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祖先

關燈
金朝的祖先,出自....氏。

    ....本号勿吉。

    勿吉,是上古肅慎地名。

    元魏時,勿吉有七部:粟末部、伯咄部、安車骨部、拂涅部、号室部、黑水部、白山部。

    隋朝時改稱勿吉為....,而保留了七部的名稱。

    唐代初年,有黑水....、粟末....,其餘五部不再聞名。

     起初粟末....依附高麗,姓大氏。

    李眅攻占高麗後,粟末....保住東牟山,後據渤海稱王,傳十餘世。

    粟末....有文字、禮樂、官府、制度,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黑水....聚居肅慎地方,東面臨海,南接高麗,也依附于高麗。

    黑水....曾經出兵十五萬幫助高麗抗拒唐太宗的軍隊,結果兵敗安市。

    唐開元年間,黑水....向唐朝納貢,唐朝因之設置了黑水府,任命黑水部長為都督、刺史,設置長史監督。

    賜黑水都督姓李氏,取名獻誠,任黑水經略使之職。

    到後來渤海日漸強盛起來,黑水....又隸屬于渤海,于是就斷絕了向唐朝進貢。

    唐五代時,契丹攻占了全部渤海之地,黑水....又歸附于契丹。

    在契丹南部的黑水....人入了契丹籍,号稱熟女真;而在北部的卻沒有入契丹籍,号稱生女真。

    生女真所在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也叫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金朝的始祖名諱函普,從高麗剛來的時候,年紀已經六十多歲了。

    他的兄長阿古乃信佛,留在高麗不肯随從他來,說“:我的後世子孫一定有能與你們相聚的,我是不能去啦。

    ”函普單獨與他的弟弟保活裡一起同來。

    金始祖函普居住在完顔部仆幹水之涯,保活裡居住在耶懶。

    後來,有一個叫胡十門的帶曷蘇館歸順太祖阿骨打,自言他的先祖兄弟三人分别的情景,自稱是阿古乃的後代。

    石土門、迪古乃是保活裡的後裔。

    及至太祖阿骨打敗遼兵于境上,擒獲耶律謝十,就差遣梁福、斡答剌招谕渤海人,說:“女真、渤海本是一家。

    ”原來他們當初都屬于勿吉的七部。

     金始祖函普到了完顔部,住了很久,完顔部人曾經殺害其他部族的人,因此兩族關系惡化,武鬥經常發生,不可調和。

    完顔部有人對始祖說“:如果你能為完顔部的人化解這個仇怨,使兩族不再互相殘殺,我們部族中有位賢女,年滿六十而尚未出嫁,就把她許配給你為妻,仍為同一部族。

    ”始祖說:“可以。

    ”于是,親自到怨家勸解說“:為殺死一個人而長鬥不解,損傷的會更多。

    假若隻誅殺帶頭鬧事者一人,讓他們部族拿些東西賠償你們,不僅可以解除惡鬥而且可以獲得财富。

    ”怨家聽從了他的勸告,于是訂立條約“:凡有殺傷人者,征收其家一口人、二十匹馬、十頭母牛、黃金六兩,賠償被殺傷之家,兩家即告和解,不得私鬥。

    ”衆人響應“:謹按約定辦。

    ”女真人的風俗,殺了人賠償馬牛三十,就是從此時開始的。

    和約既已實行,部内群衆信服始祖,送一頭青牛感謝他,并将那六十歲賢女嫁給他。

    始祖就拿青牛作為聘禮而納賢女為妻,并得到了她的财産。

    後來生下兩個兒子,長子叫烏魯,次子叫斡魯,還有一個女兒叫注思闆,都成了完顔部人。

    天會十四年(1136),函普被追谥為景元皇帝,廟号始祖。

    皇統四年(1144),尊其陵寝為光陵。

    皇統五年(1145),又增谥号為始祖懿憲景元皇帝。

     始祖之子德帝,名諱烏魯。

    天會十四年被追谥為德皇帝。

    皇統四年,谥号其陵寝為熙陵。

    皇統五年,又增谥号為淵穆玄德皇帝。

     始祖之子安帝,名諱跋海。

    天會十四年被追封為安皇帝。

    皇統四年,谥号其陵寝為建陵。

    五年,又增谥他為和靖慶安皇帝。

     始祖之子獻祖,名諱綏可。

    黑水部舊的習俗沒有房屋,背靠着山水邊的坎地,把梁木架在上面,再用土覆蓋一下,夏天出去找水草豐盛的地方居住,冬天就住進坎地窩篷,四季遷徙居住沒有一定的地方。

    獻祖遷徙到一個叫海古水的地方居住,在那裡墾荒種樹,開始建造房屋,有棟梁穹宇的構造,人們稱他居住的地方叫納葛裡。

    “納葛裡”,就是漢語中“居室”的意思。

    從此獻祖就定居在安出虎水之側了。

    天會十四年,他被追封為定昭皇帝,廟号定為獻祖。

    皇統四年,谥其陵寝号為輝陵。

    五年,增谥為獻祖純烈定昭皇帝。

     始祖之子昭祖,名諱石魯,剛毅正直。

    生女真部族沒有文書契約,對部族人沒有什麼約束,對任何事情不能檢查制約。

    昭祖開始建立條文典制的時候,諸位父輩、部人都不喜歡,他們甚至要活埋他。

    就在他已被抓起來的時候,他的叔父謝裡忽知道了部内衆人要殺昭祖的事,說:“我兄長的兒子,是個賢人,一定能繼承家業,安撫部族衆人,此輩怎麼要坑殺他?”立刻趕到現場,攬弓向衆人中射了一箭,劫綁昭祖的人都逃走了,昭祖才免于一死。

     昭祖制訂一些條令來治理部落,部落逐漸強盛。

    于是遼國封他以惕隐之職。

    各部落還是沿襲舊俗,不肯采用條令治天下。

    昭祖炫耀武力興兵于青嶺、白山,對順服的人安撫他們,對不順從的人讨伐他們,進入蘇濱、耶懶這些地方,所到之處皆攻占告捷。

    昭祖得勝還朝途經仆燕水“,仆燕”,在漢語裡是“惡瘡”的意思。

    昭祖厭惡這個地名,雖然已經困頓疲憊,卻不肯停下來休息。

    繼續行進至姑裡甸,昭祖生了病。

    到了夜晚,住在一個村舍裡。

    不想又遇上有強盜來,就又半夜啟程,到逼剌紀村停下,當天黃昏,昭祖竟與世長辭。

    部人運載昭祖靈柩往回走,路上又遇盜賊,奪去了靈柩。

    部人追上盜賊與他們作戰,奪回了靈柩。

    之後,加古部人蒲虎又來襲擊護靈隊,幾乎追上了。

    蒲虎問一些過路人說“:石魯靈柩離開這裡多遠了?”過路人答道“:太遠了,追不上了!”蒲虎才停止了追擊。

    于是,昭祖部人才得以将他的靈柩運回安葬。

    按照生女真的習俗,到昭祖時開始用條令治理部民,部民很是聽從,但是那時還沒有文字,也沒設官府,不知道年代曆法,所以昭祖年壽長短無從考證了。

     天會十五年(1137),追封石魯為成襄皇帝,廟号為昭祖。

    皇統四年(1144),定陵寝為安陵。

    皇統五年(1145),又加封為昭祖武惠成襄皇帝。

     昭祖之子景祖,名諱烏古乃,遼太平元年(1021)辛酉歲生。

    從始祖到景祖誕生,金朝皇帝已經是第六代了,景祖統治所屬諸部,自白山、耶悔、統門、耶懶、土骨論各部下屬以及五國的部落長,都聽從他