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

關燈
矜餘勇。

    生以義輕,效随恩重,方恢勝略,俄悲旋踵。

    其四。

    一人興悼,三軍掩泣,壯氣猶生,反魂無及。

    龍光此謝,龜謀允襲,陵谷可遷,風猷罔戢。

     (錄自《昭陵碑石》) №貞觀042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墨地。

     貞觀十九年十一月朔乙醜滿七日辛未□,高昌縣武城鄉六樂裡張海伯者,高昌人也,春秋六十有七,殡葬斯墓也。

     (新疆博物物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貞觀043 【蓋】 失。

     【志文】 大唐武州将利縣令呂道仁妻王夫人墓志銘并序夫人姓王,諱凝華,并州太原人也。

    觀諸*古,風播椒蘭,曆睹前修,世傳纓绂,年十有五,俪乎呂氏。

    分金趙地,秦世克昌,釋釣溪,爰霸周室。

    夫人禀質魁靈,蘊儀陰緒,七篇婉娈,四德優柔。

    解環之志早申,夢瓊之徵奄逮。

    以貞觀廿年歲次景午三月癸亥朔六日戊辰終於京第,春秋七十有八。

    即以其月廿日殡於川鄉龍首之原。

    世子文義,哀逾變柏,泣異崩城,時号德門,人稱孝裡。

     嗚呼哀哉!永窆宅穸,乃為銘曰: 固一含貞,三從葉順,雅節冰清,溫詞玉潤,閨國匪越,芳音遠振,□□奄寂,玄扃忽鎮,其一。

    冉冉人世,悠悠泉路,豔落瑤台,華沉玉樹。

    葆吹聲終,荒郊影暮,松哀夜風,草悲朝露。

    猗欤萬裁,芳音永茂。

     (西安碑林藏石) №貞觀044 【蓋】 大唐萬年縣劉居士之墓志 【志文】 大唐萬年縣劉居士墓志公諱相,字文範,京兆萬年人,楚元王交之後也。

    交封於薛郡彭城。

    曾祖旦,後魏初拜本郡太守,封關内侯;祖仁,除博昌令,仍襲本爵;父藏,仕於齊,名聲藉甚。

    齊末,周并天下,徙於關右,故遂為京兆人焉。

    弈葉重光,組相襲。

     此乃昭彰史籍,豈待形言。

    惟公禀質清高,器局宏量。

    忠孝發於天性,信義生於自然。

    厭塵俗之無恒,就山池而放逸。

    傾九醞以陶性靈,源百家而暢雅志。

    風清月夜,轍賞玄度之遊:枕石臨泉,自得箕山之操。

    汪汪焉如萬頃之陂,森森焉若孤松之立。

    見善則虛衿而待之,遇惡則内省而詳之。

    不以寒暑易其心,不以榮辱改其度。

    美哉盛矣!不可詳記。

    春秋八十有一卒於裡第。

    悲動四鄰,哀感行路。

     豈止親戚傷痛,兒女崩号而已哉。

    遂以其年葬於京東之十三裡蛇村之右。

    前眺終南,層峰千仞;卻開清渭,洪流萬裡。

    東瞻灞岸,西望帝京,日月之所蔽虧,煙雲之所離合,信□地之宏壯也。

    夫存有嘉名,沒遺令範。

    故記諸景行,以為志雲。

     其詞曰: 猗欤遠祖,出自楚元,且公且侯,帝子帝孫。

    世舉高秋,曾□本□,圓規方矩,垂範後昆。

    其一。

    惟公宏量,器宇清高,□置嚣俗,放曠東裡。

    風亭命侶,月館遊遨,珍羞結驷,酒駕連镳。

    其二。

    雅愛幽栖,性怡□水,惟忠惟孝,明經悅史。

    疾惡若雠,見善佑已,彼寬萬頃,骥足千裡。

    其三。

    隙驷不留,寒暑亟易,金烏東旦,玉菟西夕。

    誰謂道消,碎此璧?誰謂霜落,凋此松柏?其四。

    靈需方軌,四牡齊辔,赳赳征夫,哀哀孤嗣。

    競攀去毂,争□野饋,一戾荒埏,千秋長秘。

    嗟爾來世,式昭清懿!其五。

     貞觀廿年歲次景午閏三月癸巳朔廿日壬子年四月壬戌朔十一日王申葬於此。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貞觀045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

     □貞觀廿年歲次丙午六月辛酉朔廿一日,騎都尉張延衡妻麴氏,春秋□十有二。

    即以其年六月廿八日殡葬斯墓。

     (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貞觀046 【蓋】 無。

     【志文】 據《扌麇古錄》載為貞觀廿年七月刻。

     慈□寺故大明歆律師支提塔記德銘律師俗姓□,生長在灞州。

    出家進具戒,問道□都遊。

    三藏俱披讀,□□□□□,浴自英□□,近□本外四,□□大□□,□宣□□周,并磨數□□,釋滞解玄幽。

    所講無量壽,得土發恒修。

    爰登□六九,七十五春秋。

    遷神慈潤所,起廟此崖頭。

    略記師之德,芳名萬古留。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一冊) №貞觀047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

     惟貞觀廿年歲次丙午十月乙未朔廿一日己卯,新除侍郎,轉門下校郎,遷ㄜ林令,遷淩江将軍,ㄜ林令如故。

    更遷淩江将軍、祀部長史。

    後遷倉部郎中,ㄜ林令如故。

    大唐統禦,澤被故老,蒙授騎都尉。

    春秋八十有二。

    張延衡之墓表(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貞觀048 【蓋】 唐故中大夫紫府觀道士薛先生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中大夫紫府觀道士薛先生墓志銘并序夫體道觀妙,言象之所未宣;忘情懸解,筌蹄之所不系。

    故能隐顯真俗,出處朝野,而無□待之累者,斯可謂至人矣。

    爰有上德曰中大夫、紫府觀道士薛先生諱赜,字遠卿,黃州黃崗人也。

    車正司衆閑之叙,禦史職台衡之務。

    舄冠蓋,蟬聯名德。

    曾祖明孫,齊中書侍郎;祖仕敬,栖神秘道,山林靜默,梁武帝裒贈北定州刺史;父寵,陳期思縣令。

    先生降靈仙府,資氣上元,情用玄漠,志識清遠,淡虛心於物我,蕩妙思於煙霞,以為大象無形,尚因形而言□;明德若昧,猶學之於不學。

    乃探綜流略,考覽經緯,步三光之側,推二氣之盈虛,不出戶庭,洞精機妙。

    然而連拒屯剝,時惟艱限,俗情好徑,道隐未彰,遂超塵絕迹,高尚其志,披黃褐而朝丹府,*玉簡而趨金阙,放心碧落,靜慮清都。

    尋屬靈景垂天,榮光照水。

    我皇帝俯膺曆試,弘濟艱難,玉帛山林,弓旌*軸,於是解巾南郭,托乘西園。

    虛揖申訪道之言,惟展疇咨之問。

    聖明馭曆,萬物惟新,授太史丞,遷太史令。

    自昔兩正司和,四官欽象,巫鹹著星辰之志,姬旦贻略景之書。

    年代浸遠,次舍寥落,缪占瑣說,異端競起。

    先生識悟玄通,性理明瞻。

    芟翦浮僞,斷以經術;物色祯祥,信同符契。

    及乎盛德光被,先天弗違,馮相罷彌暈之占,穰祈無之請,乃抗表陳誠,求志林壑。

    天子凝神當*,永懷恬退。

     激其清尚之風,贲以尊賢之典。

    有诏特授中大夫,聽志*弁,還襲巾褐,别於昭陵之左創築紫府觀以居之。

    先生展會宿心,申抒情素,靜靈台而餐沆瀣,揚天鼓而嗽朝霞。

    放浪形骸,若趣污黎之境;逍遙心識,如遊太無之上。

    将赜神於九府,終練質於三仙,以貞觀廿年十月十三日屍化於紫府之觀,春秋若幹。

    粵以其年十二月十四日陪葬於昭陵之所。

    王人監護,事加周給。

    将恐失景難追,流風靡系。

     安期既往,止傳實舄;呂牙 葬,唯餘玉钤。

    勒石玄扃,無傳遣烈。

    其銘曰: 道氣冥,玄宗機妙,在陰莫測,處陽弗曜。

    矯矯先生,清朗通照,出無人有,知微體要。

    研淳粹,推校虧盈,乘流影響,逐境晦明。

    既冥其趣,實性其情,托志玄圃,栖心上清。

    天步艱難,風雲資始,停丹九竈,背淮千裡。

    望景來思,召鳥爰止,析空疇,解環精理。

    鳳舉龍騰,開元留聖,百神奉職,萬流澄鏡。

    司序甄明,授方榮盛,衡度齊壹,經纏清正。

    披瀝丹素,解釋纓,光揚朝序,裔仙衣。

    燒香雨散,擊磬雲飛,觀化斯怛,瞻星靡追。

    夜台綿眇,玄廬幽翳,石髓振靈,玉棺虛閉。

    悠哉三嶽,曠矣千歲,仙迹逾遠,素風彌勵。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貞觀049 【蓋】 無。

     【志文】 原刊為謬殊多,無原拓刊正,待訂。

     慈潤寺故大慧□法師灰身塔貞觀廿一年四月八日佛曰潛輝,明人應世,是曰法師,照除昏蔽。

    始涉缁門,方為師導,聽覽忘疲,精窮内奧。

    真如顯悟,三乘指掌,負□雲奔,谘承渴仰。

    匠益既周,玄談且歇,置□幾□,形随書月。

    羅漢□身,□□□定,今乃毗,宗承先聖。

    建茲靈塔,記德留名,觊□劫火,此石□貞。

    門徒攀□,道俗□哀,不□□幕,扪淚徘徊。

    慈潤寺故大論師慧□法師刻記德文法師諱慧□,河間平舒人也,俗姓樂氏,晉大夫樂王之後焉。

    □射之剛正執直,恥於漢朝;吏部□清白貞淳,飛英聲於晉室。

    衣纓□彥,可略而不言。

    法師□樹勝因,早膺妙果,文舉讓梨之歲,志在出塵;陸績□□之年,便欣入道。

    及天仙接□之日,即事靈裕法師為息慈弟子。

    □聽明慧,勤於藝業,每披覽經論,不俟研求,一經於心,莫不怡然理順。

    雖仲任之閱市默記,正平之背碑間寫,□之上人,彼所多□。

    始受業於僧樹律師,習尼五部。

    星紀未周,即洞曉玄妙,遂乃馳骛三藏,邀轵十門,修□蠹露之文,龍樹馬鳴之說,莫不剖□豪□,窮書□秘。

    於是勝幢斯建,法乃遂□,懷經負□者,靡□□勞□□舍;請益質疑者,不憚勤於千裡。

    於是門徒濟濟,學侶□□,同萬流之歸渤□,□衆□之環□□。

    法師所制□地地持□記、成實論義章及疏、毗婆沙論、迦□延經、雜阿毗昙等疏、小乘□□□攝大乘論義疏,又續遠法師□嚴疏,又著大乘義章,凡□八卷,并皆探□玄宗,敷通幽□,暢十誦之□典,演五時之精義,其□□而有徵,其文□而理奧,誠先達之領袖,□後覽之冠□。

    及開講解釋,辯若懸河,聽之者忘疲,食之者心醉。

    □時天下□宴,佛日載明,龍□問望,風座相接,各樹□幢,俱鳴法鼓。

    法師俨然高視,□名當世。

    雖弘論未交,則望塵而旗靡,□缽□接,亦□然而轍亂。

    於是□其堂者,如承慧解之談;入其室□,侶□傳燈之說。

    由是茂實嘉名,騰芳於函夏。

    貞觀八年,奉诏入京都,法師年将九十,志性沉靜,深憚□□,乃□老病,得停遠涉。

    慈潤僧坊,屢有災火,每将發之際,即有菩神來告法師,令為火防。

    如此數四百,有備獲免。

    靈泉道場,自齊□之後,堂閣朽壞,水泉枯竭,荊棘荒□,累經歲撚。

    至開皇三年,始加緩□。

     法師躬自開剪,招引僧徒,乃歎曰:伽藍雖建,山寺□水,經行法侶,豈得安居!於是思惟深念,不過信次,飛泉奔湧,突火不焚,無假栾己之術,枯泉自溢,豈□耿□之拜。

    此固法師業行所□,精誠所感。

    法師每至驚墊之後,□戶之□,齋供乃絕於蔬菜,卻□所之,手執長帚掃地方行,惟恐食踐有生,損傷物命。

    大慈大悲,念念相續。

    爰始□□,終□看□,德素之美,徽猷日新,雖十業之心,已淨未出;三死之流,百年之□□。

    遂見花萎之相,貞觀廿年歲次敦□季春旬有五日,法師澡嗽訖,田右脅□卧,滅□□□,□□如常,出息難保,奄然□化。

    春秋九十有九,夏□七十有七。

    即□其月廿日,遷窆於安陽縣西之□□□山。

    法師金剛之性,堅固不染,減行圓滿,□淨無瑕。

    博覽□典,該玄窮妙,視怨親惟相,達生減之□□,□□□□□□閑湛然而已。

    使持節相州都督□、相州刺史越王□開士,乃佛法之棟梁,□生之津□,奄□□□□□□□□命詞人,式昭景行,乃為文曰: □□界之□□,念四生之沉溺,沒愛河而不□,玩火宅而無惕。

    識莫□於真假,智常昏於動□,何大覺之□□,□火□於大千,示三事之□樂,實六趣之福田,雖慧日之□隐,乃慧炬□□傳。

    彼上人之應迹,暢微言之□□。

    開不二之法門,□會三之妙理,□□儀與器度,信卓然而高視,惟諸行之無常,究竟□□□□。

    痛哲人之雲逝,刊玄石而記烈,雖□惡而海□,恕徽音之無絕。

     (錄自《寶山靈泉寺》) №貞觀050 【蓋】 唐故右武衛将軍贈兵部尚書李君墓志 【志文】 大唐故右武衛大将軍贈兵部尚書谧曰順李君墓志銘并序公諱思摩,本姓阿史那氏,陰山人也。

    聳崇構於淳維,奄天山而開國。

    濫遙源於冒頓,疏翰海而承家。

    刻木結繩,威令存於遂古;茹毛飲氵重,神化習於往初。

    雄朔野而飛聲,候月圓而鳴镝。

    會*林而騰實,待膠折而控弦。

    曾祖伊力可汗,威攝籠鄉,道高狼望,北降屈射,東争瓯脫。

    祖達拔可汗,屢擾蕭關,頻驚細柳,負空同而稱驕子,阻昌海而擅全兵。

    父咄陸設,氣淩大荔,威加小月,功宣左衽之域,績著氈裘之君。

    公昴宿垂精,軒台降祉,符采外朗,溫潤内發。

    泛水鏡於沖衿,英華自遠;懸鳴锺於靈府,芳聲日隆。

    須蔔挹其谟猷,類輕塵之栖嵩嶽;呼衍欽其令望,如涓流之會谷。

    王以可汗之孫,授波斯特勒,俄遷俱陸可汗,統薛延ヌ、回纥、暴骨、同羅等部。

    後為啟民所破,拘於隋室,炀帝親釋其縛,賜物五百段,仍放還蕃。

    始畢可汗用公為伽特勒。

    始畢沒,颉利可汗立,改授羅失特勒。

    於是軍謀密令,并出於公。

    去來塞下,屢為邊患。

    武德七年,因使入朝,蒙授和順王,賜物萬段。

    皇上君臨宇縣,八宏有截。

    龍漠肅清,龜林底定。

    公明曉去就,理鑒安危。

    每勸單于,啟颡魏阙。

    貞觀三年,匈奴盡滅,公因而入朝。

    主上嘉其乃誠,賜姓李氏,封懷化郡王、右武衛大将軍。

    婁敬獻都秦之策,蒙劉氏之榮;陸支有歸漢之功,享因淳之封。

    未聞肅奉欄,翊贊鈎陳。

    增顯觀於文*,集晖光於武帳。

    尋授夏州都督。

    十三年,改授乙彌泥孰可汗,率部落歸於黃河之北。

    既襲廣大之号,還膺拜日之尊。

    顧眄則右賢風從,抑揚則左将雲會。

    十八年,其種部搞離,稍自歸於河南勝州等界,公歸罪於洛陽宮。

    從駕東行,在道蒙授右衛将軍,仍領蕃兵度遼。

    攻白崖城,為流矢所中,主上親觀傳藥,恩越等夷。

    凱旋至并州,又授瀚海道行軍總管。

    廿年,蒙授右武衛大将軍,檢校屯營事。

    八校清嚴,五營禁切。

    委同心旅,寄深爪牙。

    豈謂水閱龍門,忽魂遊於太素;晖沉鳥次,竟神往於赤山。

    以貞觀廿一年歲次丁未三月丁亥朔十六日壬寅,遘疾卒於居德裡第,春秋六十有五。

    即以其年四月丁巳朔廿八日甲申窆於昭陵。

     悼結宸衷,哀纏士庶。

    有诏贈兵部尚書、使持節、都督夏銀綏三州諸軍□、夏州刺史,餘官如故。

    宜令使人持節冊命,陪葬昭陵。

    賜東園秘器,於司馬院外高顯處葬,冢象白道山。

    葬事所須,并宜官給。

    仍任依蕃法燒訖,然後葬。

    京官四品、五品内一人攝鴻胪少卿監護,其儀仗鼓吹等送至墓所,并送還宅。

    仍為立碑。

    惟公局量凝深,神儀幽邃。

    宿彰聰察,幼标悍勇。

    似出丹山,散五色於鳳彩;猶生泥水,騁千裡於龍文。

    妙盡彎弧,尤長傳劍。

    忠昭白日,孝感青松。

    盡享鮮之方,得理繩之術。

    包九天之秘奧,罄八陣之宏圖。

    鳴玉锵金,期奉義於熊掌;曳朱懷紫,亦輕死於鴻毛。

    方将侍鑒略於雲亭,陪翠華於蠃裡。

    山頹奄暨,殲我良人。

     其子左屯衛中郎将李遮匐痛深瘡拒,哀纏風樹。

    敬镌圓石,以紀芳猷。

    乃為銘曰: 軒丘肇系,弱水分源,教清熱坂,威肅寒門。

    風車霧集,月雲奔,揚塵亻敫外,嗚笳塞垣。

    冥壑效靈,同山漸慶,雄姿峻上,宏才迥映。

    霜松表質,貞筠比勁,劍動星芒,弓彎月淨。

    丕承鴻業,拜日砂場,金方布義,升極開疆。

    抑揚鹿野,叱吒龍荒,先敉昔著,後伏今彰。

    王庭解辯,魏阙垂纓,文*挺耀,武帳韬榮。

    西光遽奄,東川不停,俄悲千月,倏謝百齡。

    恩隆诏葬,禮備飾終,楚挽哀咽,騎吹吟風。

    墳栖宿草,隧列新松,惟餘生氣,萬古無窮。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貞觀051 【蓋】 大唐象州使君第六息故韋君之墓志銘 【志文】 韋幾,原字敬輿,小字惠子,京兆杜陵人也。

    漢丞劄賢廿一世孫。

    高祖旭,後魏司空、文惠公;曾祖瓊,高尚其志。

    周明帝屢不能屈,賜号逍遙公;祖世沖,隋民部尚書、義豐公;父挺,唐太常卿、扶陽男,出為象州刺史。

    君以年幼未壯,随父之官。

    屬南方卑濕,為茲遘疾。

    其父命令還北,而君誓不違離。

    砭藥雖加,膏盲靡效。

    以大唐貞觀廿年五月廿八日卒於官舍,時年廿一。

    君孝友禀自天經,言行乃為人贊,惠心洞照,機神潛發,謙挹接物,溫茲禦下。

    昔伯喈純孝,不寐七旬,顧悌服勤,絕漿五日,未有捐軀奉養,知死不回者矣。

    嗚呼!輔仁之義,何其謬欤。

    竟未婚媾。

    粵以廿一年歲次戊申五月辛巳五日乙酉,返葬於洪固原之大茔,禮也。

    仍以故太子仆崔思默亡女儈葬。

    君養毛丹穴,标奇渥水,眷九霄而折羽,首千裡而頓足。

    亭亭玉樹,永碎幽泉,皎皎清晖,冀傳玄石。

    其詞曰: 英哉若人,昆嶺稱珍。

    騰芳九畹,發香三春。

    未搏鴻陸,己頓龍津。

    壤松将古,壟月時新。

    生平可想,肅肅貞筠。

     (錄自《文博》一九九四年第四期) №貞觀052 【蓋】 無。

     【志文】 靈泉寺故大修行禅師灰身塔記大唐貞觀廿一年七月八日邑于等敬造(錄自《寶山靈泉寺》) №貞觀053 【蓋】 唐故李思摩妻統毗伽可賀敦延ヌ墓志 【志文】 大唐故右武衛大将軍贈兵部尚書李思摩妻統毗伽可賀敦延ヌ墓志并序夫人姓延ヌ。

    陰山人也。

    肇系緒於軒皇,派昌源於父命,奄瀚海而開祚,疏朔野以承家。

    曾祖莫賀啜颉筋、祖莫汗達官、父區利支達官,并襲英猷,鹹能世職。

    泛遙源於獯粥,聳崇構於淳維。

    雄砂塞以飛聲,會龍城而騰實。

    夫人垂芒昴宿,誕茲淑貞。

    髫齡而機惠異倫,笄年而豔彩絕類。

    擅芳聲於狼望,流美譽於祁連。

    遂得作配賢王,嫔於景族。

    贈兵部尚書、故李恩摩即其夫也。

    逮貞觀三年,匈奴中亂,思摩率衆,因而歸朝。

    預識去就之機,抑亦夫人之助。

    貞觀十二年十一月己亥朔日辛醜,诏授統毗伽可賀敦。

    而報施無徵,福善虛應,所天先隕,同衾以違。

    撫總帳以銜哀,*穹廬而增思。

    春秋五十有六,貞觀廿一年八月十一日遘疾薨於夏州濡鹿輝之所,奉诏合葬於思摩之茔。

    承議郎、守曹王府掾普文直監護葬事。

    喪紀所由,皆降天慈,禮也。

    夫人弱而立志,貞固邁於松筠;爰洎壯齡,風霜不渝其勁。

    殆可以母儀中域,豈直诒訓天山而已。

    華實方茂,搖落先秋。

    種類攀号,酋豪洩涕。

    薤歌唱而徐引,掊馬嘶以悲吟。

    風日茫而黯無色,川原寂而拱木陰,乃為銘曰: 悠哉夏後,胤緒靈長,雄慈朔漠,爰自有商。

    惟祖惟考,弈葉鷹揚,流芳大夏,遺則龍鄉。

    於穆夫人,誕生锺美,幼智孩日,夙成髫始。

    盼倩其貌,環姿獨峙,淑慎其容,媲乎君子。

    露殘華蕊,霜摧蘭薄,同穴先,蘭儀後落。

    佳城郁郁,形神有托,永去朝景,空悲夜壑。

    當保高祚,萬壽是基,曾未胡,登遠期。

    悲纏八狄,悼結九夷,四德無泯,千載長辭。

    白日徒曉,幽泉永暮,拱樹吟風,宿草垂露。

    種落摧瘁,酋豪缟素,哭恸山阿,歌悲松路,悲笳霄啭,曉挽凄锵,素車徐轸,丹飛揚。

    形沉厚夜,魂遊故鄉,唯金石與蘭菊,曆終古而堅芳。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貞觀054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

     惟貞觀廿一年歲次丁未九月甲申*七日庚寅,新除兵部參軍。

    屬大唐統馭,澤及西州,蒙授雲騎尉。

    春秋六十八。

    唐武悅之墓表。

     (新疆博物館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