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佑傳
關燈
小
中
大
高佑,字子集,小名次奴,渤海人。
本名禧,因與鹹陽王同名,高祖賜名佑。
司空高允從祖的弟弟。
祖高展,任為慕容寶的黃門郎,魏太祖平定中山,展遷居京城,卒于三都大官任上。
父高谠,跟從世祖滅赫連昌,因功拜授遊擊将軍,朝廷賜爵南皮子。
與崔浩共參著作,遷任中書侍郎。
轉任給事中,冀青二州中正。
假散騎常侍、平東将軍、艹修縣侯,出使高麗。
去世,贈安南将軍、冀州刺史、假滄水公,谥稱康。
高佑兄高祚,襲父爵位,為東青州刺史。
高佑廣泛涉獵經史,喜好文學雜說,材性通達,不拘小節。
初拜中書學生,轉任中書博士、侍郎。
朝廷又因高佑招順邵郡群賊之功,朝廷賜爵建康子。
高宗末年,兖州東郡吏獲得一隻異獸,獻給京城,當時人都沒有認得的。
皇帝下诏詢問高佑,高佑說:“這種東西是三吳所出,它的名字叫鲮鯉,其他地方都沒有,今天我們得到了它,這不預示着吳楚之地,要歸我大魏嗎?”又有人在零丘得到一枚玉印獻給朝廷,帝诏拿給高佑看,高佑說:“印上有籀書二字,文曰‘宋壽’。
壽者,命也,我獲其命,也是歸我的征兆。
”顯祖初年,劉義隆兒子義陽王劉昶奔歸魏朝,薛安都等人以五個州降附,當時人都說高佑的話很靈驗。
高祖拜授高佑為秘書令,後來高佑與李彪等人啟奏說:“為臣聽說典谟作,讓人的話語言論得以光著;載籍作,做的事情便能昭揚。
這樣《尚書》成為記言之體,《春秋》便是錄事之作。
查閱以前所流傳的志傳,都是論言記事的實錄也。
夏、殷以前,其文字不備。
從周代以降,典章備舉。
史官之作,文質不同;立書意旨,随着不同的時代都有差異。
至于左氏,記言記事,兩緻并書,可以稱得上是存留史家本意,而不是完整的史書之體。
到了司馬遷、班固,他們兩人都是博有才識之人,叙錄今古,備在章法,雖然不能說面面俱到,但确實可以稱得上是前代史書中的優秀之作了。
至于後漢、魏、晉的史書都可忽略放過。
隻有我們聖朝創制上古,開帝基于長發,自始均以後,至于成帝,這其間世數久遠,所以史書未能傳記。
為臣等疏劣陋粗,忝居史職,披覽《國記》,私有撰史之意。
愚見以為自從王業開始,衆事草創,皇始年間以來,光被中土,我們應依參司馬遷、班固大緻的體制,讓事實分類相從,紀傳區别,表志分開,像這樣修述史書,各類事實都可包括在内了。
伏惟陛下先天開物,洪宣帝命,太皇太後淳曜乾坤二儀,惠和王度,聲教之所漸漸和洽,風澤之所深加,固然已經義振前王了。
加上太和元年以來,年代雖未有三十年,然而嘉符祯瑞,備加完善于往日;洪功茂德,
本名禧,因與鹹陽王同名,高祖賜名佑。
司空高允從祖的弟弟。
祖高展,任為慕容寶的黃門郎,魏太祖平定中山,展遷居京城,卒于三都大官任上。
父高谠,跟從世祖滅赫連昌,因功拜授遊擊将軍,朝廷賜爵南皮子。
與崔浩共參著作,遷任中書侍郎。
轉任給事中,冀青二州中正。
假散騎常侍、平東将軍、艹修縣侯,出使高麗。
去世,贈安南将軍、冀州刺史、假滄水公,谥稱康。
高佑兄高祚,襲父爵位,為東青州刺史。
高佑廣泛涉獵經史,喜好文學雜說,材性通達,不拘小節。
初拜中書學生,轉任中書博士、侍郎。
朝廷又因高佑招順邵郡群賊之功,朝廷賜爵建康子。
高宗末年,兖州東郡吏獲得一隻異獸,獻給京城,當時人都沒有認得的。
皇帝下诏詢問高佑,高佑說:“這種東西是三吳所出,它的名字叫鲮鯉,其他地方都沒有,今天我們得到了它,這不預示着吳楚之地,要歸我大魏嗎?”又有人在零丘得到一枚玉印獻給朝廷,帝诏拿給高佑看,高佑說:“印上有籀書二字,文曰‘宋壽’。
壽者,命也,我獲其命,也是歸我的征兆。
”顯祖初年,劉義隆兒子義陽王劉昶奔歸魏朝,薛安都等人以五個州降附,當時人都說高佑的話很靈驗。
高祖拜授高佑為秘書令,後來高佑與李彪等人啟奏說:“為臣聽說典谟作,讓人的話語言論得以光著;載籍作,做的事情便能昭揚。
這樣《尚書》成為記言之體,《春秋》便是錄事之作。
查閱以前所流傳的志傳,都是論言記事的實錄也。
夏、殷以前,其文字不備。
從周代以降,典章備舉。
史官之作,文質不同;立書意旨,随着不同的時代都有差異。
至于左氏,記言記事,兩緻并書,可以稱得上是存留史家本意,而不是完整的史書之體。
到了司馬遷、班固,他們兩人都是博有才識之人,叙錄今古,備在章法,雖然不能說面面俱到,但确實可以稱得上是前代史書中的優秀之作了。
至于後漢、魏、晉的史書都可忽略放過。
隻有我們聖朝創制上古,開帝基于長發,自始均以後,至于成帝,這其間世數久遠,所以史書未能傳記。
為臣等疏劣陋粗,忝居史職,披覽《國記》,私有撰史之意。
愚見以為自從王業開始,衆事草創,皇始年間以來,光被中土,我們應依參司馬遷、班固大緻的體制,讓事實分類相從,紀傳區别,表志分開,像這樣修述史書,各類事實都可包括在内了。
伏惟陛下先天開物,洪宣帝命,太皇太後淳曜乾坤二儀,惠和王度,聲教之所漸漸和洽,風澤之所深加,固然已經義振前王了。
加上太和元年以來,年代雖未有三十年,然而嘉符祯瑞,備加完善于往日;洪功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