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察思忠傳

關燈
蒲察思忠,本名畏也,隆安路合懶合兀主猛安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中進士,任文德、氵郭陰主簿,國子助教,應奉翰林文字,太學博士,累遷至涿州刺史、吏部郎中,改任潞王師傅。朝廷下令由他和翰林侍讀學士張行簡一起讨論武成王廟中祭祀人員的等第排列次序,蒲察思忠上奏說:“依我所見,武成王廟中配祭的諸将,不按世代先後為序。我後來查閱了唐代的祀典,李靖、李責力的地位都在吳起、樂毅之上。聖朝太祖以二千人馬,擊敗了百萬軍隊,太宗皇帝克宋,以成此帝業,秦王宗翰、宋王宗望、婁室、谷神和前代的各将領,各以他們的功德大小加以排列次序就行了。”思忠的言論,大多矯飾虛僞,不必全記錄,隻錄他講得尚有點道理的。遷任大理卿、兼左谏司、同修國史。

    泰和六年(1206),平章政事仆散揆到河南宣撫,诏令做好準備,确定防禦和攻守的方法,集合百官在尚書省商議。朝臣中有許多不同意見,思忠說:“宋人攻圍城邑時,一出動就是幾千人,不是普通小股敵人。重要在于選擇賢能的将領,既能攻又能守的,臨時随機應變,就沒有什麼問題了。”皇帝認為他說的有理。不久遷任翰林侍講學士兼左谏議大夫,大理卿、同修國史職務如故。過了一個月,又兼知審官院正職,一個人而兼任四種職務是從蒲察思忠開始的。宋人請求議和,朝廷賜給他銀子五十兩,彩帛十端。後來他為母親服喪,服終被任命為侍講學士,兼谏議、修史、知審官院,又轉任侍讀,兼兵部侍郎。

    貞..初年,胡沙虎請求朝廷将衛紹王廢黜為庶人,蒲察思忠和奧屯忠孝附和胡沙虎的意見,并說:“偷人錢财,還稱為盜,何況偷竊皇帝的位置為一己之私利呢!”金宣宗不肯聽從。不久,改任太子太保兼侍讀、修國史。二年春天,祭祀太廟時,蒲察思忠代理太尉職務,因酒醉毆打禮部值班官員,受到禦史台彈劾,降為秘書監兼同修國史。不久,又遷任翰林學士同修國史,死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