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頹傳
關燈
小
中
大
苟頹,代地人。他的曾祖父苟烏提,登國初年(386),為太祖建立了功勳,賜爵為吳甯子。其父苟洛跋,曾任内行長。苟頹性情厚重,寡言少語,嚴厲剛毅,清廉正直,武力過人。後被擢升為中散,為官細心恭謹。世祖征讨南方,以苟頹為前鋒都将,每逢臨敵對戰,苟頹經常率先沖鋒陷陣。世祖到達長江,給苟頹賜爵為建德男,加授甯遠将軍。回到朝廷之後,苟頹遷任奏事中散,掌管涼州作曹。又遷任内行令,轉給事中,遷司衛監。以本将軍任洛州刺史。苟頹為政剛直嚴厲,抑強扶弱,山蠻都畏懼他的威猛,不敢前來侵犯騷擾。承明元年(476),文明太後令朝中文武百官推舉才能可以幹事、為人足以委托依賴的人,于是朝廷公卿都推薦苟頹應選。朝廷征召頹回京授任為散騎常侍、殿中尚書,進封爵位為成德侯,加授為後将軍。太和元年(477),加授苟頹為散騎常侍,不久遷任侍中、安東将軍、都曹尚書,晉爵為河南公。
苟頹為人品端喜歡直言,盡避文明太後生殺予奪很不公允,苟頹進言也至為懇切,從來不曾阿谀逢迎。李斤、李敷被殺的時候,苟頹曾為他們二人極力谏勸,文明太後不聽。太和三年(479),苟頹遷任征北大将軍、司空公,晉爵為河東王。
皇帝行幸三川,苟頹留守京師,僧人法秀陰謀反叛朝廷,苟頹率禁衛乘其不備進行搜捕,把他們全部抓獲,朝廷内外太平無事。皇帝征伐得勝回都,在宗廟設宴,宴席之上文明太後對苟頹說:“當事變發生的時候,你如果稍有遲疑不立即進行收捕,處置不當,那麼事情的後果就難以設想了。如今京城周圍不受騷擾,宗廟社稷得以安甯,實在是你的功勞啊。”太和七年(483),皇帝下诏說:“苟頹身居三公,不負于這種委托,曆奉四朝君主,功績傳布遐迩。應當受到特殊的尊崇,以表彰他的功勳。從此以後,可以永久受到免除處罰的優厚待遇。”太和十三年(489)苟頹去世。高祖久久地為他沉痛哀悼。并且賜予他豐厚的葬殡用的财物,贈谥号為僖王。
苟頹為人品端喜歡直言,盡避文明太後生殺予奪很不公允,苟頹進言也至為懇切,從來不曾阿谀逢迎。李斤、李敷被殺的時候,苟頹曾為他們二人極力谏勸,文明太後不聽。太和三年(479),苟頹遷任征北大将軍、司空公,晉爵為河東王。
皇帝行幸三川,苟頹留守京師,僧人法秀陰謀反叛朝廷,苟頹率禁衛乘其不備進行搜捕,把他們全部抓獲,朝廷内外太平無事。皇帝征伐得勝回都,在宗廟設宴,宴席之上文明太後對苟頹說:“當事變發生的時候,你如果稍有遲疑不立即進行收捕,處置不當,那麼事情的後果就難以設想了。如今京城周圍不受騷擾,宗廟社稷得以安甯,實在是你的功勞啊。”太和七年(483),皇帝下诏說:“苟頹身居三公,不負于這種委托,曆奉四朝君主,功績傳布遐迩。應當受到特殊的尊崇,以表彰他的功勳。從此以後,可以永久受到免除處罰的優厚待遇。”太和十三年(489)苟頹去世。高祖久久地為他沉痛哀悼。并且賜予他豐厚的葬殡用的财物,贈谥号為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