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晖傳
關燈
小
中
大
承晖,字維明,本名福興。
好學,淵博而貫通經史。
繼承父親益都尹鄭家塔割剌訛沒謀克爵位。
大定十五年(1175),被選拔充當符寶祗候,升筆硯直長,轉任近侍局直長,調任中都右警巡使。
章宗做皇太孫時,選任侍正。
章宗即位,升近侍局使。
孝懿皇後妹夫吾也藍,世宗時因罪斥退,二更時候,诏令打開宮内城門召見他。
承晖不接受命令,第二天上奏說:“吾也藍得罪去世的皇帝,不可召。
”章宗說:“好。
”沒多久,升兵部侍郎兼右補阙。
開始設置九路提刑司,承晖任東京鹹平等路提刑副使,改任同知上京留守事,禦史台報告:“承晖先前當提刑,強橫狡猾之徒都害怕畏懼。
”升臨海軍節度使。
曆任利涉、遼海軍,升北京路提刑使。
又曆任鹹平、臨潢府,做北京留守。
副留守李東陽一向顯貴,承晖假如不是公事,不和他相互說一句話。
改任知大名府,召任刑部尚書,兼知審官院。
惠民司都監餘裡痕都升織染署直長,承晖有異議,上奏說:“痕都因為祖上官爵得到官職,别的沒才能,先前任大陽渡譏察,才八個月提拔為惠民司都監,已經太優待了,按規定兩次提職以後,應當第二次進監差,現在卻超格提升為在職八品的職位。
況且痕都是平章镒的外甥,不能不牽涉衆人的非議。
”皇帝聽從承晖的提議,召見徒單镒十分責備他。
改為知大興府事,宦官李新喜受寵當權,借用大興府妓樂。
承晖拒絕給他,新喜羞愧。
章宗聽說贊許他。
惡霸與人争種稻灌溉用水沒理,厚賂元妃兄左宣徽使李仁惠。
仁惠讓人托付承晖照顧他。
承晖便杖責惡霸并放逐他,對那人說“:可用這報告宣徽。
”又改任知大名府事。
雨水過多危害莊稼,承晖疏通水道引導積水進護城河和沒水的護城壕。
等到讨伐宋朝,升山東路統軍使。
山東盜賊興起,承晖說:“捉拿強盜不能立即捕獲,等到奏報,有的已遷官、去官,請求暫且行使決權。
”尚書省主張“:猛安依舊捕贖,謀克應該奏報,其餘钤轄都軍巡尉先判決再報告,等到事情平息了再按以前的辦。
”皇上同意。
等到停止軍事行動,盜賊的首腦逐漸被招降,有的仍然常隐藏在泰山岩洞中。
按察司請求調數萬人砍除樹木,那麼盜賊無處躲藏了。
承晖上書說:“泰山是五嶽的根本,故叫岱宗。
君王接受天命,封禅報告更替,我國雖不行此事,可山也不可去盡草木。
齊人容易動,驅之入山,必有凍餓無住處的憂患,這是引人為盜不是制止盜。
天下的山很多,難道可以全部去盡草木嗎?”議論于是收場。
這時,施行限錢法。
承晖上疏,要點說“:官府聚積錢,百姓要結怨恨。
”沒有答複。
改為知興中府事。
衛紹王即位,召任禦史大夫,拜參知政事。
驸馬都尉徒單沒烈與他的父親南平幹預政事,大搞非法赢利,承晖當面斥責他們的不對。
升授尚書左丞,行省在宣德。
參知政事承裕在會河堡潰散,承晖也被牽連入罪除去名籍。
至甯元年(1213)起用做橫海軍節度使。
貞..初,召任尚書右丞。
承晖即日入朝,妻、子留滄州,滄州城被攻破,妻、子都死。
纥石烈執中被殺,進拜平章政事,兼任都元帥,封鄒國公。
中都被圍,承晖出城商量議和事。
宣宗遷移到汴,升為右丞相,兼都元帥,轉封定國公,與皇太子留守中都。
承晖因尚書左丞抹睰盡忠長期在軍隊,懂得軍事,于是真心誠意托付盡忠,把軍事指揮權全交給他。
自己總管大局,期望保全都城。
不久,莊獻太子離開,右副元帥蒲察七斤領其軍出城投降,中都危急。
诏用抹睰盡忠為平章政事
好學,淵博而貫通經史。
繼承父親益都尹鄭家塔割剌訛沒謀克爵位。
大定十五年(1175),被選拔充當符寶祗候,升筆硯直長,轉任近侍局直長,調任中都右警巡使。
章宗做皇太孫時,選任侍正。
章宗即位,升近侍局使。
孝懿皇後妹夫吾也藍,世宗時因罪斥退,二更時候,诏令打開宮内城門召見他。
承晖不接受命令,第二天上奏說:“吾也藍得罪去世的皇帝,不可召。
”章宗說:“好。
”沒多久,升兵部侍郎兼右補阙。
開始設置九路提刑司,承晖任東京鹹平等路提刑副使,改任同知上京留守事,禦史台報告:“承晖先前當提刑,強橫狡猾之徒都害怕畏懼。
”升臨海軍節度使。
曆任利涉、遼海軍,升北京路提刑使。
又曆任鹹平、臨潢府,做北京留守。
副留守李東陽一向顯貴,承晖假如不是公事,不和他相互說一句話。
改任知大名府,召任刑部尚書,兼知審官院。
惠民司都監餘裡痕都升織染署直長,承晖有異議,上奏說:“痕都因為祖上官爵得到官職,别的沒才能,先前任大陽渡譏察,才八個月提拔為惠民司都監,已經太優待了,按規定兩次提職以後,應當第二次進監差,現在卻超格提升為在職八品的職位。
況且痕都是平章镒的外甥,不能不牽涉衆人的非議。
”皇帝聽從承晖的提議,召見徒單镒十分責備他。
改為知大興府事,宦官李新喜受寵當權,借用大興府妓樂。
承晖拒絕給他,新喜羞愧。
章宗聽說贊許他。
惡霸與人争種稻灌溉用水沒理,厚賂元妃兄左宣徽使李仁惠。
仁惠讓人托付承晖照顧他。
承晖便杖責惡霸并放逐他,對那人說“:可用這報告宣徽。
”又改任知大名府事。
雨水過多危害莊稼,承晖疏通水道引導積水進護城河和沒水的護城壕。
等到讨伐宋朝,升山東路統軍使。
山東盜賊興起,承晖說:“捉拿強盜不能立即捕獲,等到奏報,有的已遷官、去官,請求暫且行使決權。
”尚書省主張“:猛安依舊捕贖,謀克應該奏報,其餘钤轄都軍巡尉先判決再報告,等到事情平息了再按以前的辦。
”皇上同意。
等到停止軍事行動,盜賊的首腦逐漸被招降,有的仍然常隐藏在泰山岩洞中。
按察司請求調數萬人砍除樹木,那麼盜賊無處躲藏了。
承晖上書說:“泰山是五嶽的根本,故叫岱宗。
君王接受天命,封禅報告更替,我國雖不行此事,可山也不可去盡草木。
齊人容易動,驅之入山,必有凍餓無住處的憂患,這是引人為盜不是制止盜。
天下的山很多,難道可以全部去盡草木嗎?”議論于是收場。
這時,施行限錢法。
承晖上疏,要點說“:官府聚積錢,百姓要結怨恨。
”沒有答複。
改為知興中府事。
衛紹王即位,召任禦史大夫,拜參知政事。
驸馬都尉徒單沒烈與他的父親南平幹預政事,大搞非法赢利,承晖當面斥責他們的不對。
升授尚書左丞,行省在宣德。
參知政事承裕在會河堡潰散,承晖也被牽連入罪除去名籍。
至甯元年(1213)起用做橫海軍節度使。
貞..初,召任尚書右丞。
承晖即日入朝,妻、子留滄州,滄州城被攻破,妻、子都死。
纥石烈執中被殺,進拜平章政事,兼任都元帥,封鄒國公。
中都被圍,承晖出城商量議和事。
宣宗遷移到汴,升為右丞相,兼都元帥,轉封定國公,與皇太子留守中都。
承晖因尚書左丞抹睰盡忠長期在軍隊,懂得軍事,于是真心誠意托付盡忠,把軍事指揮權全交給他。
自己總管大局,期望保全都城。
不久,莊獻太子離開,右副元帥蒲察七斤領其軍出城投降,中都危急。
诏用抹睰盡忠為平章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