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單镒傳

關燈
,斬首八百多,接着攻取上津縣。

    葉祿瓦在平溪擊潰宋兵二千人,将到金州。

    宋王籹寫書求和,诏令镒調回葉祿瓦軍退守鹘嶺關。

    八年(1208)正月,宋人安丙調遣景統領從梅子溪、新道口、朱砂谷出兵偷襲鹘嶺關,回海、掴剌打跑了他們,斬殺景統領在陣上。

    這年,休戰。

    镒升特進,按級别賜賞,改任知真定府事。

     大安初年(1209),加封儀同三司,封濮國公。

    改任東京留守,經過京城入見,衛紹王對镒說:“你有兩朝功德,想任命你擔任丞相。

    太尉匡,是你的門下,我不能委屈你地位在他下面。

    ”升任開府儀同三司,佩帶金符,擔任遼東安撫副使。

    三年(1211),改任上京留守。

    平章政事獨吉思忠在會河堡戰敗,中都戒嚴,镒說:“情況危急!”及時選兵兩萬,派同知烏古孫兀屯統領,進入中都防衛。

    朝廷嘉獎他,征召任命他為尚書右丞相,監督撰寫國史。

     镒說:“從用兵以來,對方集中兵力行動,我方分散防守,用集中攻擊分散,失敗是必然的。

    不如退而保衛大城,合力防備抵禦。

    昌、桓、撫三州向來号稱富實,人人都很勇敢強健,可以内遷,增加我的兵力,人畜财物,不至于丢失。

    ”平章政事移剌、參知政事梁王堂說:“這樣是自損國土。

    ”衛紹王因而責備镒。

    镒再次奏道“:遼東這地方是國家的根本,相距中都數千裡遠,萬一遭到襲擊,州府觀望,必須上報得到許可方能出擊,實在誤事。

    要派大臣以行省的地位鎮守。

    ”衛紹王不高興地說:“無故置行省,隻會動搖人心罷了。

    ”後來失去昌、桓、撫三州,衛紹王這才大為後悔,說:“聽丞相的話,當不至于此!”不久,東京失守,衛紹王公開說:“我見到丞相十分羞愧。

    ” 術虎高琪駐兵缙山,十分得人心,士人樂意為他所用。

    至甯元年(1213),尚書左丞相完顔綱要到缙山行省。

    镒對綱說“:行省不必自己去,不如增兵有利。

    ”綱不聽,将走,镒又派人制止說“:高琪的功勞就是行省的功勞。

    ”也聽不進去。

    綱到缙山,就戰敗了。

     不久,镒落馬傷足休假,聽說胡沙虎發難,動身前往官署。

    有人告訴他說:“省府相幕都有軍士把守,不能進入。

    ”一會兒,又見兵士在街道巷裡抓人,镒于是返回家中。

    胡沙虎還是不能預料形勢的發展,正在猶豫,不能決定下一步怎麼辦,于是到镒家去問候他的病,想聽聽聲望高的人的意見。

    镒從容對他說:“翼王,章宗的兄弟、顯宗長子,衆望所歸,元帥決策立他為帝,這是萬世的功勞。

    ”胡沙虎沒說什麼就走了,于是到彰德迎立宣宗。

    胡沙虎已殺徒單南平,想抓他的弟弟知真定府事徒單銘,镒勸他說:“皇帝車駕從真定過,鎬王家在威州,河北人心易亂,徒單銘叛變,朝廷就危急了,不如給他金牌,迎接車駕,銘一定感激您的恩德。

    ”胡沙虎聽從了他的意見。

    至甯、貞..時期,轉敗為勝,全都依賴镒呀! 宣宗即位,升任镒為左丞相,封廣平郡王,授予中都路疊魯都世襲猛安蒲魯吉必剌謀克。

    镒足疾未好,令他上朝不需跪拜。

    第二年,镒建議和親。

    有人請求廢去按察司,镒說:“如今郡縣多有殘破毀壞,正要按察司撫慰安定,不可撤去。

    ”終于阻止了這項建議。

    宣宗想去南京,镒說:“聖駕一起動,北路都不守了。

    如今已經講和,招兵積糧,堅守京師,才是上策。

    南京四面受敵。

    遼東是根基,靠山背海,其險完全可以依靠,防禦好一面,作為日後圖謀,這是次一等的計策。

    ”皇帝不聽。

    這年,镒死,皇帝賜很多财物以優厚的待遇辦喪事。

     镒明智剛正,學問完備。

    當時名士都出于他的門下,不少位列卿相。

    他曾歎惜文士精神不振,雖聰敏、笨拙有所不同,都要以仁義道德為根本,于是寫《學之急》、《道之要》二篇。

    太學裡的學生們把它刻在石頭上。

    他還著有《弘道集》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