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雄傳

關燈
辛雄,字世賓,隴西狄道人。

    父親辛暢,字幼達,任大将軍谘議參軍、汝南鄉郡二郡太守,太和年間,為本郡中正。

    辛雄很有孝性,廣泛涉獵書冊史籍,喜歡刑名法術,廉潔謹慎,雅潔素泊,不随便交朋友,喜怒哀樂不輕易現于臉上。

    脫下布衫,奉朝請做官。

    他父親在郡任上患病,辛雄自請免官回家侍奉,晨扶夜抱。

    等到父親病逝,服喪期間,憂傷太過,人形全無,難以辨識,世人盛贊他的孝行。

     正始初年,授官給事中,十年沒有升遷,于是辛雄自稱有病,免職而歸。

    清河王元怿任司空,征他為戶曹參軍,管理農業事宜。

    怿遷任司徒,辛雄也跟着授官戶曹參軍。

    神龜年間(518~520),辛雄升為尚書駕部郎中,轉任三公郎。

    這一年,篩選淘汰郎一級官員,隻有辛雄等八人被留職,其餘都或罷或遷,改為任李琰等人為郎。

     在這以前,禦史中尉、東平王元匡打算擡棺上朝诤谏,尚書令、任城王元澄彈劾元匡對皇上大不敬,皇帝下诏免元匡死罪、削職為民。

    辛雄上書議論說:“臣私下考慮平民元匡,前後盡職三朝,每每蒙受皇帝恩寵。

    正直之性,聖上心中有數;勇猛之志,過去多有表現。

    所以高祖賜給他‘匡’的名字,陛下您任命他為彈糾一職。

    以至于像茹皓升職,匡有斥其宜下之言;高肇當政,匡陳奏其弄權章表。

    元匡的剛正堅毅、忠誠款直,群臣沒有能趕上他的;正直耿節的行為,朝野上下,人所共知。

    處在高肇時期,元匡造棺陳奏,聖主英明,大臣忠直,終而無可罪責。

    假使聖上打算重任元匡官職,先帝已有寬容之例在前,陛下您也應寬容在後,何況其當初谏诤行為與因罪伏罰性質不同啊。

    如他以貶黜終結,脫離朝廷,我擔心這會杜絕忠臣之口,填塞谏奏之心,妨礙琴瑟之音的和諧,違背國政的濟接。

    祁奚說,叔向的賢德,可施及十世,而今元匡卻其身難免,實在是令人嗟歎惋惜。

    ”沒多久,元匡又被朝廷任為龍骧将軍、平州刺史。

    右仆射元欽對左仆射蕭寶夤說:“至如像辛郎中的才幹,省中諸人沒有超過他的。

    ”寶夤說:“我聽遊仆射說:‘得到像辛雄這樣的四五個人共同處理省中事務,就足夠了。

    ’您今天才誇獎他,不覺太晚了!” 當初,廷尉少卿袁翻因犯罪的人,憑恩競相訴訟,是非曲直難以斷明,于是上奏皇上稱這些人隻要是他們曾經被人議論的,不問曲直,一律判罪,全不用仔細調查判斷。

    皇帝得知,诏令門下、尚書、廷尉一起讨論此事。

    辛雄議論說: “《春秋》的說法:不幸而有過失,甯願遺漏罪人也不濫責好人。

    失檢則遺漏罪人,濫責則傷害好人。

    而今有議論者不忍得罪奸吏,緻使他們任情胡來,以緻君子小人香臭無别,這哪是什麼賞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