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永傳
關燈
小
中
大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氏。
幼年随叔父傅洪仲與張幸從青州入魏國,不久又南歸。
傅永有力氣膽量,拳腳功夫過人,能夠手執鞍橋,倒立馳騁。
二十多歲,有位友人給他寫了封信而他不能寫信回答,請求洪仲幫忙,洪仲深深責怪他而不為他代筆。
傅永于是發憤讀書,涉獵經史,練就好文筆。
從東陽禁防轉任崔道固城局參軍,與道固一起降歸朝廷,在平齊當百姓。
父母都已年老,家中饑寒交迫達十幾年,依仗其強于人事,勉力受雇于别人得以養家糊口。
很晚才被朝廷征召,兼治禮郎,往長安拜文明太後父燕宣王廟,朝廷賜爵貝丘男,加授伏波将軍。
沒多久,朝廷任他為中書博士,又改任議郎。
轉任尚書考功郎中,為大司馬從事中郎。
不久又轉任都督、任城王元澄長史,兼任尚書左丞。
王肅任職豫州,任命傅永為建武将軍、平南長史。
鹹陽王元禧考慮王肅不可靠,在高祖面前說了他的看法。
高祖說:“朕已選了傅修期為其長史,雖然他威儀不夠,但文武才幹足夠了。
”王肅認為傅永是有資格的人,很優厚地對待他。
傅永也以王肅被高祖寵愛,盡心侍奉,情義至厚。
蕭鸾派将魯康祚、趙公政領軍号稱一萬,侵犯豫州的太倉口。
王肅指令傅永統軍三千迎擊。
當時魯康祚等駐軍淮水以南,傅永在離淮十裡的北岸紮營。
傅永思量吳楚之兵,喜歡幹斫砍營帳的事,便在晚上分兵兩股,出于大營之外。
又考慮敵人如晚上前來,必定要渡淮河的地點,用火标記其淺的地方。
傅永既已設下埋伏,又秘密令人用瓢盛火,渡到淮河南岸,要他們深深埋伏起來,教他們說:“如有火起,即要如何如何。
”這天夜裡,魯康祚、趙公政等人果然親率人馬,前來斫營。
傅永東西兩面伏軍夾攻敵軍,康祚等奔往淮河。
火既群起,他們便不記得本來應該渡河的位置,于是直奔傅永所設置的燃火地方争渡淮河。
水很深,敵軍淹死,被殺的有數千人,生捉趙公政。
魯康祚的人馬都墜入淮河,天亮後找到他的屍體,砍下腦袋,與趙公政一起送到京城。
趙公政,是岐州刺史趙超宗的堂兄。
當時,裴叔業率領王茂先、李定等人前來侵犯楚王戍營。
傅永剛好回到豫州,王肅又令傅永前去讨伐。
傅永令心腹一名馳馬楚王戍,到那之後即令填塞外壕溝,夜晚在城外埋伏一千名将士。
天亮後,裴叔業等來到,在城池東面屯軍,擺開陣勢,準備長圍楚王戍。
傅永所派的伏軍在左道打擊叔業的後軍,攻破敵陣。
裴叔業于是令将佐把守所列之陣,自己率領精兵數千救危。
傅永登上門樓,看見裴叔業已南行五、六裡,便開門奮擊,于是攻破敵陣。
裴叔業不知如何進退才好,于是奔逃而去。
傅永左右準備追擊,傅永說:“我們弱卒不滿三千,敵人精兵猶多,并不是力量不足而被打敗,他們是中了我的計策才逃散的。
敵人既然不知我軍虛實,這就足以喪敵之膽了。
俘虜了這些敵人足夠了,何必再去追呢。
”俘獲叔業傘扇鼓幕甲仗萬餘。
兩個月中,兩次大捷,高祖很是高興,派使者在豫州就地拜授傅永為安遠将軍、鎮南府長史、汝南太守、貝丘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
高祖每每感歎說:“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隻有傅修期啊。
” 裴叔業又圍攻渦陽,當時高祖在豫州,派傅永統軍,與高聰、劉藻、成道益、任莫問等人前往救助。
軍隊逼近敵人,傅永說:“先深挖壕溝,加固壁壘,然後圖取敵人。
”高聰等不聽,剛剛安頓好辎重,便攻擊敵人,一戰而敗。
高聰等棄甲而逃,經奔懸瓠。
傅永獨收拾散落兵卒徐徐還退,敵人追到,又設下埋伏打敗敵人,挫其鋒銳。
四支軍馬,多賴他才得以幸免。
傅永到了懸瓠,高祖把他們都鎖閉起來。
高聰、劉藻貶為邊民。
傅永僅僅被免去了官爵。
沒過十天,帝下诏書說:“修期前番督後,使我軍少有擒殺,可任揚武将軍、汝陰鎮将,帶領汝陰太守。
” 景明初年,裴叔業打算以壽春歸順朝廷,秘密通報傅永,傅永上表報告。
等到準備迎降,帝诏傅永為統軍,與楊大眼、奚康生等諸路軍馬一起進入壽春。
同日進城而傅永在後,所以奚康生、楊大眼二人都受封邑之賞,而傅永隻是被授清河男爵位。
蕭寶卷将領陳伯之侵逼壽春,沿淮寇犯。
當時司徒、彭城王元勰,廣陵侯元衍等同鎮壽春,因九江剛剛歸附,人心不穩,加上援兵不至,形勢十分危急。
帝下诏派遣傅永為統軍,領汝陰之兵三千人先行援救。
傅永總勒兵士,水
幼年随叔父傅洪仲與張幸從青州入魏國,不久又南歸。
傅永有力氣膽量,拳腳功夫過人,能夠手執鞍橋,倒立馳騁。
二十多歲,有位友人給他寫了封信而他不能寫信回答,請求洪仲幫忙,洪仲深深責怪他而不為他代筆。
傅永于是發憤讀書,涉獵經史,練就好文筆。
從東陽禁防轉任崔道固城局參軍,與道固一起降歸朝廷,在平齊當百姓。
父母都已年老,家中饑寒交迫達十幾年,依仗其強于人事,勉力受雇于别人得以養家糊口。
很晚才被朝廷征召,兼治禮郎,往長安拜文明太後父燕宣王廟,朝廷賜爵貝丘男,加授伏波将軍。
沒多久,朝廷任他為中書博士,又改任議郎。
轉任尚書考功郎中,為大司馬從事中郎。
不久又轉任都督、任城王元澄長史,兼任尚書左丞。
王肅任職豫州,任命傅永為建武将軍、平南長史。
鹹陽王元禧考慮王肅不可靠,在高祖面前說了他的看法。
高祖說:“朕已選了傅修期為其長史,雖然他威儀不夠,但文武才幹足夠了。
”王肅認為傅永是有資格的人,很優厚地對待他。
傅永也以王肅被高祖寵愛,盡心侍奉,情義至厚。
蕭鸾派将魯康祚、趙公政領軍号稱一萬,侵犯豫州的太倉口。
王肅指令傅永統軍三千迎擊。
當時魯康祚等駐軍淮水以南,傅永在離淮十裡的北岸紮營。
傅永思量吳楚之兵,喜歡幹斫砍營帳的事,便在晚上分兵兩股,出于大營之外。
又考慮敵人如晚上前來,必定要渡淮河的地點,用火标記其淺的地方。
傅永既已設下埋伏,又秘密令人用瓢盛火,渡到淮河南岸,要他們深深埋伏起來,教他們說:“如有火起,即要如何如何。
”這天夜裡,魯康祚、趙公政等人果然親率人馬,前來斫營。
傅永東西兩面伏軍夾攻敵軍,康祚等奔往淮河。
火既群起,他們便不記得本來應該渡河的位置,于是直奔傅永所設置的燃火地方争渡淮河。
水很深,敵軍淹死,被殺的有數千人,生捉趙公政。
魯康祚的人馬都墜入淮河,天亮後找到他的屍體,砍下腦袋,與趙公政一起送到京城。
趙公政,是岐州刺史趙超宗的堂兄。
當時,裴叔業率領王茂先、李定等人前來侵犯楚王戍營。
傅永剛好回到豫州,王肅又令傅永前去讨伐。
傅永令心腹一名馳馬楚王戍,到那之後即令填塞外壕溝,夜晚在城外埋伏一千名将士。
天亮後,裴叔業等來到,在城池東面屯軍,擺開陣勢,準備長圍楚王戍。
傅永所派的伏軍在左道打擊叔業的後軍,攻破敵陣。
裴叔業于是令将佐把守所列之陣,自己率領精兵數千救危。
傅永登上門樓,看見裴叔業已南行五、六裡,便開門奮擊,于是攻破敵陣。
裴叔業不知如何進退才好,于是奔逃而去。
傅永左右準備追擊,傅永說:“我們弱卒不滿三千,敵人精兵猶多,并不是力量不足而被打敗,他們是中了我的計策才逃散的。
敵人既然不知我軍虛實,這就足以喪敵之膽了。
俘虜了這些敵人足夠了,何必再去追呢。
”俘獲叔業傘扇鼓幕甲仗萬餘。
兩個月中,兩次大捷,高祖很是高興,派使者在豫州就地拜授傅永為安遠将軍、鎮南府長史、汝南太守、貝丘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
高祖每每感歎說:“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隻有傅修期啊。
” 裴叔業又圍攻渦陽,當時高祖在豫州,派傅永統軍,與高聰、劉藻、成道益、任莫問等人前往救助。
軍隊逼近敵人,傅永說:“先深挖壕溝,加固壁壘,然後圖取敵人。
”高聰等不聽,剛剛安頓好辎重,便攻擊敵人,一戰而敗。
高聰等棄甲而逃,經奔懸瓠。
傅永獨收拾散落兵卒徐徐還退,敵人追到,又設下埋伏打敗敵人,挫其鋒銳。
四支軍馬,多賴他才得以幸免。
傅永到了懸瓠,高祖把他們都鎖閉起來。
高聰、劉藻貶為邊民。
傅永僅僅被免去了官爵。
沒過十天,帝下诏書說:“修期前番督後,使我軍少有擒殺,可任揚武将軍、汝陰鎮将,帶領汝陰太守。
” 景明初年,裴叔業打算以壽春歸順朝廷,秘密通報傅永,傅永上表報告。
等到準備迎降,帝诏傅永為統軍,與楊大眼、奚康生等諸路軍馬一起進入壽春。
同日進城而傅永在後,所以奚康生、楊大眼二人都受封邑之賞,而傅永隻是被授清河男爵位。
蕭寶卷将領陳伯之侵逼壽春,沿淮寇犯。
當時司徒、彭城王元勰,廣陵侯元衍等同鎮壽春,因九江剛剛歸附,人心不穩,加上援兵不至,形勢十分危急。
帝下诏派遣傅永為統軍,領汝陰之兵三千人先行援救。
傅永總勒兵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