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功
關燈
小
中
大
3
【蓋】
無。
【志文】 周故朝散大大洛州永甯縣令上柱國杜府君墓志銘并序公諱谧,字慎微,其先京兆杜陵人。
十五代祖後漢禦史大夫璧方,徙居平原,子孫因家焉,遂為平原安德人也。
昔者遷於唐邑,叔虞建茅土之基;入於秦京,随會杜原之族。
漢大夫之就列,盛德斯存;燕少保之分官,清徽遞襲。
公侯必複,箕裘不墜,備諸前史,可略而言。
曾祖蓋,魏著作佐郎,登芸閣,若窺西觀之書;忽踐蘭台,疑奏南郊之賦。
祖逵,隋朔州新城、順州順義、洛州陽城、昌州清潭四縣令,士元流譽,百裡歎其非材;宣父當仁,四方欽其取則。
父文紀,唐雍州錄事參軍,考功員外郎,水部、祠部、司勳三司郎中,太子中允,撫、藤二州刺史,芳規十步,屢踐握{闌}之司;貞幹千尋,再光分竹之使。
公即使君第四子也。
神姿朗徹,歧嶷夙成。
業紹銜,何慚伯起;才均夢鳥,豈謝君章。
故得鶴鳴乎臯,鴻漸於陸矣!解褐,授澤州司兵參軍。
俄丁太夫人憂。
王戎至孝,杖而後起;阮籍居喪,殆将滅性。
服阕,授滑州司兵參軍。
沉於下寮,安乎卑位。
張茂先疲於吏道,梁敬叔歎其勞人。
俄轉州肥鄉、果州朗池、潞州上黨三縣令。
屢擊重泉之磬,頻操單父之琴。
仙凫之雅望夙彰,神雀之清歌□遠。
唐文明元年,有制天下官人各加一階。
公授朝散大夫,實海内之榮望矣。
既而罷臨邛之邑,出彭澤之墟。
爰尋負郭之田,方築面郊之室。
帶河訴洛,左伊右*。
逍遙天地之間,放浪形骸之外。
忘乎日用,且符三徑之歡;可謂時須,還迫九重之命。
尋有制除洛州永甯縣令,散官如故。
於時公卧疾也;還同漳水,忽似茂陵。
乏東海之神芝,阙西山之靈藥。
唐垂拱二年歲次丙戌六月五日,終於感德鄉殷衆裡,春秋六十有二。
夫人吳興縣君,唐故黎、博二州刺史、将作監少匠沈悅第六女也。
謝将軍之淑女,代有其人;锺太傅之名孫,我無慚色。
勳必由乎詩禮,言必合於軌儀。
得荀采之遺芳,齊孟光之勝躅。
悲哭風枝,忽驚露草。
俄曦潛移漢水之珍,驟掩荊山之寶。
唐垂拱二年歲次丙戌八月八日,終於感德鄉殷衆裡,春秋五十有五。
粵以大周神功元年歲次丁酉十月甲子朔廿二日乙酉,合葬於合宮縣北邙山河陰鄉之裡也。
昔時何月,遂武城之刀;今夕何年?共沒延平之劍。
嗚呼哀哉!子通直郎、前鄭州參軍昭烈,痛結□終,悲纏罔極。
恐嘉聲之有墜,希頌德而無慚。
□□□鬼瓊□,人沾□潤。
想劉家之溫峤,忽怆餘年;念楊氏之潘仁,更增懷舊。
凄然下淚,有感斯文。
銘曰: 有熊之族,禦龍之裔;開國承家,深根固抵。
大夫間出,将軍攸繼;軒冕相傳,公侯不替。
其一。
門锺粹氣,人降奇姿;其逾直,其心不虧。
從來制錦,本自牽絲;道光凫舄,化洽蟬綏。
其二。
我有令淑,身無擇行;月桂含芬,霜松□勁。
锺琰之德,孟光之敬;琴瑟逾調,室家相慶。
其三。
修文之地,京兆之天;棺題七百,銘勒三千。
蒼山吐霧,拱木生煙。
一朝蔔宅,萬古凄然。
其四。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藏拓片) №神功004 【蓋】 失。
【志文】 公諱□思,字□,恩州□□人。
(下缺)□□□□馮□□□□□州□(下缺) 高□二郡太守,高□□□□陳□,起家拜本州高□郡太守、(下缺)同三司、右光祿大夫、本郡太守、封越國公。
祖知戴,左骁騎大(下缺)國公。
父子遊,光祿大夫、本州刺史、封□□郡開國公。
公□降□(下缺)絢其符□□海深其器量。
幼□□惠演水上之浮□□□祖(下缺)授□承□□州諸軍事潘州刺史。
分符遠寄,州縣馮□□剖竹(下缺)□□□□□□□以□公非獨光哉。
□□特表□□□□□移□郡□州□□之(下泐)□起□授恩州諸軍事、恩州刺史。
□□□□□□□□□□千衣卸□□□捐館舍。
神功元年十二月廿六日□□□□私第,□□四下(下泐)□福祿夫貴,冊封雷陽縣君。
馬□□□□幽明,睿感西城,情深符竹。
□□□□(下缺)□十二月二□改□公土(下缺)貞石式□之彌□神(下缺)四河□□□(下缺) (錄自《考古》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神功005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
神功貳年臘月戊戌朔,貳拾捌日景丁,西州高昌縣武城城上輕車都尉,前城主範羔之靈。
正月貳日亡。
春秋七十有四,殡埋武城東北四裡。
恐後歲月奄久,子孫迷或不分,令立此至後憑所依。
神功貳年臘月貳拾捌日葬(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志文】 周故朝散大大洛州永甯縣令上柱國杜府君墓志銘并序公諱谧,字慎微,其先京兆杜陵人。
十五代祖後漢禦史大夫璧方,徙居平原,子孫因家焉,遂為平原安德人也。
昔者遷於唐邑,叔虞建茅土之基;入於秦京,随會杜原之族。
漢大夫之就列,盛德斯存;燕少保之分官,清徽遞襲。
公侯必複,箕裘不墜,備諸前史,可略而言。
曾祖蓋,魏著作佐郎,登芸閣,若窺西觀之書;忽踐蘭台,疑奏南郊之賦。
祖逵,隋朔州新城、順州順義、洛州陽城、昌州清潭四縣令,士元流譽,百裡歎其非材;宣父當仁,四方欽其取則。
父文紀,唐雍州錄事參軍,考功員外郎,水部、祠部、司勳三司郎中,太子中允,撫、藤二州刺史,芳規十步,屢踐握{闌}之司;貞幹千尋,再光分竹之使。
公即使君第四子也。
神姿朗徹,歧嶷夙成。
業紹銜,何慚伯起;才均夢鳥,豈謝君章。
故得鶴鳴乎臯,鴻漸於陸矣!解褐,授澤州司兵參軍。
俄丁太夫人憂。
王戎至孝,杖而後起;阮籍居喪,殆将滅性。
服阕,授滑州司兵參軍。
沉於下寮,安乎卑位。
張茂先疲於吏道,梁敬叔歎其勞人。
俄轉州肥鄉、果州朗池、潞州上黨三縣令。
屢擊重泉之磬,頻操單父之琴。
仙凫之雅望夙彰,神雀之清歌□遠。
唐文明元年,有制天下官人各加一階。
公授朝散大夫,實海内之榮望矣。
既而罷臨邛之邑,出彭澤之墟。
爰尋負郭之田,方築面郊之室。
帶河訴洛,左伊右*。
逍遙天地之間,放浪形骸之外。
忘乎日用,且符三徑之歡;可謂時須,還迫九重之命。
尋有制除洛州永甯縣令,散官如故。
於時公卧疾也;還同漳水,忽似茂陵。
乏東海之神芝,阙西山之靈藥。
唐垂拱二年歲次丙戌六月五日,終於感德鄉殷衆裡,春秋六十有二。
夫人吳興縣君,唐故黎、博二州刺史、将作監少匠沈悅第六女也。
謝将軍之淑女,代有其人;锺太傅之名孫,我無慚色。
勳必由乎詩禮,言必合於軌儀。
得荀采之遺芳,齊孟光之勝躅。
悲哭風枝,忽驚露草。
俄曦潛移漢水之珍,驟掩荊山之寶。
唐垂拱二年歲次丙戌八月八日,終於感德鄉殷衆裡,春秋五十有五。
粵以大周神功元年歲次丁酉十月甲子朔廿二日乙酉,合葬於合宮縣北邙山河陰鄉之裡也。
昔時何月,遂武城之刀;今夕何年?共沒延平之劍。
嗚呼哀哉!子通直郎、前鄭州參軍昭烈,痛結□終,悲纏罔極。
恐嘉聲之有墜,希頌德而無慚。
□□□鬼瓊□,人沾□潤。
想劉家之溫峤,忽怆餘年;念楊氏之潘仁,更增懷舊。
凄然下淚,有感斯文。
銘曰: 有熊之族,禦龍之裔;開國承家,深根固抵。
大夫間出,将軍攸繼;軒冕相傳,公侯不替。
其一。
門锺粹氣,人降奇姿;其逾直,其心不虧。
從來制錦,本自牽絲;道光凫舄,化洽蟬綏。
其二。
我有令淑,身無擇行;月桂含芬,霜松□勁。
锺琰之德,孟光之敬;琴瑟逾調,室家相慶。
其三。
修文之地,京兆之天;棺題七百,銘勒三千。
蒼山吐霧,拱木生煙。
一朝蔔宅,萬古凄然。
其四。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藏拓片) №神功004 【蓋】 失。
【志文】 公諱□思,字□,恩州□□人。
(下缺)□□□□馮□□□□□州□(下缺) 高□二郡太守,高□□□□陳□,起家拜本州高□郡太守、(下缺)同三司、右光祿大夫、本郡太守、封越國公。
祖知戴,左骁騎大(下缺)國公。
父子遊,光祿大夫、本州刺史、封□□郡開國公。
公□降□(下缺)絢其符□□海深其器量。
幼□□惠演水上之浮□□□祖(下缺)授□承□□州諸軍事潘州刺史。
分符遠寄,州縣馮□□剖竹(下缺)□□□□□□□以□公非獨光哉。
□□特表□□□□□移□郡□州□□之(下泐)□起□授恩州諸軍事、恩州刺史。
□□□□□□□□□□千衣卸□□□捐館舍。
神功元年十二月廿六日□□□□私第,□□四下(下泐)□福祿夫貴,冊封雷陽縣君。
馬□□□□幽明,睿感西城,情深符竹。
□□□□(下缺)□十二月二□改□公土(下缺)貞石式□之彌□神(下缺)四河□□□(下缺) (錄自《考古》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神功005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
神功貳年臘月戊戌朔,貳拾捌日景丁,西州高昌縣武城城上輕車都尉,前城主範羔之靈。
正月貳日亡。
春秋七十有四,殡埋武城東北四裡。
恐後歲月奄久,子孫迷或不分,令立此至後憑所依。
神功貳年臘月貳拾捌日葬(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