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曆

關燈
武德二年,乃召君為天冊上将秦王府庫真,時年一十有六。

    才逾甘羅擁節之歲,未逮賈生登朝之齒。

    即持劍服,進谒轅門。

    時王任在專征,志存濟世,屈天人之靈,躬吐握之勞,一見披襟,有如舊識。

    君深悟真主,遂投誠契。

    雖執羁奉勤,位在於中涓;而入幕升輿,禮同於上客。

    數從征伐,妙通權變,每有計議,常蒙褒采。

    王之東讨僞鄭也,頓兵於北邙之上,麾下百餘人叛投於賊。

    王患之。

    君獻策曰:王充間諜多在城外,若聲言叛者令人翻城,賊必内懷雠□,可以假手緻戮。

    王從之,賊果悉斬其頭,擲之城下。

    王悅,賜帛五十匹。

    時戎旅久次,轉饷為勞,方議班師更□之舉。

    君曰:山東郡縣無唇齒之形,洛陽危懸,是股掌之物。

    奈何獨計小費,不就垂成之勳。

    王納其言,充遂面縛。

    克成大業,君之力焉。

    又從平薛舉。

    錄前後功,拜上大将軍,仍參典文翰。

    陳琳之獨善書記,非涉戎昭;周勃之□□兵權,未關詞藻。

    不墜乎地,允屬伊人。

    於時霸業初基,王途尚梗,邊郵雲赴,寇警星聞。

    君秘略鋒馳,奇謀□□,目覽書奏,手裁移檄。

    雖道和據席,造次而便了百函,彥伯倚,斯須而遂裁七紙,無以加也。

    天姿英偉,雅度夷遷。

    千尋未之比其高,萬頃不能齊其量。

    加以好賢樂善,重義輕财。

    輿馬衣裘之珍,弊于友執;牲宰锺釜之饩,遍於親黨。

    逢裂冠之日,饑馑薦臻;恤蒙袂之徒,拯濟非一。

    重施而罔求其報,推恩而不有其勞。

    豈唯齊闳士人,資晏嬰而舉火,颍川蒸庶,待劉诩而謀食,若斯而已也。

    以經邦佐時之略,杖恤生濟物之心,宜其顯發皇明,陰受靈贶,恢武功而振文德,清國步而總朝綱。

    而阿閣始巢,方舉雲霄之翮;孟諸未宿,奄摧江海之鱗。

    嗟報□之空言,惜才明之不展。

     嗚呼哀哉!以武德五年七月廿四日遇暴疾,終於京親仁裡之私第,春秋一十有九。

     秦王撤馔興感,發言流側,吊祠兼備,禮贈有加。

    凡我宗姻,逮乎朋故。

    或傷賢悼善,惡黃鳥之三章,或懷舊感□,□素車於萬裡。

    豈唯街号巷哭,辍肆罷舂而已哉!粵以大周聖曆二年一月廿八日,改葬於洛州合宮縣金谷□之昭覺原。

    兆發青烏,茔開白菟,接千秋之亭館,臨九谷之園池,窀穸攸安,神靈是宅。

    嗣子玄籍,仕唐周兩□□黃利等八州刺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公。

    立身行道,揚名顯親,樹功業於生前,垂令名於身後。

    孝孫前隆州阆中縣丞憚、前邛州參軍慎、前懷州司法參軍恽前魏州司士參軍憬、前益州大都督府參軍恂等□高五□,□□六龍,并孝□冥資,淳深天至,十喪同舉,指□正□因心;七墓并修,□吳逵之盡□。

    恐時遷運改,谷變陵□,□□貞堅,用圖徽範。

    庶使山亡七澤,尚知樗裡之墳;海變三日,猶識□卿之葬。

    式旌不朽,乃作銘雲: 烈止鐘慶,太嶽骈休。

    烏集興武,鴻飛定劉。

    司空體高,中尉心直。

    白水朝望,光城士□。

    紳冕風流,璋宴辇。

    □□承緒,英明逯君。

    總角超世,勝衣絕群。

    幹戈習武,樽俎為文。

    藝貫韬略,詞橫典墳。

    心夷江海,氣感風雲。

    将充□□,言邀大勳。

    褰裳候主,□舍從軍。

    幾足成務,謀能解紛。

    綢缪款誠,契闊涼燠。

    借箸銷印,裁書飛镞。

    西涉秦□□□周谷。

    亡社白馬,戰摧青犢。

    劃鼎銘功,銜珠受祿。

    王猷萬泰,天命不假。

    覆篑停山,摧梁辍廈。

    世喪英妙,時□□□。

     哀結親朋,痛深朝野。

    惟殡既啟,行骖即路。

    挽似田橫,車疑季布,清洛南瀉,崇邙北度。

    地入蒿泉,人悲□□。

    □□今古,于嗟反真。

    永墜千月,誰論百身。

     銅燈曉,玉樹埋塵。

    一别人世,長非我春。

     其年歲己亥一月丁巳朔廿八日甲申。

     (錄白《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七冊) №聖曆005 【蓋】 失。

     【志文】 周故朝散大夫遂州司馬董君夫人天水縣君趙氏墓志銘并序夫人諱明,真定人也。

    粵以祥符愛旭,慶蕖遊鈞,冕帶嗣於家風,忠烈紹其門緒。

    英奇秀出,簡牒詳言。

    曾祖昭,周同州刺史;祖彥,隋徐州彭城、梁州南鄭二縣令;父汪,唐宋州宋城縣令;爾其瑰材偉器,□望國華。

    利建光分玉之時,出宰闡佩銅之日。

    豈止風高拔薤,政洽馴桑而已哉!夫人婉淑凝姿,幽閑植性,動由禮則,言發典章。

    每以有序秋辰,煩丹椒而銘紫菊;朝觀夕覽,酌班戒而味張箴。

    年甫十九,有行董氏,繇标彩鳳,質契仙鴻。

    比琴瑟而更諧,匹松蘿而轉茂。

    日來月往,孝敬申於舅姑;善始令終,謹恪承於娣姒。

    然以舟随□,婦逐夫榮。

    以文明元年六月廿四日封天水縣君。

    禮缛恒倫,事光彜典,加以留情八解,抒思三明。

    起四無量心,行六波羅蜜。

    心□□誦,索妙探玄,仿佛有徵,造次無爽。

    既而攝衛難,腠理乖和,傾海拔山,未足駐西崦之景;神香靈草,不能返東岱之魂。

    以聖曆元年七月七日,卒於雍州萬年縣宣陽坊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五。

    即以二年歲次己亥二月景戌朔十一日景申,與先君合葬於鴻州慶山縣鳳凰原,禮也。

    爾其傍瞻北走,斜拒南登。

    松椟密而曉挽哀,原野曠而晨笳思。

    嗣子前左衛翊衛承休悲深陟屺,痛切循□。

    聲嗚呼兮叵割,涕流落兮難裁。

    □丹旒兮敫敫,撫玄榇兮哀哀。

    勒峻範於貞琬,表不朽於泉台。

    乃為銘曰: 董狐良史,趙遁貞思,流芳魯冊,遺愛齊民。

    業光先傳,钅弋播清塵,君侯筮仕,□德作賓。

    其一。

    赫弈朱軒,铿锵玉,禮承傅母,□光歸妹。

    奉上唯恭,率下以愛,孰言與善,倏兮遊岱。

    其二。

    水逝夜川,舟藏巨壑,楚台雲卷,秦樓月落。

    釁結栖*,悲纏吊鶴,其兆安措,魂來斯。

    其三。

    鳳肅連舉,龍劍雙沉,茔因舊域,樹豈新林。

    行路泣涕,嗣子崩心,雕镌紀德,幽顯攸欽。

    其四。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聖曆006 【蓋】 大周故董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周故海州懷仁縣丞董府君墓志銘并序君諱弘,字師哲,隴西人也。

    叙曰:文明握契,元凱分官,自庭堅而邁德,因董侯而命氏。

    蒸蒸候色,降天女以為嫔,謇謇□詞,對王姬而不屈。

    重規沓矩,翼子謀孫。

    曾祖景,齊任徐州司馬;祖業,隋任佳陽郡丞;考岩,唐齊王執仗;或骥足行展,或雄飛坐歎,夙陪攀桂之遊,俄襲夢蘭之兆。

    君禀靈海嶽,受氣乾坤,體峻非常,形奇不雜。

    孝光曾史之日,行标顔闵之傳。

    自蔔三冬足用,九霄可陟,捧檄期榮,獻書從仕。

    解褐授貝州曆亭主簿,轉授蕲州蕲春尉,曆襄州荊山、海州懷仁二丞。

    武城易俗,佐言偃之弦哥;中都馭人,贊宣居之教事。

    君高卑達觀,語默齊歸。

    适來也為時,适去也為順。

    以天授二年二月九日遇疾,終於海州官舍,春秋六十有三。

    夫人河東樊氏,燕郊烈士之族,漢室武侯之胤。

    柔而能明,潔而能整。

    昭昭婦德,奉俎豆以無差;翼翼母儀,執禮經而有序。

    嗟乎!柏舟初誓,蒿裡終期。

    以聖曆元年三月六日寝疾,終於私第,春秋六十有八。

    嗣子義行,少子義等,霜荼茹痛,風樹纏哀,蔔厚地以甯神,仲高天而增慕。

    以聖曆二年歲在己亥二月景戌朔十七日壬寅,合葬於萬安山北原,禮也。

    寒川浩曠,孤隴岑寂,恐歲久年深,山移海變,紀風猷於秘石,振名聲於長古。

    詞曰: 七政齊兮王道作,九德哥兮臣功搏。

    保姓受氏兮綿聯,高門曾構兮磊硌。

    玉樹光兮藹藹,銅章贊兮谔谔。

    運之窮兮鬥蟻,孝之感兮吊鶴薤曲動兮悲涼,松聲振兮蕭索。

    白日黯黯兮不駐,玄宮峨峨兮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七冊) №聖曆007 【蓋】 失。

     【志文】 周故府君墓志之銘君諱素,軒帝之苗裔,姬王之胤胄。

    曾祖留,隋任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