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朔
關燈
小
中
大
№龍朔001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汴州尉氏縣主簿史君墓志君諱行簡,字居敬,魏州冠氏縣鳳栖鄉大同裡人也。
家承積慶,疏德水以開源,代襲簪組,資嶽靈而誕秀。
英猷遞發,冠蓋伫其風儀;人物相晖,雅俗由其标指。
載嗣其德,不隕其名,爰逮於公,彌隆其譽。
君丹山迅羽,渥水騰駒,識量疏通,機神爽茂,壯思泉湧,藻若□。
翰動霞浮,非假若煙之氣;文成绮煥,自計女工之彩。
博曉經籍,尤精草隸。
弱冠舉孝廉,解褐授文林郎,遷汴州尉氏縣主簿。
居官清約,徽譽載弘,莅事寬平,嘉聲逾遠。
庶雲興尺表,竦騰虬於碧霧;風生蘋末,理鵬翰於丹青。
而細柳光馳,虞泉易謝。
秀而不實,碎此貞堅。
遘疾,以顯慶五年四月卅日卒於官第,春秋卅有六。
粵以六年歲次辛酉三月景申朔改為龍朔元年十一日景午遷窆於河南縣平樂鄉北邙之山,禮也。
南臨清洛,窮地軸以疏流;北帶崇邙,聳煙霞以列傲。
松風曉勁,将楚挽以俱酸;笳聲夕引,與哀犭爰而并思。
弟行珍,恸桓山之永訣,悲棣萼於泉扃,扪素心而瀝贍,仰蒼天以掩泣,徒結思於陟崗,恨馳晖之遽戢。
乃勒銘於茲篆,□貞規以碣立。
其詞曰: 箭水開源,九裡疏潤。
雲峰秀極,千尋标峻。
德劭往初,慶锺來胤。
黃陂萬頃,孔牆數仞。
可畏後生,器符先進。
其一。
鴻陸斯漸,骥餘足。
閱水難留,勞生易促。
霜奪晨秀,風飄夜燭。
背伊阙以低徊,指邙山而踯躅。
信天倫其靡訴,雖百身而何贖。
聊紀德於泉扃,庶遺芳而可錄。
龍朔元年三月十一日(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四冊) №龍朔002 【蓋】 無。
【志文】 聖道寺故大比丘尼□□法師灰身堵□龍朔元年四月八日,弟子法葉等法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龍朔003 【蓋】 龍君墓志 【志文】 君諱澄,字玄靖,胧西牛心郡人也。
昔缙雲命官,引蒼精而紀号;劉累掌豢,因鱗長以開宗。
資此二源,遂光千葉,若乃段業雲季,逢固節以扶危;楚霸将傾,且捐軀而亻旬敵。
祖真,隋任鷹揚;父伽,皇朝以宿德年高,闆授遼州刺史;清規懿範,标榜人倫,茂實嘉猷,激揚鄉譽。
君分球吐潤,折桂騰芳,绮服翔英,青襟擢秀,遊書獵藻,托劍奔奇,以武藝見知,擢任西明府旅帥。
君奉上以禮,統下以方。
遂屬兇奴未甯,從軍北讨,既而□清瀚海,霧廓龍庭,綸積策馭,授骁騎尉,尋轉任校尉。
君志雖溫柔,行乃貞厲,恥居下職,思效深功。
乃廁綸言,宣風絕域。
已窮定遠之境,方成博望之功。
既而昆嶽途遙,玉門難返,乃屬狂兇縱虐,狡寇傍侵,固守窮城,以一當萬,道殚援絕,執節而終,嗚呼哀哉!實其命也。
尋遇諸蕃無事,後使言歸,遂奉靈軀,以還前壤,年六十六。
大唐龍朔元年七月十三日窆於苑西。
嗣子痛其道之永絕,傷泉途之已深,爰述清風,式為頌曰: 猗猗茂族,赫赫華宗,或稱唐杜,或号豢龍。
冠冕弈弈,人物雍雍,笃生是子,德表琮。
握武臨戎,功苞在列,茂實芳猷,獨高先哲不郡,妙智斯絕,使奉皇□,行逾聖轍。
阆嶺超遙,玉門迢*,于嗟哲人,道窮斯逝。
不遂生還,式從茲瘗,年代雖易,徽音恒繼。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龍朔004 【蓋】 大唐德業寺故尼法矩墓志銘 【志文】 大唐德業寺故尼法矩墓志銘并序師諱□,俗姓周,州人也。
先世為相,五族封侯,俱禀英賢,光儀父徽。
矩師童□仙心,胸衿孝質。
幼而蔬食□□信珍□□用溺於友□。
恒怖羅於俗□,又□善□大□從之。
師乃從命宮闱,方得出家,遂□本願,請道崎岖。
不憚耆□之弊,歸□□念。
自就精奇徒□,氣志高清,風神朗悟,戒□同潔,身□澄淨。
每遊心惠路,肆志禅門。
而暴疾繁增,大漸将至。
以龍朔元年八月十七日奄從遷化,葬於鹹陽之嶺,春秋七十有七。
師女尼惠業,昊天罔極,泣血無追。
師徒姊妹等,攬涕潺,中情凄斷。
刊岷石以述德,表嘉猷於千紀。
乃為銘曰: 泡幻讵久,響炎無定,夙悟真空,早明佛性。
世綱壹除,怨憎不競,覺觀内薰,神儀外映。
悲□明珠,傷摧□鏡,埋軀九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龍朔005 【蓋】 失。
【志文】 張士高,本望南陽,相州林慮縣人也。
惟君建國承家,賜姓命族,導長源於蒙汜,構遠葉於扶桑。
祖榮宗,懷袖萬頃,标榜一時,跬三台而上遊,登四嶽而傑立,羽儀當伐,□俗歸懷,德被黔黎,辭兼丹染。
君資神昂宿,禀氣嵩山,百金不足著其情,四時無以遏其信。
藍田之生璧,丹穴之育雛,岩岩與嵩岱齊峰,洋洋共江河并注。
千尋特秀,棟梁之器先标;六翮孤飛,羽儀之望已顯。
建臨部,飛莅人,信之如日,歸之如流□,濟之以禮,不假蒲鞭之以盛;示之以信,無違竹馬之契。
方謂皇天無親,唯德是輔;神不與善,方虧遠步,斯則霄中墜羽,□□□光,松筠見,芝蘭被刈。
去武德五年二月廿四日,崩於魏地。
嗚呼哀哉!悲傷黎庶,放閨門伎妾之所傳,□高□於鳥□□雖欲閑居養志,不汲汲於榮華;樂道亡憂,豈戚戚於貧賤。
将恐河移嶽毀,谷變陵遷,餘美不傳,有時歇滅,若不勒石镌金,何以永年長久?粵以大唐龍朔元年辛亥之月廿三日乙酉,葬於行山之東,□都西北,右有合澗之川,左帶□□之阜,山地與方世而無違,勒石幽冥,守大地而俱畢。
乃為銘曰: 高峰極天,長□帶地,華源播德,開基□志。
其一。
繁衍不窮,蟬聯相繼,九畹芬蘭,百畝樹蕙。
其二。
朝光已沒,夜川不止,有異人謀,終同覆水。
雪落山丘,蹉跎蟻,誰謂天道,俄從蒿裡。
其三。
泉門鳥思,壟樹風哀,天長地短,古往今來。
番番隴路,寂寂荒□,丹青有變,金石不□。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大學卷第一冊) №龍朔006 【蓋】 大唐故聞喜縣主墓志 【志文】 大唐劉應道妻故聞喜縣主墓志主諱婉順,字不娘。
高祖武皇帝之孫,隐太子第二女也。
夙标清惠,長擅柔朋。
友愛自衷,仁恕在物。
器宇閑淑,風容秀美。
固以荷靈宸施,傅質天儀。
年十七而封,仍降嫔於我。
謙裕之道,因心而非飾;從順之宜,即事而呈美。
奉尊接下,外諧内睦。
實彼美之恒譽,将何得而稱焉。
少而志學,及長逾勵。
壺務之餘,披省無辍。
雖名家之說,未足解頤;而曆代之事,其如抵掌。
至於藝術方技鹹畢留思;諸子群言,鮮或道略。
雅好文集,特加欽味。
每屬新聲逸韻,無虧鑒賞。
至若目見心存,耳聞□誦。
始窺文而辯意。
未終篇而究理。
與仆并驅于疇昔,餘每有鬼焉。
及陳廢興,叙通塞,商榷人物,綜名理。
抗論發辭,莫不窮其指要。
實有大丈夫之緻,豈兒婦人之流與!而固存挹。
恥於眩曜,與朋類常談,未嘗及乎經史。
不有忉問,終日如愚,雖親親之倫,竟無睹其奧者。
且其姿神警晤,操履貞确,行無矯迹,言不詭辭,動必應機,事非失禮,深遠财利,不為苟得,性重周急,期之阙己,戒於積聚,有必能散,生資所務,取給而已。
吾睹其孜孜之德,罕見營營之心。
加以識尚清遠,不昧流俗,蔔祝巫觋,屏之物外;祈禱占筮,絕乎慮表。
而特簡之從,節於賓對;非歲時旅見密親,無逾阈之谒。
自姻戚之餘婦人,亦不妄叙。
持家馭下,嚴而有别,中外懸隔,言問罕通。
雖於牆宇之内,亦必慎其遊踐。
平居未嘗臨ト,少長竟不窺園。
近自家僮,卒無識者。
斯亦匹婦之為諒也,終無奪鄙夫之志。
餘材命兼薄,班衤失久微,而左遷除名,屯否相屬。
彼固于榮辱,齊其得喪。
同安菲賤,共甘黜免,始無容,終懷坦慮。
自三周啟路,二紀於茲。
雖餘率禮多愆,而彼伏義無爽,片言必順,一行靡乖。
歌螽斯而谕美,仰關雎以同好。
友逾琴瑟,韻若埙篪,攜手之遊,無睽寸影;如實之膳,罕違終食。
言念百齡,初非始望;死生契闊,庶期偕老。
孰謂斯人,遽有斯酷。
昔伯鸾啟齒,托意形骸之外;奉倩傷神,奇情言行之表。
況美兼雙婦,恩總二夫,一遇之款既深,再得之悲逾切。
龍朔元年夏,遘疾數旬,六月六日,薨於長安居德坊第,春秋卅。
嗚呼!人之雲亡,天其喪予。
懷璧非罪,毀玉何冤。
奄墜梁,永辭蘭室。
锺期已逝,唯餘絕賞之弦;風氏雖存,無複同心之質。
其年十一月六日窆於雍州萬年縣洪原鄉之少陵原。
去掩窮埏,照室之珍俄遠;歸臨虛寝,比德之實長空。
方吊影於孤鸾,獨吞聲於離劍。
足以哀傾楚詠,恨動潘文。
餘素阙詞情,罕嘗編緝。
徒以心目所記,随第疏之,将假容於匠者,慮菁華以喪實。
聊陳匪石,式備遷陵,餘欲誰欺,敢虛其美爾。
其逝矣,何嗟及情深反袂,吾道窮矣!投筆拊襟,於斯絕矣!(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龍朔007 【蓋】 失。
【志文】 唐故遊擊将軍左領軍豐儀府果毅都尉何君墓志銘并序公諱光,字昭德,陳郡廬江人也。
層瀾發,架蓬墟而委态;華基遠構,掩□岑而戴極。
若乃龍翰鳳雛之美,金璋緒之盛,故以飛英窦篆,絢彩瑤編,可略而阙也。
曾祖雅,梁婺州刺史;祖亮,陳豫章太守。
或業優該綜,指芸閣以馳芳;或道穆循良,臨筱區而擢秀。
父嗣,江都郡郡守。
陶姿孔室,标琏器以疑規;述職淮南,葉江靈而演映。
君懿宇嚴秘,仰雲構而齊深;沖量凝明,湛霜浔而切淨。
掃室弘議,縱橫之氣已高;投筆興懷,漂姚之功可立。
弦開月影,褫朱雁於空;劍挺星華,矯素犭爰於風路。
而天營地切,羽林寄重,爰以良家,遂參英選,起家為親衛,又轉親衛校尉,從班例也。
肅影辰軒,馳襟霄極,歲序遄積,誠勤克著。
至貞觀廿一年□月□诏授遊擊将軍、豐儀府果毅都尉。
寵章逾盛,榮望斯隆,有光威武之重,實允城之寄。
方謂慶藹
【志文】 大唐故汴州尉氏縣主簿史君墓志君諱行簡,字居敬,魏州冠氏縣鳳栖鄉大同裡人也。
家承積慶,疏德水以開源,代襲簪組,資嶽靈而誕秀。
英猷遞發,冠蓋伫其風儀;人物相晖,雅俗由其标指。
載嗣其德,不隕其名,爰逮於公,彌隆其譽。
君丹山迅羽,渥水騰駒,識量疏通,機神爽茂,壯思泉湧,藻若□。
翰動霞浮,非假若煙之氣;文成绮煥,自計女工之彩。
博曉經籍,尤精草隸。
弱冠舉孝廉,解褐授文林郎,遷汴州尉氏縣主簿。
居官清約,徽譽載弘,莅事寬平,嘉聲逾遠。
庶雲興尺表,竦騰虬於碧霧;風生蘋末,理鵬翰於丹青。
而細柳光馳,虞泉易謝。
秀而不實,碎此貞堅。
遘疾,以顯慶五年四月卅日卒於官第,春秋卅有六。
粵以六年歲次辛酉三月景申朔改為龍朔元年十一日景午遷窆於河南縣平樂鄉北邙之山,禮也。
南臨清洛,窮地軸以疏流;北帶崇邙,聳煙霞以列傲。
松風曉勁,将楚挽以俱酸;笳聲夕引,與哀犭爰而并思。
弟行珍,恸桓山之永訣,悲棣萼於泉扃,扪素心而瀝贍,仰蒼天以掩泣,徒結思於陟崗,恨馳晖之遽戢。
乃勒銘於茲篆,□貞規以碣立。
其詞曰: 箭水開源,九裡疏潤。
雲峰秀極,千尋标峻。
德劭往初,慶锺來胤。
黃陂萬頃,孔牆數仞。
可畏後生,器符先進。
其一。
鴻陸斯漸,骥餘足。
閱水難留,勞生易促。
霜奪晨秀,風飄夜燭。
背伊阙以低徊,指邙山而踯躅。
信天倫其靡訴,雖百身而何贖。
聊紀德於泉扃,庶遺芳而可錄。
龍朔元年三月十一日(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四冊) №龍朔002 【蓋】 無。
【志文】 聖道寺故大比丘尼□□法師灰身堵□龍朔元年四月八日,弟子法葉等法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龍朔003 【蓋】 龍君墓志 【志文】 君諱澄,字玄靖,胧西牛心郡人也。
昔缙雲命官,引蒼精而紀号;劉累掌豢,因鱗長以開宗。
資此二源,遂光千葉,若乃段業雲季,逢固節以扶危;楚霸将傾,且捐軀而亻旬敵。
祖真,隋任鷹揚;父伽,皇朝以宿德年高,闆授遼州刺史;清規懿範,标榜人倫,茂實嘉猷,激揚鄉譽。
君分球吐潤,折桂騰芳,绮服翔英,青襟擢秀,遊書獵藻,托劍奔奇,以武藝見知,擢任西明府旅帥。
君奉上以禮,統下以方。
遂屬兇奴未甯,從軍北讨,既而□清瀚海,霧廓龍庭,綸積策馭,授骁騎尉,尋轉任校尉。
君志雖溫柔,行乃貞厲,恥居下職,思效深功。
乃廁綸言,宣風絕域。
已窮定遠之境,方成博望之功。
既而昆嶽途遙,玉門難返,乃屬狂兇縱虐,狡寇傍侵,固守窮城,以一當萬,道殚援絕,執節而終,嗚呼哀哉!實其命也。
尋遇諸蕃無事,後使言歸,遂奉靈軀,以還前壤,年六十六。
大唐龍朔元年七月十三日窆於苑西。
嗣子痛其道之永絕,傷泉途之已深,爰述清風,式為頌曰: 猗猗茂族,赫赫華宗,或稱唐杜,或号豢龍。
冠冕弈弈,人物雍雍,笃生是子,德表琮。
握武臨戎,功苞在列,茂實芳猷,獨高先哲不郡,妙智斯絕,使奉皇□,行逾聖轍。
阆嶺超遙,玉門迢*,于嗟哲人,道窮斯逝。
不遂生還,式從茲瘗,年代雖易,徽音恒繼。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龍朔004 【蓋】 大唐德業寺故尼法矩墓志銘 【志文】 大唐德業寺故尼法矩墓志銘并序師諱□,俗姓周,州人也。
先世為相,五族封侯,俱禀英賢,光儀父徽。
矩師童□仙心,胸衿孝質。
幼而蔬食□□信珍□□用溺於友□。
恒怖羅於俗□,又□善□大□從之。
師乃從命宮闱,方得出家,遂□本願,請道崎岖。
不憚耆□之弊,歸□□念。
自就精奇徒□,氣志高清,風神朗悟,戒□同潔,身□澄淨。
每遊心惠路,肆志禅門。
而暴疾繁增,大漸将至。
以龍朔元年八月十七日奄從遷化,葬於鹹陽之嶺,春秋七十有七。
師女尼惠業,昊天罔極,泣血無追。
師徒姊妹等,攬涕潺,中情凄斷。
刊岷石以述德,表嘉猷於千紀。
乃為銘曰: 泡幻讵久,響炎無定,夙悟真空,早明佛性。
世綱壹除,怨憎不競,覺觀内薰,神儀外映。
悲□明珠,傷摧□鏡,埋軀九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龍朔005 【蓋】 失。
【志文】 張士高,本望南陽,相州林慮縣人也。
惟君建國承家,賜姓命族,導長源於蒙汜,構遠葉於扶桑。
祖榮宗,懷袖萬頃,标榜一時,跬三台而上遊,登四嶽而傑立,羽儀當伐,□俗歸懷,德被黔黎,辭兼丹染。
君資神昂宿,禀氣嵩山,百金不足著其情,四時無以遏其信。
藍田之生璧,丹穴之育雛,岩岩與嵩岱齊峰,洋洋共江河并注。
千尋特秀,棟梁之器先标;六翮孤飛,羽儀之望已顯。
建臨部,飛莅人,信之如日,歸之如流□,濟之以禮,不假蒲鞭之以盛;示之以信,無違竹馬之契。
方謂皇天無親,唯德是輔;神不與善,方虧遠步,斯則霄中墜羽,□□□光,松筠見,芝蘭被刈。
去武德五年二月廿四日,崩於魏地。
嗚呼哀哉!悲傷黎庶,放閨門伎妾之所傳,□高□於鳥□□雖欲閑居養志,不汲汲於榮華;樂道亡憂,豈戚戚於貧賤。
将恐河移嶽毀,谷變陵遷,餘美不傳,有時歇滅,若不勒石镌金,何以永年長久?粵以大唐龍朔元年辛亥之月廿三日乙酉,葬於行山之東,□都西北,右有合澗之川,左帶□□之阜,山地與方世而無違,勒石幽冥,守大地而俱畢。
乃為銘曰: 高峰極天,長□帶地,華源播德,開基□志。
其一。
繁衍不窮,蟬聯相繼,九畹芬蘭,百畝樹蕙。
其二。
朝光已沒,夜川不止,有異人謀,終同覆水。
雪落山丘,蹉跎蟻,誰謂天道,俄從蒿裡。
其三。
泉門鳥思,壟樹風哀,天長地短,古往今來。
番番隴路,寂寂荒□,丹青有變,金石不□。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大學卷第一冊) №龍朔006 【蓋】 大唐故聞喜縣主墓志 【志文】 大唐劉應道妻故聞喜縣主墓志主諱婉順,字不娘。
高祖武皇帝之孫,隐太子第二女也。
夙标清惠,長擅柔朋。
友愛自衷,仁恕在物。
器宇閑淑,風容秀美。
固以荷靈宸施,傅質天儀。
年十七而封,仍降嫔於我。
謙裕之道,因心而非飾;從順之宜,即事而呈美。
奉尊接下,外諧内睦。
實彼美之恒譽,将何得而稱焉。
少而志學,及長逾勵。
壺務之餘,披省無辍。
雖名家之說,未足解頤;而曆代之事,其如抵掌。
至於藝術方技鹹畢留思;諸子群言,鮮或道略。
雅好文集,特加欽味。
每屬新聲逸韻,無虧鑒賞。
至若目見心存,耳聞□誦。
始窺文而辯意。
未終篇而究理。
與仆并驅于疇昔,餘每有鬼焉。
及陳廢興,叙通塞,商榷人物,綜名理。
抗論發辭,莫不窮其指要。
實有大丈夫之緻,豈兒婦人之流與!而固存挹。
恥於眩曜,與朋類常談,未嘗及乎經史。
不有忉問,終日如愚,雖親親之倫,竟無睹其奧者。
且其姿神警晤,操履貞确,行無矯迹,言不詭辭,動必應機,事非失禮,深遠财利,不為苟得,性重周急,期之阙己,戒於積聚,有必能散,生資所務,取給而已。
吾睹其孜孜之德,罕見營營之心。
加以識尚清遠,不昧流俗,蔔祝巫觋,屏之物外;祈禱占筮,絕乎慮表。
而特簡之從,節於賓對;非歲時旅見密親,無逾阈之谒。
自姻戚之餘婦人,亦不妄叙。
持家馭下,嚴而有别,中外懸隔,言問罕通。
雖於牆宇之内,亦必慎其遊踐。
平居未嘗臨ト,少長竟不窺園。
近自家僮,卒無識者。
斯亦匹婦之為諒也,終無奪鄙夫之志。
餘材命兼薄,班衤失久微,而左遷除名,屯否相屬。
彼固于榮辱,齊其得喪。
同安菲賤,共甘黜免,始無容,終懷坦慮。
自三周啟路,二紀於茲。
雖餘率禮多愆,而彼伏義無爽,片言必順,一行靡乖。
歌螽斯而谕美,仰關雎以同好。
友逾琴瑟,韻若埙篪,攜手之遊,無睽寸影;如實之膳,罕違終食。
言念百齡,初非始望;死生契闊,庶期偕老。
孰謂斯人,遽有斯酷。
昔伯鸾啟齒,托意形骸之外;奉倩傷神,奇情言行之表。
況美兼雙婦,恩總二夫,一遇之款既深,再得之悲逾切。
龍朔元年夏,遘疾數旬,六月六日,薨於長安居德坊第,春秋卅。
嗚呼!人之雲亡,天其喪予。
懷璧非罪,毀玉何冤。
奄墜梁,永辭蘭室。
锺期已逝,唯餘絕賞之弦;風氏雖存,無複同心之質。
其年十一月六日窆於雍州萬年縣洪原鄉之少陵原。
去掩窮埏,照室之珍俄遠;歸臨虛寝,比德之實長空。
方吊影於孤鸾,獨吞聲於離劍。
足以哀傾楚詠,恨動潘文。
餘素阙詞情,罕嘗編緝。
徒以心目所記,随第疏之,将假容於匠者,慮菁華以喪實。
聊陳匪石,式備遷陵,餘欲誰欺,敢虛其美爾。
其逝矣,何嗟及情深反袂,吾道窮矣!投筆拊襟,於斯絕矣!(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龍朔007 【蓋】 失。
【志文】 唐故遊擊将軍左領軍豐儀府果毅都尉何君墓志銘并序公諱光,字昭德,陳郡廬江人也。
層瀾發,架蓬墟而委态;華基遠構,掩□岑而戴極。
若乃龍翰鳳雛之美,金璋緒之盛,故以飛英窦篆,絢彩瑤編,可略而阙也。
曾祖雅,梁婺州刺史;祖亮,陳豫章太守。
或業優該綜,指芸閣以馳芳;或道穆循良,臨筱區而擢秀。
父嗣,江都郡郡守。
陶姿孔室,标琏器以疑規;述職淮南,葉江靈而演映。
君懿宇嚴秘,仰雲構而齊深;沖量凝明,湛霜浔而切淨。
掃室弘議,縱橫之氣已高;投筆興懷,漂姚之功可立。
弦開月影,褫朱雁於空;劍挺星華,矯素犭爰於風路。
而天營地切,羽林寄重,爰以良家,遂參英選,起家為親衛,又轉親衛校尉,從班例也。
肅影辰軒,馳襟霄極,歲序遄積,誠勤克著。
至貞觀廿一年□月□诏授遊擊将軍、豐儀府果毅都尉。
寵章逾盛,榮望斯隆,有光威武之重,實允城之寄。
方謂慶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