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九疇傳
關燈
小
中
大
麻九疇,字知幾,是易州人。九疇三歲識字,七歲能寫草書,寫的大字有到幾尺的,一時間被看作是神童。章宗召見他,問道:“你進宮殿中來也不懼怕膽怯嗎?”九疇回答說:“君臣,是父子。兒子難道害怕父親嗎?”章宗皇帝大為驚奇。九疇未成年就入了太學,有文名。
金南渡以後,麻九疇居住在郾、蔡兩縣之間,進入遂平西山,開始在古學上集中精力自學。九疇博學精通《五經》,對于《易經》、《春秋》尤其見長。興定末年(1221),在開封府參加考試,九疇詞賦獲第二名,經義獲第一名。再參加南方的省試,也是這樣。因此九疇聲譽大振,即使是婦人小孩也都知道他的名字。到參加朝廷考試,卻因有誤而被貶退,士人議論都替他惋惜。事情過後,九疇隐居再不考慮參加科舉考試的事情。正大初年(1224),麻九疇的門人王說、王采苓一起考中榜上有名,皇上因為他們年幼,奇怪地問他們,才知道曾經是九疇的學生。平章政事侯摯、翰林學士趙秉文連連寫奏章舉薦九疇,皇上特别賜予他盧亞榜進士第。九疇因為有病,沒有拜官便告辭歸去了。皇帝再授予他太常寺太祝,代理博士,很快升遷應奉翰林文字。
麻九疇性情粗魯飄逸,高低自便,和人交往,一句話不投機就自顧走開不回頭。他自己考慮終究不能和世人融和,很快又稱病請求離職了。九疇住在郾城,天興元年(1232),蒙古軍入侵河南,他攜帶全家逃往确山,被兵士截獲,驅趕到廣平,病死了,時年五十歲。
九疇起初因為要掌握經義而學習《易經》,後來喜愛邵堯夫的《皇極書》,所以學算數,又喜歡蔔筮、射覆的術法。晚年變為喜歡醫道,和名醫張子和交往,把他的學問學到手,并且為張子和所寫的書潤色。九疇寫文章精密奇健,詩尤其工整細緻。後來為了回避诽謗和嫉妒,堅決戒掉不再寫詩。明昌以來,被稱作神童的共有五個人:太原的常添壽四歲能寫詩,劉滋、劉微、張漢臣後來都沒有著稱于世,唯獨知幾能以自己的才學樹立起來,年高而久負聲望的人像趙秉文,以獲得君主的賞識為目的而在世上卻不聞名。
金南渡以後,麻九疇居住在郾、蔡兩縣之間,進入遂平西山,開始在古學上集中精力自學。九疇博學精通《五經》,對于《易經》、《春秋》尤其見長。興定末年(1221),在開封府參加考試,九疇詞賦獲第二名,經義獲第一名。再參加南方的省試,也是這樣。因此九疇聲譽大振,即使是婦人小孩也都知道他的名字。到參加朝廷考試,卻因有誤而被貶退,士人議論都替他惋惜。事情過後,九疇隐居再不考慮參加科舉考試的事情。正大初年(1224),麻九疇的門人王說、王采苓一起考中榜上有名,皇上因為他們年幼,奇怪地問他們,才知道曾經是九疇的學生。平章政事侯摯、翰林學士趙秉文連連寫奏章舉薦九疇,皇上特别賜予他盧亞榜進士第。九疇因為有病,沒有拜官便告辭歸去了。皇帝再授予他太常寺太祝,代理博士,很快升遷應奉翰林文字。
麻九疇性情粗魯飄逸,高低自便,和人交往,一句話不投機就自顧走開不回頭。他自己考慮終究不能和世人融和,很快又稱病請求離職了。九疇住在郾城,天興元年(1232),蒙古軍入侵河南,他攜帶全家逃往确山,被兵士截獲,驅趕到廣平,病死了,時年五十歲。
九疇起初因為要掌握經義而學習《易經》,後來喜愛邵堯夫的《皇極書》,所以學算數,又喜歡蔔筮、射覆的術法。晚年變為喜歡醫道,和名醫張子和交往,把他的學問學到手,并且為張子和所寫的書潤色。九疇寫文章精密奇健,詩尤其工整細緻。後來為了回避诽謗和嫉妒,堅決戒掉不再寫詩。明昌以來,被稱作神童的共有五個人:太原的常添壽四歲能寫詩,劉滋、劉微、張漢臣後來都沒有著稱于世,唯獨知幾能以自己的才學樹立起來,年高而久負聲望的人像趙秉文,以獲得君主的賞識為目的而在世上卻不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