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寶夤傳

關燈
,以定永恒法式,竟沒有結局。

     正光五年(524),蕭衍派其将裴邃、虞鴻等人率軍侵犯揚州,皇帝下诏令蕭寶夤為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大将軍、都督徐州東道諸軍事,率領諸将統兵讨伐。

    接着揚州刺史長孫稚大破裴邃軍馬,斬殺虞鴻,敵人于是奔散退去。

     當初,秦州城人薛珍、劉慶、杜遷等人反叛,殺了刺史李顔,推舉莫折大提為首,自稱秦王。

    大提不久死去,他的第四子念生竊取天子之号,改年号為“天建”,設立官員,以子阿胡為太子,其兄阿倪為西河王,弟天生為高陽王,伯父莫折珍為東郡王,伯父安保為平陽王。

    派天生率領部衆出隴東,攻陷氵開城,又攻下岐州,逮住元志、裴芬之等,于是侵犯雍州,屯軍黑水。

    朝廷十分擔憂,于是除任蕭寶夤為開府、西道行台,率所部東行将統,為大都督西征西賊。

    魏肅宗到明堂為他餞别。

     蕭寶夤與大都督崔延伯攻擊莫折天生,大破敵軍,斬獲敵人數十萬。

    追奔到了小隴,軍人掠奪民财,以緻稽留不前,不速追讨敵人,隴中道路又堵塞起來了。

    又進軍讨伐高平賊帥萬俟醜奴于安定,更有敗戰。

    當時有天水人呂伯度兄弟,開始與念生一起叛逆,後來與兄呂衆在顯親自保,又聚衆讨伐念生,戰敗之後,降歸胡琛。

    胡琛任命呂伯度為大都督、秦王,給他提供士兵馬匹,又征秦州,在成紀大敗念生的将領杜粲,又破其金城王莫折普賢于水洛城,于是到顯親。

    念生率領人馬,親自迎戰,伯度又被打得大敗。

    于是呂伯度背着胡琛,襲擊胡琛的将領劉拔,打敗擊退劉拔,派其兄子呂忻和率領人馬東引國軍。

    莫折念生迫于情急,于是詐降于蕭寶夤。

    朝廷喜伯度立義之功,授給他撫軍将軍、泾州刺史、平秦郡開國公的官爵,食邑三千戶。

    而大都督元修義、高聿,停軍隴口,久久不行西進。

    莫折念生又反,呂伯度終被醜奴所殺。

    所以賊勢更甚。

    蕭寶夤不能制止。

    孝昌二年(526)四月,朝廷除授蕭寶夤為侍中、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假大将軍、尚書令,賜予後部鼓吹,增加封邑千戶。

    蕭寶夤初自黑水,終至平涼,與敵相對,數年攻戰,敵人也很懼怕他,關中地域得以保全,全賴寶夤之力。

     孝昌三年(527)正月,除授司空公。

    蕭寶夤出師既久,兵将疲憊,這個月大敗,還軍雍州。

    仍停長安,收拾離散的人馬。

    有關部門議處寶夤死罪,帝诏恕罪削職為民。

    四月,朝廷又除授其為使持節,都督雍、泾、岐、南豳四州諸軍事,征西将軍,雍州刺史,假車騎大将軍,開府,西讨大都督,關西軍馬,都受其節度。

    九月,莫折念生被其常山王杜粲所殺,一門盡被斬戮。

    杜粲據州請求歸降蕭寶夤。

    十月,朝廷除授他為散騎常侍、車騎将軍、尚書令,恢複舊封。

     這時,太行山東、關西、寇賊橫行,王師屢屢敗北,人情沮喪。

    蕭寶夤自覺出軍累年,費損很大,一旦兵敗,恐怕要遭猜忌罪責,心裡很不安穩。

    朝廷又派禦史中尉郦道元為關中大使。

    寶夤說這是朝廷想算計他,更加惶恐不安。

    而長安輕薄之徒,又加勸說。

    道元行到陰盤驿,蕭寶夤密派其将郭子恢等攻而殺之,詐收道元屍體,上表謊稱其為敵人所害。

    又殺了都督、南平王仲礒。

    這個月,蕭寶夤反叛朝廷,僭立帝号,大赦部管域内,稱号隆緒元年,設置百官。

    又派郭子恢東侵潼關,行台張始榮圍攻華州刺史崔襲。

    帝下诏讓尚書仆射行台長孫稚讨伐。

    當時北地人毛鴻賓與其兄毛遐招集義民為兵,準備讨伐蕭寶夤。

    寶夤派其大将軍盧祖遷等攻打毛遐,被遐所殺。

    寶夤又派其将侯終德前去攻打毛遐。

    恰逢郭子恢被官軍打敗,長孫稚又派子長孫子彥在華州攻破始榮,終德因此受挫,回戈複取蕭寶夤。

    軍隊到了白門,蕭寶夤方才覺察到,率軍與終德交戰,戰敗,寶夤攜公主以及小兒子與百餘名部下,從城後門出逃,渡過渭橋,投奔甯夷巴人張宕昌、劉興周家。

    不久奔歸醜奴,醜奴以蕭寶夤為太傅。

     永安三年(530),都督爾朱天光派賀拔嶽等在安定大破醜奴,追擒醜奴、寶夤,一并送到京城。

    帝诏安置在阊阖門外都街之中,京師百姓,都來觀看,一共經曆三天。

    吏部尚書李神俊、黃門侍郎高道穆都與蕭寶夤素有舊情,二人相約,一同言于莊帝,說“其叛逆也是前朝的事”,希望能赦免死罪。

    恰逢應诏王道習當時從外面進來,莊帝問道習在外面聽說了什麼。

    道習說:“隻聽說陛下不想殺掉蕭寶夤。

    ”帝問緣故。

    道習說:“人們說:李尚書、高黃門與蕭寶夤交情很好,二人都身處近臣位置,必定能夠保全寶夤性命。

    ”道習說:“如說寶夤叛逆是在前朝,便可寬恕他。

    但蕭寶夤敗于長安,走為醜奴太傅,難道不是陛下您臨治之日?賊臣不殺,法律怎麼實施呢?”莊帝覺得有道理,于是賜寶夤在太仆碆牛署自殺。

    蕭寶夤将死時,李神俊提酒前來與他叙舊,二人對之,李神俊淚下。

    而蕭寶夤泰然自若,一點也不害怕,隻說“推天委命,隻恨不能終其臣節”而已。

    公主攜家眷與蕭寶夤訣别,痛哭極哀。

    寶夤死時,面不改色。

    蕭寶夤有三個兒子,都是公主所生,但都平庸陋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