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
關燈
小
中
大
聞食駿。
奸吏聞風而遁迹,吉士仰德而來儀。
神明為肅物之貴,清白作當官之務。
改任書台府骠騎,俄除真化府統軍,又遷東宮左衛率府勳府中郎将。
志厲風霜,誠貫金石。
畜橫戈之意氣,有案劍之英聲。
又轉左監門率,授上柱國、封狄道縣開國男。
龍樓□,鶴□朝開。
春闱之事業已高,露冕而嘉聲自遠。
實有即文□角,蘭室桂樹之尤徵者□。
爾乃赢金雖滿,唯開六藝之圖;拱璧不先,獨步九流之派。
窺太學而非奧,覽群言而既迹。
悲夫!仲卿祿盡,康成命極。
柏梁空在,蒿裡無歸。
白駒既沒,青烏遂兆。
春秋九十有四,以總章二年正月十一日薨於五祚裡之私第,嗚呼哀哉!宸籲嗟,朝纓沮喪。
況門人故吏,百身何贖者乎?公妙返沖和,精通語點。
悟遺文之糟粕,因時則行,□□幾之戶牖,修方莫變。
故能出忠入孝,開物履祥,任道而安時,功成而遁迹。
□同謹如,下濟慎終,國士惟親,其久益家。
人不聞其喜愠,适可寓詞陳軌,豈存□弱□。
嗚呼,已矣哉!五福倍終,九齡潛往,惜天涯之不造,撫人事而何言。
嫡孫肅州諸軍事肅州刺史擇子,血灑高堂,心摧臣室,攀風樹而無及,叩泉扉而殆荊已稽先遠之期,爰蔔歸真之宅。
即以中興神龍二年歲次景午十一月辛醜朔六日景午,遷窆於雍州*縣唐村之原,禮也。
固箫楚挽,唳出於通莊;畫柳朱︶,逶迤經於廣陌。
即長楊之舊裡,鄰終南之故宅。
風飒飒而吟松,霜凄凄而泫柏。
德有秀兮聲有芳,翰為紀兮墨為章。
其詞曰: 五十七其一曰:皓皓白雲,高陽始兮;溶紫氣,靈奚禮兮。
祖德能事,天人倚兮;孫謀大業,公侯侈兮。
其二曰:開山掘海,雄武巍兮;奠璋拜玉,聲景飛兮。
高門厚地,冠冕□兮;宣慈通理,瑰寶稱兮。
其三曰:百乘無為,國胥悅兮;九卿有位,庭對越兮。
痛矣龍門,摧具阙兮;惜哉高漢,頹明月兮。
其四曰: 滕室開兮楚挽吟,幽開閉兮蒿裡陰。
鳳栖悲兮□寂寂,□滅兮隧沉沉。
黃泉去兮何時返,白日歸兮此夜深。
古人題石不生金,山蕪樹拱獨傷心。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神龍012 【蓋】 大唐故劉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朝議大夫行眉州司馬□國公士劉府君墓志并序公諱仁,本彭城人。
大父因官徙洛京,謀孫便居於*内,故今為洛陽人也。
纂堯昌緒,分帝子於唐□;仕漢疏宗,襲元王於□甸。
乘軒擁蓋,曆代聞四馬之榮;筆陣書林,每□見二龍之騁。
祖昶,隋任趙州象城縣令;父明,唐青州錄事參軍;并羽儀朝野,翼勵缙紳,百裡韻於行歌,六司欽於坐嘯。
公材器莫對,詞令不群,歲在攝提,下星精之粹氣;時惟柔克,禀雲之貞靈。
懷橘表異於绮年,指梅标奇於*歲。
及乎志學,遍涉經史,僅登弱冠,尤擅文章。
立身之資,孝友忠信;行己所尚,中和庶幾。
故能初筮來賓,當年入仕。
解褐郫縣尉,聲高調下,光佐弦歌,績事制文,榮毗錦禮;秩滿,授司農上林丞,轉授導官令,又授太倉令,又任太府寺左藏令。
枇杷橘栗,韻天子之篇詞;黍稷禾麻,允庶人之出納。
遷洛州垣縣令,又拜并州陽縣令,又遷眉州司馬。
所居則理,其政不煩。
龐統非百裡之才,遽辭虛□;長孺是兩京之望,聿就題輿。
方期亮采時明,□勳宏業,豈謂皇家失□,司祿謬愆。
以神龍元年十二月十四日薨於私第,春秋七十有五。
嗚呼哀哉!長卿忽諸,唯留封禅;巨源不救,□降玺書。
準式贈物五十段,粟五十石。
所謂生榮死哀,能畢景午□歲,幽明鹹吉。
以神龍二年十一月九日遷葬於洛城東北七裡□□山原,禮也。
斜瞻缑氏,白鶴回翔;□對洛陽,青烏永固。
地形起伏,多龍虎之奇;川勢流通,積風煙之□。
安措之所,今昔無俦。
嗣子賓□:哀哀罔極,切切相視,痛貫終身,孝□於祀。
銘曰: 在秦啟國,開楚隆家,彭城南控,中山□斜。
分苗散葉,銑萼瓊花,弈載有嗣,□擅英華。
一。
丹穴鳳鳴,青田鹞□,八音五色,一舉千裡。
乃尉縣寮,亦文亦□。
乃統京職,有綱有紀。
二。
一□近甸,是資妙選,六條佐藩,實委允元。
□□□□,三蜀無喧,誰□積德,空餘立言。
飄飒遠仕,零落他鄉,去時赫弈,來日蒼茫。
□東之,北山之陽,龜言此吉,鶴兆雲藏。
四。
旌绋遲回,煙雲慘忄栗,僅方凝霧,佳城見日。
地厚泉深,天高風疾,千秋已矣,孝思長畢。
五。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神龍013 【蓋】 大唐故袁府君墓志 【志文】 大唐故朝散大夫行同州澄城縣令上柱國袁府君墓志君諱祚,陳郡陽夏人也。
以神龍二年五月卅日終於洛陽私第,春秋六十有四。
以其年歲次景午十一月辛醜朔廿日庚申葬于北邙北原清風鄉,禮也。
長子招慶,次子休。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神龍014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亡七品志銘并序亡尼宮者,不知何許人也。
禀秀儀,資靈容,□□婉順,樂聞内法之言,娥沉於壁月。
以神龍二年十一月日卒於某所,春秋六十有六。
即以其月廿日窆於鹹陽原,禮也。
凄怆郊野,□涼封城。
重陽季月,讵傅秋菊之文;大夜窮泉,即對寒松之隧。
其銘曰: 百年俄謝,千金莫□,忽去禅林,奄□□裡。
月苦宵映,風悲晝起,荒隧冥然,佳城□□。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神龍015 【蓋】 大唐故懷州刺史贈特進耿國公武府君墓志之銘 【志文】 大唐故懷州刺史贈特進耿國公武府君墓志銘并序尚書考功郎中蘇撰公諱懿宗,太原文水人也。
則天大聖皇後從父昆弟之子,周文穆皇帝之曾孫,行台左丞、追贈太子太保蜀王之孫,倉部郎中追贈河内王之子。
昔後稷公劉之累仁,文考武王之丕命,前史書之備矣。
先後於彼新邑,造我舊周。
光宅四表,權制六合。
本枝旁蔭,維嶽降精,公實禀焉,德成而上。
始以門調補太子右千牛備身、澤州司法參軍事、泉州司兵參軍事、都水監丞,封六安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
三為水衡都尉,二為司農卿,一為殿中監。
天授建元之初,朝廷從鼎之義,乃分太社,俾侯東藩,封河内郡王,食邑五千戶。
複為左右金吾大将軍,三為司屬卿,三為洛州長史,曆魏、汴、同、許四州刺史,三為懷州刺史,一拜營繕大匠,一為神兵軍大總管。
神龍初,皇帝纂堯撫運,祀夏乘曆,降爵為公,徙封於耿,仍食邑三千戶。
轉太子詹事,重牧於懷。
神龍二年六月十八日遘疾,薨長安之延壽裡第,享年六十六,追贈特進,賜物二百段,米粟二百石。
喪事官給,葬日量借帳幕等力,仍令京官五品一人檢校。
嗚呼哀哉!公始則高潔清明之量,畏威持重之望。
百煉無以比其鋒,三傾無以侔其狀。
參乎粵不可測已。
於是達乎政體,閑乎國章,人有舉直,物無幹峻。
卑位養能,大機駿發。
惟月之序,登用九卿;仁風其楊,作為九牧。
□伏而尹河是寄,诘奸而式道有光。
皆為代垂範,自公俾。
暨林胡作患,草□幽燕,師兵總乎出律,料敵期乎善戰。
無不列在史官,藏之王府,其餘可略而詳矣。
公憲章惟古,文武在躬,動則斯通,靜而能鎮,失得沿理,曾忘怵惕,範圍滿慮,必戒驕矜。
知微知彰,有始有卒者,公之謂矣。
故門惟鼎食,居若布衣,孰雲達觀,不享難老。
粵以其年十一月廿六日於京城南舊茔,禮也。
路車此贈,俾秦詩之多感;甲騎紛如,猶漢臣之寵數。
渭城東望,終嶽南臨。
草芒黃而有風,松暗漠而無景。
宛其永往,共盡何言。
有子鴻胪丞履貞等八人,泣血長号,因心□養。
其銘曰: 崇崇戚,休有其光,夙奉邦國,久而彌芳。
葬之中野,于何彼蒼,身與代隔,名與風翔。
飛飛旌,搖落煙霜,永玄夜,空聞白楊。
景龍元年歲次丁未十一月乙未朔廿六日庚申(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神龍016 【蓋】 大唐故宋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正議大夫使持節延州諸軍事延州刺史上柱國宋府君墓志銘并序君諱祯,字麟福,廣平人也。
其先微子,紹段之後,封於商丘,至乎失祀,以國為姓。
漢文就徵,昌以賢明定策;光武鈉谏,弘以正直見親。
事光載籍,可略言矣。
曾祖虔,隋萊州司功參軍事;祖公弼,皇朝蒲州長史、渠蔚二州刺史;父大師,洛州司法參軍事、密縣令;以文無害,作吏循良。
父則高其望門冠,子則審其卿位。
君幼而風神孤秀,長而好尚必奇,少習戎武,故明權變,始從溟海之伐,方骞漸陸之儀,授上柱國。
儀鳳二年,黃門來侍郎恒虔奉芝诰,禮備于招。
始解褐授昭武校尉、利州嘉川府左果毅都尉。
戎昭緻□,君實有之。
垂拱二年,授遊擊将軍、幽州昌平府左果毅都尉,又加甯遠将軍、除忻州秀容府折沖都尉。
守邊得李牧之略,保塞用嚴尤之要。
尋制舉高第,改授朝議大夫、涪州刺史。
屬戎渝梗叛,忠萬流亡。
君殄滅逋醜,招撫離散,策勳叙效,王命是加,授大中大夫、平狄軍大使、兼朔州刺史。
細柳開營,桑乾飲馬,胡人不敢南牧,無複風塵之驚;祭其北門,長無烽火之事。
聖曆二年,授慶州刺史。
長安三年,又加正議大夫,除延州刺史。
屢養丹,累崇朱绂,出守蒙河潤之福,來朝有繡衣之命。
俄而賜告歸田,謝休私館,遽興文子之歎,奄見藤公之概君清畏人知,強不避物,崇易簡之化,弘寬惠之音,蓋有國之良臣者也。
前夫人钜鹿魏氏,舞榮先落,蒿泉已古;後夫人河東薛氏,正平縣君,淑質明惠,德音凝舉,既聞葛覃之節,實有卷耳之勞,言佐君子,事先家國。
前終於延州府舍。
而龍劍先沉,終合延平之水;武子成寝,即在西階之上。
神龍二年十二月二日同遷於偃縣西北原之禮也。
奸吏聞風而遁迹,吉士仰德而來儀。
神明為肅物之貴,清白作當官之務。
改任書台府骠騎,俄除真化府統軍,又遷東宮左衛率府勳府中郎将。
志厲風霜,誠貫金石。
畜橫戈之意氣,有案劍之英聲。
又轉左監門率,授上柱國、封狄道縣開國男。
龍樓□,鶴□朝開。
春闱之事業已高,露冕而嘉聲自遠。
實有即文□角,蘭室桂樹之尤徵者□。
爾乃赢金雖滿,唯開六藝之圖;拱璧不先,獨步九流之派。
窺太學而非奧,覽群言而既迹。
悲夫!仲卿祿盡,康成命極。
柏梁空在,蒿裡無歸。
白駒既沒,青烏遂兆。
春秋九十有四,以總章二年正月十一日薨於五祚裡之私第,嗚呼哀哉!宸籲嗟,朝纓沮喪。
況門人故吏,百身何贖者乎?公妙返沖和,精通語點。
悟遺文之糟粕,因時則行,□□幾之戶牖,修方莫變。
故能出忠入孝,開物履祥,任道而安時,功成而遁迹。
□同謹如,下濟慎終,國士惟親,其久益家。
人不聞其喜愠,适可寓詞陳軌,豈存□弱□。
嗚呼,已矣哉!五福倍終,九齡潛往,惜天涯之不造,撫人事而何言。
嫡孫肅州諸軍事肅州刺史擇子,血灑高堂,心摧臣室,攀風樹而無及,叩泉扉而殆荊已稽先遠之期,爰蔔歸真之宅。
即以中興神龍二年歲次景午十一月辛醜朔六日景午,遷窆於雍州*縣唐村之原,禮也。
固箫楚挽,唳出於通莊;畫柳朱︶,逶迤經於廣陌。
即長楊之舊裡,鄰終南之故宅。
風飒飒而吟松,霜凄凄而泫柏。
德有秀兮聲有芳,翰為紀兮墨為章。
其詞曰: 五十七其一曰:皓皓白雲,高陽始兮;溶紫氣,靈奚禮兮。
祖德能事,天人倚兮;孫謀大業,公侯侈兮。
其二曰:開山掘海,雄武巍兮;奠璋拜玉,聲景飛兮。
高門厚地,冠冕□兮;宣慈通理,瑰寶稱兮。
其三曰:百乘無為,國胥悅兮;九卿有位,庭對越兮。
痛矣龍門,摧具阙兮;惜哉高漢,頹明月兮。
其四曰: 滕室開兮楚挽吟,幽開閉兮蒿裡陰。
鳳栖悲兮□寂寂,□滅兮隧沉沉。
黃泉去兮何時返,白日歸兮此夜深。
古人題石不生金,山蕪樹拱獨傷心。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神龍012 【蓋】 大唐故劉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朝議大夫行眉州司馬□國公士劉府君墓志并序公諱仁,本彭城人。
大父因官徙洛京,謀孫便居於*内,故今為洛陽人也。
纂堯昌緒,分帝子於唐□;仕漢疏宗,襲元王於□甸。
乘軒擁蓋,曆代聞四馬之榮;筆陣書林,每□見二龍之騁。
祖昶,隋任趙州象城縣令;父明,唐青州錄事參軍;并羽儀朝野,翼勵缙紳,百裡韻於行歌,六司欽於坐嘯。
公材器莫對,詞令不群,歲在攝提,下星精之粹氣;時惟柔克,禀雲之貞靈。
懷橘表異於绮年,指梅标奇於*歲。
及乎志學,遍涉經史,僅登弱冠,尤擅文章。
立身之資,孝友忠信;行己所尚,中和庶幾。
故能初筮來賓,當年入仕。
解褐郫縣尉,聲高調下,光佐弦歌,績事制文,榮毗錦禮;秩滿,授司農上林丞,轉授導官令,又授太倉令,又任太府寺左藏令。
枇杷橘栗,韻天子之篇詞;黍稷禾麻,允庶人之出納。
遷洛州垣縣令,又拜并州陽縣令,又遷眉州司馬。
所居則理,其政不煩。
龐統非百裡之才,遽辭虛□;長孺是兩京之望,聿就題輿。
方期亮采時明,□勳宏業,豈謂皇家失□,司祿謬愆。
以神龍元年十二月十四日薨於私第,春秋七十有五。
嗚呼哀哉!長卿忽諸,唯留封禅;巨源不救,□降玺書。
準式贈物五十段,粟五十石。
所謂生榮死哀,能畢景午□歲,幽明鹹吉。
以神龍二年十一月九日遷葬於洛城東北七裡□□山原,禮也。
斜瞻缑氏,白鶴回翔;□對洛陽,青烏永固。
地形起伏,多龍虎之奇;川勢流通,積風煙之□。
安措之所,今昔無俦。
嗣子賓□:哀哀罔極,切切相視,痛貫終身,孝□於祀。
銘曰: 在秦啟國,開楚隆家,彭城南控,中山□斜。
分苗散葉,銑萼瓊花,弈載有嗣,□擅英華。
一。
丹穴鳳鳴,青田鹞□,八音五色,一舉千裡。
乃尉縣寮,亦文亦□。
乃統京職,有綱有紀。
二。
一□近甸,是資妙選,六條佐藩,實委允元。
□□□□,三蜀無喧,誰□積德,空餘立言。
飄飒遠仕,零落他鄉,去時赫弈,來日蒼茫。
□東之,北山之陽,龜言此吉,鶴兆雲藏。
四。
旌绋遲回,煙雲慘忄栗,僅方凝霧,佳城見日。
地厚泉深,天高風疾,千秋已矣,孝思長畢。
五。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神龍013 【蓋】 大唐故袁府君墓志 【志文】 大唐故朝散大夫行同州澄城縣令上柱國袁府君墓志君諱祚,陳郡陽夏人也。
以神龍二年五月卅日終於洛陽私第,春秋六十有四。
以其年歲次景午十一月辛醜朔廿日庚申葬于北邙北原清風鄉,禮也。
長子招慶,次子休。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神龍014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亡七品志銘并序亡尼宮者,不知何許人也。
禀秀儀,資靈容,□□婉順,樂聞内法之言,娥沉於壁月。
以神龍二年十一月日卒於某所,春秋六十有六。
即以其月廿日窆於鹹陽原,禮也。
凄怆郊野,□涼封城。
重陽季月,讵傅秋菊之文;大夜窮泉,即對寒松之隧。
其銘曰: 百年俄謝,千金莫□,忽去禅林,奄□□裡。
月苦宵映,風悲晝起,荒隧冥然,佳城□□。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神龍015 【蓋】 大唐故懷州刺史贈特進耿國公武府君墓志之銘 【志文】 大唐故懷州刺史贈特進耿國公武府君墓志銘并序尚書考功郎中蘇撰公諱懿宗,太原文水人也。
則天大聖皇後從父昆弟之子,周文穆皇帝之曾孫,行台左丞、追贈太子太保蜀王之孫,倉部郎中追贈河内王之子。
昔後稷公劉之累仁,文考武王之丕命,前史書之備矣。
先後於彼新邑,造我舊周。
光宅四表,權制六合。
本枝旁蔭,維嶽降精,公實禀焉,德成而上。
始以門調補太子右千牛備身、澤州司法參軍事、泉州司兵參軍事、都水監丞,封六安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
三為水衡都尉,二為司農卿,一為殿中監。
天授建元之初,朝廷從鼎之義,乃分太社,俾侯東藩,封河内郡王,食邑五千戶。
複為左右金吾大将軍,三為司屬卿,三為洛州長史,曆魏、汴、同、許四州刺史,三為懷州刺史,一拜營繕大匠,一為神兵軍大總管。
神龍初,皇帝纂堯撫運,祀夏乘曆,降爵為公,徙封於耿,仍食邑三千戶。
轉太子詹事,重牧於懷。
神龍二年六月十八日遘疾,薨長安之延壽裡第,享年六十六,追贈特進,賜物二百段,米粟二百石。
喪事官給,葬日量借帳幕等力,仍令京官五品一人檢校。
嗚呼哀哉!公始則高潔清明之量,畏威持重之望。
百煉無以比其鋒,三傾無以侔其狀。
參乎粵不可測已。
於是達乎政體,閑乎國章,人有舉直,物無幹峻。
卑位養能,大機駿發。
惟月之序,登用九卿;仁風其楊,作為九牧。
□伏而尹河是寄,诘奸而式道有光。
皆為代垂範,自公俾。
暨林胡作患,草□幽燕,師兵總乎出律,料敵期乎善戰。
無不列在史官,藏之王府,其餘可略而詳矣。
公憲章惟古,文武在躬,動則斯通,靜而能鎮,失得沿理,曾忘怵惕,範圍滿慮,必戒驕矜。
知微知彰,有始有卒者,公之謂矣。
故門惟鼎食,居若布衣,孰雲達觀,不享難老。
粵以其年十一月廿六日於京城南舊茔,禮也。
路車此贈,俾秦詩之多感;甲騎紛如,猶漢臣之寵數。
渭城東望,終嶽南臨。
草芒黃而有風,松暗漠而無景。
宛其永往,共盡何言。
有子鴻胪丞履貞等八人,泣血長号,因心□養。
其銘曰: 崇崇戚,休有其光,夙奉邦國,久而彌芳。
葬之中野,于何彼蒼,身與代隔,名與風翔。
飛飛旌,搖落煙霜,永玄夜,空聞白楊。
景龍元年歲次丁未十一月乙未朔廿六日庚申(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神龍016 【蓋】 大唐故宋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正議大夫使持節延州諸軍事延州刺史上柱國宋府君墓志銘并序君諱祯,字麟福,廣平人也。
其先微子,紹段之後,封於商丘,至乎失祀,以國為姓。
漢文就徵,昌以賢明定策;光武鈉谏,弘以正直見親。
事光載籍,可略言矣。
曾祖虔,隋萊州司功參軍事;祖公弼,皇朝蒲州長史、渠蔚二州刺史;父大師,洛州司法參軍事、密縣令;以文無害,作吏循良。
父則高其望門冠,子則審其卿位。
君幼而風神孤秀,長而好尚必奇,少習戎武,故明權變,始從溟海之伐,方骞漸陸之儀,授上柱國。
儀鳳二年,黃門來侍郎恒虔奉芝诰,禮備于招。
始解褐授昭武校尉、利州嘉川府左果毅都尉。
戎昭緻□,君實有之。
垂拱二年,授遊擊将軍、幽州昌平府左果毅都尉,又加甯遠将軍、除忻州秀容府折沖都尉。
守邊得李牧之略,保塞用嚴尤之要。
尋制舉高第,改授朝議大夫、涪州刺史。
屬戎渝梗叛,忠萬流亡。
君殄滅逋醜,招撫離散,策勳叙效,王命是加,授大中大夫、平狄軍大使、兼朔州刺史。
細柳開營,桑乾飲馬,胡人不敢南牧,無複風塵之驚;祭其北門,長無烽火之事。
聖曆二年,授慶州刺史。
長安三年,又加正議大夫,除延州刺史。
屢養丹,累崇朱绂,出守蒙河潤之福,來朝有繡衣之命。
俄而賜告歸田,謝休私館,遽興文子之歎,奄見藤公之概君清畏人知,強不避物,崇易簡之化,弘寬惠之音,蓋有國之良臣者也。
前夫人钜鹿魏氏,舞榮先落,蒿泉已古;後夫人河東薛氏,正平縣君,淑質明惠,德音凝舉,既聞葛覃之節,實有卷耳之勞,言佐君子,事先家國。
前終於延州府舍。
而龍劍先沉,終合延平之水;武子成寝,即在西階之上。
神龍二年十二月二日同遷於偃縣西北原之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