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雄傳

關燈
楊伯雄,字希雲,真定藁城人。

    八世祖楊彥稠,後唐清泰年間,任定州兵馬使。

    後來跟随後晉國君北遷,便居住在臨潢。

    他的父親楊丘行,任太子左衛率府率。

     楊伯雄在皇統二年(1142)中進士,海陵王留守中京時,楊丘行在那裡當幕府官員。

    楊伯雄前來省親,海陵王見到之後,十分器重他。

    過了許久,他被調任韓州軍事判官。

    有兩個盜賊裝成商人,說是受到旅店主人的欺負,一同跑來州衙中陳訴,其實是想挾迫楊伯雄。

    楊伯雄細心地覺察到他們的奸詐,便将他們抓起來審問,一起抓獲了他們的同黨十多人,一郡人都驚訝和敬服。

    又升任應奉翰林文字。

    當時,海陵王執政,他自以為和楊伯雄是舊相識,便吩咐他時常到自己家裡走走。

    楊伯雄應許了但并不去。

    有一天,海陵王很奇怪地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君子受知于人就應當以禮而進,依附于别人四處鑽營,不是我平素的性格。

    ”從此,海陵王更加厚待他。

     海陵王篡位自立後,過了幾個月,提升他擔任右補阙,改任修起居注。

    海陵王急于求得國家大治,經常和他談論到深夜。

    曾經問道:“國君治理天下之道,以什麼為貴?”楊伯雄回答說“:貴靜。

    ”海陵王聽後沉默不語。

    第二天,又問他說:“我遷徙了諸部猛安分别駐守邊境戍鎮,前夜的回答是不是認為這種做法不合乎靜的?”回答說:“移兵以分駐邊境,使之能夠南北相互聯系,這是國家長久之計。

    我所說的靜,是指不擾民。

    ”二更時分,又詢問楊伯雄有關鬼神的事情。

    楊伯雄進言說“:漢文帝召見賈誼,夜半時分,向前移動坐席,不詢問有關百姓的事情而問鬼神之事,後世人頗以此來譏笑他。

    陛下如果不認為我學識淺陋愚昧無知的話,希望能夠問及治理天下的大計,鬼神之事我不曾學過。

    ”海陵王說“:你隻管随便說說,以減輕夜間的困倦罷了。

    ”楊伯雄無可奈何,便說:“臣下家裡有一卷書,裡面寫有人死後複活的故事。

    人們便問地獄中的官員,怎樣給以免罪。

    回答說,你設一本日曆,把白天所做的事情,在夜裡記錄下來,凡是不能寫上去的就是不應當做的事情。

    ”海陵王聽後,臉色變得莊重起來。

    夏天時,海陵王登上瑞雲樓乘涼,他讓楊伯雄作詩。

    詩的末章寫道:“六月不知蒸鰘到,清涼會與萬方同。

    ”海陵王看後很高興,拿給身邊的人看并說:“伯雄一說話就忘不了進行規勸,當臣子的就是應當這樣啊!”再遷為兵部員外郎。

    守父喪,服終起任翰林待制,兼修起居注。

    遷任直學士,再改任右谏議大夫兼任著作郎,修起居注如故。

     皇子慎思阿不去世,伯雄因和他一起值班的同僚私下議論而獲罪受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