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曆
關燈
小
中
大
№聖曆001
【蓋】
大周故朝散大夫行洛州陸渾縣令韋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周故朝散大夫行洛州陸渾縣令韋府君墓志銘并序□□□□舍人承慶撰君諱,字志廣,京兆杜陵人也。
軒轅颛顼氏導其深源,大彭豕韋氏播其遐緒。
太傅道尊於南國,丞相業大於西京。
自茲厥後,克昌其胤,人物蟬聯,羽儀萬葉,衣冠舄奕,光燭四海。
曾祖孝寬,後魏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骠騎大将軍、雍州刺史、尚書右仆射,宇文朝小司徒王璧總管、大司空、柱國、鄖國公,隋太傅、尚書令、贈太尉、雍州牧,谥曰襄;大材桢國,盛德光時,為将為相,乃侯乃牧。
比諸管樂智略經天地,如彼蕭張勳庸濟區寓。
祖津,隋内史詩郎、戶部尚書、武陽郡開國公,唐谏議大夫、黃門侍郎、太仆卿、陵州刺史、壽光縣開國男;俊朗宏達,英峙傑秀,曆隆而踐高位,播遐迩而飛令名。
父全璧,唐任潞、易二州别駕,清襟月迥,勝氣雲高,風情於古人,為憲則於多士。
君純粹誕靈,仁和植性,弱不好弄,幼有成德,如金之貞,如玉之潤,如山之峙,如海之氵亭。
九畹含芬,早濯芳於春露,七年養器,且曦幹於朝陽。
有唐乾封二年,起家授沛王府行參軍。
鹹亨二年,授雍王府兵曹參軍。
帝之愛子筆閑藩館;王門之士,如□時英。
以君地望優隆,器識弘遠,故得乘蘭坂,曳裾竹園,接景申穆之賢,比迹鄒枚之彥。
丁母憂去職,執喪逾禮,幾至毀滅。
槐柘遄改,苴{苔木}告除。
屬明兩登曜,元良樹本,爰以藩邸舊僚,入為儲宮官屬。
授太子通事舍人兼知典膳局事。
鳴鳳之音,帝聞於鶴禁;亨*之味,靡薦□龍闱。
既而掩前星,流堙少海。
青臯六翮,并去凋枝。
玄十朋,俱辭涸浦。
乃出授光州樂安縣令。
纡骥足而臨下邑,屈牛刀而割小鮮。
化僵俗移,令行禁止。
累遷蘇州吳縣令、蜀州戊隆縣今。
東吳奧壤,氣接鬥牛;西蜀名區,星分井紹。
剽捍成俗,訛弊在人。
三江之遊旅萬曹,九坂之行商億計。
君□惟不器,政實多方。
德以綏之,刑以馭之,莊以莅之,信以行之。
以季劄禮讓之風,息夫貪競,以玄翁儒學之敦,遷其鄙僻。
故能使和澤浃洽,美化周流,老者遂其生,少者安其業,富者節其用,貧者緻其财。
憊聚者斂手而畏威,孤弱者息肩而荷惠。
雖王稚子之臨溫縣,謝堯卿之化壽張,魯仲廉之撫中牟,锺離意之居堂邑。
引而為類,彼固多慚。
神功元年,制授洛州陸渾縣令。
未之任遘疾,以聖曆元年壹月拾日終於神都崇業裡,春秋七十。
惟君明允恭懿,宣慈惠和,□無擇言,可以應千裡;身無擇行,可以周萬物。
孝乎惟孝,執要道而樹身基;仁謂之仁,資博施而為己任。
被忠信之甲胄,持禮義之幹橹。
冰玉以瑩其心,皎如泉澈;塵滓不嬰其慮,廓若雲披。
所謂中和之淑人,大雅之君子者也。
方當祗享萬材,顯登三事,鼓大翼而負蒼天,縱巨鱗而橫碧海。
豈謂神明不信,萬化無假於仁明;鬼伯相催,三泉□斂於魂魄。
即以其年歲次戊戌三月辛酉廿五日乙酉,歸於雍州明堂縣洪固鄉之畢原,禮也。
有子、門、□、頻等,銜痛茹酷,剡骨崩心。
蔔地有歸,已甯神於夜室;終天永奪,空瀝思於寒泉。
将恐大海成田,高岸為谷,式刊貞礎,用紀幽埏。
庶徽猷之不昧,與日月而長懸。
乃為銘曰: 殷氏二伯,漢朝兩相,積慶無疆,高門有聞。
軒冕雲合,英髦海量,繼踵芳猷,比肩徽望。
其一。
猗欤景族,生□哲人,居光文梓,價重浮┺。
居貞履實,服義依仁,道為之貌,德潤其身。
其二。
理笏從政,濯纓登仕,乘沂山,侍遊伊水。
五湖之曲,二江之,乳翟南馴,舞鸾西起。
其三。
奧區徙邑,神畿宰縣,高躅未臨,清風已扇。
方曳珩組,伫驟雲電,□*忽驚,寝熊俄見。
其四。
小年窮盡,大夜深長,空鄰笛思,虛室琴亡。
松風自苦,隴□無光,春蘭秋菊,終古餘芳。
其五。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聖曆002 【蓋】 失。
【志文】 大周洛州登封縣故上護軍豫君墓志銘君諱文汪,扶風人,前周唐州司戶略之孫也。
君功挺生知,神機警悟,辯奇對日,捷妙背碑,長習兵書,尤閑武藝,東清蓬渚,西廓銀河。
帝念有功,忠誠可錄,爰酬其效,乃授上護軍。
松柏方茂,桑榆遽侵。
春秋五十有三,卒於故裡,權殡於鳴條之野。
夫人南陽白水人,江州司倉張宗之女也。
少處蔺閨,清詞超於柳絮;長行蘿附,妙頌逸於椒花。
女則内修,母儀外訓,壽逾耄歲,制授郡君。
春秋八十有五,卒於登封縣之私第,權殡於堂。
以聖曆元豐臘月十日合葬於嵩高山南五裡小山之足,禮也。
丹旌引吹,白馬浮雲。
吊人悲送,瑞鳥臨墳。
凄感行路,摧割子孫。
海田慮變,故勒銘雲: 器量沖邈,英雄卓荦。
氣溢玄雲,調高清角。
心侔□┠,質同瑩璞。
河右楷模,山陽慕學。
唯彥唯媛,若椒若蘭。
往居十圹,今厝石埏。
月臨佳思,風入松寒,霧萦墳而苦柏,露垂淚而窮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七冊) №聖曆003 【蓋】 失。
【志文】 大周故騎都尉辛君墓志銘并序公諱恭,名行滿,洛州告成人也。
惟公孝行凝神,溫恭挺質,布恩威於宇縣,四海知名;播芳猷於閻闾,八川有字。
不謂逝波難息,落景易頹,俄辭白日之驅,倏奄黃泉之苦。
以聖曆元年八月廿三日卒於京兆之地,以聖曆二年正月廿八日葬於北邙之山,其禮也。
青烏啟兆,蔔勝壤於佳墟;白鶴開圖,占送終於蒿裡。
素隐隐,丹悠悠。
悲分五内之腸,痛結九回之腑。
但以地遷河變,海底易為桑田;代改時移,高陵化為深谷。
是故镌銘勒石,用紀墳茔,或崇有孝之規,以展無迷之志。
乃為頌曰: 生為人傑,死作鬼雄,刊銘勒石,紀地無窮。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七冊) №聖層004 【蓋】 大周故崔府君墓志銘 【志文】 周故大将軍崔君墓志銘并序公諱善福,字善福,清河東武城人也。
昔者配天受職,爰叙於三光四時;表海疏疆,是正於五侯九伯。
中尉之□振霜雪,司空之下平水土。
山河辰象之氣,載誕人英;軒冕公侯之尊,郁為鼎族。
曾祖稚,後魏秘書郎、散騎侍郎,隋贈新州刺史,鱗扃騎省,玉铉銅符,道業表於當年,儀形光於異代。
祖彥升,宇文朝太子洗馬、上開府、儀同三司、萬山郡守、恒州刺史、光城縣開國公,隋贈冀定二州刺史;彈冠曳绶,服兩宮之恩遇;剖竹分茅,承二朝之寵錫。
父至仁,隋襲爵光城縣公、長安縣令、雍州司馬、尚書右丞、太子右庶子、雍州長史,改封白水縣開國公。
升帝辇而入天台,踐儲闱而襲侯服。
名器斯重,邦家有晖。
君地積膏腴,身負材氣。
戴仁履信,則丹山之逸羽;耀景含霜,則青屏之钴锷。
雅懷遠大,志立功名。
不衣裘裳,即觀士季之營壘,僅逾龆龀,便受子房之韬略。
曾随兄至蜀,經諸葛武侯八陣圖,矚玩良久,曰:此但習戰之法耳。
桓宣武雲:常山蛇勢,非也。
時蓋年十二,識者莫不奇之。
既而耽思丘墳,遍窺圖籍,擾衡於九流之府,遊刃於重玄之館。
信能苞舉儒肆,收其席上之珍;囊括道樞,取其環中之妙。
豈徒味是糟粕,遊其藩籬而已哉!嘗好絕麗之文,雅豐沉郁之思。
風雲山水之趣,應而不窮;锺石絲簧之音,動而逾出。
才及志學,見稱當世,與颍州陳子良、荥陽鄭世翼為文章之友,十龍分體,收海内之名譽;二嘏齊稱,動京洛之讴謠。
大業季年,中原蕩覆,唐高祖神堯皇帝,撥亂反正,經文緯武,網羅山澤,虛伫俊賢。
軒轅颛顼氏導其深源,大彭豕韋氏播其遐緒。
太傅道尊於南國,丞相業大於西京。
自茲厥後,克昌其胤,人物蟬聯,羽儀萬葉,衣冠舄奕,光燭四海。
曾祖孝寬,後魏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骠騎大将軍、雍州刺史、尚書右仆射,宇文朝小司徒王璧總管、大司空、柱國、鄖國公,隋太傅、尚書令、贈太尉、雍州牧,谥曰襄;大材桢國,盛德光時,為将為相,乃侯乃牧。
比諸管樂智略經天地,如彼蕭張勳庸濟區寓。
祖津,隋内史詩郎、戶部尚書、武陽郡開國公,唐谏議大夫、黃門侍郎、太仆卿、陵州刺史、壽光縣開國男;俊朗宏達,英峙傑秀,曆隆而踐高位,播遐迩而飛令名。
父全璧,唐任潞、易二州别駕,清襟月迥,勝氣雲高,風情於古人,為憲則於多士。
君純粹誕靈,仁和植性,弱不好弄,幼有成德,如金之貞,如玉之潤,如山之峙,如海之氵亭。
九畹含芬,早濯芳於春露,七年養器,且曦幹於朝陽。
有唐乾封二年,起家授沛王府行參軍。
鹹亨二年,授雍王府兵曹參軍。
帝之愛子筆閑藩館;王門之士,如□時英。
以君地望優隆,器識弘遠,故得乘蘭坂,曳裾竹園,接景申穆之賢,比迹鄒枚之彥。
丁母憂去職,執喪逾禮,幾至毀滅。
槐柘遄改,苴{苔木}告除。
屬明兩登曜,元良樹本,爰以藩邸舊僚,入為儲宮官屬。
授太子通事舍人兼知典膳局事。
鳴鳳之音,帝聞於鶴禁;亨*之味,靡薦□龍闱。
既而掩前星,流堙少海。
青臯六翮,并去凋枝。
玄十朋,俱辭涸浦。
乃出授光州樂安縣令。
纡骥足而臨下邑,屈牛刀而割小鮮。
化僵俗移,令行禁止。
累遷蘇州吳縣令、蜀州戊隆縣今。
東吳奧壤,氣接鬥牛;西蜀名區,星分井紹。
剽捍成俗,訛弊在人。
三江之遊旅萬曹,九坂之行商億計。
君□惟不器,政實多方。
德以綏之,刑以馭之,莊以莅之,信以行之。
以季劄禮讓之風,息夫貪競,以玄翁儒學之敦,遷其鄙僻。
故能使和澤浃洽,美化周流,老者遂其生,少者安其業,富者節其用,貧者緻其财。
憊聚者斂手而畏威,孤弱者息肩而荷惠。
雖王稚子之臨溫縣,謝堯卿之化壽張,魯仲廉之撫中牟,锺離意之居堂邑。
引而為類,彼固多慚。
神功元年,制授洛州陸渾縣令。
未之任遘疾,以聖曆元年壹月拾日終於神都崇業裡,春秋七十。
惟君明允恭懿,宣慈惠和,□無擇言,可以應千裡;身無擇行,可以周萬物。
孝乎惟孝,執要道而樹身基;仁謂之仁,資博施而為己任。
被忠信之甲胄,持禮義之幹橹。
冰玉以瑩其心,皎如泉澈;塵滓不嬰其慮,廓若雲披。
所謂中和之淑人,大雅之君子者也。
方當祗享萬材,顯登三事,鼓大翼而負蒼天,縱巨鱗而橫碧海。
豈謂神明不信,萬化無假於仁明;鬼伯相催,三泉□斂於魂魄。
即以其年歲次戊戌三月辛酉廿五日乙酉,歸於雍州明堂縣洪固鄉之畢原,禮也。
有子、門、□、頻等,銜痛茹酷,剡骨崩心。
蔔地有歸,已甯神於夜室;終天永奪,空瀝思於寒泉。
将恐大海成田,高岸為谷,式刊貞礎,用紀幽埏。
庶徽猷之不昧,與日月而長懸。
乃為銘曰: 殷氏二伯,漢朝兩相,積慶無疆,高門有聞。
軒冕雲合,英髦海量,繼踵芳猷,比肩徽望。
其一。
猗欤景族,生□哲人,居光文梓,價重浮┺。
居貞履實,服義依仁,道為之貌,德潤其身。
其二。
理笏從政,濯纓登仕,乘沂山,侍遊伊水。
五湖之曲,二江之,乳翟南馴,舞鸾西起。
其三。
奧區徙邑,神畿宰縣,高躅未臨,清風已扇。
方曳珩組,伫驟雲電,□*忽驚,寝熊俄見。
其四。
小年窮盡,大夜深長,空鄰笛思,虛室琴亡。
松風自苦,隴□無光,春蘭秋菊,終古餘芳。
其五。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聖曆002 【蓋】 失。
【志文】 大周洛州登封縣故上護軍豫君墓志銘君諱文汪,扶風人,前周唐州司戶略之孫也。
君功挺生知,神機警悟,辯奇對日,捷妙背碑,長習兵書,尤閑武藝,東清蓬渚,西廓銀河。
帝念有功,忠誠可錄,爰酬其效,乃授上護軍。
松柏方茂,桑榆遽侵。
春秋五十有三,卒於故裡,權殡於鳴條之野。
夫人南陽白水人,江州司倉張宗之女也。
少處蔺閨,清詞超於柳絮;長行蘿附,妙頌逸於椒花。
女則内修,母儀外訓,壽逾耄歲,制授郡君。
春秋八十有五,卒於登封縣之私第,權殡於堂。
以聖曆元豐臘月十日合葬於嵩高山南五裡小山之足,禮也。
丹旌引吹,白馬浮雲。
吊人悲送,瑞鳥臨墳。
凄感行路,摧割子孫。
海田慮變,故勒銘雲: 器量沖邈,英雄卓荦。
氣溢玄雲,調高清角。
心侔□┠,質同瑩璞。
河右楷模,山陽慕學。
唯彥唯媛,若椒若蘭。
往居十圹,今厝石埏。
月臨佳思,風入松寒,霧萦墳而苦柏,露垂淚而窮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七冊) №聖曆003 【蓋】 失。
【志文】 大周故騎都尉辛君墓志銘并序公諱恭,名行滿,洛州告成人也。
惟公孝行凝神,溫恭挺質,布恩威於宇縣,四海知名;播芳猷於閻闾,八川有字。
不謂逝波難息,落景易頹,俄辭白日之驅,倏奄黃泉之苦。
以聖曆元年八月廿三日卒於京兆之地,以聖曆二年正月廿八日葬於北邙之山,其禮也。
青烏啟兆,蔔勝壤於佳墟;白鶴開圖,占送終於蒿裡。
素隐隐,丹悠悠。
悲分五内之腸,痛結九回之腑。
但以地遷河變,海底易為桑田;代改時移,高陵化為深谷。
是故镌銘勒石,用紀墳茔,或崇有孝之規,以展無迷之志。
乃為頌曰: 生為人傑,死作鬼雄,刊銘勒石,紀地無窮。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七冊) №聖層004 【蓋】 大周故崔府君墓志銘 【志文】 周故大将軍崔君墓志銘并序公諱善福,字善福,清河東武城人也。
昔者配天受職,爰叙於三光四時;表海疏疆,是正於五侯九伯。
中尉之□振霜雪,司空之下平水土。
山河辰象之氣,載誕人英;軒冕公侯之尊,郁為鼎族。
曾祖稚,後魏秘書郎、散騎侍郎,隋贈新州刺史,鱗扃騎省,玉铉銅符,道業表於當年,儀形光於異代。
祖彥升,宇文朝太子洗馬、上開府、儀同三司、萬山郡守、恒州刺史、光城縣開國公,隋贈冀定二州刺史;彈冠曳绶,服兩宮之恩遇;剖竹分茅,承二朝之寵錫。
父至仁,隋襲爵光城縣公、長安縣令、雍州司馬、尚書右丞、太子右庶子、雍州長史,改封白水縣開國公。
升帝辇而入天台,踐儲闱而襲侯服。
名器斯重,邦家有晖。
君地積膏腴,身負材氣。
戴仁履信,則丹山之逸羽;耀景含霜,則青屏之钴锷。
雅懷遠大,志立功名。
不衣裘裳,即觀士季之營壘,僅逾龆龀,便受子房之韬略。
曾随兄至蜀,經諸葛武侯八陣圖,矚玩良久,曰:此但習戰之法耳。
桓宣武雲:常山蛇勢,非也。
時蓋年十二,識者莫不奇之。
既而耽思丘墳,遍窺圖籍,擾衡於九流之府,遊刃於重玄之館。
信能苞舉儒肆,收其席上之珍;囊括道樞,取其環中之妙。
豈徒味是糟粕,遊其藩籬而已哉!嘗好絕麗之文,雅豐沉郁之思。
風雲山水之趣,應而不窮;锺石絲簧之音,動而逾出。
才及志學,見稱當世,與颍州陳子良、荥陽鄭世翼為文章之友,十龍分體,收海内之名譽;二嘏齊稱,動京洛之讴謠。
大業季年,中原蕩覆,唐高祖神堯皇帝,撥亂反正,經文緯武,網羅山澤,虛伫俊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