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裡甲石倫傳
關燈
小
中
大
古裡甲石倫,隆安人。
以武舉得中。
他為人性格強悍,頗自以為是,到哪兒都和人家合不來,宣宗因為他英勇善戰而經常任用他。
貞..二年(1214),累遷任副提控、太原府判官。
他和從宜都提控、振武軍節度使完顔蒲剌都在商議防守方略時意見不同,布置得不合理,敵軍乘機大舉入侵,差點不能抵禦。
後來他交了份表章自我申辯,說他沒有罪責,皇帝對他們不和睦很不高興,下诏讓分開統領軍隊。
不久,改任同知太原府事。
他上奏請求招募義軍,設立長校官員,各有等級差别。
都統授給正七品職位,副都統正八品,萬戶正九品,千戶為正班任使,謀克為雜班。
仍按三十人編成一謀克,五謀克為一千戶,四千戶為一萬戶,四萬戶為一副統,兩副統為一都統,外設一位總領提控。
皇帝批示可行。
四年,遷任河東宣撫副使,上表章說宣撫使烏古論禮不肯分兵抵禦敵人,況且所作所為多不守法度。
皇帝下诏罷免烏古論禮的職務,古裡甲石倫升為绛陽軍節度使,代理經略使,不久又任知延安府事、兼任..延路兵馬都總管。
元軍圍困忻州,石倫領兵前去救援,他以軍隊保護忻州民衆進入太原,受他保護的軍民人數衆多。
興定元年(1217)七月,改任河平軍節度使,兼衛州管内觀察使,皇帝下诏對他說“:朕當初認為你勇敢善戰,為國盡力,所以倚仗你成功。
不久聽說你嗜酒不守法令,而太原知府烏古論德升也多次向我說過,都是瑣碎事,但像不救援汾州,豈是小事?有司這樣議罪,你應當知道,更加努力,以補前時的過失。
”當年十一月,遷任鎮西軍節度使、兼岚州管内觀察使、行元帥府事。
二年四月,石倫上奏說:“去年北兵攻破太原,遊兵時常進入岚州境内,而官民将士全力抵抗,終能保守無誤。
以前河東内郡都駐守精兵,物資充實,比邊城更加完備充裕,可是當敵軍一到便相繼淪沒。
岚州兵少而食物供應不足,全靠上下同心協力,内外相應,固而得以安甯。
當敵軍初入時,郡縣惶惶不安,如果不是帥府嚴加管制,那麼,阝奧、管保德、岢岚、甯化都不知會怎樣了。
如今秋防已近,請朝廷量情予以獎賞,務使更加盡心盡力,容易鎮守。
”朝廷诏令對有功人員各升官一級,仍給予沒有填寫名字的委任書,讓樞密院派人送去。
三年二月,古裡甲石倫上奏說:“原來并、汾被攻破,敵軍入侵内地,我認為他們必定攻打平陽,平陽不能守住,就将危及潞州,他們回兵時将從龍州谷入侵太原。
所以我曾請求派兵扼守住敵軍退路,朝廷不以為然,後來果然都如臣所預料那樣。
開始敵軍入侵河東時,郡縣的民衆都扶老攜幼遷移到山上險要地方,後來太原雖然失守,而民衆不肯跟從撤退,他們認為敵人不會久留,而且希望官軍能再到。
如今敵人已停留了半年之久,派遣步騎兵騷擾各民衆聚居的村堡,而官軍卻始終不到,民衆能夠長久抵抗嗎?太原是河東的要郡,平陽,是陝西、河南的前衛。
如果敵軍久留不走,居民都跟從他們,駐紮軍隊積存糧食以鞏固根基,再來騷擾我方還未殘損的郡縣的話,則邊境城池指日将被攻下。
北路守不住,則南路成為邊境,離陝西、河南更近。
我深感憂慮,所以再次請兵以求作戰和防衛。
而樞密院下文書給我,讓我統率代理太原治中郭..祖、義軍李天祿等一萬多人,就近取其糧五千石,會集汾州代理元帥右都監抹睰胡剌收複太原。
臣召令..祖,要命令他的部衆,郭..祖不肯聽從。
不久接到抹睰胡剌回報說‘:曾經幾次向郭..祖詢問軍隊的情況,隻是聽李天祿等人說,沒有親自見到文書。
問糧食,則說分散在幾個地方。
’根據這種情況,原是想讓朝廷知道自己有兵有糧,希望受到朝廷任用,以得到高的職務,不能指望他們能夠實用。
雖則如此,臣已派遣提控石盞吾裡忻等領兵前往了。
但敵軍來勢頗大,而派去的大多是新招來的平民,絕無精銳部隊,恐怕難以取勝。
請從河南、陝西量情分給精兵,以增大我的兵力,并令陝西州郡中靠近河東的給予一部分軍糧,再讓南路各軍牽制住敵軍的南部,以分散敵軍兵力,這樣太原大概可望收複。
”朝廷诏令陝西、河東的行省分糧給他,請求派兵的事則因正在讨伐宋國而不聽請求。
三月,古裡甲石倫又上奏說:“近時元兵攻破太原,招攬民衆耕作,作為久駐的根基。
臣認為太原是重鎮,為必争之地,派提控石盞吾裡忻率領官兵、義兵共圖恢複。
又因軍士有功的應當趕快賞賜,所以打算讓吾裡忻得以授九品官職,以此向朝廷請示,而執政大臣認為賞功罰罪都要經過朝廷批複。
河東離京都很遠,送去報告來回不停也要幾十天,官軍都是打了敗仗和遭受毀滅的軍隊的殘餘,精銳大都喪盡,而義兵也不熟悉行陣之法,無異于烏合之衆,以重賞加以誘惑還恐不為所用,何況立了功而久不見回報呢?不能用的人衆多就難以退敵,敵軍不退則太原不能收複,太原不能收複則平陽形勢日趨危急,而國土就日趨減少了。
今朝廷
以武舉得中。
他為人性格強悍,頗自以為是,到哪兒都和人家合不來,宣宗因為他英勇善戰而經常任用他。
貞..二年(1214),累遷任副提控、太原府判官。
他和從宜都提控、振武軍節度使完顔蒲剌都在商議防守方略時意見不同,布置得不合理,敵軍乘機大舉入侵,差點不能抵禦。
後來他交了份表章自我申辯,說他沒有罪責,皇帝對他們不和睦很不高興,下诏讓分開統領軍隊。
不久,改任同知太原府事。
他上奏請求招募義軍,設立長校官員,各有等級差别。
都統授給正七品職位,副都統正八品,萬戶正九品,千戶為正班任使,謀克為雜班。
仍按三十人編成一謀克,五謀克為一千戶,四千戶為一萬戶,四萬戶為一副統,兩副統為一都統,外設一位總領提控。
皇帝批示可行。
四年,遷任河東宣撫副使,上表章說宣撫使烏古論禮不肯分兵抵禦敵人,況且所作所為多不守法度。
皇帝下诏罷免烏古論禮的職務,古裡甲石倫升為绛陽軍節度使,代理經略使,不久又任知延安府事、兼任..延路兵馬都總管。
元軍圍困忻州,石倫領兵前去救援,他以軍隊保護忻州民衆進入太原,受他保護的軍民人數衆多。
興定元年(1217)七月,改任河平軍節度使,兼衛州管内觀察使,皇帝下诏對他說“:朕當初認為你勇敢善戰,為國盡力,所以倚仗你成功。
不久聽說你嗜酒不守法令,而太原知府烏古論德升也多次向我說過,都是瑣碎事,但像不救援汾州,豈是小事?有司這樣議罪,你應當知道,更加努力,以補前時的過失。
”當年十一月,遷任鎮西軍節度使、兼岚州管内觀察使、行元帥府事。
二年四月,石倫上奏說:“去年北兵攻破太原,遊兵時常進入岚州境内,而官民将士全力抵抗,終能保守無誤。
以前河東内郡都駐守精兵,物資充實,比邊城更加完備充裕,可是當敵軍一到便相繼淪沒。
岚州兵少而食物供應不足,全靠上下同心協力,内外相應,固而得以安甯。
當敵軍初入時,郡縣惶惶不安,如果不是帥府嚴加管制,那麼,阝奧、管保德、岢岚、甯化都不知會怎樣了。
如今秋防已近,請朝廷量情予以獎賞,務使更加盡心盡力,容易鎮守。
”朝廷诏令對有功人員各升官一級,仍給予沒有填寫名字的委任書,讓樞密院派人送去。
三年二月,古裡甲石倫上奏說:“原來并、汾被攻破,敵軍入侵内地,我認為他們必定攻打平陽,平陽不能守住,就将危及潞州,他們回兵時将從龍州谷入侵太原。
所以我曾請求派兵扼守住敵軍退路,朝廷不以為然,後來果然都如臣所預料那樣。
開始敵軍入侵河東時,郡縣的民衆都扶老攜幼遷移到山上險要地方,後來太原雖然失守,而民衆不肯跟從撤退,他們認為敵人不會久留,而且希望官軍能再到。
如今敵人已停留了半年之久,派遣步騎兵騷擾各民衆聚居的村堡,而官軍卻始終不到,民衆能夠長久抵抗嗎?太原是河東的要郡,平陽,是陝西、河南的前衛。
如果敵軍久留不走,居民都跟從他們,駐紮軍隊積存糧食以鞏固根基,再來騷擾我方還未殘損的郡縣的話,則邊境城池指日将被攻下。
北路守不住,則南路成為邊境,離陝西、河南更近。
我深感憂慮,所以再次請兵以求作戰和防衛。
而樞密院下文書給我,讓我統率代理太原治中郭..祖、義軍李天祿等一萬多人,就近取其糧五千石,會集汾州代理元帥右都監抹睰胡剌收複太原。
臣召令..祖,要命令他的部衆,郭..祖不肯聽從。
不久接到抹睰胡剌回報說‘:曾經幾次向郭..祖詢問軍隊的情況,隻是聽李天祿等人說,沒有親自見到文書。
問糧食,則說分散在幾個地方。
’根據這種情況,原是想讓朝廷知道自己有兵有糧,希望受到朝廷任用,以得到高的職務,不能指望他們能夠實用。
雖則如此,臣已派遣提控石盞吾裡忻等領兵前往了。
但敵軍來勢頗大,而派去的大多是新招來的平民,絕無精銳部隊,恐怕難以取勝。
請從河南、陝西量情分給精兵,以增大我的兵力,并令陝西州郡中靠近河東的給予一部分軍糧,再讓南路各軍牽制住敵軍的南部,以分散敵軍兵力,這樣太原大概可望收複。
”朝廷诏令陝西、河東的行省分糧給他,請求派兵的事則因正在讨伐宋國而不聽請求。
三月,古裡甲石倫又上奏說:“近時元兵攻破太原,招攬民衆耕作,作為久駐的根基。
臣認為太原是重鎮,為必争之地,派提控石盞吾裡忻率領官兵、義兵共圖恢複。
又因軍士有功的應當趕快賞賜,所以打算讓吾裡忻得以授九品官職,以此向朝廷請示,而執政大臣認為賞功罰罪都要經過朝廷批複。
河東離京都很遠,送去報告來回不停也要幾十天,官軍都是打了敗仗和遭受毀滅的軍隊的殘餘,精銳大都喪盡,而義兵也不熟悉行陣之法,無異于烏合之衆,以重賞加以誘惑還恐不為所用,何況立了功而久不見回報呢?不能用的人衆多就難以退敵,敵軍不退則太原不能收複,太原不能收複則平陽形勢日趨危急,而國土就日趨減少了。
今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