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顔斡者傳(附完顔璋傳)
關燈
小
中
大
斡者在天會十五年(1137)皇帝大封皇室宗親的時候,被追封為魯王,正隆時期按規定改封為公。
他的兒子神土懑,是骠騎衛上将軍。
斡者的另一個兒子璋,原名胡麻愈,非常勇猛而且有謀略,通曉女真、契丹及漢族文字。
璋十八歲時,左副元帥撒離喝把他招到部下。
他因為有事來到京師,進見梁王宗弼,說過話以後,宗弼非常喜歡他。
皇統六年(1146),璋的父親去世,宗弼上奏說璋可以承襲謀克,皇上下诏應允。
天德三年(1151),璋充任牌印祗候,因犯下罪責而被罷免,并被剝奪謀克的職位,在中都居住。
海陵王攻伐宋國,左衛将軍蒲察沙離隻擔任同知中都留守,佩帶金牌,掌管留守府中的事務。
世宗在遼陽即位,璋勸沙離隻歸順世宗,沙離隻不聽從璋的勸告。
璋與守城軍官烏林答石家奴、烏林答願、徒單三勝、蒲察蒲查等人,在早晨帶兵進入留守府,殺死沙離隻和判官漫睰撒離喝,推舉宗強的兒子阿瑣當留守,璋兼代同知留守事。
璋派遣烏林答石家奴佩帶沙離隻的金牌,與烏林答願、蒲察蒲查、中都轉運使左淵的兒子贻慶、大興少尹李天吉的兒子磐,捧奏表去東京恭賀世宗即位。
世宗對此十分贊許,任烏林答願、蒲察蒲查為武義将軍,充當護衛。
恩賜贻慶及第,授職從仕郎。
磐充任閣門祗候。
随即任命璋為同知中都事。
璋殺了沙離隻後自行兼職同知留守,世宗順便地授給他這個官職,由此他自己心中常常不安,于是與兵部尚書可喜謀劃,趁世宗祭拜皇陵的時候叛亂。
大定二年(1162),皇上去祭拜皇陵,璋等九人在可喜家聚會,勸說萬戶高松和他們一起幹,高松不服從。
璋知道事情做不成了,就和可喜一同帶着斡論到有司坦白交代,皇上誅殺了可喜、李惟忠等人,讓璋當了彰化軍節度使。
宋國将領吳瞞,兵出散關,據守寶雞以西地方。
皇上诏令璋赴元帥都監徒單合喜軍前任使。
這時,宋國人占據原州,甯州刺史顔盞門都,用四千兵去攻打,沒有攻下。
宋将姚良輔帶十萬軍隊來到原州,權副統完顔習尼列,帶一千騎兵援助顔盞門都,但是姚良輔的兵多,各位将軍都不敢迎戰。
等璋到了軍中,會合平涼、泾州、潘原、長武等地的駐防軍隊,共計二萬人。
璋讓押軍猛安石抹許裡阿補帶二千軍兵駐紮在城北,讓完顔習尼列帶三千軍兵駐紮在城西北十裡遠的麥子原,都是占據高地布置陣勢。
璋帶主力部隊在城西列陣。
姚良輔從北嶺出兵,先派一萬人進攻石抹許裡阿補,自己帶九萬人在麥子原下紮下陣營,用刀劍、盾牌、行馬護陣,外邊排列騎兵,步兵站在中間,敢死士把腳鎖在行馬之間,手持大刀拒敵,分列為八陣,另外又派二千騎兵襲擊璋的軍隊。
璋剛剛出來迎戰,完顔習尼列來報告說“:宋國的重兵都在麥子原了。
”璋派萬戶特裡失烏也,率押軍猛安奚慶喜、照撒的軍隊二千人支援石抹許裡阿補,派撒屋出、崔尹帶二千人援助完顔習尼列。
石抹許裡阿補和宋軍交戰,打了很長時間之後戰敗了宋軍。
在麥子原的宋軍是最堅固的,習尼列和移剌補、奧屯撒屋出、崔尹、仆根撒屈出等人,把五千兵士沿戰壕埋伏下來,其餘兵士都舍棄馬匹,步行作戰,打擊宋軍的前行騎士,使他們逃跑了。
這時,用長槍沖擊行馬的前面,用強弓射擊行馬的後面。
姚良輔的軍隊稍受挫折,習尼列乘勝指揮軍隊撤掉敵方行馬,攻破敵方七座陣營。
姚良輔整兵再次出戰,習尼列退卻少許,而璋已經攻破城下的宋兵,與習尼列會合。
璋讓仆根撒屈帶領伏兵攻擊姚良輔。
習尼列也整兵交戰,奮力拼殺,大破姚良輔的軍隊,斬下首級一萬多顆,敵兵摔死在戰壕裡的數不勝數,鎖足在行馬間的士卒全都被殺死,繳獲铠甲兩萬多副,所得武器數目也相仿。
姚良輔受兩處傷,逃脫而去。
璋接着圍攻原州,在西城挖掘洞穴,城牆坍塌,宋人夜間逃遁了。
璋等人進入原州。
在寶雞以西的宋國守軍聽到後,都從散關逃走。
京光尹烏延蒲離黑、丹州刺史赤盞胡速魯改,已經離開德順州,宋國的吳瞞又占據此地,都監合喜派璋兼代都統之職,與習尼列領兵二萬援救德順。
璋率領騎兵走在前面,和吳瞞的兩萬騎兵在張義堡的遂沙山下交戰,打敗了對方,并往北追了四十多裡路。
吳瞞的軍隊遇到阻礙不能往前再走,被砍掉數十顆首級。
璋到達德順,吳瞞在城北險要的地方據守營盤,璋也紮下營盤,并與吳瞞遙相對應,相距大約三裡多。
兩軍在城東遭遇,共交戰五次,吳瞞的軍隊敗走,璋追到城下。
吳瞞的部隊已占領了城北的山岡,和城上士兵相呼應,用弓箭夾擊璋的軍隊。
璋軍表面上退卻,當城中出兵來追的時候,又反過來迎擊,把宋兵殺得大敗。
合喜派遣統軍都監泥河帶軍隊七千人來和璋會合,與吳瞞的軍隊再次交戰,又打敗了他們。
吳瞞派兵據守東山堡,想要樹起栅欄,璋與習尼列、泥河商議道“:敵人如果據守東山堡,這座城也攻不下來了,應該快速攻打。
”于是,璋首先占領要害地區,習尼列帶兵進逼東山堡,吳瞞軍隊憑靠護城河與之對抗,兵卒們持刀相搏鬥,吳瞞的軍隊撤退,習尼列追擊。
吳瞞在城北營地裡的軍兵大約有六千人,登上北面山岡出戰
他的兒子神土懑,是骠騎衛上将軍。
斡者的另一個兒子璋,原名胡麻愈,非常勇猛而且有謀略,通曉女真、契丹及漢族文字。
璋十八歲時,左副元帥撒離喝把他招到部下。
他因為有事來到京師,進見梁王宗弼,說過話以後,宗弼非常喜歡他。
皇統六年(1146),璋的父親去世,宗弼上奏說璋可以承襲謀克,皇上下诏應允。
天德三年(1151),璋充任牌印祗候,因犯下罪責而被罷免,并被剝奪謀克的職位,在中都居住。
海陵王攻伐宋國,左衛将軍蒲察沙離隻擔任同知中都留守,佩帶金牌,掌管留守府中的事務。
世宗在遼陽即位,璋勸沙離隻歸順世宗,沙離隻不聽從璋的勸告。
璋與守城軍官烏林答石家奴、烏林答願、徒單三勝、蒲察蒲查等人,在早晨帶兵進入留守府,殺死沙離隻和判官漫睰撒離喝,推舉宗強的兒子阿瑣當留守,璋兼代同知留守事。
璋派遣烏林答石家奴佩帶沙離隻的金牌,與烏林答願、蒲察蒲查、中都轉運使左淵的兒子贻慶、大興少尹李天吉的兒子磐,捧奏表去東京恭賀世宗即位。
世宗對此十分贊許,任烏林答願、蒲察蒲查為武義将軍,充當護衛。
恩賜贻慶及第,授職從仕郎。
磐充任閣門祗候。
随即任命璋為同知中都事。
璋殺了沙離隻後自行兼職同知留守,世宗順便地授給他這個官職,由此他自己心中常常不安,于是與兵部尚書可喜謀劃,趁世宗祭拜皇陵的時候叛亂。
大定二年(1162),皇上去祭拜皇陵,璋等九人在可喜家聚會,勸說萬戶高松和他們一起幹,高松不服從。
璋知道事情做不成了,就和可喜一同帶着斡論到有司坦白交代,皇上誅殺了可喜、李惟忠等人,讓璋當了彰化軍節度使。
宋國将領吳瞞,兵出散關,據守寶雞以西地方。
皇上诏令璋赴元帥都監徒單合喜軍前任使。
這時,宋國人占據原州,甯州刺史顔盞門都,用四千兵去攻打,沒有攻下。
宋将姚良輔帶十萬軍隊來到原州,權副統完顔習尼列,帶一千騎兵援助顔盞門都,但是姚良輔的兵多,各位将軍都不敢迎戰。
等璋到了軍中,會合平涼、泾州、潘原、長武等地的駐防軍隊,共計二萬人。
璋讓押軍猛安石抹許裡阿補帶二千軍兵駐紮在城北,讓完顔習尼列帶三千軍兵駐紮在城西北十裡遠的麥子原,都是占據高地布置陣勢。
璋帶主力部隊在城西列陣。
姚良輔從北嶺出兵,先派一萬人進攻石抹許裡阿補,自己帶九萬人在麥子原下紮下陣營,用刀劍、盾牌、行馬護陣,外邊排列騎兵,步兵站在中間,敢死士把腳鎖在行馬之間,手持大刀拒敵,分列為八陣,另外又派二千騎兵襲擊璋的軍隊。
璋剛剛出來迎戰,完顔習尼列來報告說“:宋國的重兵都在麥子原了。
”璋派萬戶特裡失烏也,率押軍猛安奚慶喜、照撒的軍隊二千人支援石抹許裡阿補,派撒屋出、崔尹帶二千人援助完顔習尼列。
石抹許裡阿補和宋軍交戰,打了很長時間之後戰敗了宋軍。
在麥子原的宋軍是最堅固的,習尼列和移剌補、奧屯撒屋出、崔尹、仆根撒屈出等人,把五千兵士沿戰壕埋伏下來,其餘兵士都舍棄馬匹,步行作戰,打擊宋軍的前行騎士,使他們逃跑了。
這時,用長槍沖擊行馬的前面,用強弓射擊行馬的後面。
姚良輔的軍隊稍受挫折,習尼列乘勝指揮軍隊撤掉敵方行馬,攻破敵方七座陣營。
姚良輔整兵再次出戰,習尼列退卻少許,而璋已經攻破城下的宋兵,與習尼列會合。
璋讓仆根撒屈帶領伏兵攻擊姚良輔。
習尼列也整兵交戰,奮力拼殺,大破姚良輔的軍隊,斬下首級一萬多顆,敵兵摔死在戰壕裡的數不勝數,鎖足在行馬間的士卒全都被殺死,繳獲铠甲兩萬多副,所得武器數目也相仿。
姚良輔受兩處傷,逃脫而去。
璋接着圍攻原州,在西城挖掘洞穴,城牆坍塌,宋人夜間逃遁了。
璋等人進入原州。
在寶雞以西的宋國守軍聽到後,都從散關逃走。
京光尹烏延蒲離黑、丹州刺史赤盞胡速魯改,已經離開德順州,宋國的吳瞞又占據此地,都監合喜派璋兼代都統之職,與習尼列領兵二萬援救德順。
璋率領騎兵走在前面,和吳瞞的兩萬騎兵在張義堡的遂沙山下交戰,打敗了對方,并往北追了四十多裡路。
吳瞞的軍隊遇到阻礙不能往前再走,被砍掉數十顆首級。
璋到達德順,吳瞞在城北險要的地方據守營盤,璋也紮下營盤,并與吳瞞遙相對應,相距大約三裡多。
兩軍在城東遭遇,共交戰五次,吳瞞的軍隊敗走,璋追到城下。
吳瞞的部隊已占領了城北的山岡,和城上士兵相呼應,用弓箭夾擊璋的軍隊。
璋軍表面上退卻,當城中出兵來追的時候,又反過來迎擊,把宋兵殺得大敗。
合喜派遣統軍都監泥河帶軍隊七千人來和璋會合,與吳瞞的軍隊再次交戰,又打敗了他們。
吳瞞派兵據守東山堡,想要樹起栅欄,璋與習尼列、泥河商議道“:敵人如果據守東山堡,這座城也攻不下來了,應該快速攻打。
”于是,璋首先占領要害地區,習尼列帶兵進逼東山堡,吳瞞軍隊憑靠護城河與之對抗,兵卒們持刀相搏鬥,吳瞞的軍隊撤退,習尼列追擊。
吳瞞在城北營地裡的軍兵大約有六千人,登上北面山岡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