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晔傳
關燈
小
中
大
劉文晔,為人很有志向節操,綜覽群書,輕财重義。
太和年間,劉文晔因其從兄劉聞慰反叛到南朝而連坐獲罪,與兩個弟弟劉文颢、劉季友被貶徙到北方邊地,高祖特許讓他回到代都。
高祖曾駕幸方山,劉文晔在路旁大聲叫道:“請求朝見聖上,申說我長期的冤屈。
”高祖派尚書李沖宣诏問劉文晔說:“你有什麼話要說,可聽你當面盡情申述。
”于是皇帝接見劉文晔。
劉文晔申述說:“臣的俗陋的家族,原籍在平原,往日由于慕容氏之亂,流離到黃河以外,定居在齊地以來,已有八九十年。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世祖太武皇帝巡視長江的時候,我才隻兩歲,跟随外祖父魯郡太守崔邪利在鄒山歸屬魏國。
崔邪利蒙朝廷賜給四品官職,任命為廣甯太守。
由于臣年齡尚小,沒有被授官。
到天安初年(466),皇威遠被南方,臣亡父劉休賓,是劉宋的持節、兖州刺史,戍守梁鄒。
當時慕容白曜因我父親身居全齊險要之地,水陸交通的要沖,青冀二城,往來要道,三城鼎峙,共同抗拒王師。
慕容白曜得知臣母子原先住在代京,就上表請求讓我母子前去安慰父親。
臣立即奉先帝诏令,乘坐驿車去到軍中,先帝又賜給亡父官爵。
慕容白曜派右司馬盧河内等人送我母子到梁鄒。
臣見到亡父之後,詳細申說先帝皇恩。
他說:‘我蒙受本朝寵遇,捍衛守禦在邊境之地,家中老幼百口人,都在這兩座城中。
我倘若一人先降,家中百口必定遭到誅滅,既不能守誠于本朝,又使家中老幼受到誅殺,難道能忍為人臣以侍奉大魏嗎?你可以把我的意思轉告慕容仆射,投降大魏的主意已定,等到平定曆城之後,立即帶領士衆到軍前歸誠。
’曆城被攻克之後,慕容白曜派許赤虎送我和崔道固之子崔景業等到梁鄒。
亡父見到許赤虎帶去的信,深深感激聖朝遠送妻兒,又知道天命注定要歸附,就帶領一萬部下,以其城誠心歸降。
後臣父乘驿車到達代都,按慣例作為門客。
臣個人罪孽深重,亡父于延興二年(468)與世長辭,一片至誠之心,未能得到申展。
像我這樣的情況的人,都蒙受榮爵,隻有我獨獨受到壓抑,功勳授予大概是因人而異。
”高祖說:“你訴求父親的賞賜,但你父親并無功勳。
曆城是齊地西邊的關隘,歸附朝命而請求降順。
梁鄒是個小的戍城,怎麼能得以保全?你父據梁鄒歸誠,有多大的功勞。
”劉文晔回答說:“誠如聖上意旨,但愚臣的看法,還沒有申述明由。
為什麼呢?古時樂毅攻破齊國七十餘城,僅有即墨獨存,這難道不是根亡而枝立嗎?而且降順的人,考察古今之事,沒有不是由于情況危機而被迫如此的。
所以黃權走投無路而歸降,得以列地封侯。
薛安都、畢衆敬在危急之時而投命,都接受了茅土之爵。
論古就如彼,說今則如此,我處于明明之世,卻不及于他們。
我私下考慮梁鄒城池嚴固,地勢居于中齊,城中糧食可吃十年,弓箭數千萬,比之于升城,不可同日而語。
升城尚且能固守數十天,殺傷甚衆,假若臣亡父固守梁鄒孤城,那就不是一朝可以攻克的。
”高祖說:“曆城已經攻陷,梁鄒便在手掌之中,何須煩勞兵力。
”劉文晔說:“如果像聖上所說,慕容白曜就應當窮兵極意,攻城取勝于俯仰之間,為什麼還要上派許赤虎傳信,下靠知變的城中之民?”高祖說:“你父親這種功勞,本來就很少,就憑你
太和年間,劉文晔因其從兄劉聞慰反叛到南朝而連坐獲罪,與兩個弟弟劉文颢、劉季友被貶徙到北方邊地,高祖特許讓他回到代都。
高祖曾駕幸方山,劉文晔在路旁大聲叫道:“請求朝見聖上,申說我長期的冤屈。
”高祖派尚書李沖宣诏問劉文晔說:“你有什麼話要說,可聽你當面盡情申述。
”于是皇帝接見劉文晔。
劉文晔申述說:“臣的俗陋的家族,原籍在平原,往日由于慕容氏之亂,流離到黃河以外,定居在齊地以來,已有八九十年。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世祖太武皇帝巡視長江的時候,我才隻兩歲,跟随外祖父魯郡太守崔邪利在鄒山歸屬魏國。
崔邪利蒙朝廷賜給四品官職,任命為廣甯太守。
由于臣年齡尚小,沒有被授官。
到天安初年(466),皇威遠被南方,臣亡父劉休賓,是劉宋的持節、兖州刺史,戍守梁鄒。
當時慕容白曜因我父親身居全齊險要之地,水陸交通的要沖,青冀二城,往來要道,三城鼎峙,共同抗拒王師。
慕容白曜得知臣母子原先住在代京,就上表請求讓我母子前去安慰父親。
臣立即奉先帝诏令,乘坐驿車去到軍中,先帝又賜給亡父官爵。
慕容白曜派右司馬盧河内等人送我母子到梁鄒。
臣見到亡父之後,詳細申說先帝皇恩。
他說:‘我蒙受本朝寵遇,捍衛守禦在邊境之地,家中老幼百口人,都在這兩座城中。
我倘若一人先降,家中百口必定遭到誅滅,既不能守誠于本朝,又使家中老幼受到誅殺,難道能忍為人臣以侍奉大魏嗎?你可以把我的意思轉告慕容仆射,投降大魏的主意已定,等到平定曆城之後,立即帶領士衆到軍前歸誠。
’曆城被攻克之後,慕容白曜派許赤虎送我和崔道固之子崔景業等到梁鄒。
亡父見到許赤虎帶去的信,深深感激聖朝遠送妻兒,又知道天命注定要歸附,就帶領一萬部下,以其城誠心歸降。
後臣父乘驿車到達代都,按慣例作為門客。
臣個人罪孽深重,亡父于延興二年(468)與世長辭,一片至誠之心,未能得到申展。
像我這樣的情況的人,都蒙受榮爵,隻有我獨獨受到壓抑,功勳授予大概是因人而異。
”高祖說:“你訴求父親的賞賜,但你父親并無功勳。
曆城是齊地西邊的關隘,歸附朝命而請求降順。
梁鄒是個小的戍城,怎麼能得以保全?你父據梁鄒歸誠,有多大的功勞。
”劉文晔回答說:“誠如聖上意旨,但愚臣的看法,還沒有申述明由。
為什麼呢?古時樂毅攻破齊國七十餘城,僅有即墨獨存,這難道不是根亡而枝立嗎?而且降順的人,考察古今之事,沒有不是由于情況危機而被迫如此的。
所以黃權走投無路而歸降,得以列地封侯。
薛安都、畢衆敬在危急之時而投命,都接受了茅土之爵。
論古就如彼,說今則如此,我處于明明之世,卻不及于他們。
我私下考慮梁鄒城池嚴固,地勢居于中齊,城中糧食可吃十年,弓箭數千萬,比之于升城,不可同日而語。
升城尚且能固守數十天,殺傷甚衆,假若臣亡父固守梁鄒孤城,那就不是一朝可以攻克的。
”高祖說:“曆城已經攻陷,梁鄒便在手掌之中,何須煩勞兵力。
”劉文晔說:“如果像聖上所說,慕容白曜就應當窮兵極意,攻城取勝于俯仰之間,為什麼還要上派許赤虎傳信,下靠知變的城中之民?”高祖說:“你父親這種功勞,本來就很少,就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