中。
任俠之黨絕蹤,□遊之徒斂迹。
故能載光庭玉,爰誕掌珍,弱歲輕生,慕班超之授筆;少年慷慨,效終軍之請纓。
以調露元年正月於定襄軍占募,蒙授上柱國景福府校尉,疇軍庸也。
君早登行陣,亟經夷險,霜霭凋顔,風波耗體,竭其心力,繼以晨昏,及此從班,逾增勉。
将謂彼蒼垂鑒,與善無欺;豈期此地斯安,殲良奄淚。
悲矣夫!以大唐神龍三年九月四日,以遘疾,終於私第。
及以其月十一日於豐閏鄉道恭村北與夫人權氏同遷窆於太行山之平原,禮也。
夫人發源天水,族茂隴西,今為秦州上わ人也。
父展,唐相州林慮縣令。
璋内蘊,□菊外芬,故能迥秀苕顔,作嫔高族。
而道長運短,遽先於泉扃;改厝遷神,竟同歸於厚夜。
嗚呼哀哉!惟君遊泳道德,佩服仁義,自家形國,資孝為忠,卒能保素丘園,終茲餘歲,可謂令德具美,蘊智栖仁者焉。
有子應全,克隆堂構,号蒼以罔極,茹荼蓼以崩心。
恐天長而地久,懼陵移而谷侵。
敬騰徽於泉路,式播美於遺音。
乃為銘曰: 啟族*古,錫命遐年,分流共派,合穎同阡。
唐虞以降,秦漢之先,锺鼎不絕,冠蓋相傳。
其一。
氣降中和,誕茲英傑,風韻标舉,神情朗徹。
内葉松筠,外貞霜雪,忠規武概,孤映獨絕。
其二。
獯猃草竊,背德孤恩,天臨日鏡,滌除氛。
預參薄伐,沾沐鴻勳,榮歸桑梓,顯□榆。
其三。
丹曜潛馳,玄流迅逝,箨殒春徑,葉辭秋蒂。
玉質金相,灰沉粉翳,德音可想,頌聲無替。
其四。
周朝君自營碑志,大唐中興終。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朝稱善賞,苴白茅而拖紫绂,時謂得賢。
非夫詞贍班馬,器周管晏,孰能被服恩榮,周旋禁闼。
斯之盛者矣。
尋除黃門侍郎,方當補衮揆路,陪告成之禮;锵玉宸樞,翼和平之化。
而輔仁愆報,摧梁雲及。
邦人殒涕,若子□之雲亡。
名輩興嗟,均叔寶之長逝。
粵以神龍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寝疾薨於京師萬年縣大甯裡第,春秋六十有七。
□中德侔厚載,仁深敦叙,言念宗子,有懷傷悼。
特降令旨,遣中使臨柩慰問,賜絹百匹,錫黼衣一襲。
錦衾一張。
□□皇□,緬懷近臣,載加追遠,特降恩制,贈禮部尚書,赙米粟布帛,喪事所須,并令官給,鹹率禮而加隆焉。
粵以其年十二月廿四日遷葬於雍州萬年縣義豐鄉銅人原,禮也。
公行歸忠厚,志尚沖和,舍禮讓以為心,踐仁恕而成德。
若乃事親竭力,□戚稱其孝也;憂國忘身,缙紳稱其忠也;敦睦兄弟,閨庭稱其義也;敬愛朋執,鄉黨稱其仁也。
詩雲: 思皇多士,生此王國。
王國克生,惟周之桢。
公可謂當之矣。
嗣子晉等,夙延庭诰,克嗣家聲。
踐霜露以增絕,攀風枝而永慕。
思述鴻徽,用旌不朽;竊循固陋,累沐清猷。
官聯叨國士之知,親好忝恩腴之末。
無鬼之色,雖均於有道;勒銘之麗,多謝於中郎。
中書舍人鄭,□簧學圃,藻缋詞場,古之曹劉,當代遷固,式圖懿業,庶光泉壤。
其銘曰: 昭昭祖德,豕韋是國,赫赫家邦,龍乃飾。
鴻勳既昌,疊彼翼商,儒術之冠,於休相漢。
濟美實繁,斯文亦煥,偉才出,明德幽贊。
大父之業,克光累葉,中台之精,載發家聲。
副宰司憲,納言掌衡,典墓垂烈,忠義作程。
降生君子,允膺阙祉,德宗四科,言應千裡。
周旋禮樂,醞藉圖史,溫良晦朔,揖讓終始。
儲坊禮闼,備職兩宮,天人鏡,推賢百工。
舟利川巨,門榮棟隆,班遷志郁,張左詞雄。
石室共扃,*闱蘭緒,暫屬鸾*,方看鵬舉。
式慰士倫,允瞻朝序,歲聿雲徂,時不我與。
曆數休祀,衣冠哲人,亨衢始步,窮壤九淪。
逝日臨子,悲年在辰,虛堂有夜,幽壟無春。
顧接疇曩,叨延賞激,餘擢糾繩,公居衡石。
公拜東省,餘參西掖,前後恩遇,暄寒心迹。
義葉通家,哀深遇隙,撫遺孤之在疚,刊徽範而無ル。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神龍020 【蓋】 失。
【志文】 大唐洛州合宮縣翟泉鄉章善裡故朝議郎行秘書省太史丞左敬節,春秋六十有七。
以神龍三年三月十八日卒於陶化坊私第,以其年四月六日殡于合宮縣平樂鄉之原。
禮也。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神龍021 【蓋】 大唐故任夫人墓志銘 【志文】 維大唐神龍三年歲次丁未四月廿四日,雍州栎陽縣嚴明府夫人任氏卒於延康裡私第,春秋。
粵若來五月五日壬寅權殡於雍州萬年縣*州鄉之白鹿原。
嗚呼哀哉!夫人有德有容,克言克藝,宜我家室,光我瑟琴,育子惟三,曆年未十。
沉疾一構,棄此而亡,天乎天,何毒之甚?略銘之曰: 悲夫皇天,今我哭訴,茲婦柔哲,罔違德度。
不知何愆,中年奄故,忍棄沖藐,俾予偏露。
箧笥非主,脂粉猶香,聽靡遺息,瞻無一光。
去此堂奧,歸乎野荒,臨穴臆,風吹白楊。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一冊) №神龍022 【蓋】 大唐故崔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蕲州錄事參軍崔君墓志銘并序君諱師,字素臣,博陵人也,因宦遂家於此。
昔周王以命曆,惟永五等,分封齊侯,以霸道克隆,一匡區夏。
其後公卿接武,賢良挺生,漢魏以還,風流鼎盛;晉宋而下,蘭菊彌芬。
曾祖志,北齊正信員外郎、息州長史;祖深□,梓州别駕、潞州長史;父大壽,早亡。
君祖德與簡牒相輝,家聲與衣冠不墜,承百圍之遠蔭,繼三葉之靈根,侍戟紫庭,腰月地,解褐辰州參軍,衤失滿,綢蕲州錄事參軍。
紀謬繩違,不避強禦;懷貞履慎,有若冰霜。
六曹資其綱紀,十部賴其風化。
炎涼驟革,檀柘忽諸,年序告期,園廬式返,吏人攀仰,有去思來晚之謠;僚友推挹,得清謹公忠之舉。
将欲琢磨道德,莅職升平,遘疾彌留,奄辭人事,春秋六十有九,終於家。
嗚呼哀哉!鄧攸無兒,怨諸天道;陶朱潤室,竟入仙方。
夫人劉氏,痛結頹城,悲生同穴。
即以神龍三年歲次丁未五月戊戌朔廿三日庚申,葬於太行山之南月水之東豐潤鄉原,禮也。
恐海變山飛,朝遷市廢,冀丘墳之可辯,勒銘頌於幽房。
其銘曰: 水發江漢,玉産荊藍,爰有俊哲,蔚為時談。
資忠履信,自北徂南,辰陵擢穎,蕲春激貪。
甫辭高衤失,言返舊廬,養生無驗,輔德□虛。
沉疴遽積,閱水雖居,凄恨泉壤,刻篆永與。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神龍023 【蓋】 失。
【志文】 原文詞語混亂,頗可疑,姑存之。
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涪州諸軍事行涪州刺史武當郡天國公楊府君墓志之銘君諱思,字泰,弘農人也。
夫天地變動,水火風兮;死生馳骛,泡電空兮;子女玉帛,愛必終兮;象馬園池,施不窮兮;志士達人,理玄通兮。
汾水之北,河之東兮;我有竹林,歸木雄兮;和合安樂,多紹隆兮;盤龍刻鳳,拖蜿虹兮;積善餘慶,茲為盛兮;□子孫□,裕後昆兮。
望動三張,譽傾三賈。
有仁可富,家設赈貧之倉;有德可尊,門開陸沉之館。
去神龍二年九月;今歸葬曰死,用神龍三年八月七日,洛州合宮縣之界内,北芒高塬為宅田。
蛇茅四尺,所向無前;犀甲七裡,何攻不克?指麾而空小月,呼吸而□貴霜。
輕身重義,既當萬人之敵;飲至策動,即預□夫之長。
然則诃那在俗,莫匪天親之死懷,襄陽寓居,是為釋徹之同氣。
破六賊,降四魔,召冠法明,功參勝友,表裹置合,影響相成。
非甚盛莫,熟能偕緻。
雖一門歡愛,田家之樹不分;而四海悲涼,林公之先乃相。
與來上國,訪他山,塵沙匍匐於萬裡,土石勒求於一字。
下官才謝興公,人惠彥伯,東南風響,恨ヌ勒之無歸;西北雲,欣道安之不死。
竊同偈頌,敢述銘雲。
神龍三年八月七日(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神龍024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绛州绛邑府左果毅都尉□君墓志君諱俨,字思俨,其先太原人也。
祖任京縣,子孫因家於洛陽。
自鶴駕遊於雲空,凫履飛於闾闱。
靈源派□,仙胄代興。
曾祖緒,隋任洛陽縣丞;志屈□霞,且徒勞於累秩;職班黃绶,獨馳聲於□京。
祖壽,上柱國;父□,上護軍;壯士銜恩占募,功參於柱國;輕生掉戰,疇□動□於護軍。
君幼而行孤,長不俗偶,學窮武略,名預觐□,弓開而雀鳥驚号,劍□而白猿悲泣。
爰升高義,擢授衛官,俄遷右金吾衛中候,又轉颍川府别将,尋遷昭武校尉、鄭州管城府□果毅,又除绛州绛邑府左果毅都尉。
皆承□遷□,酬征勞也。
南□□征,驟著鷹揚之,四罰五罰,累遷犀首之班。
所□□拱北宸,環兩曜之合璧;豈其魂遊東岱,瘗千古之佳□。
以大唐神龍三年七月一日終於長安,即以其年歲次丁未八月景寅朔七日壬申,權窆於合宮縣平□鄉北邙山原,禮也。
河山千古,方深沒後之悲;松賈三秋,非複生前之事。
子進等哀纏露□,思起風□,式紀徽猷,遂刊貞石。
其詞曰: 惟君此生,遭遇升平,忠以報國,功以揚名。
小年何促,高位無成。
一辭白日,永隔幽明。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神龍025 【蓋】 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周上柱國懷州河内縣景福府校尉李修己墓志銘并序君諱修己,字玄方,懷州河内人也。
源夫保姓受氏,開國承家,層構□高,派流綿遠,東周季葉,柱史播其芳聲;西漢昌辰,都尉騰其義實。
通家之門廣,仙舟之譽載彰,海内挹其清流,天下仰其風範。
斯并詳諸史諜,此可略而言焉。
曾祖哲,隋任易州參軍;祖*,隋任青州司戶;父楷,唐任懷州市令;并風概标舉,璋朗澈,嶷然共嵇仞齊高,湛爾與黃陂等浚。
或職參卿士,譽洽周行;或務總黎萌,聲優斷割。
理劇旗亭之内,撥繁之中。
任俠之黨絕蹤,□遊之徒斂迹。
故能載光庭玉,爰誕掌珍,弱歲輕生,慕班超之授筆;少年慷慨,效終軍之請纓。
以調露元年正月於定襄軍占募,蒙授上柱國景福府校尉,疇軍庸也。
君早登行陣,亟經夷險,霜霭凋顔,風波耗體,竭其心力,繼以晨昏,及此從班,逾增勉。
将謂彼蒼垂鑒,與善無欺;豈期此地斯安,殲良奄淚。
悲矣夫!以大唐神龍三年九月四日,以遘疾,終於私第。
及以其月十一日於豐閏鄉道恭村北與夫人權氏同遷窆於太行山之平原,禮也。
夫人發源天水,族茂隴西,今為秦州上わ人也。
父展,唐相州林慮縣令。
璋内蘊,□菊外芬,故能迥秀苕顔,作嫔高族。
而道長運短,遽先於泉扃;改厝遷神,竟同歸於厚夜。
嗚呼哀哉!惟君遊泳道德,佩服仁義,自家形國,資孝為忠,卒能保素丘園,終茲餘歲,可謂令德具美,蘊智栖仁者焉。
有子應全,克隆堂構,号蒼以罔極,茹荼蓼以崩心。
恐天長而地久,懼陵移而谷侵。
敬騰徽於泉路,式播美於遺音。
乃為銘曰: 啟族*古,錫命遐年,分流共派,合穎同阡。
唐虞以降,秦漢之先,锺鼎不絕,冠蓋相傳。
其一。
氣降中和,誕茲英傑,風韻标舉,神情朗徹。
内葉松筠,外貞霜雪,忠規武概,孤映獨絕。
其二。
獯猃草竊,背德孤恩,天臨日鏡,滌除氛。
預參薄伐,沾沐鴻勳,榮歸桑梓,顯□榆。
其三。
丹曜潛馳,玄流迅逝,箨殒春徑,葉辭秋蒂。
玉質金相,灰沉粉翳,德音可想,頌聲無替。
其四。
周朝君自營碑志,大唐中興終。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