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顔勖傳(附完顔宗秀傳)
關燈
小
中
大
完顔勖,字勉道,本名叫烏野,是穆宗的第五個兒子。
勖很有學問,國人都叫他秀才。
勖十六歲的時候,跟随太祖攻打甯江州,随從宗望襲擊遼主到石辇铎。
太宗接繼皇位,把勖從軍隊中召回朝廷,與他謀劃政事。
宗翰、宗望攻克汴州,接受宋帝投降。
太宗派勖前往軍中去慰勞。
宗翰等人問他有什麼願望,他說“:我隻喜好書。
”宗翰等給他裝幾車書送還。
女真族最初沒有文字,及至破了遼國,俘獲了契丹、漢人,才開始懂契丹字、漢字,于是諸子都學習契丹字或漢字。
宗雄用兩個月時間完全學懂了契丹的大、小字,而完顔希尹則模仿契丹字創制女真字。
女真族既然不曾有過文字,也就不曾有過什麼記錄,所以祖宗的事都沒有記載。
宗翰喜歡訪問女真老人,從而獲得了許多祖宗的遺事。
太宗即位之初,恢複人才選拔制度,韓窻等人皆在朝廷,文學之士得到一定的提拔任用。
天會六年(1128),下诏尋訪祖宗遺事,用來準備修撰國史,命令勖與耶律迪越掌管修史的事。
完顔勖采集撷取流傳的遺言舊事,自金始祖以下十位皇帝的事迹,綜合編寫為三卷。
凡是部族,既說某部,又說某水之某,又說某鄉某村,以便于識别這些地方。
凡是與契丹國往來及互相征戰攻伐的各部族,其間所使用的詐謀詭計,一概記叙沒有隐瞞。
記事有詳有略,都符合真實情況。
自從金太祖與高麗國議和以來,凡女真入高麗籍的,金朝都向高麗索要戶口,至勖回朝已有十年,一直沒停止。
勖上書皇帝谏議說:“臣聽說有這樣的話:德莫大于樂天,仁莫先于惠下。
我朝多年來所索要的戶口,都是前世犯法作亂和叛離逃亡的人,是烏蠢、訛谟罕、阿海、阿合束之流的緒裔。
先朝皇帝安撫懷柔四方,尚且不能使邊遠部族順從,按時入貢朝見,自從先朝君王太祖與高麗勾通,他們聽說我朝日益強大,又因為原本同出一宗,才稍稍誠心歸附。
高麗從前不從我朝許諾,于是才發生邊境的挑釁,因此導緻雙方交戰,過了許久方才勾通議和,已有三十年了。
當時入高麗的壯年人現在都已經故去,他們的子孫已經習慣了當地的風俗,在那裡落戶,婚姻牢固,如果我們對他們的戶口征索不已,他們固然不敢拖延停留,但骨肉分離,實在不符合衆人的心願。
人們的情緒哀怨深重應該憐憫的,卻一定要求為己有,這是我們政務上特殊的弊端,不是一視同仁的博大胸懷啊。
國家民多物繁,幅員萬裡,不知即使得到所索取的戶口又有何益處呢?今索要戶口高麗不歸還,我朝如果用強兵勁卒去取并無困難。
然而兵攜兇器,戰争是危及人民生命财産的禍事,不得已才用。
高麗自稱藩邦,賦稅貢品不欠缺,國家尚且稱臣相屬,民衆也不能見外,聖人行義,不責小過,公理之所在,不能等到國家終亡的時日。
愚臣認為應該施仁政以惠天下,弘揚樂天之德,聽從免于征索戶口的建議。
那麼雖說他們不是歸己所有,卻有如自己得到了他們一樣啊!”這個谏議被采納了。
太宗天會十五年(1137),完顔勖出任尚書左丞兼鎮東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因預見并平息了宗磐之難,太宗賜與他很多,加儀同三司,并以“皇叔祖”三字冠其銜。
但是完顔勖堅持謝絕不接受。
皇統元年(1141),完顔勖編撰的熙宗尊号冊文定稿。
皇上召見勖在偏殿飲酒,拿玉帶賜給他。
完顔勖所撰寫的《祖宗實錄》成書,共三卷,進宮呈上,皇上焚香站立接受了,賞賜贈送勖不同的禮物。
皇上頒诏給予左丞勖、平章政事
勖很有學問,國人都叫他秀才。
勖十六歲的時候,跟随太祖攻打甯江州,随從宗望襲擊遼主到石辇铎。
太宗接繼皇位,把勖從軍隊中召回朝廷,與他謀劃政事。
宗翰、宗望攻克汴州,接受宋帝投降。
太宗派勖前往軍中去慰勞。
宗翰等人問他有什麼願望,他說“:我隻喜好書。
”宗翰等給他裝幾車書送還。
女真族最初沒有文字,及至破了遼國,俘獲了契丹、漢人,才開始懂契丹字、漢字,于是諸子都學習契丹字或漢字。
宗雄用兩個月時間完全學懂了契丹的大、小字,而完顔希尹則模仿契丹字創制女真字。
女真族既然不曾有過文字,也就不曾有過什麼記錄,所以祖宗的事都沒有記載。
宗翰喜歡訪問女真老人,從而獲得了許多祖宗的遺事。
太宗即位之初,恢複人才選拔制度,韓窻等人皆在朝廷,文學之士得到一定的提拔任用。
天會六年(1128),下诏尋訪祖宗遺事,用來準備修撰國史,命令勖與耶律迪越掌管修史的事。
完顔勖采集撷取流傳的遺言舊事,自金始祖以下十位皇帝的事迹,綜合編寫為三卷。
凡是部族,既說某部,又說某水之某,又說某鄉某村,以便于識别這些地方。
凡是與契丹國往來及互相征戰攻伐的各部族,其間所使用的詐謀詭計,一概記叙沒有隐瞞。
記事有詳有略,都符合真實情況。
自從金太祖與高麗國議和以來,凡女真入高麗籍的,金朝都向高麗索要戶口,至勖回朝已有十年,一直沒停止。
勖上書皇帝谏議說:“臣聽說有這樣的話:德莫大于樂天,仁莫先于惠下。
我朝多年來所索要的戶口,都是前世犯法作亂和叛離逃亡的人,是烏蠢、訛谟罕、阿海、阿合束之流的緒裔。
先朝皇帝安撫懷柔四方,尚且不能使邊遠部族順從,按時入貢朝見,自從先朝君王太祖與高麗勾通,他們聽說我朝日益強大,又因為原本同出一宗,才稍稍誠心歸附。
高麗從前不從我朝許諾,于是才發生邊境的挑釁,因此導緻雙方交戰,過了許久方才勾通議和,已有三十年了。
當時入高麗的壯年人現在都已經故去,他們的子孫已經習慣了當地的風俗,在那裡落戶,婚姻牢固,如果我們對他們的戶口征索不已,他們固然不敢拖延停留,但骨肉分離,實在不符合衆人的心願。
人們的情緒哀怨深重應該憐憫的,卻一定要求為己有,這是我們政務上特殊的弊端,不是一視同仁的博大胸懷啊。
國家民多物繁,幅員萬裡,不知即使得到所索取的戶口又有何益處呢?今索要戶口高麗不歸還,我朝如果用強兵勁卒去取并無困難。
然而兵攜兇器,戰争是危及人民生命财産的禍事,不得已才用。
高麗自稱藩邦,賦稅貢品不欠缺,國家尚且稱臣相屬,民衆也不能見外,聖人行義,不責小過,公理之所在,不能等到國家終亡的時日。
愚臣認為應該施仁政以惠天下,弘揚樂天之德,聽從免于征索戶口的建議。
那麼雖說他們不是歸己所有,卻有如自己得到了他們一樣啊!”這個谏議被采納了。
太宗天會十五年(1137),完顔勖出任尚書左丞兼鎮東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因預見并平息了宗磐之難,太宗賜與他很多,加儀同三司,并以“皇叔祖”三字冠其銜。
但是完顔勖堅持謝絕不接受。
皇統元年(1141),完顔勖編撰的熙宗尊号冊文定稿。
皇上召見勖在偏殿飲酒,拿玉帶賜給他。
完顔勖所撰寫的《祖宗實錄》成書,共三卷,進宮呈上,皇上焚香站立接受了,賞賜贈送勖不同的禮物。
皇上頒诏給予左丞勖、平章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