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永傳
關燈
小
中
大
陸并進,但淮水口被陳伯之防守得十分堅固。
傅永在離淮水口二十裡的地方,牽船上了汝水南岸,用水牛挽拖船隻,徑直向南奔淮河而來,下船便渡。
剛剛上了淮河南岸,敵人也趕到。
正好當時已入夜,傅永于是悄悄前進,天明軍隊到了壽春城下。
元勰、元衍聽說城外有軍隊,一起登上城門觀看,但沒想到傅永到了,傅永脫下盔甲,這才相信,于是引傅永上城。
元勰對傅永說:“我們北望已久,正擔心難以再次見到洛陽城,沒想到卿你就來了。
”元勰下令讓軍隊進城。
傅永說:“執兵披甲,為的是克敵,如像您所教示的,便會與殿下一起被圍困,這哪是救援本意?”于是孤軍駐紮城外,與元勰一起合勢打擊伯之,屢有勝仗。
中山王元英征伐義陽,傅永任甯朔将軍、統軍,當長圍堵其南門。
蕭衍将馬仙王卑連營漸進,試圖解除城圍。
傅永對元英說:“敵人瘋狂往來,意圖決戰。
雅山地形險要,應早點占據。
”元英沉吟未決,傅永說:“機者如神,難遇易失,今天不去,明朝必定被敵人占有,那時後悔都來不及。
”元英于是分兵,徹夜不眠在山上築城,派統軍張懷等陳兵山下以防敵人。
到天亮,仙王卑果然領兵前來,張懷等戰敗,築城士兵全都奔散而去,仙王卑乘勝直趨長圍,義陽城人又出城挑戰。
傅永于是分出兵力交付長史賈思祖,令他守住營壘,自統馬步兵千餘人南迎仙王卑。
傅永披甲揮戈,單騎先自沖敵陣,隻有軍主蔡三虎緊随其後,其餘人都被甩在後面。
突陣橫過,敵人射穿了傅永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又沖入敵陣,大破敵軍,斬殺馬仙王卑兒子。
仙王卑燒了營帳席卷而去。
元英在陣前對傅永說:“公傷了,暫且還營去吧。
”傅永說:“過去漢祖扪足,不想人知自己受傷。
下官雖然算不上什麼,但也是國家一帥,怎能讓敵人有傷我将的名聲!”便與諸軍一道追殺敵人,到深更半夜才回來,當時傅永已經七十多歲了。
三軍人馬無不以之為壯。
義陽既平之後,元英讓司馬陸希道寫露闆,不滿意,令傅永修改。
傅永也不增文采,隻改寫陣列軍儀,處置形要而已。
而元英十分贊賞,贊歎說:“觀此謀劃,敵人即使有全城湯池也不能守住。
”還京之後,複傅永封号,傅永先有男爵封号,至此也不累加,皇上賜帛二千匹。
除授太中大夫,行秦、梁二州事,代替邢巒鎮守漢中。
後還歸京師,在路途中被除任為恒農太守,他有些不高興。
當時元英東征鐘離,連連上表請授傅永為将,朝廷沒有答應。
傅永每每說:“文淵、光國究竟是什麼人呢!我傅永白發蒼蒼竟見拘于此郡。
”扼腕歎惜。
但是治理民衆并不是他的長處,所以在任沒有多少治績。
不久,解除郡職,還為太中大夫,行南青州事務,遷任左将軍、南兖州刺史。
他還能馳馬射箭,盤馬奮戈。
時年已過八十,常忌諱人說他老,經常自稱六十九歲。
還京之後,拜授平東将軍、光祿大夫。
熙平元年(516)去世,享年八十三歲。
朝廷贈他為安東将軍、齊州刺史。
傅永曾經登臨北邙,在平坦的地方奮戈躍馬,盤旋瞻望,有終老于此的想法。
他遠慕杜預,近好李沖、王肅,想葬附其墓,于是買下左右地數頃,遺囑兒子傅叔偉說:“這是我的永住之宅。
”傅永妻賈氏留于家鄉,傅永到了代都,娶妾馮氏,生下叔偉及幾個女兒。
賈氏後歸彭城,沒兒子,隻生一個女兒。
馮氏憑借兒子侍奉賈氏無禮,叔偉侍奉賈氏也不孝順,賈氏常常忿忿不平。
馮氏先于傅永而亡,等傅永去世,叔偉稱父命想葬于北邙。
賈氏懷疑叔偉想把他與馮氏一起合葬,賈氏于是請求将傅永歸葬于所封的貝丘縣。
事情鬧到了司徒那裡,司徒胡國珍本與傅永同經征戰,感其所慕,答應叔偉把他葬在北邙。
賈氏于是上訴到了靈太後那裡,靈太後又聽從了賈氏想法。
事經朝堂,胡國珍的想法得不到響應,于是葬傅永于東清河。
又傅永過去建造墓基,葬父母于舊鄉,賈氏于此強行移葬,與傅永同處一墓,傅永宗親不能抑止。
這時傅永下葬已經數十年了,棺木被桑棗樹根所纏繞,離地面一尺多,很是堅固,便用斧砍去根莖,挖出棺木,上面都已坑坑坎坎了,當時人都很奇怪。
不到三年,叔偉也死了。
叔偉,九歲任州主簿。
長大以後,臂力過人,可彎三百斤力氣的弓,左右馳射,又能立于馬上與人競馳,見到的人都認為他得到傅永之武而不得他的文。
正光年間,叔偉子豐生襲其爵位。
傅永在離淮水口二十裡的地方,牽船上了汝水南岸,用水牛挽拖船隻,徑直向南奔淮河而來,下船便渡。
剛剛上了淮河南岸,敵人也趕到。
正好當時已入夜,傅永于是悄悄前進,天明軍隊到了壽春城下。
元勰、元衍聽說城外有軍隊,一起登上城門觀看,但沒想到傅永到了,傅永脫下盔甲,這才相信,于是引傅永上城。
元勰對傅永說:“我們北望已久,正擔心難以再次見到洛陽城,沒想到卿你就來了。
”元勰下令讓軍隊進城。
傅永說:“執兵披甲,為的是克敵,如像您所教示的,便會與殿下一起被圍困,這哪是救援本意?”于是孤軍駐紮城外,與元勰一起合勢打擊伯之,屢有勝仗。
中山王元英征伐義陽,傅永任甯朔将軍、統軍,當長圍堵其南門。
蕭衍将馬仙王卑連營漸進,試圖解除城圍。
傅永對元英說:“敵人瘋狂往來,意圖決戰。
雅山地形險要,應早點占據。
”元英沉吟未決,傅永說:“機者如神,難遇易失,今天不去,明朝必定被敵人占有,那時後悔都來不及。
”元英于是分兵,徹夜不眠在山上築城,派統軍張懷等陳兵山下以防敵人。
到天亮,仙王卑果然領兵前來,張懷等戰敗,築城士兵全都奔散而去,仙王卑乘勝直趨長圍,義陽城人又出城挑戰。
傅永于是分出兵力交付長史賈思祖,令他守住營壘,自統馬步兵千餘人南迎仙王卑。
傅永披甲揮戈,單騎先自沖敵陣,隻有軍主蔡三虎緊随其後,其餘人都被甩在後面。
突陣橫過,敵人射穿了傅永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又沖入敵陣,大破敵軍,斬殺馬仙王卑兒子。
仙王卑燒了營帳席卷而去。
元英在陣前對傅永說:“公傷了,暫且還營去吧。
”傅永說:“過去漢祖扪足,不想人知自己受傷。
下官雖然算不上什麼,但也是國家一帥,怎能讓敵人有傷我将的名聲!”便與諸軍一道追殺敵人,到深更半夜才回來,當時傅永已經七十多歲了。
三軍人馬無不以之為壯。
義陽既平之後,元英讓司馬陸希道寫露闆,不滿意,令傅永修改。
傅永也不增文采,隻改寫陣列軍儀,處置形要而已。
而元英十分贊賞,贊歎說:“觀此謀劃,敵人即使有全城湯池也不能守住。
”還京之後,複傅永封号,傅永先有男爵封号,至此也不累加,皇上賜帛二千匹。
除授太中大夫,行秦、梁二州事,代替邢巒鎮守漢中。
後還歸京師,在路途中被除任為恒農太守,他有些不高興。
當時元英東征鐘離,連連上表請授傅永為将,朝廷沒有答應。
傅永每每說:“文淵、光國究竟是什麼人呢!我傅永白發蒼蒼竟見拘于此郡。
”扼腕歎惜。
但是治理民衆并不是他的長處,所以在任沒有多少治績。
不久,解除郡職,還為太中大夫,行南青州事務,遷任左将軍、南兖州刺史。
他還能馳馬射箭,盤馬奮戈。
時年已過八十,常忌諱人說他老,經常自稱六十九歲。
還京之後,拜授平東将軍、光祿大夫。
熙平元年(516)去世,享年八十三歲。
朝廷贈他為安東将軍、齊州刺史。
傅永曾經登臨北邙,在平坦的地方奮戈躍馬,盤旋瞻望,有終老于此的想法。
他遠慕杜預,近好李沖、王肅,想葬附其墓,于是買下左右地數頃,遺囑兒子傅叔偉說:“這是我的永住之宅。
”傅永妻賈氏留于家鄉,傅永到了代都,娶妾馮氏,生下叔偉及幾個女兒。
賈氏後歸彭城,沒兒子,隻生一個女兒。
馮氏憑借兒子侍奉賈氏無禮,叔偉侍奉賈氏也不孝順,賈氏常常忿忿不平。
馮氏先于傅永而亡,等傅永去世,叔偉稱父命想葬于北邙。
賈氏懷疑叔偉想把他與馮氏一起合葬,賈氏于是請求将傅永歸葬于所封的貝丘縣。
事情鬧到了司徒那裡,司徒胡國珍本與傅永同經征戰,感其所慕,答應叔偉把他葬在北邙。
賈氏于是上訴到了靈太後那裡,靈太後又聽從了賈氏想法。
事經朝堂,胡國珍的想法得不到響應,于是葬傅永于東清河。
又傅永過去建造墓基,葬父母于舊鄉,賈氏于此強行移葬,與傅永同處一墓,傅永宗親不能抑止。
這時傅永下葬已經數十年了,棺木被桑棗樹根所纏繞,離地面一尺多,很是堅固,便用斧砍去根莖,挖出棺木,上面都已坑坑坎坎了,當時人都很奇怪。
不到三年,叔偉也死了。
叔偉,九歲任州主簿。
長大以後,臂力過人,可彎三百斤力氣的弓,左右馳射,又能立于馬上與人競馳,見到的人都認為他得到傅永之武而不得他的文。
正光年間,叔偉子豐生襲其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