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例存疑卷十一

關燈
戸律之三婚姻之一 男女婚姻 典雇妻女 妻妾失序 逐壻嫁女 居喪嫁娶 父母囚禁嫁娶 同姓為婚 尊卑為婚 娶親屬妻妾 娶部民婦女為妻妾 娶逃走婦女 男女婚姻:巻首 凡男女定婚之初,若(或)有殘(廢或)疾(病)老幼庶出過房(同宗)乞養(異姓)者,務要兩家明白通知,各從所願,(不願即止,願者同媒妁)寫立婚書,依禮聘嫁。

    若許嫁女已報婚書及有私約(謂先已知夫身殘疾、老幼、庶養之類)而辄悔者,(女家主婚人)笞五十,(其女歸本夫。

    )雖無婚書但曾受聘财者,亦是。

     ○若再許他人,未成婚者,(女家主婚人)杖七十。

    已成婚者,杖八十定。

    後定娶者,(男家)知情(主婚人)與(女家)同罪,财禮入官。

    不知者,不坐。

    追還财禮(給後定娶之人),女歸前夫。

    前夫不願者,倍追财禮給還,其女仍從後夫。

    男家悔(而再聘)者,罪亦如之。

    (仍令娶前女,後聘聽其别嫁,)不追财禮。

     ○其未成婚男女,有犯奸盜者,(男子有犯聽女别嫁,女子有犯聽男别娶。

    )不用此律。

     ○若為婚而女家妄冒者,(主婚人)杖八十,(謂如女有殘疾,卻令姉妹妄冒相見,後卻以殘疾女成婚之類,)追還财禮男家妄冒者,加一等。

    (謂如與親男定婚,卻與義男成婚,又如,男有殘疾卻令弟兄妄冒相見,後卻以殘疾男成婚之類。

    )不追财禮。

    未成婚者,仍依原定,(所妄冒相見之無疾兄弟姉妹及親生之子為婚,如妄冒相見男女先已聘許他人,或已經配有室家者,不在仍依原定之限,)已成婚者,離異。

     ○其應為婚者,雖已納聘财期約未至,而男家強娶,及期約已至,而女家故違期者,(男女主婚人)并笞五十。

     ○若卑幼或仕宦或買賣在外,其祖父母,父母及伯叔父母、姑兄姉(自卑幼出外之)後為定婚,而卑幼(不知)自娶妻,已成婚者,仍舊為婚,(尊長所定之女聽其别嫁)。

    未成婚者,從尊長所定,(自定者從其别嫁)。

    違者,杖八十(仍改正)。

     此仍明律,順治三年増修。

     條例 男女婚姻一,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倶無者,從餘親主婚。

    其夫亡攜女适人者,其女從母主婚。

    若已定婚未及成親,而男女或有身故者,不追财禮。

     男女婚姻一,男女婚姻各有其時,或有指腹割衫襟為親者,并行禁止。

     男女婚姻一,招壻須憑媒妁明立婚書,開寫養老或出舍年限。

    止有一子者,不許出贅。

    其招壻養老者,仍立同宗應繼者一人,承奉祭祀,家産均分。

    如未立繼身死,從族長依例議立。

     以上三條倶系明令。

     謹按。

    應與立嫡子違法,及私擅用财條例參看。

     男女婚姻一,凡女家悔盟另許,男家不吿官司強搶者,照強娶律減二等。

    (按,笞三十)其吿官斷歸前夫,而女家與後夫奪回者,照強奪律,杖一百,徒三年。

     此條系湖廣按察使閻堯熙條奏定例。

    (原奏女家悔盟另許,原夫搶親杖八十)乾隆五年改。

     謹按。

    強娶律己從輕,此更輕于強娶,似嫌未盡允協。

    女家不應悔盟,男家獨應強搶乎。

    強娶非婚姻之正。

    原奏系補律之未備,不為無見。

    改杖八十為笞三十,未免誤會原例之意。

    且玩其文義,似系指未成婚而言,若已成婚,如何科斷,并無明文。

     □既已斷歸前夫,後夫仍敢奪回,與搶奪良家婦女何異。

    然究有夫妻情分在先故酌量問拟徒罪,亦不得已之辦法也。

    應與強占良家婦女條例參看。

     □典雇妻女條例,将親女嫁賣與人,中途邀搶,問拟軍罪。

    此問徒罪,殊不相符。

    縁此例在先,後定各條例文時,未能査照改正,遂緻互有參差。

     典雇妻女:巻首 凡将妻妾受财(立約出)典(驗日暫)雇與人為妻妾者,(本夫)杖八十。

    典雇女者,(父)杖六十,婦女不坐。

     ○若将妻妾妄作姉妹嫁人者,杖一百,妻妾杖八十。

     ○知而典娶者,各與同罪,并離異。

    (女給親,妻妾歸宗)财禮入官。

    不知者不坐,追還财禮(仍離異)。

     此仍明律,其小注系順治三年添入。

     條例 典雇妻女一,将妻妾作姉妹,及将親女并姉妹嫁賣與人作妻妾、使女名色,騙财之後,設詞托故,公然領去者,照诓騙例治罪。

    若瞰起程,中途聚衆行兇邀搶人财者,除實犯死罪外,餘倶發近邊充軍。

    媒人同謀邀搶者,罪同。

    若僅止知情媒合,并未同謀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