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本紀
關燈
小
中
大
被廢棄的皇帝,海陵庶人,名叫完顔亮,字元功,本名叫迪古乃,是遼王宗幹的第二個兒子。
他的母親是大氏。
完顔亮出生于天輔六年(1122)。
天眷三年(1140),完顔亮十八歲,以宗室子弟的身份當了奉國上将軍,到梁王宗弼軍前聽任派遣,當了一名行軍萬戶,後來遷任骠騎上将軍。
皇統四年(1144),完顔亮被加封為龍虎衛上将軍,任中京留守,遷任光祿大夫。
完顔亮為人輕佻急躁,遇事多猜忌,殘忍任性。
起初,熙宗讓太祖的嫡孫繼承帝位,完顔亮認為宗幹是太祖的長子,而自己也是太祖的孫子,于是心懷非分的希望和企圖。
在中京,他專門注意樹立自己的權威,來壓制低微卑賤的人。
猛安蕭裕臨近危險敢于決鬥,完顔亮結交容納他,經常和他讨論天下事。
蕭裕揣摸知道完顔亮的用意,因此勸告海陵采取大的行動,這些記載在《蕭裕傳》中。
皇統七年(1147)五月,海陵被召進宮任同判大宗正事,加授特進這一官職。
十一月,升任尚書左丞,專營攬持權柄,任用他的心腹人士委以省台重要職務,引薦蕭裕當了兵部侍郎。
一天,海陵被皇上召見對話,談到太祖創業艱難,完顔亮因為嗚咽流涕,被熙宗認為是忠心耿耿。
皇統八年(1148)六月,出任平章政事。
十一月,又被授予右丞相。
皇統九年(1149)正月,海陵兼任都元帥。
熙宗派小底叫大興國的去把賜物送給完顔亮過生日,悼平皇後也附上自己賜予完顔亮的禮物,熙宗不高興,打了大興國一百杖,追回那些賜物,海陵完顔亮從此自己感到不安。
三月,又拜受太保之職,統領三省政事,更是追求人們的贊譽,引薦任用有權勢的名門望族子孫,結交使他歡心的人。
四月,學士張鈞起草诏書違逆旨意而死,熙宗問:“誰讓他寫的?”左丞相宗賢回答“:實際是太保這樣做的。
”熙宗不高興,于是令完顔亮出任領行台尚書省事。
完顔亮路過中京,和蕭裕定立盟約而後離開,到良鄉,皇上把他召回。
海陵猜測不到召他回來的原因,大為驚恐。
到了後來,熙宗又讓他當平章政事,從此更是危機緊迫。
熙宗曾經因故對左丞唐括辯和右丞相秉德施用杖刑,唐括辯于是和大理卿烏帶謀劃對皇帝廢舊和立新的事,然而烏帶先把這一陰謀告訴了海陵。
有一天,海陵和唐括辯說到廢舊君、立新君的事,說:“如果要舉行大事業,誰是可以擁立的人?”唐括辯說“:胙王常勝可以嗎?”海陵問其次誰還可以,唐括辯說:“鄧王的兒子阿懶。
”完顔亮說:“阿懶疏陋、淺薄,怎麼能夠立他?”唐括辯說:“您難道有意嗎?”海陵說:“真的不得已,除了我還有誰!”于是早晚和唐括辯一起密謀策劃。
護衛将軍特思懷疑他們的行為,就把這些情況報告給悼平皇後,說:“唐括辯等人公事辦完常常聚在一起竊竊私語,我暗中對這件事很懷疑。
”皇後又把這情況告訴了熙宗。
熙宗生氣,召見唐括辯對他說:“你和完顔亮密謀什麼事,将要把我怎麼樣?”對他施用了杖刑。
完顔亮因此忌恨常勝、阿懶,并且厭惡特思。
因為河南籍兵士孫進自稱是皇弟按察大王,而熙宗隻有常勝、查剌兩個弟弟,海陵便趁此機會設計陷害常勝、查剌、阿懶、達懶。
熙宗派特思審訊常勝等人,沒有實證。
海陵說:“特思查問不按事實辦事。
”于是把特思和常勝等人一起殺害了。
護衛十人長仆散忽土往昔受過宗幹的恩德。
徒單阿裡出虎和海陵是親家。
大興國在皇帝寝殿供事,常常乘着黑夜從主人那裡拿符鑰回家,習以為常。
大興國曾經把李老僧引見給海陵,李老僧得以擔任尚書省令史的職務,所以海陵讓李老僧去勾結大興國作為内應,而大興國也因為被用過杖刑怨恨熙宗,于是和完顔亮訂立了盟約。
十二月九日,忽土、阿裡出虎在内廷值班。
當天夜裡,大興國拿符鑰開門接應海陵、秉德、唐括辯、烏帶、徒單貞、李老僧等人到了皇上寝殿,于是殺了熙宗。
秉德等沒有歸屬。
忽土說“:起初時候商議立為平章,現在還有什麼疑問?”這才尊奉海陵上坐,都來參拜,口稱“萬歲”。
海陵謊稱熙宗謀劃要立皇後,召見大臣,殺了曹國王宗敏、左丞相宗賢。
當天,海陵封秉德當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帥,唐括辯為右丞相兼中書令,烏帶為平章政事,忽土為左副點檢,阿裡出虎為右副點檢,仆單貞為左衛将軍,大興國為廣甯尹。
于是自太師、領三省事的完顔勖以下二十人各有不同等級的進爵增職。
十二月十一日,海陵大赦天下。
改年号,把皇統九年改為天德元年。
參知政事蕭肄被除名。
鎮南統軍孛極當了尚書左丞。
海陵賜給左丞相秉德、右丞相唐括辯、平章政事烏帶、廣甯尹興國、點檢忽土、阿裡出虎、左衛将軍徒單貞、尚書省令史李老僧、唐括辯的父親刑部尚書阿裡等錢、絹、馬、牛、羊數目各不相同。
十六日,海陵在太祖廟發誓,召集秉德、唐括辯、烏帶、忽土、阿裡出虎、興國等六人,并發給他們誓券。
十八日,任命燕京路都轉運使劉麟為參知政事。
二十五日,太傅、領三省事蕭仲恭,尚書右丞完顔禀被免除職務。
任命行台尚書左丞溫都思忠為右丞。
二十七日,追谥皇考太師憲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廟号定為德宗,命名他的故居為興聖宮。
宋、高麗、夏國的賀正旦使中途被遣回。
天德二年(1150)正月三日,海陵任命同知中京留守事蕭裕為秘書監。
十五日,尊封嫡母徒單氏和母親大氏都是皇太後。
命名徒單氏居住的宮為永壽宮,大氏的宮為永甯宮。
二十七日,向中外頒布了七件事,即勵官守、務農時、慎刑罰、揚側陋、恤窮民、節财用、審才實。
派遣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完顔思恭等人把廢舊君立新君的事變通知宋、高麗、夏國。
任命左丞相兼左副元帥秉德領行台尚書省事。
二月一日,海陵封自己的兒子元壽為崇王。
初三,把前皇帝更名為東昏王。
給予天水郡公的孫女兩個人的月俸。
十七日,讓兵部尚書完顔元宜等充當賀宋生日使。
二十一日,群臣尊海陵号叫法天膺運睿武宣文大明聖孝皇帝,并诏告中外。
海陵對永壽、永甯兩宮皇太後的父親以及祖父均贈給了不同級别的官職。
海陵又讓右丞相唐括辯當了左丞相,平章政事烏帶當了右丞相。
三月九日,宋、高麗兩國分别派遣使者前來祝賀新君即位。
海陵命他的弟弟完顔兖當司徒兼都元帥。
诏令天水郡王的玉帶歸宋所有。
四月十二日,海陵殺死太傅、領三省事宗本,尚書左丞相唐括辯,判大宗正府事宗美。
派人殺領行台尚書省事秉德、東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以及太宗的子孫七十多人、周宋國王宗翰的子孫三十多人,還殺了諸宗室五十多人。
十五日,任命尚書省譯史蕭玉當禮部尚書,秘書監蕭裕為尚書左丞,司徒兖領三省事、封王,都元帥還是原來的,右丞相烏帶做了司空、左丞相兼侍中,平章政事劉薚是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左丞宗義、右丞溫都思忠為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劉麟為尚書右丞,殿前左副點檢仆散忽土當了殿前都點檢。
五月十三日,任命平章行台尚書省事、右副元帥大白大為行台尚書右丞相,元帥保留原來的。
十七日,任命左副元帥撒離喝為行台尚書左丞相,元帥保留原來的。
同判大宗正事宗安為禦史大夫。
六月一日,高麗派遣使者來祝賀新君即位。
十九日,開始在太廟設置四個門神以及四個城角的罘謒。
七月十五日,解除了司空、左丞相兼侍中烏帶的官職。
任命平章政事溫都思忠為左丞相,尚書左丞蕭裕為平章政事,右丞劉麟為左丞,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完顔思恭為右丞。
參知政事張浩遇到父母喪事,喪期未滿,應召任職和以前一樣。
二十四日,夏國派使者前來祝賀新君即位和受尊号。
八月五日,任命司徒兖為太尉,領三省事、都元帥如故。
任禮部尚書蕭玉為參知政事。
九月二十一日,立惠妃徒單氏為皇後。
十月一日,太師、領三省事完顔勖辭去官職。
三十日,海陵帝殺了太皇太妃蕭氏以及她的兒子任王偎喝。
派人在汴京殺行台左丞相、左副元帥撒離喝,同時殺死平章政事宗義、前工部尚書謀裡野、禦史太夫宗安,并且殺死了他們的全部族人。
魏王斡帶的孫子活裡甲好修飾,也遭滅族之災。
十一月十一日,免去了尚書右丞相劉薚的官職。
任命會甯牧徒單恭為平章政事。
免除了尚書左丞劉麟、右丞完顔思恭的官職。
任命參知政事張浩為尚書右丞。
十三日,任命行台尚書左丞張通古為尚書左丞。
十四日,天空出現一道白色的虹橫貫陽光。
十五日,把太後的旨稱為令旨。
十六日,拿十二件事戒約官吏。
十七日,下令庶官準許娶二房二人,也準許百姓娶妾。
十二月一日,诏令除去群臣所奉上的尊号。
四日,開始規定襲封衍聖公俸祿的标準。
命令外任官員所屬地方離京城百裡以外的不許參谒,百裡以内的往返不得超過三天。
十一日,在纥石烈部落中建立太祖射碑,皇上以及皇後在碑下祭奠。
十二日,郊外的農民來獻異香,推卻了。
十三日,有
他的母親是大氏。
完顔亮出生于天輔六年(1122)。
天眷三年(1140),完顔亮十八歲,以宗室子弟的身份當了奉國上将軍,到梁王宗弼軍前聽任派遣,當了一名行軍萬戶,後來遷任骠騎上将軍。
皇統四年(1144),完顔亮被加封為龍虎衛上将軍,任中京留守,遷任光祿大夫。
完顔亮為人輕佻急躁,遇事多猜忌,殘忍任性。
起初,熙宗讓太祖的嫡孫繼承帝位,完顔亮認為宗幹是太祖的長子,而自己也是太祖的孫子,于是心懷非分的希望和企圖。
在中京,他專門注意樹立自己的權威,來壓制低微卑賤的人。
猛安蕭裕臨近危險敢于決鬥,完顔亮結交容納他,經常和他讨論天下事。
蕭裕揣摸知道完顔亮的用意,因此勸告海陵采取大的行動,這些記載在《蕭裕傳》中。
皇統七年(1147)五月,海陵被召進宮任同判大宗正事,加授特進這一官職。
十一月,升任尚書左丞,專營攬持權柄,任用他的心腹人士委以省台重要職務,引薦蕭裕當了兵部侍郎。
一天,海陵被皇上召見對話,談到太祖創業艱難,完顔亮因為嗚咽流涕,被熙宗認為是忠心耿耿。
皇統八年(1148)六月,出任平章政事。
十一月,又被授予右丞相。
皇統九年(1149)正月,海陵兼任都元帥。
熙宗派小底叫大興國的去把賜物送給完顔亮過生日,悼平皇後也附上自己賜予完顔亮的禮物,熙宗不高興,打了大興國一百杖,追回那些賜物,海陵完顔亮從此自己感到不安。
三月,又拜受太保之職,統領三省政事,更是追求人們的贊譽,引薦任用有權勢的名門望族子孫,結交使他歡心的人。
四月,學士張鈞起草诏書違逆旨意而死,熙宗問:“誰讓他寫的?”左丞相宗賢回答“:實際是太保這樣做的。
”熙宗不高興,于是令完顔亮出任領行台尚書省事。
完顔亮路過中京,和蕭裕定立盟約而後離開,到良鄉,皇上把他召回。
海陵猜測不到召他回來的原因,大為驚恐。
到了後來,熙宗又讓他當平章政事,從此更是危機緊迫。
熙宗曾經因故對左丞唐括辯和右丞相秉德施用杖刑,唐括辯于是和大理卿烏帶謀劃對皇帝廢舊和立新的事,然而烏帶先把這一陰謀告訴了海陵。
有一天,海陵和唐括辯說到廢舊君、立新君的事,說:“如果要舉行大事業,誰是可以擁立的人?”唐括辯說“:胙王常勝可以嗎?”海陵問其次誰還可以,唐括辯說:“鄧王的兒子阿懶。
”完顔亮說:“阿懶疏陋、淺薄,怎麼能夠立他?”唐括辯說:“您難道有意嗎?”海陵說:“真的不得已,除了我還有誰!”于是早晚和唐括辯一起密謀策劃。
護衛将軍特思懷疑他們的行為,就把這些情況報告給悼平皇後,說:“唐括辯等人公事辦完常常聚在一起竊竊私語,我暗中對這件事很懷疑。
”皇後又把這情況告訴了熙宗。
熙宗生氣,召見唐括辯對他說:“你和完顔亮密謀什麼事,将要把我怎麼樣?”對他施用了杖刑。
完顔亮因此忌恨常勝、阿懶,并且厭惡特思。
因為河南籍兵士孫進自稱是皇弟按察大王,而熙宗隻有常勝、查剌兩個弟弟,海陵便趁此機會設計陷害常勝、查剌、阿懶、達懶。
熙宗派特思審訊常勝等人,沒有實證。
海陵說:“特思查問不按事實辦事。
”于是把特思和常勝等人一起殺害了。
護衛十人長仆散忽土往昔受過宗幹的恩德。
徒單阿裡出虎和海陵是親家。
大興國在皇帝寝殿供事,常常乘着黑夜從主人那裡拿符鑰回家,習以為常。
大興國曾經把李老僧引見給海陵,李老僧得以擔任尚書省令史的職務,所以海陵讓李老僧去勾結大興國作為内應,而大興國也因為被用過杖刑怨恨熙宗,于是和完顔亮訂立了盟約。
十二月九日,忽土、阿裡出虎在内廷值班。
當天夜裡,大興國拿符鑰開門接應海陵、秉德、唐括辯、烏帶、徒單貞、李老僧等人到了皇上寝殿,于是殺了熙宗。
秉德等沒有歸屬。
忽土說“:起初時候商議立為平章,現在還有什麼疑問?”這才尊奉海陵上坐,都來參拜,口稱“萬歲”。
海陵謊稱熙宗謀劃要立皇後,召見大臣,殺了曹國王宗敏、左丞相宗賢。
當天,海陵封秉德當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帥,唐括辯為右丞相兼中書令,烏帶為平章政事,忽土為左副點檢,阿裡出虎為右副點檢,仆單貞為左衛将軍,大興國為廣甯尹。
于是自太師、領三省事的完顔勖以下二十人各有不同等級的進爵增職。
十二月十一日,海陵大赦天下。
改年号,把皇統九年改為天德元年。
參知政事蕭肄被除名。
鎮南統軍孛極當了尚書左丞。
海陵賜給左丞相秉德、右丞相唐括辯、平章政事烏帶、廣甯尹興國、點檢忽土、阿裡出虎、左衛将軍徒單貞、尚書省令史李老僧、唐括辯的父親刑部尚書阿裡等錢、絹、馬、牛、羊數目各不相同。
十六日,海陵在太祖廟發誓,召集秉德、唐括辯、烏帶、忽土、阿裡出虎、興國等六人,并發給他們誓券。
十八日,任命燕京路都轉運使劉麟為參知政事。
二十五日,太傅、領三省事蕭仲恭,尚書右丞完顔禀被免除職務。
任命行台尚書左丞溫都思忠為右丞。
二十七日,追谥皇考太師憲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廟号定為德宗,命名他的故居為興聖宮。
宋、高麗、夏國的賀正旦使中途被遣回。
天德二年(1150)正月三日,海陵任命同知中京留守事蕭裕為秘書監。
十五日,尊封嫡母徒單氏和母親大氏都是皇太後。
命名徒單氏居住的宮為永壽宮,大氏的宮為永甯宮。
二十七日,向中外頒布了七件事,即勵官守、務農時、慎刑罰、揚側陋、恤窮民、節财用、審才實。
派遣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完顔思恭等人把廢舊君立新君的事變通知宋、高麗、夏國。
任命左丞相兼左副元帥秉德領行台尚書省事。
二月一日,海陵封自己的兒子元壽為崇王。
初三,把前皇帝更名為東昏王。
給予天水郡公的孫女兩個人的月俸。
十七日,讓兵部尚書完顔元宜等充當賀宋生日使。
二十一日,群臣尊海陵号叫法天膺運睿武宣文大明聖孝皇帝,并诏告中外。
海陵對永壽、永甯兩宮皇太後的父親以及祖父均贈給了不同級别的官職。
海陵又讓右丞相唐括辯當了左丞相,平章政事烏帶當了右丞相。
三月九日,宋、高麗兩國分别派遣使者前來祝賀新君即位。
海陵命他的弟弟完顔兖當司徒兼都元帥。
诏令天水郡王的玉帶歸宋所有。
四月十二日,海陵殺死太傅、領三省事宗本,尚書左丞相唐括辯,判大宗正府事宗美。
派人殺領行台尚書省事秉德、東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以及太宗的子孫七十多人、周宋國王宗翰的子孫三十多人,還殺了諸宗室五十多人。
十五日,任命尚書省譯史蕭玉當禮部尚書,秘書監蕭裕為尚書左丞,司徒兖領三省事、封王,都元帥還是原來的,右丞相烏帶做了司空、左丞相兼侍中,平章政事劉薚是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左丞宗義、右丞溫都思忠為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劉麟為尚書右丞,殿前左副點檢仆散忽土當了殿前都點檢。
五月十三日,任命平章行台尚書省事、右副元帥大白大為行台尚書右丞相,元帥保留原來的。
十七日,任命左副元帥撒離喝為行台尚書左丞相,元帥保留原來的。
同判大宗正事宗安為禦史大夫。
六月一日,高麗派遣使者來祝賀新君即位。
十九日,開始在太廟設置四個門神以及四個城角的罘謒。
七月十五日,解除了司空、左丞相兼侍中烏帶的官職。
任命平章政事溫都思忠為左丞相,尚書左丞蕭裕為平章政事,右丞劉麟為左丞,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完顔思恭為右丞。
參知政事張浩遇到父母喪事,喪期未滿,應召任職和以前一樣。
二十四日,夏國派使者前來祝賀新君即位和受尊号。
八月五日,任命司徒兖為太尉,領三省事、都元帥如故。
任禮部尚書蕭玉為參知政事。
九月二十一日,立惠妃徒單氏為皇後。
十月一日,太師、領三省事完顔勖辭去官職。
三十日,海陵帝殺了太皇太妃蕭氏以及她的兒子任王偎喝。
派人在汴京殺行台左丞相、左副元帥撒離喝,同時殺死平章政事宗義、前工部尚書謀裡野、禦史太夫宗安,并且殺死了他們的全部族人。
魏王斡帶的孫子活裡甲好修飾,也遭滅族之災。
十一月十一日,免去了尚書右丞相劉薚的官職。
任命會甯牧徒單恭為平章政事。
免除了尚書左丞劉麟、右丞完顔思恭的官職。
任命參知政事張浩為尚書右丞。
十三日,任命行台尚書左丞張通古為尚書左丞。
十四日,天空出現一道白色的虹橫貫陽光。
十五日,把太後的旨稱為令旨。
十六日,拿十二件事戒約官吏。
十七日,下令庶官準許娶二房二人,也準許百姓娶妾。
十二月一日,诏令除去群臣所奉上的尊号。
四日,開始規定襲封衍聖公俸祿的标準。
命令外任官員所屬地方離京城百裡以外的不許參谒,百裡以内的往返不得超過三天。
十一日,在纥石烈部落中建立太祖射碑,皇上以及皇後在碑下祭奠。
十二日,郊外的農民來獻異香,推卻了。
十三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