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佑傳

關燈
事更精粹于前世。

    會稽藏玉牒之章,泰山想石記之列。

    而秘府史家記述勳功,卻述美未盡。

    将讓皇風大美,或有缺而不載;功臣善績,或遺而不傳。

    從著作郎以下,臣請啟其中才識俱嘉者,參與撰造國書,如果能夠得到人才,史書三年就可修成。

    然後大明之德功,光于帝篇;聖後之勳業,顯于皇策。

    轉命忠貞之倫,納言司直之士,都會備具載籍了。

    ”高祖接受了他的意見。

     高祖從容問高佑說:“近來水旱不調,五谷不熟,有什麼辦法可以防止災害而獲得五谷豐登呢?”高佑回答說:“過去堯、湯之運,也不能去除運數中的九年旱災,陛下您道同前政,對付眼前的小旱又有什麼辦法呢?隻有選拔賢才佐治政事,不幹擾老百姓順時耕作,這樣的話就災消豐至了。

    ”高祖又問他防止奸盜的方法,高佑說:“過去宋均樹德,害人之獸都不到他的治域來;卓茂善于教化,蝗蟲都不入其境。

    盜賊是人,如果我們訓教有方,哪有不容易停息的呢。

    我以為讓宰守們做到貞正良端,那奸盜就會止息了。

    ”高佑又上疏說:“現在的選舉,不管其人治理見識的優劣,專門追究人年齡勞績的多少,這不是人盡其才的做法。

    我們應該停止專究薄藝,放棄那種無功之勞,惟才是舉,那就會使官吏們風氣端正。

    又有功勞的大臣,雖說其年勤可以著錄,但才非撫人,則可以加之以罰賞,不應委之以方伯之任。

    這就是所謂王者可以給人以财而表示親近,而不可私自許諾别人官職以示關系好。

    ”高祖都很推許。

    加授給事中,冀州大中正,其餘官職照舊。

    當時李彪專統著作之事,高佑為令,不時地關懷寫作而已。

     出任持節、輔國将軍、西兖州刺史、假東光侯,鎮守滑台。

    高佑以郡國雖有太學,縣黨也應有學校,于是在縣立講學,黨立小學。

    又命令,一家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一起,共造一口井,以便給行人提供食飲,不讓婦人舂米打水。

    又建立起禁止奸賊的辦法,令五五相保,如發生盜事則五五連坐,這種方法一開始做起來雖然看起來煩瑣,後來卻使治安大為好轉,寇盜行為都停止了。

     轉任宋王劉昶師傅。

    因高佑過去參與律令制定的功勞,朝廷賜帛五百匹、粟五百擔、馬一匹。

    劉昶以其官舊年老,雅相看重,妓女妾婢,也沒少給他。

    拜授光祿大夫,師傅官職如故。

    劉昶死後,朝廷征拜他為宗正卿,而高佑留連彭城,久不赴任。

    于是尚書仆射李沖奏高佑徘徊怠慢于淮、徐,無事拖延朝廷之命,免官三年,以贖其罪。

    帝下诏免除高佑宗正卿之職,複其官光祿大夫。

    太和二十三年(499)去世。

    太常卿議谥為炀侯,诏曰:“不遵上命曰‘靈’,可谥曰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