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子恭傳

關燈
姓經營,必有‘庶民子來’之歌;興造之事加緊,将緻‘不日成之’之美。

    況且兵士本來不多,兼之被其他勞役牽制,廢棄此處而給與他處,循環往來沒有止境。

    這就是所謂停止創造禮儀之重,而資助不急之費,廢棄經國之功,而供給寺館之役吧,要想求得長遠之圖,不也是一種過失嗎?如今各地大建寺廟,粗略地舉出一些,都可以撤除或減少,專門經營此事,嚴格勒令工匠,務使早日完成。

    使得祖宗有祭祀配天之期,蒼生能睹禮教音樂之富。

    ”書表奏上朝廷,皇帝聽從了他的意見。

    朝廷授任源子恭為冠軍将軍、中散大夫,又兼治書侍禦史。

     秦、益二州的氐人反叛,皇帝令源子恭持節為都督,作為河間王元琛的軍司率兵征讨氐人。

    事平之後,源子恭仍代管南秦州政事。

    及至六鎮反叛,朝廷以源子恭兼任給事黃門郎,持節前往慰勞讨敵的将士。

    不久回到京城,被任命為河内太守,加授後将軍,率部平定绛蜀的叛軍。

    丹谷、清廉兩處道路險阻不通,朝廷以源子恭為當郡别将。

    不久建興蜀又反叛,同绛蜀相互呼應,朝廷進授源子恭為持節、散騎常侍、假平北将軍、征建興都督,仍兼尚書行台,與正平都督長孫稚合兵進讨,大破敵軍。

    正平的賊帥範明遠與賊帥劉牙奴都自縛請求投降。

    事件平定之後,源子恭被授任為平南将軍、豫州刺史,不久加授散騎常侍、撫國将軍。

     武泰初年(528),郢州刺史元願達以其州城投降蕭衍,皇帝征召都督尉慶賓回到京師,将其部衆隸屬源子恭前往征讨。

    蕭衍部将夏侯夔率衆數萬前來侵犯,遠近之地不得安甯。

    夏侯夔乘勢分兵,進逼新蔡,自己領兵攻打毛城。

    源子恭随機接應援助,兩路敵軍都潰敗逃走。

    蕭衍的豫州刺史夏侯..又派遣四員将領,率領部衆三萬人,前來圍攻南頓,向北攻打陳項。

    源子恭派軍抵抗,敵軍再次奔逃退走。

    朝廷授任他為鎮南将軍,又兼任尚書行台。

    源子恭率領部衆渡過淮河,把南岸百姓遷徙到淮河之北,建立郡縣,設置戍所,然後回到朝廷。

    蕭衍的直..将軍、軍主胡智達等八員将領,與其監軍閻次洪入寇,屯軍于州城東北四十餘裡的地方。

    源子恭率軍将其擊敗,斬了胡智達,生擒閻次洪。

     元颢進入洛陽的時候,授任源子恭為車騎将軍,源子恭不敢拒絕,但不斷派遣密使了解莊帝的動靜。

    不久,元颢失敗,皇帝回到洛陽,進升源子恭為征南将軍、兼右仆射,假車騎将軍,後加授散騎常侍。

     闆橋的蠻人文石活、石忌粗接受了蕭衍的印節,煽動誘惑黨類,憑據險要之地前來侵犯劫掠。

    源子恭親自率領将士,徑直襲擊他們的山寨栅欄,幾天之内,殲滅殺戮殆盡。

    各地的蠻人降服,都來請求繳納稅糧。

    朝廷将源子恭召回京師授任為右光祿大夫、給事黃門侍郎,仍為本将軍。

    朝廷記載他前後征讨的功勳,封賜他為臨颍縣開國侯,食邑六百戶,加授散騎常侍。

    不久遷任侍中。

     爾朱榮伏誅之後,爾朱世隆、爾朱度律占據并切斷了河橋,莊帝令源子恭為都督率軍征讨,出城屯軍于大夏門北。

    不久太府卿李苗趁夜晚火燒河橋,爾朱世隆退走,朝廷仍以源子恭兼任尚書仆射,為大行台、大都督。

    不久遷任衛将軍、假車騎将軍,率領諸将在太行山構築堡壘用以防禦敵軍。

    沒過多久,爾朱兆率領部衆向南出擊,源子恭所部都督史仵龍、羊文義打開栅門投降爾朱兆。

    源子恭引兵退走,被爾朱兆打敗。

    衆軍退卻四散,爾朱兆因此得以進入洛陽。

    源子恭逃到纟侯氏,還是被敵軍捉住送到洛陽,不久以後又被釋放。

     前廢帝初立,授任源子恭為骠騎将軍、左光祿大夫,侍中之職仍舊。

    不久又授任他為散騎侍郎、都督三州諸軍事、本将軍、假車騎大将軍、行台仆射、荊州刺史。

    由于他有參與擁立皇帝之勳,封爵為臨汝縣開國子,食邑三百戶。

    當時反叛的蠻人雷亂清接受蕭衍兖州刺史的印绶,前來侵犯搶掠,各地的蠻人跟随他反叛,自己設置郡縣。

    源子恭率兵征讨将其平定。

    永熙年間,源子恭入朝任吏部尚書,加授骠騎大将軍。

    憑源子恭先前在豫州的戰功,追加賞賜為襄城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

    又論源子恭其餘功勞,封賜新城縣開國子,食邑四百戶。

    源子恭随即上表請求把爵位轉授給他的第五個兒子源文盛,皇帝準許其請求。

    天平初年(534),授源子恭為中書監。

    天平三年,授任他為魏尹,又任齊獻武王軍司。

    元象元年(538),源子恭去世。

    興和二年(540),追贈源子恭為都督徐兖二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尚書左仆射、司空公、兖州刺史,定谥号為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