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剌履傳

關燈
移剌履字履道,遼東丹王移剌突欲的第七世孫。其父移剌聿魯,早年去世。移剌聿魯的族兄興平軍節度使移剌德元沒兒子,把移剌履作為後人。移剌履五歲的時候,躺在廊房下,見微雲在天上往來,他忽然對乳母說:“這是所說的‘卧看青天行白雲’嗎?”移剌德元聽說這件事,很驚訝地說“:這個孩子應當以文學名于世。”等到移剌履長大了,他博學多藝善于做文。起初推舉為進士,他厭惡那種煩瑣的方式,辭去不受。後移剌履受蔭恩補為承奉班祗候、國史院書寫。

    金世宗皇帝始興儒術,诏令移剌履為譯經史,擢升國史院編修官,兼筆硯直長。一天,世宗召喚他問:“朕接連地讀《貞觀政要》,見魏征謀劃忠節,值得稱贊,近世為什麼沒有像魏征那樣的人?”移剌履說“:忠誠可贊的人士,哪代都有,隻是上面的人用與不用罷了。”世宗說;“你不見劉仲誨、張汝霖嗎?朕破格任用這兩人,因為他們曾居谏職,多有忠言。哪裡叫不用,隻是人才難得罷了。”移剌履說“:臣沒聽到他們的谏言。海陵皇帝限制言論自由,天下人都閉口不言,已經成風。希望陛下引以為戒,廣開言論勸谏之門,那麼天下都很幸運了。”

    當初讨論用時務策問設立女真進士科,禮部說因為所學的不同,不能全稱進士,世宗诏令移剌履定此事,移剌履于是上奏說“:進士科,起源于隋朝大業年間,起初用策問考試。唐朝初年沿襲隋朝,唐高宗時夾雜有規戒文體、銘文、作賦、題詩,到唐文宗才開始專用賦考試。進士的初置,本是專考試策問,現在女真諸生用考策問稱進士,又有什麼疑問。”金世宗很高興,于是此事施行。大定十五年(1175),移剌履被授予應奉翰林文字,兼以前的職務,不久升為修撰。大定二十年(1180),诏令移剌履管理在衍慶宮畫功臣像,因為過期未完成,降為應奉。一年後,又任修撰,轉為尚書禮部員外郎。

    章宗為金源郡王,他喜歡讀《春秋左氏傳》,聽說移剌履知識廣博,召來向他請教問題。移剌履說:“左丘明多奸詐,雜而不純。《尚書》、《孟子》都是聖賢純潔的道理,希望您留意。”金源郡王高興地接納他的意見。大定二十六年(1186),移剌履進升本部郎中,兼同修國史、翰林修撰,他上奏章進獻宋朝司馬光的《古文孝經指解》。不久移剌履因為有病,請求外出任職,世宗皇帝說“:移剌履多病,可給他便利的州。”于是授予他薊州刺史。不久,他又被召為翰林待制、同修國史。第二年,升為尚書禮部侍郎,兼翰林直學士。

    金世宗皇帝去世,遺诏把靈柩移到壽安宮。章宗下诏百官議論此事,都說應當按遺诏說的做,隻有移剌履獨個說;“這樣做是非禮。天子七月才安葬,難道讓萬國之臣在離宮裡行悼念禮嗎?”皇帝章宗說“:朕日夜考慮此事,舍棄正殿而在别宮祭奠,感情上過不去,也不合大禮。”于是停殡在大安殿。大定二十九年(1189)三月,移剌履進升禮部尚書,兼翰林直學士,賜給大定三年(1163)孟崇獻榜下進士及第。七月,移剌履被授予參知政事,掌管刊修《遼史》。明昌元年(1190),移剌履進升為尚書右丞。

    起初,黃河決口水淹曹州,皇帝問:“《春秋》寫了二百四十二年的曆史,沒有提到河流決口,為什麼?”移剌履回答說:“《春秋》隻是魯史,所以很少提及其他國家的事。”明昌二年(1191)六月,移剌履去世,終年六十一歲。這一天,也是移剌履的生日。他谥号文獻。

    移剌履飄逸靈悟,精通曆法算術書法繪畫。以前,舊的《大明曆》有錯誤,移剌履進上《乙未曆》,因為金朝是在乙未年受命的,世人信服此法是好的。起初,移剌德元沒有兒子,把移剌履當作後代。不久移剌德元生了兒子移剌震,移剌德元死後,移剌履把家财都給了移剌震。他從禮部兼直學士到執政,拿五十萬錢送給學士院,學習的人引以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